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养生保健 练气功辅助治疗乙肝,送给自强不息者  (要求 ...
go

练气功辅助治疗乙肝,送给自强不息者  (要求置顶)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1
发表于 2004-7-30 07:03 |只看该作者
内养功
刘贵珍

编者按:刘贵珍同志1940年患严重胃溃疡等多种慢性病,经练《内养功》而治愈。他所提倡的内养功,是明末清初由河北省南宫县东双庙村,有郝湘武薛氏传授给该县薛家吴村薛文占之子,再由薛氏传授给该县张家吴村张学忠,张氏传授给本族张春和,相继传至河北省威县寺庄刘赞华,刘死后,张春和又传授给第五代威县寺庄刘渡舟,传到刘贵珍是第六代。
1949年冬,刘贵珍受组织上的派遣,到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试验内养功,效果很好。以后,刘贵珍即先后在河北省第二干部疗养院、唐山气功疗养所、北戴河气功疗养院等地主持气功疗法的临床和教学工作,推广《内养功》,据统计经气功治疗的慢性病的治愈好转率在百分之八十二以上。他著的《气功疗法实践》和他主持下编写的《内养功》二书,于1957年先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7年5月,唐山市气功疗养院建成后,刘贵珍和刘渡舟均在该院亲自指导病人练功,他们的工作曾得到卫生部的支持和鼓励。以后,全国各地疗养单位相继开展了气功疗法。接着,以气功疗法为主的慢性病中西医结合综合快速疗法在全国医疗单位普遍推广。刘贵珍同志在推广我国气功疗法的临床应用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所倡导的气功疗法,以《内养功》为主,尤对消化系统病的治疗疗效卓著,也兼治其他多种慢性病。下面介绍的就是我们根据刘贵珍同志的《气功疗法实践》和《内养功疗法》两册资料整理而成,在整理时,我们在内容上保持原样,文字编排上略作删改。
一、练功前后准备
在作内养功之前,要注意几件事情:
1. 要把一切烦恼的事情放开,在作功的时候,心中不要有所牵挂;
2. 精神要轻松,心情要愉快,呼吸要保持稳慢状态;作功时不要紧张,如果在作功时心中有事,烦乱不安,就不必勉强作下去;
3. 为了作功安静,最好准备一间清净的房间,避免吵扰;如条件不足,亦不必强求,室内设备应尽量简朴,亦可张贴几条练功信心的标语,鼓励自己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4. 有鼻塞病的先要把鼻病治好;
5. 练功前先排除大小便,以免中途排便影响练功;
6. 无论坐式或卧式,都要把腰带、内衣宽松,使呼吸舒畅,血液循环不受障碍。呼吸不要用劲,全身肌肉要放松,眼睛看鼻尖或足尖时均轻闭,如果眼睛疲劳,闭住也可,闭住如感觉睡意就还露一小缝;
7. 练功的姿势要自然,坐着、立着或躺着都不要挺胸、耸肩,摆姿势也不能拿劲。如用坐式,坐好先把身体的上身前后左右摇晃几下,以求坐稳舒适;
8. 练功期最好隔绝性生活一百天,此后适当节制性生活。
二、 内养功练法
内养功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分为:(一)松弛;(二)姿势;(三)默念字句;(四)呼吸法;(五)意守法。
(一) 松弛 练功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及练功过程中的精神与肉体是否保持松弛状态,是练好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松弛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 身体松弛——练功前可饮适量开水,排除大小便,脱帽,戴眼镜者须摘下,宽解衣扣、腰带、鞋带、表带,有意识地使头、躯干、四肢、全身肌肉都完全松弛,从外观形态上来看现出一种松静的姿态;
2. 意识松弛——在全身各部肌肉松弛后,意识上要发出准备练功的信号,心情舒畅,再开始练功。
(二) 姿势 练功姿势要求病人体质及病情而规定,以达到自然松弛为度。不要因过分硬性强调姿式,而引起病人不自然和紧张,因而有必要照顾到具体病人各部器官的机能情况。
1. 卧式——取侧卧位(左右均可),头略向前低,平稳地枕于枕上。上面的上肢自然伸于身体上侧,手掌心向下,放于髋关节部,下面的上肢屈肘,手自然伸开,掌心向上,放在距头约二寸远的枕上。腰部略向前屈。下面的腿自然伸开,微弯曲,上面的腿弯曲约120度,放于下面的腿上。
2. 坐式——身体端正稳坐凳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等宽,两膝关节弯曲成90度,两小腿平行而垂直于地面,两脚底踏实地面(如凳的高低不合适,可在凳上垫毛毯或脚下放踏板。如凳腿有调节装备,则可调节之)。两手掌面向下,自然平放在两大腿中三分之一处。两肘关节自然弯曲、放松。
附记——过去我们还采用过仰卧式,在患者出院前三、四天,每天练两小时。然而,根据临床观察,仰卧式对治病无明显作用,因此唐山市气功疗养院现在已不采用该式。但为供参考,简略介绍如下:取仰卧位,头颈部端正,枕高25厘米左右,肩下垫高5厘米左右。两腿自然伸直并拢,两足相靠,足尖向上。两上肢自然伸直,各贴于各该部的身体外侧面。
3. 在行功中身体各部的协同姿势——在行功中不论取卧式或坐式,身体各部的姿势以及有关器官的配合动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起到协同作用,方能收到预期的疗效。现将应注意事项,协同姿势的细节问题略加申述如下;
头颈部的姿势要求自然平直,端正,倾斜当然不对,但紧张用力或使其接近强直似的状态更非所宜。为了避免头颈部的紧张,可将前额稍向前方,下颌部微向内收,呈轻度低头姿势。同时,前胸部亦宜微向内收,腹部稍向前鼓,两肩自然下垂,勿向前耸起,使臀部向后凸出,背部略呈后凹,腹腔容积增大。口唇自然轻闭,两眼虽微合,但仍露一线之光,两视线注视鼻尖,即所称“目视鼻准”。
(三) 默念字句 在练功呼吸时,须随同默念字句,但只是用意念(即脑子想),而不要念出声。一般由三个字开始,根据病人情况可逐渐增加,并灵活掌握。不过,增加字数最多以不超过九个字为宜。平常用的字句有“自己静”、“自己静坐”、“自己静坐身体好”、“自己静坐身体能健康”等。其与呼吸法的具体配合的做法如下:
第一种呼吸法——默念第一个字时开始吸气,念中间的字时停顿呼吸,中间的字句越多,则停的时间越长。念最后一个字时将气呼出;
第二种呼吸法——吸气呼气中均不念字,呼吸完了开始停顿时念字;
例如:念“自己静”三个字,用第一种呼吸法时,默念“自”字吸气,同时舌顶上腭,默念“己”字时,停顿呼吸,默念“静”字时舌放下,同时将气呼出;用第二种呼吸法时,吸气时将气吸满,呼气时将气自然呼出,停顿时舌顶上腭,同时默念字句,念完后舌放下,再吸气,如此周而复始地呼吸。两种呼吸法之差别,在于前者是吸后停闭,后者是呼后停闭。
(四) 呼吸法 呼吸法是内养功的主要内容之一,即要锻炼成一种腹式呼吸。如吸气时腹部逐渐向外鼓出,随着呼气腹部再逐渐回收。这种有意识的锻炼,目的在于使腹部随着一呼一吸的动作,逐渐形成明显的张缩运动。呼吸法分为下列两种。
1. 第一种呼吸法——用鼻呼吸。吸气时舌抬起顶上腭,气自然地吸入,意识中引到小腹部,所谓气沉丹田。此时且勿用力吸气,亦勿用力将气压到小腹,呼气时舌放下。如此反复呼吸。
2. 第二种呼吸法——用口鼻呼吸,吸气时自然地将用口吸入,意念中引导到小腹部,亦不要用力吸气。练功开始时,可稍留余地不要将气吸满,随时再将气自然地用鼻呼出,然后停顿呼吸和默念字句,同时舌顶上腭。字句完成,舌即放下,再吸气。这样,周而复地进行。
附记——刘渡舟老先生传授了第一种呼吸法后,在1957年才开始传授第二种呼吸法。经过临床运用,这两种呼吸法的效果都很好。但如应用不当,都能产生一定的缺点。例如,第一种呼吸法,因为吸气、停顿后才呼出,如果应用不当,会使人有“憋气”的感觉,产生腹胀、胸痛、头昏等现象。第二种呼吸法,因用口吸气,如果应用不当,便会产生冷气入胃的感觉,引起胃内凉感,腹部不适。但如能注意运用,二者的缺点都可避免。
根据刘渡舟老先生的临床经验,将第一种呼吸法称为“硬呼吸”,适用于病轻壮年人;第二种呼吸称为“软呼吸”,适宜于病重体弱者。两种呼吸不能并用或交替使用。唐山市气功疗养院现多采用第二种呼吸法。
(五)意守法 为了容易使思想集中,起诱导作用,练功时,要使患者意识集中于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处),即所谓“意守丹田”。这样锻炼久了,可以排除杂念,思想集中,达到入静。由于长期不断的锻炼,经过一段时间,吸气的同时好象有气吸入小腹的感觉,谓之“气贯丹田”。实际上气不会贯到腹部,乃是横隔肌下降的缘故。(金冠整理)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2
发表于 2004-7-30 07:04 |只看该作者
内养功(另外一个版本,可以互相参考一下)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法之一,经北戴河气功疗养院的刘贵珍整理后加以推广。内养功强调呼吸停顿、气沉丹田等动作和意念,具有“大脑静”而“脏腑动”的特点。

[修炼方法〕

一、练功前的准备工作

1.练功的环境必须尽量做到整洁安静。不论在室内或是在室外练功,都必须选择比较安静、空气清鲜的场所,室内要通风换气。

2.宽衣松带,解除束缚。无论卧式、站式、坐式时,都必须将纽扣、衣带、鞋带或瘦小的衣服等预先解开,全身放松,以舒适为度,使血液循环不受障碍。

3.心神安定,精神愉悦。练功前二十分钟左右,休息一下,使心神安定,精神舒畅。如 果心情抑郁或困惑,则杂念纷纭,不易入静,呼吸不畅。如果精神不振,则练功时容易昏沉入睡,影响功效。

二、练功姿式

  本功不论采用哪种姿式,只要自然、端正。坐式时用宽凳子或椅子,其高度以练功者的膝关节弯曲成90度为宜,头颈和上身端正,身体不偏不斜,头部略向前倾,不挺胸,臀部向后稍微凸出,背不弯曲。若是盘膝坐,两手相握或两手相叠向上,置于小腿前或放小腿上。姿式端正后,两眼微闭,注视鼻尖,口亦微闭,舌抵上跨。

三、调匀呼吸

  调匀呼吸又称“调息”。本功采用停闭呼吸法,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呼吸法:吸一停一呼一吸……;第二种呼吸法:吸一呼一停一吸……;第三种呼吸法:吸一停一吸一呼……。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从开始到末了,呼吸都要平静均匀,缓缓进行。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呼吸深长、轻细、均匀是调息的前提。在整个呼吸中,只有细细的、轻轻的吸气和呼 气,才能呼吸深长和没有呼吸声音,不然就会短促、吃力、不能持久。呼吸均匀,是尤为重要的,只有把吸、停、呼三者调匀,才能使呼吸持续稳定。

2.建立鼻呼鼻吸、气沉丹田的条件反射。呼吸时,大脑要有意识地诱导,使气下沉丹田,逐渐建立条件反射,这要耐心培养,不能操之过急。故意用劲鼓肚子或憋气则难以达到目的。

四、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又称“调心”,即在意念活动中,想象以腹内脐下一寸五分处的气海穴为中心形成一个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这样以一念代万念,则易于入静。意守应自然,不可无意去守,亦不可强守,应是似守非守。愈静则效果愈好,达到稳定安静的半睡眠状态,,戳能对高级神经中枢起到保护性抑制作用,结合内脏自然而平缓的活动,可使身体各部的机能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练呼吸时要意守呼吸,体会呼吸的柔和自然,舒适平稳,达到“意念合一”。妇女练意守丹田有的会出现经期延长或经量过多,此时应改为意守膻中,即意想在胸腔中,两乳之间以膻中穴中心形成一个圆形平面。

五、收功,

  练完功后不要急于起来,要以肚脐为中心,用一手掌按在肚脐上,另一手掌心贴在这只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以肚脐为中心揉转,先由内向外,由小到大缓缓划圈,左转三十圈。稍作停顿后,再由外向内,由大到小划圈,右转三十圈,到肚脐处停止,即是收功。然后,可以随意活动活动身体,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适应范围]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肠炎、慢性阑尾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脂肪肝、习惯性便秘等。

[注意事项〕

  肺结核(空洞型)、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溃疡病而具大便潜血强阳性者、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齐、心房纤颤等皆禁练本功。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3
发表于 2004-7-30 07:05 |只看该作者
(一般练气功时候的)练功注意事项


  练功前
  1、要作好练功的思想准备,使情绪安定下来。

  2、练功的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

  3、练功时,光线要调整好,不可光线太强,避免刺激双目。空气要流通,但须避免直接吹风。

  4、如有较明显的局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影响练功进行,可先采取一些对症治疗措施,使症状缓解,再开始练功。

  5、练静功时,应事先准备好卧功、坐功的床和椅。床一般用木板床为宜,易固定身体不摇晃。坐椅要高低适宜,使腿近于平行,臀部下面一般要加软垫或毛毯等,以利久坐而不易疲劳。

  6、宜先排除大小便,以便舒适入静。

  7、宜宽衣松带,练功服装以宽松为宜,除去手表、眼镜等饰物。

  8、练静功前,可先做几节保健功如叩齿、练舌、摩腹等,可以帮助集中思想。

  练功中
  1、练功中如杂念过多,无法排除时,可暂停练功,使身体活动一下或做几节动功,可帮助排除杂念,待杂念减少后再练功。

  2、对练功中产生的各种特殊感觉,应不追求、不恐惧,听其自然出现和消失。对某些特殊感觉的产生有疑问时,可于练功后向气功指导人员反映,以求解决。

  3、如练功中突然发生巨响,切不要惊慌。若练静功,可暂停练功,做一下三线放松功后再继续练。若练动功,稍为镇静一下,即可继续练原来的功法。

  练功后
  练功结束时,练静功者由静到动,练动功者由动到静,都要有“收功”的缓和过程,不可突然停功,以免感觉不适。具体做法是:先作全身恢复正常活动的思想准备,约l~2分钟。然后慢慢地睁开眼睛,活动一下肢体,两手心相对揉擦,待两手擦热后由头面至颈至腹,做一次全身按摩,再转入正常活动。

  此外,妇女月经期间可停止练功数日。或在练功时,将腹式呼吸改为自然呼吸,将意守下丹田脐下改为意守中丹田膻中,这样可减少因练功而引起的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男性练功者应正确对待练功中的“精满自遗”现象。如遗精次数过频,每周超过2次以上,可适当采取药物治疗和采用“提撮抵闭”的治疗方法,或用兜擦功,使遗精次数减少。练功期间,还应避免性生活过多,防止消耗精力,损伤元气。另须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保证充足睡眠。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4
发表于 2004-7-30 07:11 |只看该作者
养生桩简介
王芗斋

养生之术历史悠久,方法繁多,锻炼方式虽各有不同,但总的目的都是为了祛病延年,防止早衰。回忆数十年来我对养生术的学习和锻炼,自觉简而易行,受益很大的是站桩(养生桩)。
站桩的姿势大体可分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半卧式等类型,每个类型可分为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姿势。虽然姿势种类繁多,但除行走以外,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开始练功时要做到闭目,凝神静气,然后慢慢地把姿势摆好,使躯干四肢一直保持不动,直到锻炼结束。初练站桩的人,可以先练站式。站式练功开始时,要两脚八字型分开,宽度与肩齐,两腿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臀部似坐,再把双手抬起,抬手的位置要求是高不过眉,低稍过脐,近不贴身,远不过尺,臂半园,腋半虚,左手不往右身来,右手不往左身去,动作变化在这范围内。站桩每天可站两三次,开始每次作十分钟左右,以后逐渐延长到四十分钟,下面谈站桩问题的几个体会。

养生桩的起源和作用

养生桩是由我国“形意拳”的站桩演变而来。所谓“形意”者即: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也就是形体精神同时锻炼的一种基本运动。它的基本作用,一方面能使中枢神经得到休息,另方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个人系统的新陈代谢。中枢神经得到充分休息,调节功能就会加强,血液循环加速和新陈代谢增强,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分的灌溉。如果全身润泽生机旺盛就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养生桩的特点

健身之术虽繁多,但总的不外乎两大类——即动、静两种。一般说来,运动是强身健骨的体育活动,静功多是锻炼内在的真气,充实三宝(神、气、精)。站桩是精神、形体同时锻炼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练功的时候,不一定要注意呼吸和意守丹田,一般通过姿势、动静、虚实调配与适宜的意念活动,就可达到腹式呼吸的要求和入静的目的。锻炼中虽然讲究形式,但不必拘泥,虽言意念,但不必执着。它不仅能锻炼体力,而且简便易行,无论行、坐、卧、立,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姿势和时间的掌握

养生桩虽然是一种静中求动,动中求静的功夫,初学者按照一定的姿势做下去,但也不宜固定姿势和时间,可以根据体质的强弱和病情的不同给以适当的安排,不要超过学者本身的负担能力。一般说来,姿势不宜多变,因为在神静气平和姿势安定后,血液循环开始动打乱。所以,先师一再提醒我们:“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但是,若真正掌握了内在运动规律,能在形体的变动中毫不减低内在的运动时,则可随意变更,不受姿势限制。先师所谓“形意是不求形骸似”就是这个意思。练功时间最好让学者自己掌握,如觉轻松愉快全身舒适,则可多站些时间,如感疲倦不适或神思烦乱,则必须停止练习,不要勉强支持。

松紧问题

站桩是一种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的运动。形体愈松,血液循环愈快,气力增长愈快。如用力,则身必发紧,全身失灵,甚至有血气阻塞之弊。这种力量主要是精神的无形的,如有形着力则失去运动本质。故先师一再告诉我们:“有形则破体,无形则神聚,”也就是说,形体尽量放松,精神尽量收敛,虽外形拙笨,而神意灵巧,功作久者自有体会。

肌肉锻炼

“肌肉若一”,是锻炼中进一步的功夫,这与口述有密切的联系,就是姿势改变一点,使肌肉的运动进一步增强。若没有这步功夫做基础,任何动作也没有耐劳和持久的能力,但是,在肌肉锻炼的同时,不应该放弃精神的修养,仍是以形为本,以意为用。为此,加强运动,即可减轻疲劳,减低疲劳正是为了加强运动。所以,把锻炼和休息应看作是一件事。但是调配适量,使学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持久耐劳能力。并注意到:在加锻炼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大脑和心脏的负担,以舒适得力为原则。

调配原则

1.姿势调配:姿势的变化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反过来说,形式也可以改变意识,所谓“意自形生,形随意转”的基本道理,就在这里。在调配方面,根据学者的具体情况,不外乎高低左右,单重双重。不论头、手、身、肩、肘、膝、髋等,都要有单双、松紧、虚实、轻重之别。凡是轻微细小之处,都要如此。
2.内脏调配:内脏调配的关键是——意念领导心理,影响生理,生理作用心理,互相作用。这种调配,必须通过学者的主诉后,从意念上给以暗示,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机体的局部调配而直接影响某一脏器。以上所说的调配,仅是一般要领,也是针对初学者提出的。如果功行已久,有了深刻体会后,这些方法就无关重要。

克制杂念问题

因为这项运动是一种双重锻炼,不仅锻炼机体,而且能驯服精神,所以,克制杂念也是比较重要的,但是人的思想是广泛的,尤其成年人杂念更多,一般来说排除杂念是不易的。因此,多数学习养生者都把排除杂念看成一个困难问题,注意追人静,但却不知追求愈急,精神负担越大,以贼攻贼,贼去贼人,前念未消,后念又起,为此,历来养生学家设有许多方法,如外按内托等,对初学者有许多帮助。但以本人体验,惟有采用任意自然不加克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方法,才能恢复和稳定精神。在杂念干扰厉害,本身应象烘炉大冶一样,宇宙间万事万物尽在我淘溶中,这样,往往不期却而却,不期制而制的情况下而达到人静。以上介绍,只能参考,不可执以为主,必须亲自锻炼体验。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5
发表于 2004-7-30 07:22 |只看该作者
站 桩 功 要 点
王芗斋

站桩功不需注意深呼吸,不意守丹田,不讲大小周天循环,更不讲阴阳八卦。通过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凝神定意,姿势动静虚实松紧的调配,适当的意念活动,渐渐地达到呼吸方面慢、紧、细、匀,思想人静,身体舒适轻灵,体内息息相生。在练功时间内精神无思无虑,不论站、行、坐、卧均可锻炼,简单易行。
练功进无论采取那种姿势都要全身放松,摆好姿势保持不动,各大小关节似曲非直,经常注意全身放松,但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也就是在放松的前提下,又要保持全身和谐完整一致。在拳技上称为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体内空灵,外形中正圆合,以意为用,以形为全,以静为合,形意一致,可以取意,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内外合一。以上要领经过长期锻炼,才能领会其精神。关于姿势的调配,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体质弱的可采用坐卧为主,站式为辅,体质较好的应采取站式为主,扶树等辅助式相配合。一般病情不重,体质中等的人锻炼举例如下:
初练阶段:预备式和浮托式为主,适当配合辅助功。以松为主,适当注意松而懈,紧而不僵,以放松意念活动为主,适当体会水浴活动,每次可站三十分钟,勿疲劳。这一阶段可能感到四肢疼痛,也可能旧伤(局部)似有复发的反应,要防止失去信心,一定要坚持下去。也有舒服的感觉,心身愉快,精神饱满,食欲增加,体力增强,病情初见好转。这一阶段,大约需三个月。
第二阶段:疼痛等不适感觉基本消除,既使有些反应也无关痛痒,自然感到舒适得力。通过相应的意念活动,消除杂念,体内微动,病情大有好转,信心大大增强,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变。这时可练推托式,分水式,学会掌握两三种站和两三种辅助式功,可以加强练手。这段时间大约需半年以上。
第三阶段,是属于强功不作详述,病症适应姿势的举例:
1.神经衰弱:适应撑托及卧式。
2.高血压:适应撑托、扶树、扶椅式。
3.心脏病:适应靠树、浮托式。
4.肝脏病:适应揉腹上浑圆式。
5.肺病:适应浮托、举手式。
6.肾脏病:适应揉腹、环托、分水式。
7.肠胃病:适应扶椅、揉腹式。
8.半身不遂:适应扶椅、浮托、掌托式
9.关节炎:适应浮托、分水式(加深)。
以上是根据一般情况而言,无论什么病初练时均需以浮托式的主,再根据疾病,体质,具体情况调配不同姿势加强配合,不可强调那种姿势。
意念活动和入静
“凝神定意”的练功的重要一条,它能使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修正,调整生理机能,因初练时往往不易入静,即通过意念活动来克制杂念借以达到人静的目的。意念活动也叫意念假借,即是设想某一种轻松愉快风景幽美的境地,使自己仿佛置身于此景中,以达到万念归一,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心情,免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侵袭,一般可用下列几点:
1.放松活动:由上而下的检查自己是否全身放松了。
①面部应似笑非笑。
②上下牙齿应微张。
③松肩松肘。
④继而胸、背、腰、腹、胯、腿、脚……的放松。
2.水浴活动:设想在一个舒适的温泉大浴池里,飘然自在,静听泉水
的涓涓流动之声。
3.搭扶活动:设想双手扶搭于飘浮在水中的气球上,使全身始终处于
轻松舒适状态。
4.幻景活动:设想自己站在广阔的田野上,在欣赏人民公社的丰收景象或站在寂静的山林里流流之旁,湖水之滨都可以。
以上仅举几个例子,还应根据自己的所练姿势,所处环境去结合意念。此外,意念活动还有两点作用:
1.练功时体内效感是轻灵、飘浮、内动,意念活动对这种效感起着极大的诱导和促进作用。
2.人体有随意肌和不随意肌,通过放松意识,暗示随意肌肉的放松。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6
发表于 2004-7-30 07:24 |只看该作者

站 桩 漫 谈
王芗斋

一、序 言

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健身之术,同时因为它的姿势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宜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说是艺术的锻炼。这本小册,原为同学们人手一篇,领略较易,不同于问世之文,故不详解。大家都知道口传心授尚不能在很短时日领会到,因此,我决不敢认为这是完整无缺的。就算对的,也还须要逐渐改进。
我幼时多病,医药无效,于是弃读投师,寻求(健身)之术。即长,外游各地,访名师益友,凡有关健身养心的学术和技艺,无不用心钻研,采其精华,舍其糟粕,博采广收,以期于健身一道有所成就。平生师友最多,皆各有所长,在教益和切磋琢磨中,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体会,并结合《内经·素问篇》的要意和拳学的基本功夫,参互为用,终于获得健身术的梗概。因此术的姿势,行走坐卧皆可用功,但以站桩为主,故名为养生桩(又称为浑元桩)。
我年逾七十,身外无他物,仅对健身一道稍有心得,深愿供献给广大人民,作为健身治病的一种方法。但我国健身之学,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除了片断点滴地散见于古人遗著外,仅凭口传心授流传下来,加之个人天性愚鲁,学识浅薄,用文字来详细而正确的说明健身桩的具体内容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段说明文字,不但失于简单,有挂一漏万之处,而且缺点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深望国内同好多加指正,并盼同学们在学习中体会改进。

二、养生桩的来源和变迁

我国养生之术历史悠久,但没有书籍稽考,也乏文字记录,偶获片纸,也多残缺不全。根据先辈传述和多方的参考,个人认为,应是古代人类,在大自然界同毒蛇猛兽竞争生存时从斗争经验中逐渐积累演变,不知经过多少千年多少万人的研究探讨中得来。二千余年前,即有《内经》一书,为中医宝库,对防病治病之法,记载甚多,其中《素问》一篇,就是专讲健身的。原文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文虽简单笼统,意义深厚,先哲把它列入《黄帝内经》,一方面视作防止疾病的(健身)术,另一方面,凡药石刀针不能奏效的多种症病,就根据这种道理,使患者锻炼休养,作为体育医疗并和《灵枢》相互为佐。其主要内容是“养静”就是“独立守神”。东汉以前,很多文人武士都会静养,行住坐卧皆可用功,成为一种普通的健身术,后梁武帝时,达摩行教游汉土(此时达摩年六十七岁,是天竺国王第三子番王之子——见高僧传,东流小传,梁武帝诏文、祭文)传来洗髓易筋等法。唐代有临济、密宗两派,相继传出插条、柔杠三折、四肢功、八段锦、金刚十二式、罗汉十八法——印度统名柔杠。后又有岔派,派别迭出,不可枚举。居士尤多,标新立异,花样繁多,方法极乱,异论杂出,遂使此术没有发展,反而有分裂情况,早在五百年前,已形成抱残守缺。宋代之后,多亦为禅坐等法,也是门户迭出,互有异同。而且坐法多不够自然,也不够具体,舍精华而取糟粕,不仅达摩师传湮没已尽,而我历代先哲遗产也随之俱废。大好学术,无形销毁,殊为可惜。
日本相近此术者不少,每在用功之前首先凝神站立以定神思,并得到各方面的提倡支持,也确有深造独专精特的功夫,但也系支离破碎,只鳞片爪。
我生平对祖国遗产——健身术,拳学,特别爱好(这和幼年多病是有关系的)。从青年时代略识健身门径之后,就一面求师访友,认真学习,一方面博览古书,细心体会,同时按照师友的指导和《内经·素问篇》所载的道理,朝夕不缀的练习。虽受个人智慧和其他条件限制,存在着不少缺点,但五十余年的经验证明,它不仅有健身防病之效,而且对很多医药无效的慢性病,确有不可想象的治疗作用。

三、养生桩的意义和作用

养生桩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医疗体育运动。参加这种运动的人,不限年龄性别,不拘身体强弱,亦无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无病者防病。运动时不尽在姿势方面着想,也不在式之繁简上注意,更不在姿势的前后次序,主要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使肢体得到适当锻炼,即静中生动,动中求静。
这种运动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发挥体内燃烧,且能加强各种系统的新陈代谢作用,因而能调整恢复和加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机能,对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的特效,五十年来从无一人出流弊且百分之九十几都有效果。这种运动能加强人体的吸收和排泄作用。古人云“提炼精华,洗净糟粕”其意义就在于此。这是自力更生的运动,就是说,它对于人身及其部分机体,具有生生不己的效能,譬如体弱的通过锻炼可使毛病消除,恢复健康。健康者更健康,且容易体会到无穷的理趣。
这种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不同,它是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的一种运动。是在锻炼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锻炼的运动方法。因此它具有调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体各部分在高级中枢神经支配下密切协调。

四、养生桩应注意的问题

养生桩不仅是健身治病的运动,也是一种锻炼意志的功夫,所以学习养生桩的人必须注意这种锻炼。粗暴浮躁、气愤、忧虑、悔惧,得失之念和侥幸思想等,都是缺乏意志和品质的表现,学者切要禁忌。对于治病的人来说,凡是学养生桩治病的大数是久病不愈。药石刀针不易奏效者,但须要气不自馁,应该积极的锻炼,认真的治疗,精神要焕发,蓄有弹力,时时作反复斗争的准备,才能战胜病魔,恢复健康。如果悲观失望,生气着急,毫不振作,一曝十寒,时作时辍,是不起作用的。医生常说病人的心情要愉快。学习养生桩的人,首要心情愉快,虚心体会站桩的意义,耐心地、持久地锻炼,使精神焕发,久而久之,自可功到病除。
练养生桩必须心神安详,摒除杂念,“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体”。神态要轻松自如,蓄意要深憨雄浑,力量要稳准虚灵。“无动不机,无机不趣,虚灵守默,而应万物”,虽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学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为主,不求枝节片爪形式问题。意在整体与内部不要使局部破坏整体的统一,不要使外部动作影响内部失调,要浑身轻松自如,心旷神怡,好象在大自然之内似的。要做到这样,在运动前就必须做到心安神定,摒除杂念。
还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声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对人对事都要恭敬谨慎,意思周密切实,任何事不说硬话不作硬事。这是学者内心和外貌应具备的练功条件。从个人意念来说,应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为,父母的心肠对人。在练功方面来说大都就是“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样才是练功应有的要意。
养生桩是因病设式,因人而异的。病症不同,其有关的神经或肌肉系统自然就不相同,患者的生活条件习惯,性情以及其它各种特点,对于设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考虑适当的姿势和运动与休息时间的长短,以及身体负担的轻重等。教者对此自应充分了解情况,作适当的安排;学者应注意掌握、慎重锻炼,不可忽断忽续,任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快,并防止在锻炼中发生不正常的现象。有的人,初学时多有怀疑、幻想,或任意活动或拘泥执着等现象,须细心体验,待实验充实之后才能解决。主要是:师古不泥古,谨守师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聪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肉常劳动,离开己身,无物可求,但执着己身,都是错误,力量在身外去求取,意念在无心中来操持。若本着以上所谈,切实用功,细心体会。自不难得到万变无穷、奇趣横生之.

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锻炼

关于《内经·素问篇》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大医师们早已说过。我对于“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锻炼稍加补充。“独立守神”,用功之前,思想先准备一下,应首先着想游于物初,静会全机之意,视同植物外形不动内里却有着根生发展顺逆横生的变化,万不可走入招式断续的方法,那就是破坏无余了。局部运动纵然有益,长久也有害,慢性的戕生运动。
锻炼时要保持意力不断的虚灵挺拔、轻松均整,以达到舒适得力为原则。锻炼时,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内要清虚空洞,外要中正圆合,同时要脱换一个心目喜欢的状态,洗涤一切杂念,扫除一切情缘,寂静调息。内外温养,浑身毛孔放大,有如来回过堂风之感,使肌肉群不期然而然的成了一条空口袋挂在天空,上有绳吊系,—卜有木支撑,有如躺在天空地阔的草地上,又像立在悠悠荡荡的水中。如此肌肉不锻自炼,神经不养自养,这是锻炼的基本要义。
怎样才能凝神定义呢?要使意念如烘炉大冶,无物不在陶熔中,并尽量吸收一切杂念,来者熔之,不久杂念自可消除。倘若故意拒绝杂念,则一念未去,万念齐来,精神分散意外驰,就不能做到意定神凝。锻炼时,还要有这样的意态,使肌体和大气相呼应,自然而然自在地发挥整体和本能的作用,不可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一有矫揉造作和局部方法,就破坏了整体和本能的作用。所谓这种运动是一种人体本能学术,和“一法不立,无法不备”的意义就在于此。锻炼方法虽简实难,初步锻炼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由不动才能体认到四肢百骸的一动而无不动之动。如此神经始易稳定,热力才能保持,自然地增强新陈代谢,有了基础,才能逐渐学动。然后才能体会大气的压迫,松紧力的作用,也就不难控制一切平衡中的不平衡,以及动荡枢扭之动,不动而动,动而不动,同时起着刚柔虚实松紧错综表里为用之动(至)假借一切之动,言之太繁,故不叙谈),全体就自然地发挥了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前后左右都相应之动。以上是试验各种力的功能作用。盖力由试而得知,由知而得其所以用。锻炼是在无力中求有力,在微动中求速动的运动,一用力身心便紧,而骸失灵,并有注血阻塞之弊。这种力量是精中的,是意念的,有形就破体,无形能神聚。
先由不动中去体会,再由微动中去认识,欲动又欲止,欲止又欲动,动中不得不止,止中不得不动之意,要注意从笨拙里求灵巧,平常中求非常,抽象中求具体。用功时,浑身大小关节都是形曲力直,神松意紧,肌肉含力,骨中藏棱,神犹雾豹,气若腾蛟,而神意之放纵有如巨风卷树,拔地欲飞,其拧挣横摇之力,有撞之不开,冲之不散,湛然寂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之势。夕形笨拙,意力灵巧,大都平凡,反是非常,不由抽象中求根本,找不到具体,学理自通,自然明了。
肌肉若一是特别重要的一步功夫,这步功夫表面好像另是一种,其实是和以上所述是有密切联系的,没有这步功夫作基础,任何动作也没有耐劳抗久的能力,这虽是肌肉锻炼但仍是以形为体,以意为用,因形取意,意注兰身,以精神内敛为主。
这种运动,加强运动也是减低疲劳,减低疲劳正是加强运动,锻炼和体息是一件事。要在调配适当,使患者在不觉中增强了耐劳持久的能力,并尽量减免大脑和心脏的负担,以达到舒适得力为止。

六、调配方法

1.肢体调配,不外高低、左右、单重、双重、不论头。手、身、肩、肘、足、膝、胯各处都有单双、松紧、虚实、轻重之别,凡体会得到的精微细小之处,也都如此,要使用骨骼支撑,或力量的弥合,肌肉的联系等法。
2.内脏支配,是神经支配,意念领导,心理影响生理,生理作用心理,互根为用。
3.时间调配,是以学者性情浮沉,体质强弱为基础,总要不超过负提能力,不使思想上产生烦闷或厌倦。

七、养生站桩歌

养生桩,极容易,深追求,头万绪,用功时,莫着急,应选个适当场地,充足阳光,,流通空气,有水有树更相宜。不论行走坐卧和站立,要内外放松,身躯挺拔,腰脊骨垂线成直,浑身大小关节,都含着似曲非直意。守空洞,保清虚,凝神也静气,臂半园,腋半虚,体会无微不舒适。不思考,不费力,心脏无负担,大脑得休息,想天空虚阔,洗涤情缘和尘俗万虑。虚灵独存,悠扬相依,绵绵如醉也如迷,笑卧如在水中嘘,返婴寻天籁,平凡无奇有天趣,师法当遵守不可太拘泥,这里边包罗着无限深思和甜蜜。动转颇似水中鱼,自在自在真自在,先哲并无其它异。
再谈试验各种力,名称用途各不一。有形和无形,有意和无意,具体、局部、自动、被动及蓄力,有定位,无定位,应用和练习,大都是骨藏棱、筋伸力,沉、托、分、闭、提、顿、吞、吐、筋络鼓荡弹簧似,毛发根根意如戟,一面要含蓄缠绵力旋绕,一面要斩铁截金,冷决脆快,刀剪斧齐,曲折路线存松紧,面积中分虚实,有忽高而低,高低随时任转移,精神犹怒虎,气质若灵犀,身动似山飞,力涨如海溢,这种学术并不太稀奇,都是以形取意,抽象中求具体的切实。

八、基本姿势

下面画的几个姿势轮廊,只何供初学的参考,略补记忆之不足,不可认为就是用功的依据。运动的特征,是在运动中体会身体内外的变化,如何使浑身大小关节,都成钝形三角,更好是不要平面积,尤不许有执着点,而是轻灵浑然,想浑身血液循环有如水钻沙子之意,按之如水中飘木之力,而全身又象湖水空舟飘飘无定,惟风力是应,听其自然。这种神意的表现是随着个人的风度、性格、天赋、特征以及年龄的老幼、体质的强和用功时间的长短,病情种类之不同,当然就不是几个姿势所能表现。
因此,说明这种运动必须根据一切不同的条件,深人体会,逐步加强,随时调配,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运使变通,使局部跟着全体起作用,经过锻炼大都有效。如果某处有病就治某处,非但无效,且恐有损失,如果忽视这一点而精神、力量一切就不够了。 按调配的方法,一有形、一无形,有形的是姿势、骨骼肌肉,无形的可就无穷了,精神、意念、假想、力量,不是几个姿势所能范围的,但姿势也是需要的,不过要把这种运动完整的用图表现出来,目前因客观条件和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做到。
1.站式
①休息式:两脚略成八字形分开,宽度与肩齐,两脚着地,脚趾微微抓地,全身重量放在脚掌上,两膝微曲前不过脚尖,臀部似坐似靠,上身保持正直,两手反背贴腰,臂半园,腋半虚,身躯挺拔、正直。
②扶按式:两臂稍抬起,手指微曲并自然分开,指向斜前方,掌心向下,如按水中浮木或浮球,其它同休息式。
③托抱式:两手近不贴身,远不过尺,手指相对,手心向上相隔约三拳左右,位于脐下,如托抱一大气球,其它同体息式。
④撑抱式:两手抬至胸前,距胸约一尺,手指自然分开微曲,两手相隔约三拳左右,手心向内如抱物状(为抱式),或手心向外如撑手状(为撑式),其它同休息式。
2.坐式
①端坐椅上,上身正直,两膝弯成约90。,两脚掌着地,相距约与肩齐,两手放于腿根部,手指自然分开并微曲,指向斜前方,臂半园,腋半虚。
②两脚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根着地,双手如抱物状(见站中之撑抱式)。
3.半伏式
一般对消化系统病有较好疗效,双手扶按在桌、椅背上等或两肘搭伏在桌面上亦可,两腿分开如站式,臀部后依如坐凳,腹部放松。
4.卧式
身体仰卧,两腿微微分开,两足跟着床,两膝消弯曲,肘部着床,两手放于腿窝或小腹部位,也可抬至胸前作抱物状。以上几种姿势,其头部可正直,有上顶感,也可向后仰或左右稍偏。两目可闭,亦可半闭,也可睁开看远方一点,或漫无目标的看远方,全身要放松。意念活动极为重要,请阅正文。 九、练习站桩的体会和常见的现象

随着各人身体强弱和病情不同,在练习过程中的体会感觉及表现各不同,一般的情况是:练习十日左右就能休会到站桩的好处,感到练功之后轻松愉快,而且这种感觉是随着练功的进程逐日增长的。有的练习几天之后,就发生肌肉震颤、疼、酸、麻、胀等现象,多半是肌肉运动障碍、气血欠通,或疲劳过度,或生理上有其他缺点所致。只要防止疲劳过度,注意舒适得力,力求放松,避免紧僵,渐渐地就会气血畅通,肌肉灵活,使以上现象逐渐消除除。至于不觉疲劳的有规律地颤动,是经络和气血闭塞已经消除的好现象,只要顺其自然,不可故意地抑制,也不要有意识的扩大。另外还有流眼泪、打哈欠、饱嗝、虚恭、腹鸣、蚁走等现象,都是练功过程中的好现象,病愈之后,自可消失。
站桩对各种疾病的疗效
站桩能够调节神经机能、调整呼吸、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因而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肌肉系统以及新陈代谢各个方面的病症,特别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病症,都有良好的疗效。
经过四五十年的经验,其效果虽因人因病而异,有大小快慢之别,但除去随学随止外,没有疗效是很少的,而且有很多人病愈之后继续锻炼,大多收到转弱为强,老当益壮之效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7
发表于 2004-7-30 07:33 |只看该作者

站桩功(初稿)
王芗斋

简 介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是被人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根据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用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水火即济的功用,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用于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站桩功。通过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铁路医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本人多年与人治病的实践证明,这种功法适用于胃肠病、肝脏病、心脏病、肺病、神经病、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和妇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而站桩功之所以能够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它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有增长体力。现代医学认为这种功法不仅可以使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同时使全身肌肉得到惰力性的体育锻炼,产生一种内向的冲动,从而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再则未人静前,体会轻松舒适之感,对大脑也是良性刺激,入静后,进而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这种功法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又能助长精神,锻炼形骸,增加力气。但是站桩功又不同于一般的练功方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练功时嘴微张,自然呼吸,不守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2.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人静要求,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3.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行、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因此这种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与掌握。
4.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性格、禀赋、生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人制宜、因病设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疗效,又易于提高疗效。
5.由于这是一种形、意、气、力互相关连、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的练功方法。既可休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特别是站式)。因此不仅适用于医疗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锻炼,可以使原来体质较弱的人逐渐强壮,使强者更强。防止衰老、却病延年,从而轻松愉快地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中复杂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操作方法

站桩功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偏废。“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只要练功时形和意得到了灵活适宜的配合,则力不练自生,气不运自行,可见站桩功的治疗作用,绝不单纯在于姿势的繁简和次序的先后,更不在于所摆的姿势是否美观,也不是某个意念活动机械地套在某个姿势上就能治某种病。而是要通过施功者较全面地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把适应其本身姿势的动静、虚实、松紧和意念活动方法安排得当,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到全身舒适得力,轻松愉快,借以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求施功者本身必须亲自练功,切实体验,熟练地掌握调配方法。只有这样,治病时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若不从这方面深钻精研,单纯计较某个姿势的作用,就容易形成呆板僵硬,只注意某个意念活动而忽略姿势的适当配合,就必然会气、力不足,收效不大。

1.姿势

站桩功的姿势既繁又简。繁者,姿势种类繁多,调配灵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简者,姿势虽多,但有共性,即练功开始,先将姿势设好,使躯干四肢保持相对均衡,心胸开阔,筋肉舒展,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调配虽活,但有原则,即强弱、动静、虚实、松紧的调配,应以患者舒适得力,不超本人身体负担为度。站桩功的姿势大体可分为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几个大类。在一类中,又可分为几种甚至几十种姿势,现概要介绍如下:
(1)站式
站式练功的方法较多,治疗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初学练功的人,只要身体没有严重疾患或特殊情况(如肢体残缺等),都可做些站式。
①提抱式:两脚八字形分开,广度与肩宽,两脚着地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处。两膝微曲,最大限度不过脚尖(少曲或不曲应视病情而定)。上体保持正直,臂半园,腋半虚,肩稍后张,使心胸开阔,呈虚灵挺拔之势。双手手指相对,相隔三拳左右,位于脐下,拳心向上,有如抱一大气球),嘴微张。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保持似笑不笑,似尿不尿的状态。
②扶按式:两臂稍抬起,手指分开稍弯曲向斜前方,双手位于脐际,手心向下偏外方。有如扶按在飘浮水中的大气球上,其它要求与提抱式同。
③撑抱式:两臂抬至胸前,松肩,肘关节稍下垂,双手与胸间隔一尺,手指分开,手心向内,抱物状或手心向外与提抱式同。
④分水式:两臂稍弯曲并向左右侧自然伸展,双手保持在脐横线以下,手指分开,手心向下有如分水。其它要求与提抱式同。
⑤休息式:
第一式:双手反背贴于腰部,或将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拇指露出。其它要求与提抱式同。
第二式:两臂抬起,两肘弯曲,搭扶在相当于胸高的栏杆上两脚前后相距约四横指。前脚满掌着地,后脚脚尖自然着地,两脚可不定时的轮换。
第三式:臀部轻靠桌边作休息式中第一式或提抱式。或双足并立,脚跟提起。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拇指露出。
第四式:左手扶桌或椅背,右手反背贴腰。左脚在前,全掌着地,左腿直立或微曲,右脚在后,右腿自然微曲。足跟微提,有似走未走之意,或以足尖为轴,缓慢、自然的转动。头微左歪(最多不超过一拳头)全身重量主要放于左侧使右侧处于松懈、舒展状态。如是,左右(手)前后(脚)作不守时轮换。
(2)坐式
一般适用于病情虽然较重,但身体又有一定负担能力(如暂时不适于作站式的重关节炎等),以及肢体残缺的患者。另外它也可能作为站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第一式:端坐椅边,身躯直立,闭目、嘴微张。两脚平行或八字分开(相距约四拳头),脚掌与脚跟均着地,两膝弯曲约九十度,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手指向斜前方,臂半园,腋不虚,全身放松。
第二式:两脚向后收,脚跟离地作里八字状。两膝弯曲40~50,又手放于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手指分开,指尖向斜前方,掌心向内作抱物状或掌心向外作撑物状。其它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两腿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跟着地或稍离地面,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作抱物状。其它要求与一式同。
(3)卧式
一般适用于重病,或不适宜起床的患者,另外,也可作为以站式或坐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第一式:身体仰卧,闭目,嘴微张,两腿平直分开(不超过肩宽),或两膝微曲,足跟着床,双手放于小腹部位,肘着床,腋微虚。全身放松。
第二式:双手放于身体两则,手心向下或向上,肘着床,腋微虚。其它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肘着床,两膝微曲。其它要求与一式同。
第四式: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或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两腿平直微分,足尖前伸(即脚面下压)或两膝微曲,足尖回勾。其它要求与一式同。
(4)行走式
对一般患者多作为一种辅助功法,但对于肝脏病患者,练功初期多与站式等并重使用。
第一式:两手插上衣袋内,拇指露出,两腿微曲,又肩向后舒张,腋半虚,上体呈懒洋洋后依状,闭目凝神。待全身有了轻松舒适的感觉时,一只脚开始作欲动欲止,欲止欲动的懒状前移(一拳左右),迈出左腿时,头自然右歪,使上下呈一斜式的舒展。如是左右脚交替前进,有如趟泥。
第二式:双手反背贴腰或自然伸向身体两侧,其它要求与一式同。
(5)半伏式
一般对于消化系统有病的患者疗效较好,可作为单纯或辅助功法。
第一式:双手扶按在椅背上,或双肘搭扶在桌面上,闭目左腿在前稍弯曲,右腿在后自然直立,臀部后依,腹部放松,头部可轮换向左右偏侧,两腿可交替使用。
第二式:两脚平分开,两膝微曲或直立,其它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将棉被垛于床沿,两脚平行分开,或一脚微向前立于床沿,两臂半圆撑开扶于被上,手半握拳,下额自然着于拳上,其它要求与一式同。

2.意念活动

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凝神定念,诱导入静。所以意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克制杂念,万念归一的人静过程。意念活动的原则,设想的事物或情景,应是轻松舒适,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避免紧张的或不愉快的。一般应用有以下几种:
(1)放松活动:一是以似笑不笑,似尿不尿的方法体会整体放松,一是从头部向下体会放松,继而颈项、两肩、两臂、两腕、两手,胸背、腰腹、胯、腿、脚、一直到脚趾。如是上下循环不已地反复进行。但是这些整体的上下全体放松,初学者还不易做到,必须先从逐段放松开始,熟练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整体放松活动。
逐段放松法:先后部,再前部,即先从头顶开始,从后头、颈项、双肩双臂双手(开始时如果不能左右同时放松,就先松一边,后松一边,熟练后再时时放松)、背、腰、臀、胯、大腿后面、脚趾,反复进行三五次,再从头顶、眼皮、颜面、口、颈,再从天突左右向两肩的前面、两臂的前面、两腕、两手、胸、腹、腿的前面、脚面、脚趾。反复进行三五次。熟练后,再上下左右一起进行。
这种放松活动,可做为站桩功的基本意念活动,初学练功者,无论采取何种姿势,都必须先学会放松,然后再作其它意念活动。
(2)远听活动:一般先从近处听起,越听越远,直到细听极远方微弱的声音。听远时切忌急躁。也不应死听一个声音,而应漫无边际由近及远的细听微弱的声音。
(3)逆水浴活动:设想自己笑卧于适应本身舒适温度,上下流通的浴池中,水自头部缓缓下流,永不间断。
(4)淋浴活动:设想自己在浴室中进行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淋浴,水不间断从头部缓缓流到脚下,然后用耳注意听冲到脚下的水流声音。
(5)半身浴活动:设想自己的下半身泡在适应本身舒适温度的水中,体会其感觉。
(6)直立水中活动:设想自己直立在适宜本身舒适温度,将要没胸的水中,水从四面八方缓缓向向体冲撞,任其自由摇摆。
(7)生根活动:设想自己如千年松柏之劲立,两足稳如生根,不为飓风吹动。
(8)趟泥活动:设想自己在深没脚腕,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泥水中行走,虽有阻力,仍可缓缓前进。
(9)踩棉活动:设想自己脚踩在松软舒适的大棉花包上,并不时的使身体左右微摆。
(10)依靠活动:设想自己背、臀、小腿部位,都依靠在柔软舒适的东西上休息,全身轻松,没有任何负担。
(11)悬发活动:设想自己有几根头发系悬于矮树枝上,既要保持头发的直立状态,又要使其不断,如是,则全神贯注于头顶之上。
(12)搭扶活动:设想自己的两臂搭扶在栏杆上,或双手扶于飘浮在水中的气球上,使全身始终处于轻松舒适的状态。
(13)反观内视活动:练功时,如万念纷至,不易排除,则可反观内视,体察身体各个部位是否轻松舒适,如发现某部不松不适,即有意地将其放松。如是,精神意念完全寄于体内,反复体会在全身轻松舒适的感觉,杂念不排自除。
(14)听之任之活动:练功时,如杂念很多,不易克制,则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认为我身如海,杂念似波,风浪虽大,无损于我,风平浪静,水自无波。如是,杂念则不期制而制。
(15)吸收活动:练功时,如杂念难于克制,即可尽量吸收,认为我心如烘炉,杂念似枯叶,四面八方,来者即熔。如是,能使心胸开阔,胆气壮大,正气一胜,邪念自负。
(16)集散活动:当练功有了一定基础,守全体会到全身轻松舒适的感觉后,即可以练功过程中,不时地将这种感觉,由全身集中于身体某部,然后再放散于全身。如是,将这种集中与放散反复进行,不但可以收到整体锻炼的效果,而且对局部病变很有好处。
(17)静观活动:设想自己站、或卧在优美舒的地方,若即若离地静观沧海,明月或优美的景物。心旷神怡,逐渐达到迷离忘我的境地。
(18)天人合一活动:设想自己站、坐、卧在优美舒适的地方,体会我身为大气所包裹,逐渐感到我身与大气融合为一体,极为舒适,飘然自得,逐渐达到忘我的境地。
3.举例
为了举例说明姿势与意念活动的具体配合,这里只原则地介绍几种疾病的部分治疗方法。一般的高血压神经衰弱、关节炎患者,只要有负担自己身体的能力,没有特殊情况,开始都适于站式功。比如,高血压患者,可做站式中休息式的第四式,并配合淋浴的意念活动。神经衰弱的患者,可做站式中的休息式第一式或提抱式,并配合踩棉式的意念活动。关节炎患者,可做站式中的提抱式或分水式,并配合悬发等意念活动。这里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施功者必须认真体察患者的一切,熟练掌握姿势与意念活动的配合原则,辩证论治,因人而异,万不可生搬硬套或执著于一法一式。 三、注意事项

1.练功前,应排除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练功开始,可将头微向后仰。两臂上举,两脚跟着随着身体的左右微摆或转轮换着地或离地。使身躯呈挺拔状(与伸懒腰颇类似)然后使身体逐渐复原,沉静少时,即按着准备锻炼的姿势,全身放松,正式练功。练功结束时,可双手扶膝顺向或逆向转动数次,然后两臂做数次斜前后的摆动,可按照医生所教的简单按摩方法按摩。
2.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功。
3.练功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过犹不及。
4.练功时间的安排因人而异,一般身体较好的,可从十分钟开始,身体较差的,可从五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延长。时间的延长,可以是渐进的(如从五分种延长到六一七分钟),也可以是跳跃的(如从十分钟延长到二十分钟)。练功次数每天可进行二三次,多不过五次。练功时间长短及次数多少,以有余力,有余兴,舒适得力,不超过本人身体的负担(不疲劳为原则。如是,才能达到周身舒适,气血流通,心神得养,筋骨健壮的目的)。
5.练功过程中,可能产生酸麻疼痛、津液增多、哈欠、打嗝、虚恭、刺痒、蚁走、发热、出汗等感觉或现象,甚至多年前的外伤部位在练功其又有疼痛、刺痒的感觉。其实这些都属于练功过程中的正常反映,过一定时期后即自然消失。最后会达到全身的极度轻松舒适,产生肢体丧失感,从而使病情显著好转或证状消失。
6.凡是练过“注意呼吸、意守丹田”功种的患者,在初习站桩功时,应放弃原来的练功方法,因二者在练功基本方法上有矛盾,故对于初学站桩功的患者不宜同时并举,否则不但不易奏效,反而会产生胸闷、气短、头昏等反应。
7.患者应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坚持练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抱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认真遵照医生指导练功,不间断,不向困难低头,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8
发表于 2004-7-30 07:34 |只看该作者

站桩功法(二十四式)
王芗斋

一、站式

1.预备式: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初站者可站成八字形,两腿直立放松,或略弯曲,双手反背贴于腰部(放人上衣兜内亦可),十指分开各弯曲,松肩、含胸。
2.浮托式:两脚同预备式,两膝略弯,最大弯度前不过足尖,两脚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外,两手提于肚脐左右,臂成半圆形,松肩撑肘,手心向上,十指分开略弯曲,双手向上,十指分开略弯曲,双手指相对,距离二拳左右似托叶个气球,上体保持正直,臀部下蹲,似坐一个高橙,目微闭,嘴微合,心胸开阔,面似笑非笑,自感全身浮飘,有虚灵挺拔之意。
3.扶按式:两臂抬起微弯曲,手心向下扶按,十指分开两手距离约与肩同宽,高度与脐平,其它要求同浮托式。
4.撑抱式:双手轻轻提起,放于胸前,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十指分开微微弯曲,手心向里如球抱状,松肩堕肘关节稍下垂外撑,其它要求与浮托式同。
5.推托式:根据撑抱式,双手手心反转向外,似推物状,其它要求同浮托式。
6.浑圆式:两手提起在胸前,手心向内两手指向下,高不过肩,其它要求同撑抱。
7.前后分水式:两足站成丁字步,膝微曲,双手在胸横线以下,手心向前为前分水式,手心向后(拇指向下)小臂后拧为后分水式,全身放松,似在水中游泳。 二 、坐 式

1.端坐椅边,身躯直立,再膝自然分开,两膝约为90。双手轻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亦可手心向上似托一气球,松肩撑肘,头正;闭目,嘴微笑,全身放松。
2.两手放在胸前,松肩提托,距胸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十指分开,全身肌肉放松,意念似托一气球,其它同坐式1。
3.两脚前伸,两脚放平着地,两手撑托,其它要求同坐式1、2。
4.正坐,将手举肩前上方,双手距离略宽于肩,靠背含胸坠肘,头上领,两脚提起回勾,全身左右轻轻摇晃数十次后自然稳定放松。体弱者也可把两手放于大腿。

三、卧 式

1.身体仰卧,两腿平伸,约与肩同宽,闭目嘴微张,双手放于小腹部,枕头高低相宜,全身放松如在水中荡漾。
2.两手放于胸前,手心向下,松肩坠肘,意念似听风雨之声,两膝提起,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其它同卧式1。
3.两膝提起,弯曲约为45,双脚平放下踏,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两臂抬至脚前,手心翻转向上,手指向时前方,肘离床半尺左右,注意肩部肌肉放松,头部同卧式1。
4、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球状,肘离床半尺左右,注意肩部肌肉放松,其它与卧式3同。

四、行走式

1.双手搓按式:两腿微弯,两手分开,双手似扶按弹簧,带领全身移动,两足擦地出步,前足似踩一小球滚动,两足轮流倒换,上领下随,目向前视。
2.双手揉球式:足站丁字步,两臂抬起在胸前,两手似揉球状,左手心向里,右手心向外,十指分开,似直非曲,臂半园,腋半虚,两手慢慢转动,似揉一气球。

五、辅助功

1.双手扶椅:双手扶椅,距离约二尺左右,松肩,腹部放松,臂部向后掀,两脚站丁字步,也可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上体向前倾斜,头上领,带动全身微微摇晃数次后稳定不动。
2.双手扶树:双手扶树一上一下,脚站丁字步(可轮流调换),上体向前倾斜,闭目,头向前微低,或向左右歪斜,意念脚似踏棉花包,头如绳吊系,自觉全身轻灵并有睡意之感。
3.按摩式:两脚开立约同肩宽,双手扶按肚微微颤动(①双手在肚脐左右,②双手在肚脐上下,③双手按肚脐处,时间不限)。然后手背贴腰,以头带动全身慢慢左右转动(向后看)。

六、金鸡独立式

直立挺拔,左腿提起,脚尖回勾,右腿弯曲,臂部和足跟成直线,左手搓按,右手提携,头领脊柱神经,目向前视,精神集中。

七、丁八式

足站丁字步,两足距离同肩宽,档撑,两膝分争,三夹两顶,前足着地,足跟略抬起,后足吃力,前四后六,两臂抬起,手指向前,三分撑,七分抱,头领脊柱神经,目向前视,精神集中。

八、降龙式 两脚大步分开,前足横平放,前腿弓,后腿绷,两臂分撑,一手向前,推托式,一手向后搓按式,头向后扭,目视后手虎口,精神集中。

九、伏虎式

形如丁八式,前四后六,前腿弓,后腿撑,三夹两顶,松肩撑肘,双手虎口向前,左手提抓,右手搓按,头带动全身,目向前平视,精神集中。

Rank: 6Rank: 6

现金
5616 元 
精华
帖子
1769 
注册时间
2004-6-23 
最后登录
2007-1-12 
79
发表于 2004-7-30 07:37 |只看该作者
以上的 王芗斋 的站桩功,仅供参考。大家有需要练的,仔细体会理解一下。贵在坚持,无论练什么功法,不要堕入虚妄偏执的陷阱里面就行。

Rank: 4

现金
1757 元 
精华
帖子
242 
注册时间
2004-5-26 
最后登录
2008-2-5 
80
发表于 2004-7-31 00:29 |只看该作者
好长呀!战友
笑对人生,是一份超然。 笑对人生,是一份豁达。 笑对人生,要学会认输。 笑对人生,有时还要适时退步抽身。 笑对人生,需要一份豁达,更需要一份心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4-26 09:39 , Processed in 0.02620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