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心灵港湾 存档 1 [公告]心理健康
楼主: yuer

[公告]心理健康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2001 元 
精华
76 
帖子
8457 
注册时间
2002-8-30 
最后登录
2010-2-5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心灵港湾

31
发表于 2004-3-17 18:50
承受压力不若释放压力。
压得越重,反弹的越高。

Rank: 4

现金
1363 元 
精华
帖子
685 
注册时间
2003-11-7 
最后登录
2006-11-3 
32
发表于 2004-3-21 06:17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0 16:48:45编辑过]


Rank: 4

现金
1363 元 
精华
帖子
685 
注册时间
2003-11-7 
最后登录
2006-11-3 
33
发表于 2004-3-21 06:39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650 元 
精华
12 
帖子
2856 
注册时间
2003-4-8 
最后登录
2005-5-16 
34
发表于 2004-3-24 19:06
小平果又出來灌水了啊。
而且還把自己說得很老的樣子。
那就不該叫做小平果,該叫做老蘋果了。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650 元 
精华
12 
帖子
2856 
注册时间
2003-4-8 
最后登录
2005-5-16 
35
发表于 2004-3-24 19:29

后悔-心理健康的大敌


人们产生后悔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在做出决定之前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有一定的预知,但由于疏忽大意或盲目乐观,对这种危险的苗头没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决定人是非常后悔的,因为他已经接近正确的选择,只因一念之差发生了重大遗漏。

另一种后悔经常发生在盲目乐观者身上,决定者在制订行动方案时,有意回避不利的信息,对未来的困难、危险及不利条件根本未加考虑,由于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没有任何有效的应急措施,因此,决定者只有惊恐和本能的防御反应,只能临时利用手头的力量补救一下,但终因补救措施的非系统化、非严密化而收效不大。
  
有的人经常后悔,而且经常经历相似的后悔,他们的失误往往不是新的失误,而是屡次重复旧的失误。他们的后悔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情绪水平,没能深深地触及认知结构,没能很好地剖析失误的原因和吸取发人深省的教训。
  
如何将后悔转化为深刻的教训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反思后悔的根源,找出决定失误的原因。

  二、 在陷入极度后悔的状态时,应淡化后悔的情绪色彩,积极采取挽救行动,但不应彻底遗忘后悔的情绪,适当地在心中保留后悔的经验才能对未来的选择很审慎。“健忘”正是屡犯相同错误的根本原因。

  三、 在面临与过去相似的选择时,一定要仔细地回忆过去失败的情形,积极地利用过去的经验,从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其实,只要留心,便不难预见损失。

  首先,当选择者搜寻各种可能性,并且仅仅发现了一个可接受的方案时,他就倾向于忽视这一可能性的危险,无暇思索未来的威胁。如果他得不到反对这个惟一方案的任何信息,他就会迅速采纳这个方案。如果这个惟一的方案也很危险,且代价又很大,选择者就会认为自己已山穷水尽,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感觉严重妨碍了选择者的思路,使之被动、草率地应付选择。

  人们遇到难题向专家咨询时,也会产生一种顺从感或别无选择感。这时,人们十分情愿地听从专家的意见,认为他们的意见是惟一合理的。这种在专家面前的自卑感妨碍了人们的自主性,使人们轻易放弃了其它选择。

  其次,选择者尽管已经意识到选择可能带来损失及后悔,但认为损失不会马上出现,他就容易低估损失的严重性。

  再次,如果选择者认为自己的决定对自己的名誉和周围人不会造成巨大影响,他就不易预见到后悔。

  最后,如果选择者确信自己不会再发现新的信息或新的可能性,他就会默认现实的选择,不再理睬可能出现的后悔。

  高质量的选择是一种情绪中性的耐心选择,它不被有利条件冲昏头脑,也不被不利环境所吓倒,它始终怀有希望,又始终不掉以轻心,它要求人们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投入一定的精力,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650 元 
精华
12 
帖子
2856 
注册时间
2003-4-8 
最后登录
2005-5-16 
36
发表于 2004-3-24 19:31

遇事不公平的自我“疗法”


如果你工作兢兢业业,却不如那些能力比自己差但会和领导搞关系的人受重用,这使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在这种处境中,不仅压抑人的良好心境,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扼杀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对此,有关专家提出了一种自我化解方案。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即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即与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入)的影响,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同他人相比较,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心理不平衡,不公平感可能对健康产生的消极作用十分明显。因此人们必须采取措施来消除这种不平衡的心理,使心境稳定。一般说来,当事人应采取下述做法。  
  第一:不必事事苛求公平。人的心理常常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每件事都应当公平。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必事事都拿着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第二,设法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公平。比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工作踏实肯干、业务能力强就应得到领导的青睐,而把主动与领导搞好关系的举动错误地当成了溜须拍马。其实,领导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别人尊重与肯定,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与言行造成的。  

  第三,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这种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自己这次没评上职称,觉得很“不公平”。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次评选职称的名额有限,许多和自己条件一样甚至强于自己的人也没评上,也许这样一想,你就心安理得了。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650 元 
精华
12 
帖子
2856 
注册时间
2003-4-8 
最后登录
2005-5-16 
37
发表于 2004-3-24 19:33

心理免疫是健康的基础


  祖国医学一直强调情感致病因素,现代医学已逐渐认识到很多致病因素是心理活动破坏了体内各系统平衡所致。研究表明,免疫反应是人体生理反应的重要环节,受控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变化包括了情绪等心理活动。必然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功能。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紧张、恐惧和悲哀等影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于和平时期数倍;十年动乱期间,肿瘤也猖狂高发。很多事实都表明了社会~环境~情绪~疾病,是很多患者发病的模式。

  古代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故事,说的就是条件反射和生理上的反应。二十世纪初,国外报道用一束纸做的玫瑰花,使花粉过敏者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用一幅秋天景色的草原图画,使一些枯草热患者发作哮喘病。而这些病人并非与花粉、尘螨及兽毛等过敏原接触,这就是一种条件反射与免疫有关的病理现象。平时人们在紧张、恐惧、疼痛、环境变化等应激刺激情况下,也能使免疫功能紊乱。美国专家研究发现,经过统考的学生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增殖及天然杀伤细胞等多项指标发生变化。这些学生易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情绪。日本学者观察26名丧偶妇女,多项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伴有肿瘤高发倾向。其它如交通拥挤、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手术、突然受挫折和精神打击,都能使免疫功能紊乱,影响身体健康。

  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下列心理行为,如自我怜悯,不愿坦露真实感情,缺乏自信心,经常有孤独感或自卑感的人,容易发生癌症。国外报道,对159名晚期癌症患者采取“想象疗法”~每天静坐,排除杂念,一心只想如何与患部肿瘤作争斗厮杀~发现多数人至少多活20个月,有1/4的病人部分或完全恢复、免疫功能也明显改善。

  当然,外来的各种突发事件不可避免,环境也不断改变,但只要采取正确态度,适应事物和环境变化并调节稳定情绪,泰然处之就能维护正常的免疫功能,从而有益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当前心理免疫学正在兴起,我们期望它在生命科学中有一个新的发展。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650 元 
精华
12 
帖子
2856 
注册时间
2003-4-8 
最后登录
2005-5-16 
38
发表于 2004-3-24 19:34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什么是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指身体、心理和包括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缺少哪一个都是不完整的。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把同一窝生下的两只健壮的羊羔安排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活,唯一不同的是,一只羊羔边拴了一只狼,而另一只羊羔却看不到那只狼。前者在可怕的威胁下,本能地处于极其恐惧的状态,不吃东西,逐渐瘦弱下去,不久就死了。而另一只羊羔由于没有狼的威胁,没有这种恐惧的心理状态,所以,一直生活得很好!这个例子间接地说明:人也是通过自己的大脑对外界环境刺激进行信息加工,并按其信息量的大小和性质作出反应的。因此,人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构成一整套影响心理平衡和适应活动的因素,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方式。当生活情景发生异常时,人的心理活动方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节,用来适应失调现象,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理活动方式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势必会出现失调现象,从而引起心理机能紊乱,诱发心理疾病。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小故事:一个是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血气方刚,机智超凡,但气量狭小,难于容人。孔明抓住了他的心理上的致命弱点,巧设计谋,断送了他风华正茂的生命!另一个故事讲的是刘备兵败,赵云怀抱幼儿突出重围,到长坂桥由张飞接应。张飞手执长矛,对着追赶来的百万曹兵大吼一声:“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喊声未已,曹军夏侯杰吓得肝胆俱裂死于马下。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也形象地说明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650 元 
精华
12 
帖子
2856 
注册时间
2003-4-8 
最后登录
2005-5-16 
39
发表于 2004-3-24 19:36

心理养生——21世纪的健康主题


人类愈来愈认识到,健康的概念已不仅仅是躯体本身,还包括心理在内。现代医学解决不了健康的根本问题,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与之相应的心理治疗也将成为继外科手术和发现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

  中国历代的医家、养生家、哲人无不重视精神调养,而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则精复,则精神不会消耗,与天地为一”,大意是说:把世事丢开则形体不会劳累,看破生死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孔子说:“仁者寿。”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俗话说:“吃饭欢乐,胜吃良药。”这就是说良好的情绪能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病生。这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道理。

  与人为善有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回送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生机,它缺乏空气,它会难受枯萎。”

  爱情也有助于健康。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爱情是双方思想感情上的和谐,是心理活动上的一种相互补充,两情缱绻的幸福欢乐使这种心理转为生理上的效应,从而使双方体内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物质。反之,互相嫌弃、讨厌,甚至敌视则会分泌出有害物质,损害健康。我国医学名著《素女经》说:“男女不和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而损寿。”正是这个道理。

  还有,唱歌吟诵,心宽大度,淡泊名利,都能使人健康。

  可见,心理养生和道德品质息息相关,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心理养生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大飞跃,既是人体自身的,更是社会的。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650 元 
精华
12 
帖子
2856 
注册时间
2003-4-8 
最后登录
2005-5-16 
40
发表于 2004-3-24 19:42

哭与健康


众所周知,笑对健康有益,但哭对健康有害,却是不少人都可能会持有的误解。

眼泪的化学成分比人们原来想像的要复杂得多,它是人体处理体内废物的渠道之一,而且在人因快乐、焦急、沮丧、悲痛、发怒而流泪时,泪液所含的化学成分是各不相同的。女人比男人爱哭,这也与男、女体内所含化学成分不同有关。新近研究还发现,可能与女性体内所含的催产素较男性高有关。

泪液是由眼窝内的眼腺产生的。正常情况下,人平均每分钟眨眼16次,随着眨眼,将泪液润湿眼球表面,与污染物混和后,从内外眼角以眼屎形式把污物清除掉,故泪液对眼球有保护作用。

1957年,美国化学家布鲁纳西首先观察到,由于感情因素流泪和因洋葱刺激流泪,泪液的化学成分不同。前一种泪液中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含量要多一些,这些物质可能就是人体在紧张的情绪活动时制造的。

圣保罗市拉西姆诊疗所的弗雷对331名18-75岁的志愿者作了研究,请志愿者详细记录3O天内有关哭泣的各种情况。

结果,因感情因素哭泣的,女性平均5.3次,男性平均1.4次;
85%女性和73%e男性自诉哭泣后心里感到好受些;
而在这3O天里,只有6%的健康女性和45%的健康男性一次也没有哭过。

克雷波在匹兹堡大学对患有溃疡病或结肠炎这两种公认与情绪因素密切有关的病人与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健康者比患者更爱哭些,哭得更多些。看来通过哭,把由于不良情绪产生的有害物质从泪液中排出去,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B]这与心身医学家们提倡的精神“疏泄”的主张也是吻合的。哭,是一种疏泄。 [/B]

因此,泪液,不但保护着我们的眼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的身体。哭泣可以舒畅脾肺,改善容貌,锻炼眼睛,软化心肠。所以,哭,只要不过分,不但对健康无害,甚至还有益。相反,想哭而憋闷不哭,则是极有损于健康的。“男儿有泪不轻弹”,换来的是胃溃疡、结肠炎等缠身的病魔。因此,朋友们在你想哭的时候,不妨放声哭出来吧!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5-18 00:52 , Processed in 0.01962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