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心识里组合许多心态和因素,但心识为首要并予以观注。 心有贪就是贪欲的心念和执取引人的目标。即使是沉迷于大多数人所认为快乐的 世俗享受,这都是参有欲火,它可导致未来的无比痛苦。这就如香甜的毒药慢慢 地起作用。 心有嗔就是激怒和有复仇的念头。这就如烈性的毒药可能很快或很慢地起作用。 一些人每遇到逆境时就很容易激怒,但这不很严重。这如中和的毒药迅速起作 用。而有一些人只是气一阵,这如不起作用的烈性毒药。还有一些人是很容易生 气并要过一段时期,气才消,就如烈性毒药很快地起作用。可是有一些人似乎不 曾生气。如果生气,那只是偶而和轻微,就如不起作用的轻微毒药,这种是最中 和的,然而它毕竟是毒药。 心有疑就是迷惑的心,它耽溺于执取或被嗔恨所蒙蔽。这尤其是指散乱。在这种 状态,一个人不能判明事物,由于缺少理解而进退两难。 当一个人专注观照身体的不净(不净观)时,他的心识是无贪。当慈心满怀时, 他的心识是无嗔恚,而在明白事理时,他的心识是无疑。 摄心是由于烦闷或思量过度。而广大的心是远离欲界物,但仍是属于心与色。反 之,狭小的心是有牵系著欲界物。 无上心就有如:在一般情形里,比如思考一些事物,一些人的见解很愚拙而有一 些的却巧妙。所以聪明的较愚笨的为优。同样的,有时我们的思考力很好,另些 时候可能更好或更差。在佛法中,善与不善心都各有影响力。劣等的心有比它更 优的心识。比如色界心较欲界心为优,但比无色界心差。因无色界心是没有其他 的意识比它更优,除了超俗的心。所以无色界心较色界心为优;而色界心较欲界 心为优。即使是在一般人里亦有不同的等级。 定心是心识平和及稳定于观照禅定的目标。不定心是浮躁的并制于障碍。 解脱的心是没有烦恼,因它以善心来阻止不善心的生起。比如以慈爱的力量来解 化恚恨,以慈悲治残酷,以喜悦治妒嫉,以舍心治爱憎。不解脱的心是受制于不 善的心识。 如果念念不懈地观照每一刻的举心动念,任何不善心识如贪、嗔、疑将即刻制止。 摄心将被激起和清醒,而散乱心识将集中和镇定下来。 心念处可向内或外观,它观心识的起和灭,而不是人或我,这点上文已解释过。 同样的,此观亦依于三个要素,那是精力、心念和明觉。可是,那常陷入享受的 不定心是难以约束和防范。仅知道它已陷入贪、嗔和疑是不足以挽回。因此,他 须有足够的精力来提升正念和明觉至智慧圆满,并能分辨善恶和控制心念。唯有 这样,修行才有所成就,即是断绝贪婪和悲痛。 *法念处* 四念处经的第四部份是法念处。经中有说:「比丘啊!一个比丘在日常生活中, 精进惊觉,念念分明的修法念处,则随处□除贪婪和悲痛。」 法是无众生或无我的现象,仅是彼此相依的条件缘合而有。它的性质与前面所提 过的身、受、心有差异,并以此来下定义。这在阿昆达磨论里,分析得很详细, 并列为三种:善法、不善法及无记法。 无记的意思比其他两种较易以明白。那些不能记别为善或恶的现象可谓为无记。 现象如身、受和心是无记。乐、苦或舍受尚不能定为善或恶。唯有在渴求欢乐, 言谈,思考或不良举动时才可定为不善。心识本身是无记,因有心才有身心活动。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都是心识的作用。这六识(眼识、耳识等等)亦是无记, 因它们全部备有感觉器官。可是缘于视而起贪、嗔、疑是不善。反之,由视而起 慈悲是善。 法(现象)本身明确是无记。这四种目标--身、受、心和法都是无记。可是却 被观为善或不善,因它们有为善或不善的作用。比如心识,这现象拥有能知道的 性质,而以它的心态及根门显现来分类。心识有贪、无贪、嗔、无嗔、疑或无疑。 在心念处,心识的主要目标是心识。虽然它伴随著其他心态如贪、嗔、疑,这显 出心的无记性。 染著贪、嗔和疑的现象是不善法。而有著无贪、无嗔和无疑的现象是善法。 观不善法:在观照十二处--对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 法要念念分明,如实所见。缘于十二处而起的烦恼,如何的灭和已灭的;如何不 再起,全部须知道的很清楚。这十二处是无记,但它是致使烦恼生起并致痛苦、 悲哀、忧伤等等之因素。 观照不善法是指为观照五盖。它们被称为五盖,因为它们防碍向快乐的发展。五 盖为:(一)贪欲、(二)嗔恚、(三)□沉和睡眠、(四)掉举和疑恼、(五) 疑惑。 贪欲渴求色、声、香、味、触、法、能以致淹没其中。感官的享受亦如梦、不净 和没有真正的快乐,并总觉得不够。当所喜爱的目标消逝或离去时,就会觉得苦 恼痛苦和悲哀。所以佛陀宣扬「忧畏是自所爱之物生起」。他们通常是执著于所 喜之境物或人,但过份的执著会带来痛苦。 嗔恚就是因生气而有伤害他人的念头,以致破坏利益和欢乐。它的每一刻就如燃 烧的火。 □沉和睡眠致使一个人的心□沉和没有兴趣于所要做的事物。失望的感受致使心 识不清。 掉举和疑恼是由于太紧张和追悔于个人或他人的恶举和尚未实行的善举。 疑惑就是犹疑不决,不能确定的那种困难心态。当一个人无诚意或无目的时,就 会起疑心,以致一事无成。 五盖使许多人受牵制。在它的蒙蔽下,一个人不知那些是好的和会令他们快乐和 进步的,以及忘了佛法。 「不智的作意」是不正确的思想,它是五盖的资粮。如果五盖尚未生起,它将会 生起;如果它已生起,它将不能放弃;如果它已放弃,它将会再生起。所以,将 目标认为合意,就是贪欲的资粮。把目标认为丑恶就是嗔恚的资量。对事物觉得 烦闷或不能成就便是□沉睡眠的资粮。幻想那些个人能力以外的事物就是掉举和 追悔的资粮。以多方面去思考某些事物而不细心分析就是疑惑的资粮。 在观照五盖时,须注意和明觉它的出现,更坏、被弃和被弃的原因,及知道它将 不再生起。五盖是由于不智的作意而生起,并由于正确的作意而被弃。当见到丑 恶的实相时,这将防范欲念的生起。慈爱的洋溢将心从嗔恚中解放,并防范嗔恚。 勇猛精进阻止□沉睡眠,而念念不离呼吸防范掉举和追悔。细心的分析现象可知 心态是否善或恶,苦或乐,该作或不该作,污染或清净,并防卫那心,脱离疑惑。 心念处的观照是指系念于七觉支,为引发正觉,断绝烦恼。这七觉支是(一)念 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 (七)舍觉支。 念觉支是忆持不忘,要觉察每项经历,须持有正念。 择法觉支是思惟审察法,看是否善、恶或无记,该弃,培育或引生。此觉支依慧 简择一个适当个人性格的禅定修习目标。 贪欲和爱慕美貌者须修习不净观于身体各部份,并分开来辨别如头发、身体的毛 发等等,以观它的不净本是符合实相。 憎恨、坏脾气和嗔恚性者须修习慈、悲、喜和无量心,以便更友善,慈悲和随顺。 □沉者懈怠,应修习随念个人的长处,修佛随念,法随念和憎随念以发起精进和 理智的思考。 掉举和追悔者,修习禅定如念死以引起紧迫之感是很适当的。多疑者应修习观照 身体四大以明了自然现象的演变。在修持时,应选择适合个人性格的法门才能进 步。 精进觉支是注入强心剂和不懈怠。这是个重要因素。因如随著个人心思来修习, 通常由于懈怠而缓慢下来以致失去世间和精神二方面的利益。精进有两种功用, 那是□除不善法如五盖和增长善法如七觉支。 喜觉支即满足,它也是重要的。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和戒随念都能引发喜 悦。 轻安觉支是指身心轻快安祥。有适当的食物,舒适的气候、人群,适合的法门及 调和的立、行、坐和卧四种姿式,这样身心就轻安。 安觉支是心专注。它不散乱,阻止胡思乱想并显出安乐。要心统一,就须在任何 情况下都保持平静而又泰然宽舒的心境,这(后者)是叫舍即平静,对顺逆之一 切都不介意。 这七觉支引发正觉,破除障碍,就如减轻病情来治病。就像一名医生诊出病因, 选择热、甜或微妙的药物来平复病情,制止掉举并完全治好那病。 这七觉支如医药,念觉支如诊出病因的方法,择法觉支如选出适当的药物,精进 觉支如以治□沉睡眠的辣药,喜觉支如缓和病情的甜药,轻安觉支如平定病情, 定觉支如心不再掉举因病情已好转,而舍觉支如已康复如常的状态。 在观照七觉支时,必须察觉它每一刻的存在(这有如已解释过的五盖),或它的 消逝,如尚未生起但不论任何原因将会生起,如已生起但不论任何原因它将增 长,行者亦须明觉这些原因。 引起正觉支的因素是以智作意,意思是正确的作意。 如前所述,修持法念处不论是不善法或无记都可以向内或向外观照。行者应对此 持有正念。法能引生智慧,而法是无欲、无我和无执著,这是法念处,依于精力, 明觉和正念来克制贪婪和悲痛。 佛陀所指导的四念处,都各有观注的目标并逐渐微妙。这如不同等级的学习,身 念处可谓为第一级,受念处为中级,心念处为高级而法念处为特级。 修持身念处能知如所实,□除把丑恶当为美丽的幻念。修持受念处□除把苦当为 乐的幻念,修持心念处□除无我当为有我的幻念。 这些邪见已被□除时,贪婪和悲痛就不能生起。心境将平定并证入圣道、圣果和 涅盘。所以四念处经指出:「比丘啊!众生想得到清净,想克服忧伤,想摒除苦 恼,想得正戒,证涅盘,只有一条路可走;这路就是四念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