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交流 存档 1 [原创]给患者心灵的寄托,愿我佛保佑大家(看懂就成佛, ...
楼主: lizanzan

[原创]给患者心灵的寄托,愿我佛保佑大家(看懂就成佛,看不懂正常,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商)!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71
发表于 2007-2-8 11:42
修行次第法要
  
【《莲华生大士应化因缘史略》中开示 修行次第法要】

    「我无来去,惟信我者,我即现前而为说法。每月初十日,我自来视诸弟子。」

    「若有礼拜忆念者,光明立至,覆护其身。深心依止,得其法要者,莫不解脱。」


    大士应藏王太妃之请开示即身取证简要之法:

    「因果业报,须信非虚,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应求解脱。先寻择金刚喇嘛,
以为依止。虔颂四皈依,誓心不退。发大菩提心,广度有情。严持净戒,以立根
机。常观十二支因缘,明生死本。次习禅定,内观自心,本来清净。修深般若波
罗密,了知诸法,犹如梦幻。心不执著,身随所安。妄念起时,勿随勿制。缘境
违顺,尘影好丑,不起爱憎。唯常觉照,而忘觉照。佛心自心,本自如如。我见
破尽,心一境性,即是成佛。」

    大士教法循循善诱,简明易入,随众生根,普门摄受。无论业障轻重,宿缘
深浅,遇斯教者,终必成就。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058 元 
精华
帖子
3078 
注册时间
2006-8-27 
最后登录
2008-6-20 

荣誉之星

72
发表于 2007-2-8 11:42

本人是居士,惭愧的是,未行居士之职,但绝对有居士之德之善良之心~

佛法无边,其实读读佛经真的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安静下来~~

阿弥陀佛~~~

肝硬化逆转了,再也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每一分钟~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73
发表于 2007-2-8 11:42
合十、问讯、操手
  静苓居士

    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
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

    甚至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心浮气燥时,合十可以让我们平和、安定、集
中注意力。这个把双手合长放在胸前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对平稳情绪很有效。

    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问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经过法师身旁、或穿越大
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态,稍稍欠身经过,表示自己的礼貌与尊重。此外,我
们写信时,用「某某人『合十』」作为信末署名,也是一种表达谦逊、恭谨心意
的好方法。

    还有,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时,也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谈话的
时间较长。则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势,这样也能让人摄心,不
会散漫没精神。

    除了在大殿向佛菩萨顶礼,可以用问讯或礼佛的姿势表达心意之外,佛教徒
平日在正式场合见到师父或长者大德,也可以五体投地行跪拜礼;但如果师父正
在行走,或在吃饭、讲话、演说时,则可以用问讯的方式代替,同样能表达虔诚
的心意。

    合十或问讯,虽然是佛教徒长用的生活礼仪,但是透过肢体的动作,最终目
的除了达到端正仪容的身仪之外,也是为了让心沉稳、安定,达到向内收心的效
果。让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与寺院的步调融合在一起。


〖动作解说〗

合十

  1.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

  2.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3.尽量放松,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作用。

操手

  1.双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于腹部前方。

  2.双手高度要适中,约为肚脐上方一寸,否则太高予人紧张严肃之感,太低又
    显得很没精神。

  3.双手不要贴紧腹部,否则看起来会很不自然。

问讯

  1.首先虔诚地合起双掌,目光注视中指指尖。

  2.然后向下弯腰约九十度,当要直起身子来时,合十的双手也同时变换姿势。

  3.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指
    尖轻轻相接触,食指尖也轻轻相接触,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略呈三角形状。

  4.此时,双手的姿势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如同向佛菩萨供花一般,充
    满了恭敬祥和。

  5.双手维持这个姿势经过胸前,一直举高到眉心(但不触到额头),这也表示把
    佛菩萨供到顶上,有著虔诚、恭敬而谦虚的态度。

  6.随后再轻轻将手放下,到胸前回复合十姿势,然后放下双掌。

回向

    回向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回向到无边际的法界中去,并
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此乃
大乘行者的独特处,不回向如同自了,所以行者做一切功德,乃至纤细功德都要
回向。做功德切忌执著功德相,当将功德性引向法界之后,千万不可再有所忆念。

    回向略别之又有一般回向、个别回向、大回向、普回向、总回向等等,其实
一般回向就含有普回向,大回向之中也有总回向之意义。一般回向是祖师将其经
验体悟到的,能获得自他二利者写出简要的偈语来,在用何种功课,以何种功德
而定。个别回向是对症下药集中力量之法,往往为了某人、某事、或团体、或冤
家债主、或超度荐拔、或消灾延寿皆可,其回向文偈可临时拟用。大回向是加入
了无上的悲心和愿力凝结而成的回向,大多是文句较多的偈语。普回向是依普贤
菩萨的普皆回向的愿王而来,此种回向全以一切众生做出发点,的是无我的观念,
此为悲心至极的表彰。总回向是特定一个时期,如佛七、结夏、水陆道场、法会
等圆满之时,或一年之岁尾之再一次总的回向之意,有加深回向的意思在内。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74
发表于 2007-2-8 11:44
自誓皈依
  AB Tsai居士
问:若要皈依宗教, 祈求乐观慈悲之心, 该如何去寻访引导入门的师父呢?
 
    如果因机缘未到, 一时没有遇上有缘的比丘(僧), 但又想学佛时, 可
以《自誓皈依》的方式, 先行入门, 等到哪天遇到有缘的上师时再皈依一
次。
 
    首先要先到「佛教文物」的店, 「请」一幅「西方三圣」的画像回家,
有的店中有免费的结缘品可以请到(多跑几家)。西方三圣, 就是中间是阿
弥陀佛, 右面是观音菩萨, 左面是大势至菩萨。 (站两旁的菩萨又称胁侍
菩萨)。
 
    画像不必太大, 只要能安放在书房(不可在有卧床的房间)一角落即可,
备一张乾净的桌子( 个人书桌像学校宿合用的即可, 当然如果您要来个红
木的更好)在农历的十斋日(初一, 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
十四、二八、二九、三十) 选一天安放好。如果画像的纸太薄, 可以拿去
护贝, 或装框, 另外准备香、花、水果便可以自誓皈依了。
 
    画像不必开光, 因为我们礼的是佛, 不是画像, 开不开光无所谓, 也
没有著魔的可能。只有未皈依的人才可能著魔相。当你礼完佛之后, 画像
就自己会开光的。

    使用的香可以是柱香, 也可以是卧香, 卧香比较不会落灰到香炉外,
但是柱香在禅坐时看得见光, 比较易于收心, 您可以自行选定一个。

    以下的程序是由弘一大师、慈舟大师、圣严法师、忏云法师等有关戒
律的著作中简化的, 虽然是简化但是仍是很庄重的。原本像慈舟大师的皈
依法就很长, 因为他是贤首宗的, 凡事一板一眼, 要照他的方法, 一趟下
来就非得三个钟头。

    以下的誓词用「」号, 必须口念出声, 当然不必用 Mic, 自己听得见
自己在说什么即可。誓词是自古即这样用的, 有的是文言文, 但意思很明
确的, 而且没有「五雷轰顶或化为浓血」之类的东西, 你可以放心照念,
并且有一天您如果觉得佛法不够力, 也可以弃之而去, 保证没有后遗症。

    不过, 如果您已年满十八以上, 宗教誓词自不比
女生的打钩钩, 当然是要慎思的。闲话少言, 咱们就
来如何发心皈依吧。


----------------------------------------------------------------

        《自誓皈依》程序
 
    1. 斋戒沐浴, 备香花、四果于佛塑像或画像前, 上香后合掌站立。
 
    2. 忏悔:
       「弟子 xx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镇疑;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念完顶礼, 共念三次, 顶礼三次。此为三念三礼。)
 
    3. 皈依一:
      「弟子 xx 愿尽形寿皈依佛、愿尽形寿皈依法、愿尽形寿皈依僧」
       三念三礼。
 
    4. 皈依二:
       一面念一面顶礼:「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头触地, 反掌)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念完后回掌
       起身)「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次即可)
 
    5.皈依三:
      「弟子 xx 皈依佛竟, 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天魔。
                皈依法竟, 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邪说。
                皈依僧竟, 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徒众。」
       三念三礼。

    6.发四宏愿:
      「弟子 xx 众生无边誓愿渡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三念三礼)

    7.回向过世:
      「愿弟子 xx 及无始劫来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
        冤亲债主、(本寺供祀莲位诸佛子-- 在寺中加此句)等,
        愿生极乐世界中  上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回入娑婆度有情」(一顶礼)
 
    8.回向现世:
      「愿弟子 xx 及诸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
       (本寺供祀莲位诸佛子-- 在寺中加此句)等,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增福报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一顶礼)
 
    9.结皈:
      「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 一切诸佛」(一顶礼)
      「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 一切诸法」(一顶礼)
      「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 一切圣僧」(一顶礼)
      「南无皈依  十方三世一切佛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三念三礼)
 
    三皈依至此功德圆满。阿弥陀佛。从今而后汝为佛子矣。注意顶礼的
动作要优雅、不急不徐的进行, 在反掌时要想像佛足接在掌中。

      此后你就可以修佛法而无障碍了。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75
发表于 2007-2-8 11:46
佛教称谓漫谈
  陈星桥居士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
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
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隔膜,
这种情况在教内也时有发生。因此很有必要对佛教称谓作一简要的介绍,以增进
教内外人士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另外,佛教称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至今仍
时时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佛教的认
识,并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实际,使之规范化、通俗化。这对扩大佛教的社会影
响,促进佛教界的自身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佛教称谓大致分为身分性称谓、礼节性称谓;其中又可分为书面称谓和通俗
称谓,前者用于文书、信函之中,后者用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之中。

(一)身分性称谓

  身分性称谓又可分为戒律性身分称谓、职务性身分称谓。

 1、戒律性身分称谓

  佛教徒有四众和七众之分。四众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七众则
是在四众之外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这7种名称均为梵语译音,是佛教
中非常重要的、最常用的书面称谓。

    比丘:又称絆刍、乞士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戒,约250条)的男性出家
人。俗称僧、大僧等。

    比丘尼:又称絆刍尼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尼戒,348条)的女性出家人。
俗称尼、二僧等。

    据戒律规定,受过具足戒的出家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僧伽,可穿三衣(袈裟),
具有收徒、授戒、传法、接受俗人供养的资格。受具足戒年龄一般在20岁至60岁
之间。

    沙弥:特指已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年龄多
在7岁至20岁之间。但20岁以上、一直未受具足戒的沙弥也不少。

    沙弥尼:特指已剃度、仅受过沙弥十戒,尚未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式叉摩尼:又名式叉摩那,义为学戒女。特指准备受具足戒、先修学两年四
根本戒和六法阶段的沙弥尼。

  以上为佛教出家五众。一般来说,男称为僧,女称为尼,相对于在家信众都
可称为师傅。

    优婆塞:译义近事男、清信士,特指皈依三宝(佛法僧)、信奉佛法的在家男
信众,俗称居士。

    优婆夷:译义近事女、清信女,特指皈依三宝、信奉佛法的在家女信众,俗
称女居士。

  以上为佛教的在家二众。他们可受三皈、五戒、八关戒斋、菩萨戒等,具有
供养三宝,修学、护持、弘扬佛法的义务。

  此外,以上七众还有以下一些称谓:

    沙门:亦称桑门,意为息心修道。为古印度对一切出家修行者的泛称,在我
国则专指佛教僧侣。

    和尚:亦称和上、力生等,意为“亲教师”或师傅之义。原指僧人对寺院方
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对授戒师的称呼。后来俗化,泛指男性出家人。

    尼姑:为汉地对女性出家人之俗称。

    喇嘛:义为最胜无上,广义上说相当于汉地“和尚”、“师傅”的意思。为
藏传佛教对男性出家人的统称。

    僧伽:简称僧,意为和合众,本指三人以上的僧团。后与道士相对,泛指佛
教出家人。

    头陀:译义抖擞,特指一类修12种头陀苦行的苦行僧。

    行者:本指在佛寺中服杂役、没有正式剃度的出家修行者。后泛指云游僧、
禅僧或修行者。

  缁素:为僧人与俗人之合称。因过去僧服多为缁(黑)色,而古印度俗人多穿
白色(素色)衣服,故以缁代指僧人,以素代指俗人。

    居士:为佛教在家男女信众的统称。中国古代把有学问的隐士称为居士,转
而为佛教所用,意为居家修道之士。

  白衣:印度属热带地区,俗人多喜穿白色衣服,故佛教常以白衣指代俗人和
居士。

  在家人:与出家人相对应,指在家信徒或一般俗人。

 2、职务性身分称谓

  佛教职务性身分称谓在我国特别多,也很重要。自南北朝建立僧官制度以来,
各个朝代按行政区划设立了许多的僧官,名目繁多,如僧正、僧主、沙门统、昭
玄统、僧录、僧统等等,现已不适用了。近代社团组织兴起,佛教界也建立了各
级佛教协会和居士林等组织,于是佛教徒中有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林长、
干事、主任等头衔,这与各界没什么差别,故不需赘述。人们遇到比较多、易于
混淆的是负责寺院管理的和从事佛教法务的职务性称谓,下面就略作介绍。

  早期佛寺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维那三纲负责。自唐代禅宗大兴,百丈
禅师创立丛林清规以来,天下风行,丛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执事也越来越多,
按东西两序排列,大丛林的执事可多达48位甚至上百位,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
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监院、知客、僧值、维那、典座、
寮元、衣钵、书记)。

  上座:原始佛教将僧人依戒腊年限之长短分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
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后转而为寺院职务之称。上座为一寺之长,主
要是弘讲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后称为方丈或住持。也用于对有德行之僧或
僧腊较高者的尊称。

  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负责一寺实际事务。唐代以后也称寺监或监院。

  维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众僧杂务,调和僧众纠纷,辨别度牒真伪
等。又负责僧众纪律事务。唐代以后维那成为丛林八大执事之一,主要负责宗教
仪轨、佛事唱念等。

  住持:为一寺之长,有护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

  方丈:即住持。因其所居之处为“方丈”室,故而得名。

  首座:为全寺修行之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

  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

  后堂:为后堂首座,负责后堂修行之事务。

    堂主:居首座之下,负责禅堂、念佛堂之事务。

    监院:负责协助方丈或都寺监理寺院总务。古称监寺、院主、主首、寺主,
后为特尊住持而改称此名,俗名当家。大寺可设数名监院。

  当家:为监院之俗称。

    知客:为客堂负责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设数名知客。

  僧值:又称纠察,管理清规执行情况及僧众威仪。

  典座:为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僧众伙食及信徒供斋等事务。

  寮元:为云水堂负责人,管理来寺挂单僧侣的事务。

  衣钵:为方丈室负责人,帮助住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书记:掌管寺内文书往来之事。

  化主:一、指丛林中负责向施主募化的僧人。二、意为教化之主人,通常指
丛林之住持。  

    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大丛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为烧香侍者、书状
侍者、请客侍者(帮助接待客人)、衣钵侍者(帮助掌管住持钱物)、汤药侍者(负
责住持的饮食、医疗杂务)、衣物侍者(帮助浆洗衣物)等。

  此外,大丛林中通常还设有副寺(管财会)、直岁(管农作)、知藏(亦名藏主,
管藏经楼)、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卫生)、庄
主(管庄田、领地)、园主(管菜地,或称菜头)、塔主(管理塔院)、门头(负责门卫
)、磨头(管理磨坊)、净头(管环卫)、毛头(管理发)、司库(又名库头,掌管仓库)、
参头(司掌法事礼仪)等等。


(二)礼节性称谓

  礼节性称谓包括:1、具备一定资格的荣誉性称谓;2、出于礼貌的尊称、敬
称;3、出于礼貌的自谦之称,等等。它们在佛教称谓中占有相当比重,比较复
杂,用得也比较滥,应特别重视。

  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可称为法师。而
现在汉地用起来比较滥,往往将它与居士称谓相对应,作为僧人的通称。

  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能为人讲说的僧人。如唐代玄奘法师就是一
位三藏法师。

  经师:指善于诵读经文或精通经藏的僧人。

  律师:对善于记诵或讲解律藏的僧人的敬称。

  论师:指精通论藏、善于讲解经义的僧人。

  禅师:指通达禅理、善修禅定的僧人。

    阿奢黎:又作阿奢梨、阿只利,略称奢黎。译作教授、轨范师、正行者。指
能矫正弟子们行为并给予教授之僧,故又称导师。密宗指灌顶师等。

  仁波切:藏传佛教用语,义为上师。依密乘之规定,能担任轨范师(阿奢黎)
的上师须具备下列条件:1、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之密法灌顶。2、从金
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之传承灌顶皆须圆满无缺,不可间断。3、
须受本尊大灌顶(阿奢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坛城等
修法材料,熟悉诸经轨所说之修法。4、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
上师许可,方能担任上师阿奢黎,为人传法灌顶。圆具上述条件后,依照西藏之
习惯,即可称为“仁波切”,意指转世尊者。

  上师:为藏语“仁波切”的汉译,一般指具有一定学位、能为人传法灌顶的
阿奢黎。又称金刚上师。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师承,要求学法者除皈依三宝外,还
须皈依学法之师,并将其尊之为上师。

  活佛: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古
”(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意思是“转世者”或“化身”。而汉族人习惯
将他们称为“活佛”,其实是不确切的,不如仍称他们为“朱古”或“呼毕勒罕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提议称他们为“转世尊者”。

  长老:指年龄长而法腊高、智德俱优之大比丘。又称上座、上首、首座、耆
年、耆宿、耆旧等。禅寺常用以指“住持”。

  上人:指内有智德、外有胜行的僧人,以喻其出类拔萃,在人之上,故有此
称。后泛用作对德行兼备之僧的尊称,亦用于对一般僧人的敬称。

  大德:梵语婆坛陀,指有大德行的僧人,后泛指高僧。近代以来,使用范围
扩大,凡对有德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都以“大德”一词来尊称。

  大师:佛经将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等圣人、堪为众生之师范者,称为大师。
汉地通常将人师中之通晓佛教教义且有盛德者尊为大师。原有较严格的规定,不
可妄称,往往由朝廷封赠。后泛指有德行之僧,甚至用于对一般僧人的尊称。称
谓过滥,反倒是对佛教的亵渎。

  师父:对僧人的敬称,犹言以师、父般的礼敬。此词现通用于对出家男女二
众,用得也比较滥。其实一般称为师傅即可。

  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导人于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胜友等。

  善男信女:泛指一切归信佛法、一心向善的佛教徒。佛经中常称作“善男子
、善女人”。

  贫道:为僧人的自谦语。僧人以道德为尚,而自谓道贫德乏,以示惭愧、自
谦。

  禅和子:亦称“禅和者”,指一般禅僧或参禅的伙伴。

  戒子:指戒场中求授三坛大戒之僧人。

  释子:即僧徒。僧人出家,从释迦之教,皆舍本姓而从佛姓,故名释子。

  衲子:僧人自谦语,又称做衲僧,因禅僧多穿一身带补丁的衲衣游方各处而
得名。

  佛子:众生受佛戒者之称;又为菩萨之通名,因其能绍继佛种;又总称一切
众生,因为他们都具有佛性。

  弟子:随师受教者之称。一、佛弟子,佛教徒均皈依三宝,故以释迦牟尼佛
为本师(根本教师),而自称为弟子。因学于佛陀之后,故称弟,闻佛法而生解,
故称子。二、对亲教师而言。三、亦可作自谦之词。

  檀那:意译为布施,即给予、施舍之意。《翻译名义集》卷一:檀那又称檀
越,檀即施;此人行施,越贫穷海,故称檀越。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
后引生为施主之称。

  施主:原为佛门中人对施舍者的称呼。后来成为僧人对来寺院进香礼佛者的
敬称。

  龙象:喻指修行勇猛、具大力量的人。多用来称赞住持正法的出家人,称之
为“法门龙象”。

  菩萨:义为觉有情、大心众生。本指大乘佛教修到一定果位的圣贤,如文殊
、普贤、观音、地藏、大势至等菩萨。现实中往往借用于对那些肯发心、修行精
进、广做善事的居士的称誉。

  护法:护持佛法。上自梵天、帝释、八部鬼神,下至人世保护佛法之人,皆
称之为护法。常用于僧人对居士的敬称。


二、汉传佛教称谓的特点

    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对于称谓也是十分关注的。许多
称谓不仅表明一个人的身分、地位,还可反映出人们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行
为价值取向。因此,研究佛教徒称谓的涵意及其演变、运用情况,对于了解佛教
社会的结构和人际关系,加深对佛教与佛教徒的认识,都有一定的意义。经初步
研究,我认为汉传佛教称谓具有如下几大特点:

 1、汉传佛教称谓众多,或译音,或译义,或同名异义,或同义异称,内涵十分
    丰富,其中既有缘自古印度的,又有缘自我国西域及蒙藏地区的,它们伴随
    着佛经的翻译、弘扬和各国各民族佛教徒的交往而大量传入汉地,与华夏文
    明相结合而蔚为大观,并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因此汉传佛教称谓实
    为多种文化作用下的产物。

 2、佛教称谓中国化、民俗化倾向十分突出。一是文化性的梵汉并行的称谓不少,
    如乞士、檀越、檀徒、释子、禅师等;二是从事佛教管理与弘扬佛法的职务
    性称谓多,如我国僧官称谓、丛林执事称谓大量涌现;三是颇具伦理色彩的
    民俗化称谓众多,如师父、师爷、师兄、师太、尼姑、佛子、戒子、弟子等
    称谓不胜枚举。

 3、中国佛教基本属于僧伽佛教,因此绝大多数佛教称谓都是关于僧人的,用于
    在家信众的极少,从以上介绍即不难看出。这种情况在近代稍有改变,如大
    德、大师等就不限于僧人了。

 4、佛教礼节性称谓特多。如宗师、国师、导师、大师、师父、上师、法师、大
    德、弟子、贫道、拙缁、衲子等等。与南传、藏传佛教不同,汉传佛教没有
    严格的僧阶、教阶及学位制度及其标准,因而礼节性称谓往往过多过滥,在
    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虚伪浮滥之风,造成对佛教的亵渎、轻视。


三、佛教称谓的运用及其要求

  称谓的运用往往随时间、场合及人际关系的不同而不同,本无一定。不过在
特定情况下又有约定俗成的称谓习惯。运用得好,既显得有礼貌,言语得体,又
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心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达到沟通感情、增进友谊的目
的,否则事倍功半。可见称谓之重要。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76
发表于 2007-2-8 11:48
在佛教界,对称谓的运用一般有以下一些要求:

 1、了解各种常见佛教称谓的准确含义,从而根据僧俗、男女、长幼、所任职务
    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称谓。

 2、对于僧尼,尤其是年长的、有学问的、有德行的和有身分的僧尼,要多用礼
    节性称谓,但切忌滥用溢美之词。因为在末法时期,有学有修有证者太少,
    若名实差距过大,一是怕对方承受不起,徒增虚荣之心;二是高僧大德满天
    飞,易让人对佛教心生轻慢,以为佛教不过如此。用礼节性称谓要出于恭敬
    心、诚心,这样于法相应,于己有益。否则涉嫌讥讽或谄媚。一般来说,对
    于僧尼均可称为师傅,也可在其前冠以法名或职务名,如说某某师傅、当家
    师傅、知客师傅等;对于自己的皈依师或年长德高者也可称为师父;对于有
    学问或有一定身分的僧人,可称为某某法师;对于寺院方丈可称为某某大和
    尚或某某长老;对于很有德行、具一定声望的法师和居士,可称为某某大德
    等。若是自称,僧人可称贫道、拙僧、弟子、晚学等;是居士可称白衣某某、
    弟子某某、学人某某。至于在戒场、法会、佛事活动等特殊场合,可根据要
    求作灵活变通,或称戒和尚,或称阿奢黎,或称上师,或称禅师等等。对和
    尚、尼姑这两个称谓要慎用或不用。在书信中,称谓和礼貌用语要求更严一
    些,体例和语气要求一致。

 3、对于在家信众和俗人,也要尽量用礼节性称谓,但忌用过溢之词和太亲昵的
    称谓。无论对方身分高低,都要以平等心、爱护心相待,这样于彼有益,于
    教有利。一般来说,对于到寺院朝礼或参学的在家人,不分男女,都可称为
    居士、善信,或在其前冠以姓氏,称某某居士;对于来寺做佛事、功德者,
    称为檀那、檀越,或称某某施主某某功德主;对于关心寺院或在某一方面有
    功于佛教者,可称为护法;对于信仰虔诚、很有德行者,可称为某某大德或
    大居士。在书信中,除上述称谓外,还可用某某贤士、某某仁者、某某道友
    等。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社会通行的称谓,如先生、教授、同志等。

 4、僧人与僧人之间,可视不同的场合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实而称,应多从道上
    会。若是平辈,一般的可直接在法名后加师,称某某师,也可称某某法师;
    若是同门,也不妨称某某师兄、师弟等。但伦理性的称谓如师爷、师叔、师
    侄、师孙等慎用或不用,以免落于俗套,在十方丛林中尤需慎用。

    实际上各地运用情形可能要复杂得多,如何灵活运用还须在实践中去体会。
以上只是就比较常见的佛教称谓作一分类与研究,限于篇幅,解释也比较简略。
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77
发表于 2007-2-8 11:49

事师之道
 
  洛本仁波切开示

  事师可分外内二种。于外可分寺堂与外面。在寺堂时,欲见上师
行供养或求开示加持。入寺时先与知客师(若无或不在)或当值招待
执事任何一员,合十问讯。说明来意,千万别不好意思或不讲。譬如
上医阢亦须先挂号,上餐厅亦先与服务生联谊说明几人有预订无。故
与常住问讯后,静候。待上师就座后,先行三顶礼,心观上师乃三宝
之具体化视,顶礼上师即是顶礼三宝,一切恶业悉皆忏悔,娇慢悉皆
清净,心无所染,自性刹那清明无疑,心中自然生出佛慢。三拜后往
前领受上师摩顶加持,跪立一旁,师若示座即可座安,若无则跪敬。
先行问安,上师贵体安否?再禀明来意。如行供养者献上东西及卡达
。如请益,老实说明事委,莫要心存隐瞒,万物不离因缘生灭,上师
或早知或现知或未知,试探的结果,上师无损,你则无益。待上师回
答后,若无事则行告假,起身言「弟子告假」俯身低头不行跪拜礼,
上师摩顶后。全身而退,莫要转身背离,此不吉利也,表示不敬,可
再至佛圣像处顶礼、经行、礼节亦如事师无别。每有特别日子,佛辰
、初一十五、初十等殊胜日可备多样水果,或食物。黎明时至寺,将
供养清洗乾净,与常住借钵或伍个或柒个,视寺方规矩。将水果置于
钵内供于佛前,得大福报、施食供养身口意,行六度万行,一切檀波
罗密能在瞬间圆满。何故?因我大乘台湾,比丘托钵者少见,若能以
圣洁之心,亲自携带供品供养于钵实是难得。吾年前朝菩提迦耶时,
这早黎明时即与喇嘛携水果七大箱至圣塔内,供养于钵,钵上置纸币
,行大礼拜颂吉祥咒。是时内心的安详灵静,如井泉无波无痕,望佛
陀悲视之目,内心忽而澎湃热涌,一股暖意上升至顶门。千万劫过去
,现在,无尽未来,如水入海心广无量。悲喜的冲动泪流盈眶,自内
心深处,自然净现誓愿成佛,渡尽众生。此刻何谓大喜之心,大悲之
心,大慈之心,大舍之心,一一明白。监有此觉,回寺后,特别嘱附
常住,备钵行供,我辈善信可享绝妙之供养。识缘一切入万法,识灭
之时,万法寂静。此境必须等到色身灭,识消方能尝。如今尚有徵温
在,借无我,无所施,无所苦,无所取,不著一切相,始得有觉。

    再者在外巧遇上师,宜上前问讯,不可举臂寒喧。若在厕时,宜
先退出,立外,待师出后始可进。上师之专属浴厕一般人不得入内。

    升座开示转法轮时,依导引者行礼而座。双盘或单盘为宜,不可
将脚伸长,此为不敬。中途离席时,低头退出,再入则在座前一拜始
可复座。

    与上师共餐,应先行念颂供养餐文,(平时自家亦然),等上师
动筷之后方可食,每菜应先请师尝,或置小碟上。亲切细语交谈。能
请上师供养斋饭福德大也。虽然藏密不讲素食,但在台湾方便丰富,
为了庄严延续发扬法脉,应须应民情为尚。

    上师睡觉的禅床,俗众不得上座,女众更不能触摸上师之法衣袈
裟。尤其是清洗,系属侍者之事,若勉强为之,与戒有违。

    上师常住之法椅,不可嬉戏上座,装师模样取众大笑,轻师不重
道罪重矣。亦不可学上师口音,大不敬。上师有问,弟子必答。内心
的恭敬应大于外在的尊敬。此是内法、用心几分,只有自己清楚,莫
要有难时便想到上师的可贵,平常或乐时,不见上师之影模。盖此等
第子最多。大家必须明白,有师亲近时,不喜常聚,待无师时,槌胸
落泪,实在大不智者。亲近上师不是终日缠上师,切莫将不如意之事
,全部倒给上师承担,也许你只是一句话,上师可能会挂心祈祷,待
事已圆满时。上师犹未获告之。各位想想,忍得吗?等下次上师主动
问起,才表示没事了。这是一般弟子常有的事。上师不嗔不怒,但是
为人子弟的,不能只报忧,而不报平安啊!有难祈求上师加持,有福
亦应分享供养上师才对。虽然如法上师深明,一切皆是因缘,不拒不
执。今日有人赞赏,明天斯人还骂,所以不喜不怒,唯事师之道,在
于培养恭敬信心,不退转道,不可不慎。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78
发表于 2007-2-8 11:50

佛教徒该如何表现自己的风范?
 
  曾月淑
佛教徒该如何表现自己的风范?

曾月淑


    佛法在人间,要能普遍、要活用。佛法不只是深山闭关,佛法不只是念佛往
生,不只是放在藏经楼,是要能深植人心,要能活用在日常生活,要能用佛陀的
慈悲、智慧加入群众团体中,付之行动,表现在行为上,才是「佛法不离世间法」。

同心协力走入人群

    每个佛弟子所要做的,不只是个人的念佛、拜忏、消灾,更应四众弟子同心
协力,走入人群,结合智慧与力量,传播佛法,甚且更具体的了解众生的疾苦与
需要,而给予不同的帮助,行菩萨道。

    执教佛教艺术、史学的陈清香老师谈到,她自己很幸运地在大学时代接触佛
教,这对她的信仰、人格及知识上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助益,对佛教徒在日常生
活中的实践她提出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丰富的学识,不仅是佛学上的,各宗教间的,及一般世俗常识,应有一定程
度的学养,佛弟子不仅该拥有出世的胸襟,更该兼具世间的学识,学佛的三阶段:
闻、思、修,其第一即重多闻,以高深的理论、学术为基础,才易令人信服,正
如名和利,地位和头衔,是渡化的工具、手段,使之达成弘法、利众的目的。

行住坐卧如法实践

二、对佛法的体认:包括义理上、修行上。义理上包括名相、哲学思考,佛学与
其他宗教不同,对佛教典故应有基本认识,才有机会跟有缘众生谈道。在修行上,
不论是修禅、净、密、律,佛弟子每天应把握一段时间,如早上起来,或临睡前,
作一段功课,或诵经,或持咒,或打坐,或礼佛,使心灵净化、安详,才能有智
慧去面临日常的各种困境、考验。

三、戒律清楚:佛法浩瀚,莫不以戒律为纲领。持戒而后禅定而后智慧。日常生
活中,不论说话、行为,心念皆能以戒为师,则不难随地自在,随时清凉!把佛
法如法的在行、住、坐、卧间实践出来!


在工作中实践佛法

    一位连居士表示,他本身从事公车驾驶员工作,大多时间在公车上,于是他
心持佛号,每一乘客上下车时,他皆念佛回向与之结法缘,他觉得每一乘客都是
佛,他多有福报可载送他们到各处啊!

    一位陈记者也提到,因工作采访的因缘,他得以认识各道场、师父,把这些
事迹、人物,以笔写下,来与各众生结缘!

    而东吴大学净智社毕同学,多年来默默把每个月的打工钱,捐到寺庙,或儿
童。佛七时,买些礼物送给小朋友。前日,又捐两万元辅助儿童夏令营的创办经
费。

    另外一位文化法律系雷同学表示:佛法是在工作中、学习中实践出来,多做
少说,做了十件事,再讲半句,能做人所不能做,忍人所不能忍。欲成佛教龙象,
先为人民牛马!

    又有一位吕同学表示,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心态是最重要的,要能对人
付出关怀,对众人慢慢沟通,接引到道场,才能对佛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战胜心魔唯有放下

    慈济一会员提及「战胜心魔」最为重要。人,常常对无谓的人与事起烦恼,
要能找出烦恼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心结要靠自己来解开,否则佛陀在世也无
法转众生的业。

    过去,有一位忠厚老实的农夫,家徒四壁,仅有一把锄头赖以维生,他对这
把锄头,总是心存感激,也十分爱惜它。

    有一天,这农夫忽然领悟到,自己生命一天天的老化,锄头也会随著时日消
逝而逐渐磨损,所以自己应看开一切,赶紧修行。于是把锄头收藏好,决心剃度
出家,并发愿:「此生此世如果烦恼不断,决不罢休。」说也奇怪,当他听经闻
法,心定下来的时候,忽然想起那和他相依为命的锄头,便不顾一切还俗;回到
家中,拿起锄头左瞧右看,爱不释手。又一段时日后,又回到师父面前虔求忏悔,
然后再出家,又经一段时日,又再还俗。如此来来复复已是六次了。

    对锄头爱恋不断,道业何能成就?这一次他抱定决心,拿起锄头跑到恒河边,
对锄头说:「我这一生的生命是你养活我,慧命却断在你手中。今天我要丢弃你,
永远不要和你见面。」闭上眼睛,毅然将锄头抛进河内。

    当锄头脱离手中,此修行者忽然感到无比轻安和满足,不禁手舞足蹈,大声
喊叫胜利!

    平常我们也和这农夫一样,为世间的人、事、物,爱得那么执著,以致荒废
道业,徒增痛苦。要迈向成佛之道,当于时时刻刻,每一当下提起毅力和勇气,
战胜自己的心魔。

逆境来时冷静省思

    陈清香老师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尤其于她本身研究历史、
佛法史迹,常有「求不得苦」,资料不足,或有困惑百思不解时,她会暂时停止
钻研,让头脑轻松,以冷静态度安定一下,有时,反更容易得到解答,真是「踏
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印度、日本、韩国、泰国、中国大陆,凡有关佛教史迹,陈老师大都参访过。
身历其境常常使陈老师感动,感受到各高僧大德的愿力及悲心,他们悲智双修,
以智慧来了解众生的苦,众生的需要,以悲愿来渡化,本著无量的愿力,全心全
意地贡献给每一众生!

    每一佛弟子,日常生活中应常常「观心」。遇困难烦恼时,观察了解其因缘,
并从中解放出来。勿失出发心,随时省思,调整心态、作法、行为,再出发,而
怎么走就看自己了!

做个无执的修道人

    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成佛的道
场就在人世间,世法的圆满,就是佛法的实践。人成即佛成,即要以无所得的安
详心态做一个无为、无执、无心的修道人,让每一个当下,皆能活在责任义务、
般若法喜中,散发生命的光与热。

(摘自《新闻周刊》)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79
发表于 2007-2-8 11:51
谈修行与渡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紫虚居士
谈修行与渡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紫虚居士


    最近本道场中,有少数同修在学佛上出了一些问题,有些人起了大烦恼心与
退转心,有极少数人言行已偏离佛教正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观察后,我发
现这些人的心大多很善良,他们对佛菩萨也很恭敬。但就是在观念上有些偏差,
问题就出来了。本文仅就我个人的观察所得,提出一些属于我个人的意见,希望
与各位同修们共同研究以解决修行与渡生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慈悲与助人的态度:

    悲助人要明因果。一个修行人看见其他人或其他道的众生有苦难,是否一定
要伸出援手?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看法就不相同,有人认为众生那么多,苦难无量
无边,那里帮助得完。又有人说,苦难是个人的果报,何必要助他。也有人认为
众生有苦,我们都应该义不容辞的出手相助。此外还有更多不同的看法。既然有
这么多不同的看法,那么那一种才是正确的?我个人认为各种看法也许都不算错
,至于要怎么做,那是个人心的问题,也就是每个人慈悲心量大小的问题。佛教
大乘菩萨以慈悲渡生为基石,而小乘佛教却以自了生死为标的,这也不是谁对谁
错的问题,而也是心层次不同的问题。帮助众生若真能由慈悲心出发,做到「一
心慈悲」,也就是由本心起慈悲,那大致不会出问题,否则多少会有一些问题。
我们常会发现在热心帮助他人之后,在替他人做回向布施之后,自己会出现一些
「不好的现象」,例如身体某些部位疼痛、全身乏力,病痛等。有时会出现异常
的心理现象,例如出现很重的贪念、疑念、嗔恨等。有时打坐出现很多杂念,心
情会突然不好,过去心痛的事会重新出现且更加厉害,甚至有时自己的亲友或相
关的事业皆会受波及,这些现象会使得原本热心助人的修行者,因害怕、疑虑而
退转助人的心念,甚至对于「善有善报」及「应该慈悲助人」等理念都发生动摇,
学佛之路也就障碍重重了。其实这些事是因为我们渡生的心态与方法不适当所引
起。

(1) 我们且先由渡生的心态谈起,当我们面对一个遭遇苦难的「当事者」时,若
我们内心的「第一念」(或者可以近似说当下的感觉)立刻决定要帮助他,那就
是一个有慈悲心,受人天尊敬的圣者的行为,相信其渡生的工作将会受法界众生
及诸佛的护持,其渡生出问题的机会较少(但不是没有)。反之,若第一念有不
好的想法,而是在第二念以后(类似经思考后的决定)才由于某些原因而想助他,
这些原因包括求功德果报等念头,这与慈悲心就有一段距离。更有甚者,有些完
全不是基于慈悲,而只因「当事人」是其亲人或好友,或受人拜托就把「当事人
」的苦难「推」给「善知识」去解决,以这种的心态去助人,可能就得不到法界
众生的护持,渡生出问题的机会就会增加。

(2)其次我们来看渡生方法的问题,当我们决定帮助受苦的「当事者」解决问题,
我们必须先了解其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来解决。也许先要了解是否有某些因
果问题,若有,先要圆满处理。若其问题是源于其内心潜意识的障碍,那也要设
法了解,然后由「当事者」本人或由我们持咒、念佛回向代为解决。若我们不知
「当事者」问题之所在,也不想麻烦善知识代为了解,而我们又有大的愿望想协
助他,那我们可以试著求佛菩萨加被,但是否有效,就看事情的本身与我们助人
愿力的大小而定,当然也与我们自己的条件有关。有时我们自己会承受一些痛苦
与不适,我们要有此心理准备,毕竟使别人解除痛苦,自己必须付一些代价。

(3) 我们必须改正一些渡生不正当的心态,例如:「自恃法力高强,就可以渡生
无碍」,这是很危险的观念,神通是不抵业力的,若不明因果而恃强介入,以强
压弱,那不但丧失慈悲心,也违反法界的公理,那将会受严重的果报。又例如:
认为做善事就必定有善神或有金刚护法守护,因此,做善事的人就必定有福报而
不会出问题,这也是常听到的错误观念。我就曾听一个老修行者说这种话,这位
老修行者以这种认知去帮助别人,到最后他的双眼几乎失明。这种心态的问题出
在我们毕竟是凡夫,没有能力知道过去无限时间中所发生的事情,说不定我们正
在做一件对某些众生是不公平又不合乎正义的事,而我们却以为在做善事。若是
如此,那我们就不会得到法界众生的护持,所做的「善事」也就不能保证不出问
题。


(二)不要说不该说的话,慈悲要存心中不要挂在嘴巴上。

    我发现出问题的修行人,很多是很有善心,但共通的特点是「说太多」。也
许是太热心的关系,他们把所有知道的事(尤其是因果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
一些不该知道的人,俗语说「天机不可泄」,又说「因果自受」。很多今日受难
的「当事者」,也许就是其过去生做恶事的果报,理当承受。但大乘佛教的修行
者,缘于慈悲心助他一臂是没有错,但要知道,我们是在从事「违反因果」的行
为,这种行为最好在「暗中进行」,不能明目张胆的告诉法界众生:「有法力就
可以改变因果」,「有钱就可以免受罪」,若如此,那将会产生一个无因果、是
非、公理的世界,对「当事者」过去的冤亲债主是不公平的。按理说,我们若了
知事件的因果详细情况,除非我们有能力圆满摆平,否则就不该恃强介入,否则
对「另一方」是不慈悲不公平,这是违背佛法,是明知而故犯天律,应该罪加一
等。所以当我们要帮助受苦的「当事者」改变其果报的形态时,一切作为最好不
要让他人知道,切忌宣扬此事因果的来龙去脉,宣扬他是如何如何的去解决等,
这样会很不好。如有些非要「当事者」自己去做,那也只要告诉他如何做就好,
不必向他说明原委。要知道,只要泄漏因果或修行中一般人不能得知的事,修行
者将失去一切护持,他就得自负因果,自承担业障,修行对他就变成灾难不断。
我分析一些修行人(包括神道教)所以喜欢告诉「当事者」其因果、命运等事情,
其心态可能是想表示:我「功力高」,我知道很多。有的是想藉此来「唬」当事
人,以达到诈骗的目的。事实上我们若告诉当事者事情的真相,当事者不一定会
相信,弄不好会引起谤佛的问题。告诉当事者事件的真相有时会造成当事者内心
的恐惧,对事情的解决有害无益。所以我个人认为,当我们以任何方式助人时,
最好秘密进行,要「尽己之力」助当事人解除痛苦,但不用说什么。慈悲要存在
心中,不要挂在嘴上。


(三)关于以神佛力量治病渡生的问题:

    知道佛力治病不是一定有效。

    人在世间,病痛难免,生病就要先找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在医药科技发达
的今天,生病最好先去看医生,以科学方法找出病因,若长期病治不好,病因也
找不出来,那才考虑是否要求佛力治病(这是一般人该用的方法)。人有些病痛,
尤其精神方面的疾病,可能与潜意识有关(这类似今日的「前世疗法」或催眠术
治病)。有些病痛可能与因果有关,佛力治病主要以这两种为主,若单纯是肉身
器官的病痛,那只有找医生。佛菩萨治病在某些条件配合下,有时会有效,尤其
对一些医生无法治疗的怪病。我们若决定要求佛力治病,心理就要有准备,对佛
菩萨要有信心,自己一定要很诚心求佛菩萨相助,病治得好,要感谢佛菩萨的慈
悲相助,万一治不好,要知道也许是自己某些条件不好所致,或有别的原因,千
万不要毁谤佛菩萨,甚至要更感谢佛菩萨,因为佛菩萨都为我们尽最大的努力。

  对于有本事能以佛力替人治病的人,自己一定要很谦虚,千万不要骄傲自大,
自以为很了不起,比谁都厉害,自以为有多大神通,甚至卖弄神通,乱开保证,
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把某人的病治好,这样的话,麻烦就会不断,甚至有吃官司的
可能,尤其若胡乱开药给他人食用,那是违背法律的行为,最好不要去做。我们
以佛力助他人治病,只能告诉病人:「我们会尽力帮你,请你自己也多念佛,诚
心求佛菩萨吧」。不要卖弄神通,自吹自擂,那就不配做一个善知识了。


(四)要远离贪念:

  行与渡生若有贪念,那很容易出问题,修行人最常犯的贪念有以下几种:

(1)贪法:

  有些修行人不明要一门深入,循序渐进,而贪图快速成就或求得很多「法门
」,甚至妄想可得到某种「大法」或得到某大善知识指点一下或灌顶就可修「成
功」。这种不知向自心求,而一味向外贪快的心态,是相当不好的。在这种「速
食面」的心态下,很多人就不再老实,按步就班的修行,而到处问这个人那个人,
得很多不同的方法与观念,最后也许他自己都弄不清础什么才是正确的,什么才
是他要的,很多人因此而变成盲修瞎练,不但徒劳无功,还可能修出毛病。对于
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可以说法门数目无量,成就的快慢也不同,
我们以求知的心去了解一些法门,那也不是什么不好,但若不知那些法门是否合
于自己修持,而一味以贪快之心,不断更换「高明的法」,那就是贪法,不但会
一事无成,还可能因贪而被邪魔所弄。一个高明的佛法指导者,会告诉修行者其
最适合的法门,修行者应该相信,否则最好不要接受其指导学佛,否则会因生疑
而修行不得成就。修行者对自己的指导者,若生疑问,则要问清础,决不可放在
心中。修行者一定要自己经常返观自心,了知自己用什么心态在学佛,以免贪法
不自知,而以为在「求真理」。此外,有一些修行人,不知以明心见性为主,到
处求各种法或求神通,想以此来渡众生,甚至用以卖弄以得虚名或财利,这种贪
法之心态都是不对的。

(2)贪供养:

  有些修行人内心存有要他人供养的欲念,修行稍有成就,就急著要收徒弟或
收他人为护法,希望得到他人的护持与供养,这种行为不但违反戒律,也容易被
邪所乘。也有修行人把他人的金钱财物拿来建佛寺或助人,认为这样做就不是贪
供养,但要是巧立名目弄钱,或累积财富而使其他人因此而犯贪业(如虚名、比
较、权力等)那也不好。

(3)贪神通:

  这是修行的大忌,这种人大多是痴心在做怪,不知神通是幻,既不能抵业力,
更不能了生死。五毒未消的人有了神通,就像黑道人士拥有枪械,那做恶为害的
机会就增大,因此贪神通的人大多会被邪魔所乘,把魔知魔见当成佛知佛见,终
会被邪所弄,造就恶业而受苦报。修行人一定要由内心彻底铲除想得神通的念头。
修行的障碍就会大为减低。但有人说「有神通才可以渡生」,神通有时是助于渡
生,但渡生经常可不用神通,修行人可以有神通,但不能贪神通,渡生可以用神
通,但不能现神通。渡生若不得已要用神通,也要尽量做到不让他人知道,否则
容易被人列为怪力乱神。也有人说「用神通可使更多的人信佛」。这种讲法似是
而非,若以神通去找弟子学佛,那只会增加更多邪魔的知音,可能会使更多人受
害。学佛的动机有很多,但绝不应该是学神通。又有人说:「某大师都示现神通,
我为什么不可以?」但这位大师说不定已能「不著」、「不乱用」及「不误用」
神通,而我们能吗?

  除了贪念之外,傲慢自大,自以为是,不能接受他人善意的批评,易起镇恨,
生恼怒心,没有大度量,缺乏慈悲心等,这些都是邪魔的知音,修行者一定要常
自省内心,远离这些不好的念头,否则修行道路就曲折难行了。最后切记,在日
常生活中,要随时观照菩提心,远离一切幻相,这才是修行的无上法。

**********************************************************************
【录自:中华药师山居士佛学学会】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ank: 4

现金
1981 元 
精华
帖子
752 
注册时间
2006-10-28 
最后登录
2017-11-18 
80
发表于 2007-2-8 11:52
谈佛教的菩萨道
  紫虚居士
谈佛教的菩萨道

紫虚居士


一、前言
  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都说佛教是一个消极又悲观的宗教,信佛会导至国家积
弱、科技落后,这是一般人不了解佛教中有「菩萨道」的缘故。

  佛教创始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对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的教法,对一些比较
重视自己的人(就是一般所称根器较差的人)就教他们如何自救,这部份以求自
行解脱生死、不管他人生死的修行者,就是我们所称的「小乘佛教」,乘就是车,
小乘就是小车,只能载自己,不能载别人。这些人以明了世间的苦与无常为出发
点,去修道以求解脱苦恼,因为他们以为世间苦是他们的障碍,因此他们逃避世
间的一切,这就是一般人认为佛教是消极逃避的由来。但这些人也是很了不起的,
至少能空掉欲望,他们修行成功就是一般人所称的罗汉或辟支佛。对于根器较好
的人(实际上是较喜爱管他人事情的),释尊就告诉他们,修行除了自己了脱生
死,也要无条件的帮助其他人。这部份以利他为特长(当然也包括自利)的佛教,
就是我们所称的「大乘佛教」,菩萨与菩萨道也是「大乘」佛教所独有的。大乘
佛教很重视修「福报」,福报泛指做一切有相的善行(例如持戒、布施、念佛、
供佛、诵经等)所得的(或所积存的)善果(例如有健康的身体、足够的财富、
得长寿、有智慧、有官运、有好的妻女等),这与小乘佛教主张「断除」一切欲
望是不一样的,大乘佛教修行者对各种欲望是主张「不执著」而不是断除。

  释尊在世时到他圆寂后约五百年期间,印度流行的是小乘佛教,而大乘只是
极少数,大乘佛教及其经典可能是释尊传授给一些俗家弟子而有的,在释尊圆寂
后约五百年,大乘佛教才逐渐兴起终至取代小乘佛教。而在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
(约在公元六七年)自始就是大乘的天下,这也许与中国人讲求家族和谐兴旺(
就是得福报)的思想有关。

  菩萨是指大乘佛教的修行者,全名是「菩提萨□」,其意是「上求佛道下化
众生」的圣者,这些修行者除了自己精进修佛道求解脱,同时也不舍众生、不离
众生,一切修行也为众生,希望众生能离苦得乐,终究也能了脱生死。而菩萨道
就是大乘行人修行与渡生之道。更深一层说,渡生是扩及所有六道众生,不只是
对人而已。现在很多人以为做点善事就是菩萨道,这是有些问题的,行善布施可
得人天福报,是菩萨道所必须的「一部份」(所谓三乘之共法),但不是全部。
布施行善在天主教做得很积极,其伟大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使人间美好的想
法不离孔子「大同世界」的理念。当然这些人对人心的净化及对善良风气的提倡
是有很大的贡献,但它不是佛教的菁华所在,也不是菩萨道的全部内容,了脱生
死才是佛教的菁华,菩萨道中的修行者精进修行要使自己了脱生死,也同时助他
人了脱生死,虽然菩萨给大家有个美好的梦,但目的还是要大家早些「梦醒」,
而不是要大家长久沉醉在美梦之中。


二、菩萨道的内容

  菩萨道是大乘行者由发心修行到成佛中间的漫长路程,由于除自修自渡外,
渡众生是重要的工作,要完成这种艰困的工作,就必须要有动机,它是渡生的动
力,这就是慈悲心(在佛教中以大慈弥勒菩萨与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代表);要有
目标,就是宏伟的愿望(以大愿地藏菩萨为代表);要有渡生的大智慧,好的工
具与方法(以大智文殊菩萨为代表);要有永恒不断的渡生行为(以大行普贤菩
萨为代表);最后要有大精进心去完成(以大势至菩萨为代表)。具有上面这五
种条件,菩萨道才能顺利的走下去,这里仅就较重要的一些内容叙述于下:

(1)发渡生大愿:

渡生是一种有相的行为,是一种「事业」,要成就大业,就要有大目标大愿望,
现今所知伟大的佛菩萨们,在开始修行时(即因地时)都有伟大的宏愿,如阿弥
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
这些大愿在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也是一种极强大的定力)及付诸实行,才使他
们达成所愿而终成为宇宙中名号向亮的佛菩萨。

(2)发四无量心:

这是菩萨「渡生时所持的心」。菩萨渡生时要有无量的慈、悲、喜、舍四种心。
简单的说,慈就是给众生快乐;悲是去除众生的痛苦;喜是欢喜赞叹他人的成就
或快乐(其反面就是嫉妒,见不得他人好)进而参与其事;舍是以怨亲平等心将
一切舍与众生。要达到「无量」的层次就要完全去除「有我」之心,一般我们所
发的慈悲喜舍心是有限量、有范围、有我的,由「自性」而出的慈悲喜舍才是真
正无量,一般人只要能做到「近似无量」就可以了。

(3)修六波罗密:

这是菩萨修行渡生的做法,大乘修行者是自度、度人并重,他们日常的行事就是
行六度法,又称六波罗密,是六种能到达彼岸(即解脱生死)的方法,那就是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菩萨的布施范围很广,包括财施、法施与
无畏施。法施是说佛法助众生离苦得乐以至解脱生死;无畏施是让众生免于恐惧
的布施,例如我们能陪伴癌症末期病人并开导他们,使他们心中免除死亡的恐惧,
这就是一种无畏施。菩萨布施要做到无相布施,简单的说就是不求一切回报,也
没有施者与受施者之心(如此可免去因同情而起施舍之心)。

在渡生的生涯中,遇到侮辱攻击的事是免不了的,修行者就要以忍辱克服,大乘
修行者的忍辱是「空忍」而不是「嗔忍」。面对污辱时,不是含著嗔恨心把忿怒
强压在心底,而是要真正了知诸法本空,没有什么可以生气的事,进一步以慈悲
心善待对方,「完全出自内心」的原谅对方。持戒对修行者也很重要,但因大乘
修行者是在世间做事,要面对各种不同心态的众生,因此不能过于坚持某些教条
式的戒律,而要重视「菩提心戒」的修持,凡一切行事皆不离菩提心为原则。这
也是初学者所最难掌握的,弄不好会真犯戒而不自知。世界上就有很多骄慢自大
的人,自称只要用「心香」供养佛菩萨就可以,也有一些人以「酒肉穿肠过,佛
在心中坐」为藉口而行杀生放逸之恶行,更有人藉「双身法」可增福慧而行淫乱,
甚至破坏他人家庭之恶业。大乘修行者对某些看似违反小乘戒律之事,不是不能
做,但必须修行者具有「某些条件」才可以做,这也是大乘修行者比较困难的一
点,一般人还是要守世间的道德、法律,守佛教的五戒或菩萨戒等,不要开始就
要守「心戒」,那有点危险。

修禅定的目的是要制心,使心念单纯化,可提升工作思考的效率,进一步深入可
「现性开悟」,提高心灵的层次,可了知世间诸现象的本源,可进一步了解佛教
「缘起性空」及「诸法心造」的真理,但众生因长久以来有各种妄想执著,形成
潜意识中有各种障碍(佛教称之为业障),表现在禅定中会有各种忘想(包含各
种气动、色相、感应相等等),修行人若不知或有不良的心(如求神通等),将
会对身心造成痛苦或伤害(俗称著心魔),因此,修习较深的禅定最好有人指导。
智慧的获得要经过定中的观想,也就是由思想的源头或接近源头处下手,使心由
内到外皆有正念,如修习慈悲观、无常观、无我观、不净观等,这些可助我们消
除内心的障碍,使心地纯净,各种智慧自然出现,最重要当然是悟得「空慧」,
就不会执迷世间的各种现象。

(4)修四摄法:

菩萨教化众生的「手段」。大乘菩萨道修行者为能接近众生,使众生易受其教化,
就要有一些渡生的手段,这就是四摄法,即要修习布施、爱语、利行与同事四种
方法。布施的范围很广泛,这里所说的布施是偏重于「惠施」,也就是施给众生
一些恩惠的布施,如给他们急需的财物;爱语是讲一些众生爱听的话,较顺众生
的话;利行是做一些有利大家的事;而同事是与众生立于同一个立场讲话或做事。
当然为方便引导众生,这些手段有时可能有违戒律(在表面上),但只要是以慈
悲心出发还是可以的,如有时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之类。

(5)学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

菩萨道的最高境界。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是菩萨道的最高境界,大乘菩萨行
者都应修习并效法去实行。这十大行愿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
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与普皆回向。这
十件事之前三项都强调礼敬供养三世诸佛,菩萨道行者供养诸佛的重要性在禅宗
的重要经典楞伽经上有提及,意思是说菩萨在长时期的行道中若不得佛力加持,
则会被外魔(指天魔)与内魔(指内心烦恼)所破坏而可能退转而坠于凡夫、外
道或小乘之流,这一点对真有修行的人应该是可以认同的。供养礼敬诸佛要发自
内心,由内而外,由潜意识到意识皆起恭敬供养之心,这不是很容易之事,不是
一句口号「以心香供养」就可办到的,这是多生恭敬供养诸佛的结果,也是有大
福报的修行者才可办到。得到诸佛加持的人在修行上会顺利很多,甚至可以「快
速」成就,尤其在「相法」上的成就更快,这对只重「修慧」而福报不足的修行
者而言是不可思议也不会相信的。


三、菩萨道精神的现代阐释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菩萨道的精神,那就是「要有极大热诚的心去做事,但
要知道毕竟一切是空」。

一个人修行到一段时间后或者对人生的苦、空有相当认识后,有时会觉得人生到
头来都是一场空,何必努力做事呢?这样就容易陷入小乘行人的消极悲观的心境,
若能发慈悲心为渡众生的苦难,那就会有为众生而产生热心积极做事的心,但在
世间努力做事,若没有了知毕竟是空的修为,就容易陷入执著世间诸相,贪著世
间名利而与一般凡夫无异。要了知毕竟一切是空最可靠的方法是经由修行而实证
到空慧,这就是菩萨要修行空观的原因。这种菩萨道的思想对现代工商社会中的
修行者有相当价值,前些日子有位学理工的同学与我聊天,他说因学佛而觉得很
矛盾,很多事都不太想去做。我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因他是学工的,我问他是否
毕业后想开工厂,他说是有此意。我告诉他若将来开工厂,把所赚利益多分一些
给员工,多替员工的生活著想,把员工当成自家人看待,你积极工作创造财富是
为了照顾员工,这样你就是行菩萨道,你所得的回报将是员工的尊敬与高效率的
工作。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多见,大多数的人还是较自私的,菩萨道的修习
会有助于产生这种利他的思想,若台湾社会上多数人有这种想法,那台湾将是一
个讲义理、充满爱心的社会,工商业的效率也很高,自然就是一个富裕的社会。


四、结论

菩萨道是佛教的精髓,是众生成佛必经的道路,它是自渡渡他、福慧并行。它是
为让无量无边众生同登解脱生死的彼岸而做的努力,它是广大无边漫长无尽的道
路。我希望药师山的同修们大家都来行菩萨道,大家来为苦难众生而努力,具体
的做法有下列几项,提供各位做参考作为本文的结束。

  
*(1)做任何事,对任何人及畜生要不离慈悲心。

*(2)要有在此生达成了脱生死的决心与信心。

*(3)要有现代化的知识与技能,以创造有形或无形的财富(此指可提升众生生活
    品质之事)以帮助众生。
*(4)要随时反省自己的心,是否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不良的想法出现。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修行者。

*(5)要努力精进修行。

*(6)要诚心礼敬供养诸佛菩萨。

*(7)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事,但要随时提醒自己毕竟一切是空。


佛弟子紫虚居士
于长滨准提精舍83.12.9

**********************************************************************
【录自:中华药师山居士佛学学会】

生活所迫,病魔折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7-4 18:11 , Processed in 0.02856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