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交流 存档 1 【专题】4、5阳DNA阴的战友讨论
楼主: 劳动人民

【专题】4、5阳DNA阴的战友讨论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836 元 
精华
帖子
162 
注册时间
2007-5-7 
最后登录
2017-11-17 
31
发表于 2007-6-14 12:28
以下是引用劳动人民在2007-6-6 23:21:00的发言:

tggkgz:你的阳性反复得挺厉害的,表面抗原在临界值,应该还是携带者,你发现病情后,生活中是否有什么变化?

可以象我一样试试吃些蜂王浆,看看是不是可以提高免疫力从而自然消除HBV。

生活中也没甚么变化。你说我还在“地狱”之中吗,你根据什么说反复的厉害,前两次是不是第一项没检测出来。我准备打疫苗。

Rank: 5Rank: 5

现金
1689 元 
精华
帖子
337 
注册时间
2002-6-19 
最后登录
2015-3-5 
32
发表于 2007-6-14 13:54

我也在地狱中,这滋味不好受。我的意思是会不会是试剂误差。

Rank: 4

现金
3371 元 
精华
帖子
617 
注册时间
2004-2-22 
最后登录
2011-9-19 
33
发表于 2007-6-15 10:40
有没有4、5打了疫苗的,跟大家交流一下情况呀
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34
发表于 2007-6-15 11:44

AASLD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指南(2007)中,我们可以得到这么几个意思:1、血液中HBV-DNA只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阶段性指标,阴性只是阶段性战果;2、核苷类只是竞争性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复制。就如承欢时的那个套套,一脱漏了,仙居在肝内的病毒马上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HBsAg的滴度更能反映肝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高滴度表示肝内病毒模板数量多,复制活跃。那为什么血中HBV-DNA阴性?核苷类使DNA复制受到抑制,HBsAg受到的直接影响不大。说到这里又和主流意见相左了,你问十个专家有九个半会告诉你HBsAg不代表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是一个没多少意义的指标。我干脆一竿子插到底,再来个假设:

我的假设(7):HBsAg与肝内cccDNA的数量及活跃程度成正比;HBcAb可间接地最终反映有否cccDNA或整合型HBV-DNA的残存.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5Rank: 5

现金
1689 元 
精华
帖子
337 
注册时间
2002-6-19 
最后登录
2015-3-5 
35
发表于 2007-6-16 03:18

呵呵,sooroos的假设可谓是离经叛道--hbcab是彻底痊愈的标志,hbsag滴度是复制水平的定量,不知道有没有统计支持。

我从来没有用过核苷类药物,自从几个医生异口同声说小三阳治不好后,我早就死了这条心。我想请教的是:如果hbsag是复制的指数,那以后我的肝组织代谢到一定时间后,是不是所有的cccDNA会释放完毕?有没有其它可能呢?

Rank: 4

现金
503 元 
精华
帖子
102 
注册时间
2007-6-12 
最后登录
2009-11-24 
36
发表于 2007-6-16 04:15

我是一检查就是2,4,5阳,医生说我是感染乙肝病毒后自身产生抗体自愈了.是个健康人了.我的表面抗体是90,医生说以前感染过乙肝不用打疫苗,你们说用吗.

Rank: 4

现金
3371 元 
精华
帖子
617 
注册时间
2004-2-22 
最后登录
2011-9-19 
37
发表于 2007-6-17 03:46
楼上的应该不用了,现在就是不知道4、5用不用打,有大过的人出来说一声呀。
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6115 元 
精华
帖子
3925 
注册时间
2001-12-21 
最后登录
2019-5-28 

荣誉之星

38
发表于 2007-6-17 09:31
以下是引用sooroos在2007-6-14 22:44:00的发言:

AASLD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指南(2007)中,我们可以得到这么几个意思:1、血液中HBV-DNA只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阶段性指标,阴性只是阶段性战果;2、核苷类只是竞争性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复制。就如承欢时的那个套套,一脱漏了,仙居在肝内的病毒马上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HBsAg的滴度更能反映肝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高滴度表示肝内病毒模板数量多,复制活跃。那为什么血中HBV-DNA阴性?核苷类使DNA复制受到抑制,HBsAg受到的直接影响不大。说到这里又和主流意见相左了,你问十个专家有九个半会告诉你HBsAg不代表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是一个没多少意义的指标。我干脆一竿子插到底,再来个假设:

我的假设(7):HBsAg与肝内cccDNA的数量及活跃程度成正比;HBcAb可间接地最终反映有否cccDNA或整合型HBV-DNA的残存.

这个假设已得到证实。德国人的一项研究的结论是:

HBsAg滴度与肝细胞内cccDNA呈正相关

聚乙二醇干扰素a-2b联合阿德福韦可抑制cccDNA,促进HBsAg及HBeAg血清转换


http://www.39.net    时间:2005年10月10日

  2005年4月13-1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了每年一度的欧洲肝病年会。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仍是此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聚乙二醇干扰素及不断涌现的新的核苷类似物仍是最大的热点。

  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的J. Petersen教授大会报告了聚乙二醇干扰素a-2b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包括HBeAg阳性或阴性)对肝细胞内cccDNA水平的影响。该研究的发现,聚乙二醇干扰素a-2b联合阿德福韦治疗48周,可以:
1、 明显抑制肝细胞内的cccDNA。
2、 HBeAg及HBsAg的血清转换率明显提高。
  血清转换者的基线ALT较高
  基线cccDNA水平不是预测血清转换的指标
  HBsAg滴度与肝细胞内cccDNA呈正相关
3、 联合治疗可以降低具有转录活性的cccDNA池的病毒量。
4、 治疗期间,HBc抗原特异性CD+T细胞增生明显增强。
(注:所有参加试验的病人联合治疗48周后,继续阿德福韦单药治疗96周。)
让人感兴趣的是,该研究以抗病毒药物对肝细胞内cccDNA的影响做为研究的主要终点,下面就研究背景、试验设计及结果做简单介绍。

  研究背景:
1、 慢性乙型肝炎的持续感染是由于肝细胞内cccDNA的持续存在,也是抗病毒治疗后的复发的主要原因。
2、 关于肝细胞内cccDNA浓度的研究有限,过去有报道:
  HBeAg阳性病人的肝细胞内cccDNA及HBV DNA的浓度高于HBeAg阴性病人。
  阿德福韦单药治疗48周可使肝细胞内cccDNA水平下降0.8log (p<0.001)
  阿德福韦诱导的cccDNA下降与血清HBsAg水平的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
  拉米夫定单药或拉米夫定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b治疗后的长期应答与肝细胞内cccDNA浓度具有相关性。
3、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a-2b联合阿德福韦治疗48周,接着阿德福韦单药治疗96周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组织学应答情况。此次大会报告的是治疗48周时的中期分析结果。

  试验设计:


 
治疗前及治疗48周时进行肝活检。
主要终点:肝内cccDNA水平变化(实时PCR检测肝内cccDNA)
次要终点:
  a) 血清HBsAg滴度
  b) 血清HBsAg滴度与肝细胞内cccDNA水平的关系
  c) T淋巴细胞标志物:ELISPOT方法检测HBsAg及HBcAg特异性T细胞。


 
治疗前及治疗48周时进行肝活检。
主要终点:肝内cccDNA水平变化(实时PCR检测肝内cccDNA)
次要终点:
  a) 血清HBsAg滴度
  b) 血清HBsAg滴度与肝细胞内cccDNA水平的关系
  c) T淋巴细胞标志物:ELISPOT方法检测HBsAg及HBcAg特异性T细胞。

  结果:
治疗48周时,26例中的25例完成联合治疗。
大多数达到病毒学、血清学及组织学改善。
  血清HBV DNA下降4.7 log10 copies/mL
  52%的病人达到HBV DNA阴性(< 100 copies/mL)
  48%的病人达到ALT正常
  64%的病人组织学有改善
  血清学应答:HBsAg 血清学转换, 16% (4/25) ,HBeAg血清学转换, 38% (5/13) ,HBeAg 消失, 23% (3/13)
  cccDNA抑制:每个肝细胞内的cccDNA,中位下降2.2 log10 copies/mL;每个细胞总HBV DNA,中位下降了2.9 log10 copies/mL
  HBsAg血清转换的相关性:治疗期间,有血清转换的病人的基线ALT水平较高;血清转换病人的基线cccDNA水平并不低;血清HBsAg变化与肝细胞内cccDNA水平变化呈正相关(P < .01)
  初步研究分析发现:联合治疗期间,HBcAg特异性CD4+T细胞增生明显增强。

  在大会报告时,该试验仍在进行中,所有病人已结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治疗,进入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期,预计2007年中可以获得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Wursthorn K, Buggisch P, Zoellner B, et al. Combination therapy of peginterferon -2b and adefovir dipivoxil in chronic hepatitis-B leads to a strong suppression of cccDNA and high rates of HBe and HBs seroconversion. 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the 4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April 13-17; Paris, France. Abstract 76



我是希尔瑞斯。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6115 元 
精华
帖子
3925 
注册时间
2001-12-21 
最后登录
2019-5-28 

荣誉之星

39
发表于 2007-6-17 09:38

我觉得,目前的指南,太过四平八稳,不要说普通病人,医生们也不见得能参悟得很透。

可以,目前的治疗,误区很多。宝宝的那个帖子很有指导意义。

我是希尔瑞斯。

Rank: 4

现金
3371 元 
精华
帖子
617 
注册时间
2004-2-22 
最后登录
2011-9-19 
40
发表于 2007-6-23 22:53

感觉还是没讨论明白。

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0 19:47 , Processed in 0.02416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