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金
- 119 元
- 精华
- 0
- 帖子
- 32
- 注册时间
- 2009-6-28
- 最后登录
- 2011-11-15
|
顺藤摸瓜
楼上的cctv兄的思路和我的想法有不谋而合之处。我继续说我的思路:
树突状细胞
上回说到第三信号来源于树突细胞(为了简便以后简称DC),那么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DC起到什么作用?
以下内容摘自文献[2]
近年研究证明DC有两类:髓系DC(Myeloid DC,M-DC)和淋巴系DC(Lymphoid DC,L-DC)。
M-DC在传递第1、2信号的同时,还传递第3类信号,即促进TH由TH0向TH1或TH2分化的信号。该信号可能经以
下因素来表达:IL-12、IL-12分泌调节因子、OX40L、ICAM-1、CD80/CD86、抗原的密度或亲和力。M-DC受
抗原、组织微环境等因素影响完全成熟发生极化,一旦极化,则对以后的极化因子有抵抗作用。如前所
述,DC极化后一部分分泌高水平IL-12,另一部分几乎不分泌IL-12,分泌IL-6。分泌高水平IL-12的DC促进
TH1增殖分化,而不分泌IL-12的DC则促进TH2增殖分化。
DC与免疫耐受有关,研究者用非肥胖型糖尿病鼠的胰岛细胞与DC混合培养,然后回输到小鼠体内,结果小鼠
对胰岛细胞产生自身耐受,糖尿病终止。由此可见,DC的功能状态与自身免疫有关。M-DC可呈递自身抗原,
与自身耐受和自身免疫有关,但是引起耐受的机制一直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L-DC的分离和研究,证实L-DC
与免疫耐受有关,因为它能导致反应性TH细胞凋亡。
由上可见DC在TH1启动以及其强度和深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然DC如此重要,那么是不是乙肝患
者的DC出了什么问题呢?文献[6.7.8]表明,乙肝患者的DC的确异于常人。以下内容摘自文献[6]:
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树突状细胞存在成熟及功能的异常,其功能缺陷将导致抗原无法被有效地
提呈给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和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从而导致其激活特异性抗病毒免疫
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低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DC的功能缺陷,提呈抗原功能低下,可能
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长期处于带毒状态的机制之一。
DC抗原递呈功能缺陷,可能由几种因素造成。首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抗病毒免疫反应的强度在数量
和质量方面可能都不足,以至于不能完全清除病毒。李若冰等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HLA-DR、
CD83和CD86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其DC在提呈抗原过程中,IL-12、IFN-γ的产生低于正常,Th1类细胞
因子水平较低。Wang等同时发现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DC的增殖数量较正常明显降低;表达于慢性HBV感染
病人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1、R7-2、CD1a)及MHC-II类分子(HIA-D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其DC刺
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亦低于正常人,并且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反应上清液及纯的DC培养上清
液中病人IL-12水平下降,而一氧化氮(NO)水平却升高。周雨迁等也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协同刺
激分子CINO和CD80(B7-1)较健康人低。
在慢性HBV感染者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病人仅产生弱的或检测不到的针对HBV特异的CTL反应,
所以不能清除体内的病毒。不成熟的DC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和抑制细胞的免疫反应,进而达到免疫
耐受的效果。DC1(M-DC)主要促进Th1应答,DC2(L-DC)诱导Th2应答,DC1对抗HBV免疫更为重要。然而,
CD40L激活的DC2也可促进CD8+AT调节细胞的活化,提示DC2在免疫耐受方面的作用很重要。慢性乙型肝炎
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pDC1/pDC2比例失调。Beckebaum等研究显示慢性乙型肝炎与正常人相比,外周血DC前
体(pDC)总量无明显变化,但pDC1与pDC2的比值明显降低。
由以上信息我可以得出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细胞功能异常是导致TH1应答不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
素。一些学者也从DC的角度出发做出了许多研究[9.10],其中以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居多,也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这也是一种纯西医式疗法,即将树突状细胞疫苗输入人体,和直接注射IL-12的做法类似。我
觉得这种做法并不明智,既然正常人体能够产生足够的功能健全的树突状细胞,为什么乙肝患者就不能通
过改变自身的环境使体内的DC达到甚至超过正常人的水平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