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关于试用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几个问题[/B]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田庚善 (2002.10.23)
关于试用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可能作用的机理是什么?②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
1.它的可能作用机理是一个长期使人困惑的问题。因为,慢性乙肝感染者身体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抗原,为什么这些表面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而仅在皮下注射20-30μg的表面抗原(乙肝疫苗)就有可能产生免疫应答呢?
最近国外有一篇关于转基因小鼠实验报道:将实验鼠腹腔内注射混入弗氏佐剂乙肝疫苗(含HBsAg10μg),每月一次共12次,结果治疗组完全应答者(HBsAg、HBeAg均阴转者)27只,无应答者15只。作者对它们免疫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诱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诱生抗-HBs的能力,应答组均大于非应答组。注射HBsAg能上调树突状细胞上的MHC-Ⅱ及CD86抗原的表达能力,并能增加IL-12、IL-2及TNF-α的产生。故作者认为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活化树突状细胞,这可能是乙肝疫苗治疗HBV携带者有效的主要因素。
那么,注入的HBsAg和体内原有HBsAg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免疫应答呢?从表面上看来,注射10μgHBsAg至小鼠腹腔内,比起小鼠体内总的HBsAg的量来说可能并不多,但从腹腔局部来说,10μg就是很大的数量了,这就可能对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相对较好的那部分小鼠能诱导出一定的免疫应答。
根据上述推理,人类应用乙肝疫苗治疗也可能有类似情况。很多研究均发现慢性乙肝病人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低下的,但是,如果皮下注射30μg或更大量,就局部来说HBsAg的量也相当大了,这样对于那些树突状细胞功能还不十分低下的病人就有可能诱生出一定免疫应答。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推测,要想证明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2.[B]目前乙肝疫苗的疗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如何提高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B],目前看来拟可采取乙肝疫苗+各种佐剂或与其它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搽剂等联用如:
①乙肝疫苗+各种细胞因子,如IL-2、IL-12、GM-CSF等。
②乙肝疫苗+卡介苗(微卡、卡介苗素)。
③乙肝疫苗+左旋咪唑搽剂。
④乙肝疫苗+卡介苗(微卡、卡介苗素)+潘生丁。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临床医师可以试用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但到底哪种更有效,只有通过临床实践考核才能得到疗效好、价格便宜、适合于广大农村应用的新方法。上述组合如果只由少数单位进行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想最好能组织全国有志于这项研究的同道,齐心协力,共同考核,可望在数年之内得出一些成果。有意于此项研究者请与本人联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6 14:22: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