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交流 存档 1 安福隆病友请进交流
楼主: 干扰之路

安福隆病友请进交流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21
发表于 2007-11-6 18:34
治疗乙肝的药物不断推陈出新,无疑给医务工作者带来新的选择,给治病心切的乙肝患者带来希望,但不规范用药却可能使乙肝治疗陷入更大的混乱。因此,建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规范治疗行为已成为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

  12月10日,中国肝炎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中国首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发布。

  作为“肝病大国”,我国乙肝病毒呈阳性者为1.2亿,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例,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600亿元。每位患者一年的平均医药费用为17988元。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极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在会上指出,对乙肝治疗目的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不规范的治疗,而不规范治疗造成病毒耐药,更重要的是把患者的病情给耽误了,因此提供一个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已迫在眉睫。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的100多个专家快马加鞭,在一年时间内,编订了《乙肝防治指南》,旨在推进乙肝规范治疗的理念。

  现状45%医生“没谱”

  乙肝治疗对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清除,涉及的诊断、监控指标繁多,治疗复杂,且每个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状况各不相同,治疗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说,医生必须迅速提高乙肝诊治水平,因为他们是规范乙肝治疗的重要实施者。

  然而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准却让人担忧。调查显示,45%的医务工作者不知道诊治乙肝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

  医务工作者规范治疗意识的缺乏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医学观察对象,不主张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在我国,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了或正在接受治疗。

  患者打破”转阴”幻想

  今年公布的《中国肝炎流行现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报告》显示,超过50%的广告将“转阴”、“治愈”、“根除”作为治疗目标,38%的乙肝患者看病随着广告走,32%的乙肝患者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仅有19%的人目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这一正确的治疗方式。

  中国肝炎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钊教授说,乙肝防治单靠医务工作者已远远不够,患者是防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患者对治疗目标的错误认知已经成为乙肝治疗的一大障碍。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指出,乙肝病毒“深藏不露”,彻底消灭乙肝病毒在当前很难实现,属于可望不可及的理想。

  翁心华教授说,我们应该把乙肝患者的关注点从“转阴”、“治愈”、“根除”转移到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免疫力被激活,则很有可能长期控制住病毒,甚至有治愈的可能。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已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自今年6月1日起全部免费接种。

  指南乙肝药物各有千秋

  《乙肝防治指南》秉承循证医学的原则,只纳入被公认、已经得到严格临床验证的方案。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需治疗,但要密切观察。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两倍(正常值为40)、DNA呈阳性,就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指南》第一次明确地把慢性乙肝划分成两类:e抗原(HBeAg)阳性和e抗原阴性(俗称“大三阳”和“小三阳”慢性乙肝)。

  不论e抗原是阳性还是阴性,只要乙肝病毒在积极复制,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就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免最终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

  对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上可实现的目标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攻势”,来获得持续抑制病毒“繁衍”的效果。这是e抗原阳性患者的“小康社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力,病毒复制受到有效扼制。

  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症状隐秘,医生和患者对此都比较大意。这类患者肝脏的炎症以及肝硬化的程度更重,现有的治疗方案复发率较高,因此至少坚持治疗一年,建议使用干扰素,而以派罗欣为代表的长效干扰素可使阴转率达42%。

  《指南》中指出,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它们各有其优缺点,而且这两类药物不鼓励同时使用。

  干扰素的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激发患者免疫功能的能力较高,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其缺点是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较明显,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

  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的优点是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其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e抗原转阴低,激发患者免疫功能的能力低,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停药后可出现病情恶化。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22
发表于 2007-11-6 18:35
治疗乙肝的药物不断推陈出新,无疑给医务工作者带来新的选择,给治病心切的乙肝患者带来希望,但不规范用药却可能使乙肝治疗陷入更大的混乱。因此,建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规范治疗行为已成为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

  12月10日,中国肝炎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中国首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发布。

  作为“肝病大国”,我国乙肝病毒呈阳性者为1.2亿,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例,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600亿元。每位患者一年的平均医药费用为17988元。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极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在会上指出,对乙肝治疗目的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不规范的治疗,而不规范治疗造成病毒耐药,更重要的是把患者的病情给耽误了,因此提供一个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已迫在眉睫。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的100多个专家快马加鞭,在一年时间内,编订了《乙肝防治指南》,旨在推进乙肝规范治疗的理念。

  现状45%医生“没谱”

  乙肝治疗对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清除,涉及的诊断、监控指标繁多,治疗复杂,且每个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状况各不相同,治疗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说,医生必须迅速提高乙肝诊治水平,因为他们是规范乙肝治疗的重要实施者。

  然而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准却让人担忧。调查显示,45%的医务工作者不知道诊治乙肝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

  医务工作者规范治疗意识的缺乏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医学观察对象,不主张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在我国,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了或正在接受治疗。

  患者打破”转阴”幻想

  今年公布的《中国肝炎流行现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报告》显示,超过50%的广告将“转阴”、“治愈”、“根除”作为治疗目标,38%的乙肝患者看病随着广告走,32%的乙肝患者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仅有19%的人目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这一正确的治疗方式。

  中国肝炎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钊教授说,乙肝防治单靠医务工作者已远远不够,患者是防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患者对治疗目标的错误认知已经成为乙肝治疗的一大障碍。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指出,乙肝病毒“深藏不露”,彻底消灭乙肝病毒在当前很难实现,属于可望不可及的理想。

  翁心华教授说,我们应该把乙肝患者的关注点从“转阴”、“治愈”、“根除”转移到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免疫力被激活,则很有可能长期控制住病毒,甚至有治愈的可能。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已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自今年6月1日起全部免费接种。

  指南乙肝药物各有千秋

  《乙肝防治指南》秉承循证医学的原则,只纳入被公认、已经得到严格临床验证的方案。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需治疗,但要密切观察。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两倍(正常值为40)、DNA呈阳性,就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指南》第一次明确地把慢性乙肝划分成两类:e抗原(HBeAg)阳性和e抗原阴性(俗称“大三阳”和“小三阳”慢性乙肝)。

  不论e抗原是阳性还是阴性,只要乙肝病毒在积极复制,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就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免最终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

  对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上可实现的目标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攻势”,来获得持续抑制病毒“繁衍”的效果。这是e抗原阳性患者的“小康社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力,病毒复制受到有效扼制。

  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症状隐秘,医生和患者对此都比较大意。这类患者肝脏的炎症以及肝硬化的程度更重,现有的治疗方案复发率较高,因此至少坚持治疗一年,建议使用干扰素,而以派罗欣为代表的长效干扰素可使阴转率达42%。

  《指南》中指出,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它们各有其优缺点,而且这两类药物不鼓励同时使用。

  干扰素的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激发患者免疫功能的能力较高,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其缺点是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较明显,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

  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的优点是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其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e抗原转阴低,激发患者免疫功能的能力低,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停药后可出现病情恶化。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23
发表于 2007-11-6 18:40
人类发现干扰素至今已经50周年。在日前召开的“2007中国肝病论坛”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院士与众多医学、药学专家一起,回顾了干扰素发现和发展的历程,高度评价了它为人类作出的贡献。那么干扰素
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作为一种药物它已被用于治疗哪些疾病?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专家们的介绍将使我们增进对它的了解

  

  偶然中的发现

  据庄辉院士介绍,如同青霉素的发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干扰素也是偶然被发现的。

  20世纪早期,天花、麻疹等病毒性疾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1918年全球爆发的流感更是造成了4千万人的死亡,而当时人类面对病毒感染一筹莫展。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类对免疫的认识,疫苗成为人类对抗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感染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但对于流感一直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很多科学家把目光集中在对流感病毒疫苗和免疫接种等相关的研究上。1957年英国病毒生物学家AlickIsaacs和瑞士研究人员JeanLindenmann在进行流感病毒试验时,发现在鸡胚中注射灭活流感病毒后,鸡胚细胞膜中生成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反过来“干扰”(英文:interfere)流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于是将这种物质命名为“interferon”,也就是干扰素。

  随着研究的深入,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干扰素是人体感染病毒后由人体白细胞生成的一种对抗病毒感染的微型蛋白,干扰素生成后可以扩散到周围的细胞阻断病毒蛋白的合成,起到对抗病毒的作用,同时干扰素的生成还可以保护未感染的细胞免受病毒感染,这就是干扰素的直接抗病毒作用。此外,干扰素还具有对抗病毒感染的第二种作用——免疫调控作用。干扰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调节剂,它可以明显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对病毒的清除作用。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感受过干扰素的作用,在患“感冒”时,很多人会发烧、浑身酸痛,这些就是感染流感病毒后体内自然生成的干扰素引起的症状,在用干扰素治疗的过程中也会有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流感样症状”。

  从普通干扰素到长效干扰素

  庄辉院士说,干扰素的发现为人类对抗病毒开辟了充满希望的前景。然而人体感染病毒后自然生成的干扰素量非常低,往往不能完全达到控制病毒的效果,需要补充外源性干扰素以达到治疗作用。而干扰素的研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由于干扰素主要由人类的白细胞生成和分泌,早期干扰素的获取是通过诱导的方式,采集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并通过纯化技术进行提取。由于通过这种方式提取干扰素原料来源十分有限,提取量很少,加之含有很多杂质,具有明显的抗原性,不仅作用有限,而且还会因纯度不足带来很多副作用,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科学家们开始尝试通过基因重组的技术来合成干扰素。1978年,瑞士罗氏公司科学家Pestka成功克隆干扰素cDNA,并研究成功第一个基因工程干扰素产品。第一代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干扰素现在被称为普通干扰素。

  这种普通干扰素由于半衰期过短,在血液中浓度不稳定,注射后浓度上升很快,但下降也很快,浓度过高时副作用会过大,浓度过低时又起不到相应的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因此受到很大限制。

  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初,聚乙二醇化(PEG)技术的出现使干扰素的发展有了全新的突破。聚乙二醇化技术使干扰素的分子量得到增大,半衰期得到明显延长,血药浓度变得更加稳定,临床疗效得以明显提高。同时由于聚乙二醇分子支链对干扰素的保护作用,其抗原性大大降低,副作用也明显减轻。此类聚乙二醇干扰素在血液中的有效治疗浓度维持时间较普通干扰素明显延长,特别是大分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后有效血药浓度可稳定维持一周,因此被通俗地称为“长效干扰素”。

  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显优势

  随着人类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认识和纯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干扰素逐渐被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并在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治疗中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

  1991年,美国FDA批准干扰素α用于治疗丙型肝炎;1992年,干扰素α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2002年,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被FDA批准用于丙肝的治疗;2005年,FDA正式批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用于乙肝的治疗。目前,干扰素尤其是长效干扰素已成为病毒性肝炎的核心治疗药物。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长效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使四成患者获得临床治愈;长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使用,更使丙肝临床治愈率提高到73%。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因疗效与安全性高,被《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推荐为治疗丙肝的首选方案。

  干扰素在对慢性乙肝的治疗中也不断给人们带来喜悦。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那些适合使用长效干扰素的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若能坚持治疗一年,他们中半数以上的人可以达到E抗原血清转换(转阴);E抗原转阴的患者如果继续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半年,他们中又有10%的人可以实现表面抗原(澳抗)转阴,部分人还可以出现表面抗体转阳。由于长效干扰素不但有直接对抗病毒的作用,而且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控制病毒复制,在停药后仍能持续抑制病毒,从而减少了病情复发。

  的确,也有研究发现,约有1%的慢性乙肝患者可出现澳抗自然转阴。但是这种自然转阴一般是发生在病程持续20年左右之后,那时,由于受到病毒长期损害,患者大多已发生肝脏硬化。因此对于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而言,通过用干扰素积极治疗获得的澳抗转阴与自然转阴,其意义有着本质的不同。

  据专家们介绍,从远期疗效看,多项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还证实,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可以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干扰素不仅在病毒性肝炎治疗方面具有优势。人们在对干扰素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它对肿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被应用于白血病、肾癌、膀胱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的治疗。此外,基于干扰素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它还被应用于其他一些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如多发性硬化以及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等。

  专家们在对干扰素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指出,干扰素在使用中也会产生有某些不良反应,患者除了可能出现发热、肌痛、寒战、恶心等流感样症状外,还有可能出现脱发、白细胞下降、抑郁等。不过此类不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和可逆的。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以适当减少用药量,但最好不要停止治疗。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24
发表于 2007-11-6 20:38
  • 治疗乙肝三阶段
     

    赵连三教授现任中国感染科医师协会副会长,承担着推广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控制乙肝疾病的学术任务。他说,医学界业已拥有许多抗乙肝病毒的有效武器,与过去相比,这一有利局面前所未有。战胜乙肝的关键是加强医患沟通,设定合理的治疗目标,采用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他介绍,慢性乙肝的治疗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乙肝病毒的活跃复制得到控制,肝功能恢复正常。

    第二阶段:乙肝病毒e抗原转阴,e抗体出现,即e抗原血清学转换。凡是实现了第二阶段目标的患者,提示机体的免疫功能已经被有效地调动,病毒复制将能被持续地抑制,停药后的复发率较低,从而可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能获得较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

    第三阶段:在取得第二阶段疗效的基础上继续治疗,部分患者可望实现最理想的目标,即乙肝表面抗原也转阴,甚至出现了表面抗体,显示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力。有专家认为,这种状态可称为临床治愈。我国学者已经报告一项临床总结:观察到103例患者注射长效干扰素后,成功地实现了乙肝表面抗原的转阴。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注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后,至少有3%-5%的患者可以实现第三阶段的疗效目标。赵连三教授说,尽管这一比例与人们的期望值仍然存在距离,但毕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治疗方案个体化

     

    个体化治疗是临床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由于乙肝患者的个体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治疗方案必须量身定做。例如青年患者,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正对学业、事业、婚育进行规划和安排,因此需要尽量考虑疗程较短的抗病毒药物,以便使自己的理想能够顺利实现。干扰素不仅抑制病毒复制,而且能够调动宿主免疫功能,疗程较短,并可获得较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停药后复发率较低,因此在2007年发表的美国乙肝治疗指南中,干扰素被推荐为第一线抗病毒药物之一。对于年轻病例,或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专家建议他们首选干扰素。鉴于这类药物在治疗中有一定的副反应,为争取到最佳的疗效,需要患者理解和配合。

    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则以控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现有生活质量为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时关注的重点。核苷类似物采取口服给药,相当方便,但应坚持长期服用,绝不能中途擅自停药,否则有病情恶化的可能。不过,长期服用核苷类似物存在着诱发病毒耐药变异的风险。因此,医生必须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根据上述两大类药物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权衡利弊,设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最适当的治疗方案。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25
发表于 2007-11-6 20:40

自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设立重庆市第一家肝病特需门诊以来,前来预约的患者已经排到了9月底。据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所长、重医附二院院长任红教授介绍,特需门诊强调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和长期随访。据悉,特许门诊每周只接受8位患者,患者不但能获得专家的“耳朵和嘴巴”,而且还将被定期提醒回医院随访。

 

任红院长指出,病毒性肝病治疗近几年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获得良好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前提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定期随访。

 

比如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激发人体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所以疗效相对持久,即使停药,也不易复发。只需一周使用一次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派罗欣,已使不少患者获得表面抗原转阴。但是干扰素治疗有不良反应,患者往往因不能忍受副作用而不愿继续治疗,中途停药。这就需要医生有足够时间向患者解释,帮助患者权衡利弊,引导患者继续治疗。

 

重二医院感染科张大志教授指出,干扰素的副作用可通过对症治疗来解决,而且副作用随治疗次数增加而减弱,患者如果提前做好准备完全可以有效应对副反应。张大志教授认为,特需门诊有利于患者与治疗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帮助医生判断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完成治疗疗程,从而获得最大治效

Rank: 4

现金
409 元 
精华
帖子
106 
注册时间
2007-9-4 
最后登录
2008-4-7 
126
发表于 2007-11-6 21:45
非常感谢梅花开提供的乙肝资料,我现在扎安福隆干扰素已经三个半月,体乏,头发木,反应慢,身体明显发虚,嗨,挺难熬的。。。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27
发表于 2007-11-7 01:41
一定要坚持住,6个月左右就没什么不良反应了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28
发表于 2007-11-7 02:39

07.4.29


乙肝三系:

HBsAg 25.33 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抗-HBs 0.08 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HBeAg 13.43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抗-HBe 2.60参考范围 1.0至99 s/co

抗-HBc 0.05 参考范围 1.0至99 s/co






谷丙转氨酶 66.00 参考范围 4.00至43.00 U/L

谷草转氨酶 44.00 参考范围 7.00至38. 00 U /L

转肽酶 12.00 参考范围 8.00至50.00 U/L

碱性磷酸酶 78.00 参考范围 42.00至128.00 U/L

总蛋白 81.30 参考范围 60.00至86.00 g/L

白蛋白 41.40参考范围 35.00至55.00 g/L

球蛋白 39.90参考范围 20.00 至30.00 g/L

总胆红素 13.50参考范围 0.00至20.00 umol/L

直接胆红素 4.70参考范围 0.00至5.60 umol/L

间接胆红素 8.80参考范围 0.00至13.20 umol/L

白细胞 5.70+E9 参考范围 4.0至10.0 /L

中性粒细胞 2.70+E9 参考范围 2至7 /L

血小板 227+E9 参考范围 100至300 /L

PCR法测DNA为1.090+E7(小于1000拷贝/毫升)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29
发表于 2007-11-7 02:39

07.7.9

乙肝三系:

HBsAg 29.50 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抗-HBs 0.02 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HBeAg 6.50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抗-HBe 2.49参考范围 1.0至99 s/co

抗-HBc 0.04 参考范围 1.0至99 s/co






谷丙转氨酶 178.00 参考范围 4.00至43.00 U/L

谷草转氨酶 92.00 参考范围 7.00至38. 00 U /L

转肽酶 19.00 参考范围 8.00至50.00 U/L

碱性磷酸酶 70.00 参考范围 42.00至128.00 U/L

总蛋白 79.20参考范围 60.00至86.00 g/L

白蛋白 44.30参考范围 35.00至55.00 g/L

球蛋白 34.90参考范围 20.00 至30.00 g/L

总胆红素 11.10参考范围 0.00至20.00 umol/L

直接胆红素 6.90参考范围 0.00至5.60 umol/L

间接胆红素 4.20参考范围 0.00至13.20 umol/L

白细胞 5.70+E9 参考范围 4.0至10.0 /L

中性粒细胞 1.98+E9 参考范围 2至7 /L

血小板 195+E9 参考范围 100至300 /L

PCR法测DNA为1.250+E4(小于1000拷贝/毫升)

Rank: 4

现金
701 元 
精华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07-11-1 
最后登录
2014-2-23 
130
发表于 2007-11-7 02:40

07.4.29


乙肝三系:

HBsAg 25.33 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抗-HBs 0.08 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HBeAg 13.43参考范围 -1.0至1.0 s/co

抗-HBe 2.60参考范围 1.0至99 s/co

抗-HBc 0.05 参考范围 1.0至99 s/co






谷丙转氨酶 66.00 参考范围 4.00至43.00 U/L

谷草转氨酶 44.00 参考范围 7.00至38. 00 U /L

转肽酶 12.00 参考范围 8.00至50.00 U/L

碱性磷酸酶 78.00 参考范围 42.00至128.00 U/L

总蛋白 81.30 参考范围 60.00至86.00 g/L

白蛋白 41.40参考范围 35.00至55.00 g/L

球蛋白 39.90参考范围 20.00 至30.00 g/L

总胆红素 13.50参考范围 0.00至20.00 umol/L

直接胆红素 4.70参考范围 0.00至5.60 umol/L

间接胆红素 8.80参考范围 0.00至13.20 umol/L

白细胞 5.70+E9 参考范围 4.0至10.0 /L

中性粒细胞 2.70+E9 参考范围 2至7 /L

血小板 227+E9 参考范围 100至300 /L

PCR法测DNA为1.090+E7(小于1000拷贝/毫升)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7-2 02:08 , Processed in 0.01995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