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原创文学 存档 1 [转帖]郑小琼 诗文选
楼主: 特深沉

[转帖]郑小琼 诗文选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8286 元 
精华
14 
帖子
9358 
注册时间
2006-8-7 
最后登录
2018-7-23 

开心乐园 色狼勋章

101
发表于 2007-7-1 10:27

很有冲击力,锐利、深刻。这些诗歌肯定是空前绝后的。她的出现给诗人们都精彩地上了一课,也狠狠地羞辱了一些以诗人自居却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我一向觉得诗人应该越少越好,而看诗的人应该越多越好。

她是天才。04年我就看过她的作品,那时候还没有形成现在这样的写作风格。短短几年,她进步惊人,不但诗艺精湛而且还自成一家。

我认为她是目前中国最有潜力的诗人,特版似乎对她有些过誉了。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8286 元 
精华
14 
帖子
9358 
注册时间
2006-8-7 
最后登录
2018-7-23 

开心乐园 色狼勋章

102
发表于 2007-7-1 13:21

说实话,她并不具备我们常言意义上的“诗人气质”。她的诗歌天赋似乎与生俱来,当她试着用文字以“短句”的方式表达一些潜伏在内心的情感冲动时,一个艺术作品便天然的创造出来了,而且所谓的专业人士们也不觉得坏。写诗对她而言纯粹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所以能一发不可收拾,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和质量。极高的领悟能力让诗艺突飞猛进,特殊的人生经历让她有了前所未有的诗歌原材料,郑小琼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诗歌向来都是“知识分子”写作,而如今,有个打工者,正向人阐述着诗歌的精义。虽然她一直想让人忽略她打工者的身份,而纯粹以诗歌本身角度去阅读和理解她的诗歌,可是,她忘了她正是以打工者的立场来抒情的。人们会对她有这么高的关注,也正是因为她的特殊身份、特殊的生命经历、特别的方式做特别的事(写诗)。

幸运的女人,上天给了她一支诗歌的笔;可是,上天给不了她通往圣殿的激情。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03
发表于 2007-7-1 21:08

诗歌向来都是“知识分子”写作

没读过乐府吧?没读过诗经吧?

你的评论,正是近现代白话诗的问题根源。

古诗,是继承自诗经离骚乐府的。完全是劳动人民自愿自发的。无论是以后的律诗还是文人乐府,都

暗含着对诗经乐府中基本意境的模拟。虽然以后的文人乐府,柏梁体,格律师,远远脱离

普通劳动人民的环境,但其根基有乐府诗经的境界,是对古诗的转化和提炼,仍然可与广大

人民息息相通。

近现代白话诗,可以说是从翻译模仿西方诗体开端的。其体例没有参照。开始的一些大家,都是学

贯中西的学者,他们的“技术性”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参照国外诗作来模拟。而之后的跟随者,往往

无法直接融会贯通西方诗作,只有模仿先行者的有限作品。

一方面作品作者爱好者大量涌现,题材大幅拓宽;另一方面“技术性”困境愈发突出。后面的大量作者,爱好者,面临无体例可循,无根基可依的境地。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04
发表于 2007-7-1 21:11
唯有重新走过诗经乐府的轨迹,放弃体例限制,放弃过去现代诗范式,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05
发表于 2007-7-1 21:13
以下是引用大风堂在2007-6-30 18:38:00的发言:
现代诗歌没有了文言文的语言张力,兵车不行丽人不行更不见了长生殿。美人不见了宫妆小童不再垂髫。一派马尾又如何花解语玉生香。悲伤!!!!!!!!!!!!!!!!!

白话或文言,只是体例不同,并无差别。作为艺术的方式,如同用不同乐器演奏,只有境界到不到,没有古不古之说。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06
发表于 2007-7-1 21:21

我不知道所谓的诗人气质为何。我想,近现代的常说的“诗人气质”一定是错了。

反观诗经,乐府,离骚,这个气质正是郑小琼的气质。

追溯中国古诗的源头,诗经离骚乐府,都不是先立体例,先立规范,而是先有作品,

广大人民,和文人,都认可的作品,大家都认可这个意境,然后才去解决体例,才有

所谓“技术性”问题。

应该重新认定“诗人气质”,及现代诗的技术性问题。或者有很长一段时间,白话诗都要

被迫抛掉技术性问题,而认由野草丛生,乱云纷起。只有大量无规则的民间文学涌现,才能

通过筛选研究,从中找到体例和规律。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07
发表于 2007-7-1 21:26

现代白话诗,由二三十年代一些有留学背景的大才子“发明”并推广。而广大普通

作者并无此学贯东西的底蕴。这无疑是拔苗助长,放弃了这个艺术形式以后发展的根基。

如果去掉个别才子的突出作品,白话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处在史前阶段,还有很长

时间的基础要打。所以先认定现代诗应该怎样怎样,反而是束缚。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08
发表于 2007-7-1 21:30
以下是引用大风堂在2007-6-30 18:38:00的发言:
现代诗歌没有了文言文的语言张力,兵车不行丽人不行更不见了长生殿。美人不见了宫妆小童不再垂髫。一派马尾又如何花解语玉生香。悲伤!!!!!!!!!!!!!!!!!

一定记住,提到中国古诗,先想到的是诗经离骚乐府,而不是唐诗宋词。唐宋以后的诗歌,已经很不自然。而现代诗,

可以说仍处于“自然纯朴"状态。喜欢乐府,一定会喜欢现代诗。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8286 元 
精华
14 
帖子
9358 
注册时间
2006-8-7 
最后登录
2018-7-23 

开心乐园 色狼勋章

109
发表于 2007-7-9 13:47
以下是引用特深沉在2007-7-1 8:08:00的发言:

诗歌向来都是“知识分子”写作

没读过乐府吧?没读过诗经吧?

你的评论,正是近现代白话诗的问题根源。

古诗,是继承自诗经离骚乐府的。完全是劳动人民自愿自发的。无论是以后的律诗还是文人乐府,都

暗含着对诗经乐府中基本意境的模拟。虽然以后的文人乐府,柏梁体,格律师,远远脱离

普通劳动人民的环境,但其根基有乐府诗经的境界,是对古诗的转化和提炼,仍然可与广大

人民息息相通。

近现代白话诗,可以说是从翻译模仿西方诗体开端的。其体例没有参照。开始的一些大家,都是学

贯中西的学者,他们的“技术性”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参照国外诗作来模拟。而之后的跟随者,往往

无法直接融会贯通西方诗作,只有模仿先行者的有限作品。

一方面作品作者爱好者大量涌现,题材大幅拓宽;另一方面“技术性”困境愈发突出。后面的大量作者,爱好者,面临无体例可循,无根基可依的境地。

可以看出特版对诗歌是有些研究的。

我说的知识分子写作,是现代诗,没有说清楚,让你误解了。现代诗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几经演变,时至今日,不可否认都是知识分子写作。只是这个概念一直未被提出罢了。

诗经的文字是最美的。但是,在我的意识中,现代诗和古诗是可以剥离的两个不同的艺术形式。虽然都是诗歌,但是一个“现代”,一个“古”。新诗在我国的发展之初,是完全与古典文学决裂的,从语言方式和内容都是“反传统”的。(虽然后来有闻一多等人提倡“新诗的格律”,但是这只是新诗发展演变过程的一个阶段。)以我粗浅的看法,新诗的发展源于它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延伸),是由新诗的一种内在的审美需求的发展过程所推动。他由对传统的否定继承始,到今日有了自己的血脉和筋骨,已经不能从与对传统的粗浅对比来对其作简单的定义。

我们理解现代诗,应该注重它的现代性。也正由于它的现代性,使其拥有了现代性的逻辑与内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的古诗的否定继承。所以,我认为,现代诗有其自身的评判标准,不能简单、粗暴地将其与古诗相提并论。

现代诗歌承载了许多内容。有人把它仅仅当作抒情的方式、有人把它当作是一种信仰、有人在乎他艺术表现的技术性,而我,把他当作是一种娱乐与消遣。

诗歌于我,只是个简单的爱好,没有任何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与特版继续探讨,并向你学习。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10
发表于 2007-7-10 01:05

对了,我不是在这里强调诗歌古与今。

我反复提出诗经,乐府,是强调这是纯粹的民间文学,诗歌的源头是来自民间文学的自发形成。

一种艺术形式,为什么会出现及发展呢?“诗言志”,广大的人民,作为整体,有表达自己思想,精神,痛苦,快乐,感情的实际需求。

而“现代诗”没有民间基础,纯粹出自语言游戏性质的,可以看作与柏梁体类似的娱乐作品居多。这种艺术形式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流于

形式化。这里推出的诗歌,正是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转机。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2 18:49 , Processed in 0.01804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