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原创文学 存档 1 土豆的故事!
楼主: 恋恋土豆

土豆的故事!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680 元 
精华
帖子
72 
注册时间
2005-6-8 
最后登录
2006-6-23 
161
发表于 2005-7-17 04:27
我顶顶。
能上网灌水的乙肝病人是幸福的。今天邀请了众多正规医院专家为病友提供网上咨询: http://www.nh365.com/index.php/Consultation/column/column_id/13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5909 元 
精华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11-26 
最后登录
2006-7-3 
162
发表于 2005-7-18 03:31

越看越觉得土豆弟弟的老爸能干,不错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如果没有聪明的头脑,光有知识也枉然。

真是好事多磨难。

一股脑看了好几段,过瘾。

期待下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14:31:31编辑过]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2426 元 
精华
29 
帖子
5074 
注册时间
2004-7-26 
最后登录
2011-8-5 
163
发表于 2005-7-18 06:59

也许在土豆哥哥心里,蓝心是个幼稚,而没经历过风雨的小蓝心

而现在蓝心看土豆哥哥的帖子,感觉就在里面翱翔一样 :)

感觉自己也在经历!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7781 元 
精华
52 
帖子
8741 
注册时间
2004-7-27 
最后登录
2012-11-10 

荣誉之星 有声有色

164
发表于 2005-7-20 13:30

又有了新作品,哥哥真是耐心细致:)

Rank: 5Rank: 5

现金
2409 元 
精华
帖子
1040 
注册时间
2004-11-23 
最后登录
2007-3-10 
165
发表于 2005-7-21 03:58
再次感谢梨花、青帝、快乐,蓝心,和声的关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0 14:58:35编辑过]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我们为什么不每天快快乐乐呢!

Rank: 5Rank: 5

现金
2409 元 
精华
帖子
1040 
注册时间
2004-11-23 
最后登录
2007-3-10 
166
发表于 2005-7-21 03:59

(22)[br][br][br]

1986年,我完成了五年的小学生涯,刚好碰上本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本乡的初中暂停招生,我们要不考个好成绩去南山区级中学上中学,要不留在小学里继续上六年级。我当然是属于前者的,与老姐一样,以很好的成绩被南山中学录取,成为了一名初中生。[br]

学校上学那天,老爸早早就出发,用自行车载着我的被褥与一只大木箱从公路出发,差不多走八十多里,绕道平山乡,再到区中所在地——贵门,其中大部分为上下的坡道。我与老姐则与一些学兄学姐,连拉带挑背着菜及其它日常用品,翻山越岭取道山路浩浩荡荡地杀向贵门。更绝的是我们新生每人都背着一把比人还高的锄头,因为南山中学以前就是农技中学,拥有不小的农田,山林,养殖场及其它设施,老师、学生都得参加基本的农业劳动,锄头是生产必备品,新生必须自己捎带锄头上学,这真是具有那时期鲜明的农村特色。[br]

绕过乡政府所在村子,我们就开始爬坡了。一来给我们下马威是求饶岭,真如它的名一样,爬得我们求饶为止。特别是快到山顶时,全是岩石坡道,陪伴我们只有悬崖边的山涧,不见其影,只闻其哗哗的水声。当我们终于爬到山顶时,从小习惯于山区生活的我也一样累得够呛。那里刚好有座土地庙,成了上学路上的驿站,每次我们都稍作休整后才继续上路。但有一点,这里还是比较恐怖的,因为农村有种说法,如果有人在外面意外死了,其肉身是不能够送到家里设灵的,以免给活着的人带来晦气,所以一般都就近在这种公用的地方摆放,有些人想不开自杀也就干脆选在哪里。农村人习惯了也就没多少感觉了,但在天黑时,心里还是直发毛的。记得有一次,学校班主任老师不知我的具体情况,一定要我等运动会结束后才能回去,老姐也只能跟我一起,等我俩匆忙赶到这里,天已经全黑了,我们都不敢说话,吓得直发抖,都记不得是怎样下山的。还好老妈一直不见我们回来,赶到半山来接我们了,可到了家,胆小的老姐还是晕晕地睡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就是从那次起,老妈都会尽量多塞给我们几块钱,让我们搭车去平山后,走大马路去学校,虽然路程没有减多少,但必竟安全,放心了许多。[br]

过了求饶岭,下坡地就是很大一片郁郁葱葱毛竹园,嬉戏吵闹地行走在其中的羊肠小道上,还是很有情趣的。再经过有着几座古老的石拱桥的小溪,我们又开始征服比求饶岭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山——松树岭。那是我们乡与新山乡的分水岭,特别是翻过山后一段,很是惊险,记忆中曾有一次,冬天山里积起很厚的雪,我们行走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基本是连滚带爬的。我不小心滑了一跤,象个大雪球一样从山顶一直滚到半山,爬起来后居然一点都没事,拍拍身上的雪继续赶路,只可惜了那些装在罐子的菜,早就被摔得没有了影踪,那个星期我与老姐节省地买些菜,只能紧巴巴地过日子了。[br]

下了松树岭,才有了简易的农村机耕路,但也是没走多远我们又要开始爬山,过了树木茂盛的两座低矮的山坡地后,终于到了较平整的坡道,就着山势一直曲折蜿蜒地延伸着。直到一个较大的盆地为止,学校就在盆地北侧的一块很大的向阳坡上,其操场西侧就是区政府办公楼的所在地。[br]

这一路,差不多得化半天的时间,翻过大大小小不下于8座山峰,匆忙走上40多里路,其中绝大部份还是陡峭的山路,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的艰难,可在当时,谁也都没有把这放在心上,强烈的求学愿望,使得我们都充满无穷的信心,就象一群不知疲倦的候鸟,隔一周或几周不停地在家、校两地迁移着,构成了深山老林里特有的风景线。每当山民在路上与我们擦肩而过时,总是客气地让我们先行,嘴里“啧啧”地感叹不停,是的,一路奔波过来确实是太不容易了。[br]

为了缩短家与学校的路程,我们几个胆子较大的哥们,也曾开辟过一条回家的捷径,就是征服了本县第四高的山峰——上户山,那是新昌江、长乐江及东阳县境内所有溪流的分水岭,海拔有近千米。顶峰处叫叠石岩,以两块岩石天然重叠着而得名,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与多年后我去过的黄山、三清山有异曲同共之处,只不过很分散,没有这么大的规模罢了。悬崖峭壁上多年形成的简易栈道很是惊险,我们都是哆嗦着背贴光滑的石壁,把包小心地放在前面,螃蟹一样横向才能缓慢移过,虽然理论上只用翻一座高山,直线距离也近了不少,但实在是太过危险了,走了一次后大伙再也不敢了,还是远点走老路吧,所以此捷径最终没有完全成行。[br]

(未完待续)[br]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0 15:25:40编辑过]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我们为什么不每天快快乐乐呢!

Rank: 6Rank: 6

现金
4513 元 
精华
帖子
823 
注册时间
2004-12-15 
最后登录
2016-6-12 
167
发表于 2005-7-21 09:45

一直以为这是文学作品里描写的景象,原来真的是如此,求学之路就这样,力尽波折......

如果没有走出大山会是怎样?(假设不成立,呵呵)现在的孩子上学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吧

[em08][em08]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7781 元 
精华
52 
帖子
8741 
注册时间
2004-7-27 
最后登录
2012-11-10 

荣誉之星 有声有色

168
发表于 2005-7-21 22:13

[MP=500,70]http://sqc.xinzhiwang.com/webpage/lelegf/bg.wma[/M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 15:31:33编辑过]

Rank: 5Rank: 5

现金
2014 元 
精华
帖子
704 
注册时间
2005-6-8 
最后登录
2007-11-8 
169
发表于 2005-7-27 02:09
很少看到有人可以如此清晰耐心的整理过去的岁月.......................钦佩楼主............................

Rank: 5Rank: 5

现金
2409 元 
精华
帖子
1040 
注册时间
2004-11-23 
最后登录
2007-3-10 
170
发表于 2005-7-27 04:58

(23)

南山中学的前身为贵门讲学堂,还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的,但其校舍真如她的历史一样,也是显得很陈旧,基本都是低矮的平房为主,用老爸的话说,与他当年的读书时相差无几,只多了一栋三层的教师宿舍。学校顺着山势依山而建,最高处反而是并不平整的泥地操场,操场没有围墙,旁边就是农村的房子,他们的鸡、鸭、猪、狗等性畜还不时地来操场上作客,记忆中更有一次,我在匆忙奔跑中,不小心踩死了农户的一只小鸡,一下子冲出了五、六个彪形大汉,把我吓得直打颤,后来还好那家的小妹与我同一个班的,才讲了不少好话搞定,从此后,我们在操场上活动也是很小心翼翼,怕的得罪那里的人,引来更多的麻烦。

操场边的校门就是两扇农村里最普通木大门,每次打开时声音很大,一条坡度较大的鹅卵石路面向低深处延伸,两边杂乱地布置着老师宿舍,办公用房,实验室,教室,食堂,大礼堂等基本设施,学生宿舍在最最里面的角落里。

男生宿舍是由几间不大的教室临时改建而成,在这些低矮的教室里,都一样密密麻麻地码着20多张双层床,床架由并不坚固的木头架构成,床板则是由一些竹片简单地铺着,人躺在上面一翻个身,床就鸟叫一样“吱呀”作响,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白鸽笼”。这么多张的床就几乎已把教室的整个空间占据满,只能留着很窄很窄地过道供我们通行。四十多名学生就这样象木柴一样的挤着,各人的空间都十分有限。更为夸张的是从初二那年开始,学校一下子扩大了招生,学生的住宿矛盾更为突出,男生宿舍都得安排一些拼铺,不管春夏秋冬,一米多床宽的床两名学生挤在一起,难度都是很大的,但当时的这几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自己都不知是怎样过来的。

在刚进宿舍门口最显眼处,老爸为我准备的大木箱紧靠着墙根放着,与周围的狭窄拥挤情况显得极不协调。在以后的三年中,这箱子一直是同宿舍的人嘲笑的对象,大家走过来走过去,都会习惯性地踢上一脚,我再怎么抗议也没有办法,必竟占据这么多的空间。可等我习惯了这种热讽后,发现老爸当初的决定还是挺明智的,大箱子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宿舍里老是要丢这丢那时,我可以把除了我自己及被子等大件东西以外东西,一股脑儿地全锁进去,少了不少的后顾之忧。而且,这箱子也成了我以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小舞台,因为我个小,宿舍里人又太多,我很难在床旁边占到有利的位置,只有这箱子,是属于我本人专用的,所以除了晚上睡觉没办法,吃饭、看书什么的我基本都在这大箱子的盖子上渡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那么一点发酸。

稍作整理后,我们就得匆忙赶上几里路,去区粮站里买米,这也是后来我们每次从家里回学校后首先得做的事,要不我们就没有晚饭吃了。学校里是不直接供应米饭的,不管老师还是学生,一日三餐都得自己用的铝饭盒蒸饭,我们将饭盒的米淘洗好,放上适量的水,固定地十个一组码好,推进一个U形的扁铁架子里,准时地拎到食堂一口大铁锅上面的平台整齐放好,等时间差不多了,食堂人员就盖上大锅盖生火烧饭。开饭后,食堂人员拎出一个个铁架子,我们争先恐后地找到标着自己号码的架子,再轮流拎回宿舍吃饭。为了这件事,我不知受过多少次的奚落,因为我个小,把装满十个饭盒的铁架子从宿舍与食堂两边来回搬运,别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我却力不从心显得很难,不是拎不稳,饭盒里的水给我倒光了,就是开饭后人太多抢不到架子,他们全都跟着我最后吃饭。更有一次闯大祸,不小心在石头上扳了摔了一大跤,把饭盒全部翻在地上,米饭撒了一地,我也赔不起,附近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买米饭,大家也只能捡拾点,或者向别的人分讨一点应付了事。自从那次起,轮流拎饭就把我排除在外,我的饭盒一般都会扔在外面,由我自己处理。

我们吃的菜大部分是从老家里捎带去了,以霉干菜、酱菜等易较长时间保存的菜为主,把菜盛在小型的饭盒里,放在统一的蒸笼里面,自己做好记号以便混扰,有时我们也会带些土豆、萝卜、芋艿等蔬菜,蒸熟后放点盐、油、味精等,但这也是十分有限的,还算是美味了。学校的食堂里也有两口用来炒菜用的大锅,请有一个专门做菜的厨师,但大部份都是优先满足老师用的,可供学生的菜肴十分有限,特别是低年级的,很难抢到一碗,记忆中我从这窗口买菜的次数十分有限,有也只是一些豆腐、蔬菜之类的。所以,自从那时起,我的营养是很不良的,就象个豆芽菜。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6 16:10:16编辑过]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我们为什么不每天快快乐乐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9 09:26 , Processed in 0.02087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