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原创文学 存档 1 [推荐]汉语知识
查看: 3111|回复: 72

[推荐]汉语知识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22392 元 
精华
37 
帖子
13168 
注册时间
2001-10-18 
最后登录
2017-12-18 

版主勋章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美女勋章 心灵港湾

1
发表于 2004-1-16 05:37
大家一齐来补充![em27][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4 14:50:22编辑过]


嘟嘟是妈妈的宝!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22392 元 
精华
37 
帖子
13168 
注册时间
2001-10-18 
最后登录
2017-12-18 

版主勋章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美女勋章 心灵港湾

2
发表于 2004-1-16 05:38

唐诗的基本格式


一、仄起句式
  A: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B: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二、平起句式
  A: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B: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例:
  一、仄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     《春望》
  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             感时花溅泪
  仄仄仄平平             恨别鸟惊心
  仄仄平平仄             烽火连三月
  平平仄仄平             家书抵万金
  平平平仄仄             白头搔更短
  仄仄仄平平             浑欲不胜簪

  B: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     《塞下曲其三》
  仄仄仄平平             骏马似锋飙
  平平仄仄平             鸣鞭出渭桥
  平平平仄仄             弯弓辞汉月
  仄仄仄平平             插羽破天骄
  仄仄平平仄             阵解星芒尽
  平平仄仄平             营空海雾消
  平平平仄仄             功成画麟阁
  仄仄仄平平             独有霍嫖姚

  二、平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韵的(平起仄收)   《赋得古原草送别》
  平平平仄仄             离离原上草
  仄仄仄平平             一岁一枯荣
  仄仄平平仄             野火烧不尽
  平平仄仄平             春风吹又生
  平平平仄仄             远方侵古道
  仄仄仄平平             晴翠接荒城
  仄仄平平仄             又送王孙去
  平平仄仄平             萋萋满别情

  B: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      《北青萝》
  平平仄仄平             残阳西入崦
  仄仄仄平平             茅屋 孤僧
  仄仄平平仄             落叶人何在
  平平仄仄平             寒云路几层
  平平平仄仄             独敲初野磬
  仄仄仄平平             闲依一枝藤
  仄仄平平仄             世界微尘里
  平平仄仄平             吾宁爱与憎

  注: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附:唐七律平仄基本格式:

  一、平起式
  A: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B: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二、仄起式
  A: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B: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例:
  一、平起式
  A: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函》
  平平仄仄仄平平             汀洲无浪复无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楚客相思盖渺然
  仄仄平平平仄仄             汉口夕阳斜渡乌
  平平仄仄仄平平             洞庭秋水远连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孤城背岭寒吹角
  仄仄平平仄仄平             独戍临江夜泊船
  仄仄平平平仄仄             贾谊上书忧汉室
  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沙谪去古今怜

  B: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          《客至》
  平平仄仄平平仄             舍南舍北皆春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见群鸥日日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             花径不曾缘客扫
  平平仄仄仄平平             蓬门今始为君开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盘殄市远五兼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樽酒家贫只旧
  仄仄平平平仄仄             肯与邻翁相对饮
  平平仄仄仄平平             隔篱呼取尽余杯

  二、仄起式
  A: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        《别舍弟宗一》
  仄仄平平仄仄平             零落残魂信黯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双垂泪别越江边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身去国六千里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死投荒十二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             桂岭瘴来云似墨
  平平仄仄仄平平             洞庭春尽水如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欲知此后相思梦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在荆门郢树烟

  B: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   《再受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仄仄平平平仄仄             去过十年同赴召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渡江千里又分歧
  平平仄仄平平仄             重临事异黄函相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黜名惭柳士师
  仄仄平平平仄仄             归目并随回雁尽
  平平仄仄仄平平             愁肠正遇断猿时
  平平仄仄平平仄             桂江东过连山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相见长吟有所思

  注: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嘟嘟是妈妈的宝!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22392 元 
精华
37 
帖子
13168 
注册时间
2001-10-18 
最后登录
2017-12-18 

版主勋章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美女勋章 心灵港湾

3
发表于 2004-1-16 05:39

宋词的基本格式


一字句的平仄
  (1)多是虚字,如:“难”、“故”、“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且”、“方”、“纵”等。 动词也有:“把”、“向”、“指”、“对”、“望”、“着”、 “看”、“念”、“叹”、“标”、“料”、“想”、“怅”、“恨”、 “怕”、“问”等。
  (2)多是仄声,且多是去声。

·   二字平仄
  (1)平仄或(第一字平,第二字仄)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平平式 如:“年年.如社燕,飘流泊翰海,来寄修椽。”

·   三字句平仄
  (1)平平仄 如:“吹凉叶。”“人如削”、“凭闲久”
  (2)平仄仄 如:“佳丽地,南朝盛事准现?”“天且住”。
  (3)仄平平 如:“鬓微霜”“玉川迷,路东西。”
  (4)仄仄仄 如“似梦里,泪泪滴”
  (5)仄平仄 如“汉江侧,月弄仙人佩声”

·   四字句的平仄
  (1)平平仄仄 如:云南归雁、楼西飞雁 仄仄平平 如:楼锁轻烟、木落霜州
  (2)仄平平仄——最普遍、常见(第三字必平) 如:汉家陵阙、江山如画、天南游客
  (3)平仄平仄——也是常见的 如:遗踪何在、人在何处?枝上同宿
  (4)平平仄平——也是常见的 如:从今又添、云窗静掩

·   五字句平仄
  (1)五字律句平仄 即五言律诗平仄
   仄仄平平仄 如: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平平仄仄平 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平平平仄仄 如:玉阶空伫立
   仄仄仄平平 如:独自莫凭阑
  (2)五字拗句的常见现象
   平仄仄平仄 如: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
   仄平平仄平 如:有人楼上愁 露华浓湿衣
   仄平平平仄 如:有深深良愿 望秦关何处

·   六字句平仄
  (1)仄仄平平仄仄 如:莫厌悲歌笑语 我欲乘风归去
  (2)平平仄仄平平 如:临分败笔题诗 伤心千里江南
  (3)仄仄仄平平仄 如:晚雨未摧宫树 转使客情如醉
  (4)六字句常见的两种拗句
   仄平平仄平仄 如:晚来无限萧瑟 一时多少豪杰
   平平仄仄平仄 如:西风万里无限 关河梦断何处

·   七字句平仄
  (1)与七言律诗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平林默默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断续寒飐断续风,纵使古条似旧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楚客欲呵瑶瑟怨,那上少年今在否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岸花零落鹧鸪啼,小窗和雨梦梨花
   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殊格式)点点波间冷云照
  (2)不合平仄常规的拗句
   仄平仄仄仄仄仄 如:酒旗息鼓甚处市
   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露萤清夜照书卷

·   八字句平仄
  (1)一字和七字句组合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度|绮燕流萤斗双语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2)二字句和六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3)三字句和五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如:芳草郊|灯明闲凌泞

·   九字句平仄
  (1)三、六字句式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如: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2)六、三句式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3)四、五句式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惟有林前|银炷照啼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野渡再横|杨柳得荫浓

·   十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最好是|一川应月光流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歌舞地|清天满目成秋苑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如: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   十一字句平仄(最长的)
  (1)六、五句式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何人为写悲壮|吹角鼓城楼
  (2)四、七句式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嘟嘟是妈妈的宝!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9087 元 
精华
帖子
7782 
注册时间
2003-10-8 
最后登录
2015-12-28 

荣誉之星 神仙眷侣 乐园开心

4
发表于 2004-1-16 05:42
这个好,
喜欢,
另存了。
有空好好研究研究。
  创造新的生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22392 元 
精华
37 
帖子
13168 
注册时间
2001-10-18 
最后登录
2017-12-18 

版主勋章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美女勋章 心灵港湾

5
发表于 2004-1-16 05:46

长短句


有些辞典上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或者注释"长短句"为"句子长短不齐的诗体"。这两种注释都不够正确,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所谓"长短句",这"长短"二字,有它们的特定意义,不能含糊地解释作"长短不齐"。

杜甫诗云:"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计东注云:"长句谓七言歌行。"但是杜牧有诗题云:"东兵长句十韵。"这是一首七言二十句的排律。又有题为"长句四韵"的,乃是一首七言八句的律诗。还有题作"长句"的,也是一首七律。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七言歌行,他自己在序中称之为"长句歌"。可知"长句"就是七言诗句,无论用在歌行体或律体诗中,都一样。不过杜牧有两个诗题:一个是"柳长句",另一个是"柳绝句",他所说"长句"是一首七律。这样,他把"长句"和"绝句"对举,似乎"长句"仅指七言律待了。

汉魏以来的古诗, 句法以五言为主,到了唐代,七言诗盛行,句式较古诗为长,故唐人把七言句称为长句。七言句既为长句,五言句自然就称为短句。不过唐人常称七言为长句,而很少用短句这个名词,这就象《出师表》、《赤壁赋》样,只有后篇加"后"字,而不在前篇上加"前"字。元人王珪有一首五言古诗《题杨无咎墨梅卷子》其跋语云:"陈明之携此卷来,将有所需,予测其雅情于稳,遂为赋短句云。"由此可知元代人还知道短句就是五言诗句。

中晚唐时,由于乐曲的愈趋于淫靡曲折,配合乐曲的歌诗产生了五七言句法混合的诗体,这种新兴的诗体,当时就称为"长短句"。韩偓的诗集《香奁集》,是他自己分类编定的,其中有一类就是"长短句"。这一卷中所收的都是三五七言歌诗,既不同于近体歌行,也不同于《花间集》里的曲子词。这是晚唐五代时一种新流行的诗体,它从七言歌行中分化出来,将逐渐地过渡到令慢体的曲子词。三言句往往连用二句,可以等同于一个七言句;或单句用作衬字,那就不属于歌诗正文。故所谓"长短句"诗,仍以五七言句法为主。胡震亨《唐音癸签》云:"宋元编录唐人总集,始于古律二体中备析五七等言为次,于是流委秩然,可得具论。一曰四言古诗,一曰五言古诗,一曰七言古诗,一曰长短句。"这里,胡氏告诉我们,他所见宋元旧本唐人诗集,常有"长短句"一类。我曾见明嘉靖刻本《先天集》,也有"长短句"一个类目,可知这个名词,到明代还未失去本意,仍然有人使用为诗体名词。

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云:"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及本朝,则尽为此体。"这一段话,作者是要说明宋词起源于唐之长短句,但这里使用的两个"长短句",我们应当区别其意义,不宜混为一事。因为唐代的长短句是诗,而所谓"本朝尽为此体"的长短句,已经是五代时的"曲子词",或南宋时的"词"了。

晏几道《小山乐府》自叙云:"试续南部诸贤绪余, 作五七字语,期以自误。"又张鎡序史达祖《梅溪词》云:"况欲大肆其力于五七言,回鞭温韦之途,掉鞅李杜之域,脐攀风雅,一归于正,不于是而止,"这两篇序文中都以"五七言"为词的代名词。晏几道是北宋初期人,张鎡是南宋末年人,可知整个宋代的词人,都知道"长短句"的意义就是五七言。

但是,直到北宋中期,《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没有成为与诗不同的文学形式的名词。苏轼与蔡景繁书云:"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陈简斋词题或曰"作长短句咏之",或曰"赋长短句",或曰"以长短句记之"。黄庭坚词前小序用"长短句"者凡二见,其念奴娇词小序则称"乐府长短句"。以上所引证的"长短句",其意义仍限于五七言句法,而不是一种文学类型,特别可以注意的是黄庭坚作玉楼春词小序云:"席上作乐府长句劝酒。"因为玉楼春全篇都是七言句,没有五言句,所以他说"乐府长句",而不说"长短句",如果当时已认为"长短句"是曲子词的专名,这里的"短"字就不能省略了。

从唐五代到北宋,"词"还不是一个文学类型的名称,它只指一般的文词(辞)。无论"曲子词"的"词"字,或东坡文中"颁示新词"的"词"字,或北宋人词序中所云"作此词","赋墨竹词",这些"词"字,都只是"歌词"的意思,而不是南宋人所说"诗词"的"词"字。

词在北宋初期,一般都称之为"乐府",例如晏几道的词集称为《小山乐府》。但乐府也是一个旧名词,汉魏以来,历代都有乐府,也不能成为一个新兴文学类型的名词,于是欧阳修自题其词集为《近体乐府》。这个名称似乎不为群众所接受,因为"近"字的时代性是不稳定的。接着就有人继承并沿用了唐代的"长短句"。苏东坡同集最早的刻本就题名为《东坡长短句》(见《两塘耆旧续闻》),秦观的词集名为《淮海居士长短句》,我们现在还可以见到宋刻本。

绍兴十八年,晁谦之跋《花间集》云:"皆唐末才士长短句。"而此书欧阳炯的原序则说是"近来诗客曲子词",两个人都用了当时的名称,五代时的曲子词,在北宋中叶以后被称为长短句了,王明清的《投辖录》有一条云:"拱州贾氏子,正议大夫昌衡之孙,读书能作诗与长短句。"这也是南宋初的文字,可知此时的"长短句",已成为文学类型的名词,而不是象东坡早年所云"长短句诗"或"乐府长短句"了。只要再迟几年,"词"字已定型成为这种文学类型的名称,于是所有的词集都题名为"某某词",而王明清笔下的这一句"能作诗与长短句",也不再能出现,而出现了"能作诗词"这样的文句了。
嘟嘟是妈妈的宝!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22392 元 
精华
37 
帖子
13168 
注册时间
2001-10-18 
最后登录
2017-12-18 

版主勋章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美女勋章 心灵港湾

6
发表于 2004-1-16 05:52

近体乐府


先秦时期,诗都是配合乐曲吟唱的歌辞(词),所以诗即是歌。从其意义来命名,称为诗;从其声音来命名,称为歌。 不配合音乐而清唱的,称为"徒歌",或曰"但歌"。汉武帝建置乐府以后,合乐吟唱的诗称为"乐府歌辞",或曰"曲辞"。后世简称"乐府"。从此以后,"诗"成为一种不配合音乐的文学形式的名词,与"歌"或"乐府"分了家。

魏晋以后,诗人主要是作诗,也为乐曲配词,到了唐代,古代的乐曲早已失传,或者不流行了,诗人们虽然仍用乐府旧题目作歌词,事实上已不能吟唱。这时候,"乐府"几乎已成为一种诗体的名词,与音乐无关,于是就出现了"乐府诗"这个名称。初唐诗人所作"饮马长城窟"、"东门行"、"燕歌行"等等,都是沿用古代乐府题目(曲名)拟作的歌辞,事实上是乐府诗。而不是乐府,因为它们都无乐谱可唱。

盛唐诗人运用乐府诗体,写了许多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的诗,但他们不用乐府旧题,而自己创造新的题目,例如杜哺的"兵车行"、"丽人行"和"三吏""三别"等,这一类的诗,称为"新题乐府"。后来,白居易就简化为"新乐府"。新乐府也还是一种诗体,而不是乐府。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唐代诗人集中的所谓"乐府",几乎全不是乐府,而是乐府诗。有许多真正配合音乐而写的绝句和五七言诗,例如"凉州词"、"簇拍陆州"、"乐世"、"河满子"等,却从来不被目为乐府,而隶属于绝句或长短句。

北宋人把《花间集》、《尊前集》这一类的曲子词称为乐府,这是给乐府这个名词恢复了本义。晏几道把他自己的词集定名为《小山乐府》,这是"曲子词"以后的词的第一个正名,欧阳修的词集标名为"近体乐府",这是对晏几道的定名作了修正。他大概以为旧体乐府都是诗,形式和长短句的词不同,故定名"近体乐府"。以资区别。但是,宋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第一卷中有"乐语"和"长短句"两个类目。"乐语"不是曲子词,而"长短句"则是曲子词。由此看来,欧阳修本人似乎还以"长短句"为词的正名,而"近体乐府"则为包括"乐语"在内的一切当代曲词的通称。到南宋时,周必大编定自己的词集,取名曰《平园近体乐府》。这时候,"近体乐府"才成为专指词的名词。

但是,"近体"的"近"字,是一个有限度的时间概念。宋代人所谓"近体",到了元明,已经不是"近体"而成为古体了。元人宋褧的词集名曰《燕石近体乐府》,明代夏言的词集名曰《桂渊近体乐府》,这都是盲从了宋人,没想到元代的近体乐府,应当是北曲;而明代的近体乐府,应当是南曲。词已不是新兴歌词形式,怎么还能说是"近体乐府"呢?

我们应当说,"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当时"词"这个名称还未确立,所以不能说"近体乐府"是词的别名。
嘟嘟是妈妈的宝!

Rank: 6Rank: 6

现金
3941 元 
精华
帖子
1093 
注册时间
2003-11-15 
最后登录
2013-5-3 
7
发表于 2004-1-16 05:54
支持好阳光对俺们普及词诗123,
俺是农民,对那些好像平仄,看起来好头痛。

天空滑过了美丽的翅膀,而我只看到油炸的鸡翅。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9087 元 
精华
帖子
7782 
注册时间
2003-10-8 
最后登录
2015-12-28 

荣誉之星 神仙眷侣 乐园开心

8
发表于 2004-1-16 05:57
哈哈看不懂可以努力学习啊。
努力学习中。。。。
  创造新的生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22392 元 
精华
37 
帖子
13168 
注册时间
2001-10-18 
最后登录
2017-12-18 

版主勋章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美女勋章 心灵港湾

9
发表于 2004-1-16 05:59

诗的种类


关于诗的各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㈠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象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②。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㈡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①也有七言长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也有七言长律, 如杜甫《清明》二首等。②郭编杜甫诗集把多数绝句都归入近体诗。元稹所编的《白氐长庆集》索性就把这种绝句归入律诗。
嘟嘟是妈妈的宝!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22392 元 
精华
37 
帖子
13168 
注册时间
2001-10-18 
最后登录
2017-12-18 

版主勋章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美女勋章 心灵港湾

10
发表于 2004-1-16 06:03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㈠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㈡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
  
  渔歌子⑤[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⑥。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⑦。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

例如:踏莎行
  郴州旅舍[宋]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元溪不见梅)[宋]辛弃疾
  千丈冰溪百步雷。
  柴门都向水边开。
  乱云剩带炊烟去,
  野水闲将日影来。
  穿窈窕,
  过崔嵬,
  东林试问几时栽?
  动摇意态虽多竹,
  点缀风流却欠梅。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赴新州)[宋]张元幹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
  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
  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象《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他各词,前后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叠。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①这是根据《类编草堂诗余》所分小令、中调、长调而得出的结论。 ②万树《词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体"。徐本立《词律拾遗》增加四百九十五个"体"。清代的《钦定词谱》共有二千三百零六个"体"。 ③大中,是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59年)。 ④这是依照一般的说法。 ⑤原名《渔父》。⑥曲终叫做阕。一阕,表示曲子到此告终下。下面再来一阕,那是表示依照原曲再唱一首歌。当然前后阕的意思还是连贯的。 ⑦字数不同如《菩萨蛮》,平仄不同如《浣溪沙》。 
嘟嘟是妈妈的宝!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5 07:02 , Processed in 0.02098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