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交流 曾经谷丙上1000以上的请进!
楼主: mtv982
go

曾经谷丙上1000以上的请进!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现金
117 元 
精华
帖子
67 
注册时间
2010-11-22 
最后登录
2011-3-21 
291
发表于 2011-2-12 10:1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8Rank: 8

现金
3804 元 
精华
帖子
7026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24-6-9 

开心乐园 兔子勋章 旺旺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幸福四叶草 巨蟹座 健康之翼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有钱人 紫衫龙王 我爱索爱 果粉勋章 人中之龙 怦然心动 冰蓝玫瑰

292
发表于 2011-2-12 11: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tv982 于 2011-2-12 11:54 编辑

正常成人急性乙肝感染后有重肝和非重肝痊愈的,慢性感染时间长的也有耐受打破后急性重肝或非重肝痊愈的,抽样检测发现这些人特异性CTL在病毒转阴后两年内仍然呈高水平,我急性发作时病毒复制7次方,数量庞大,特异性免疫激发出来后被病毒压制,无法痊愈,上核甘的目的是减少病毒的复制,使特异性免疫能发挥清除病毒的作用,如果最后不能完全清除,还需要研究隐藏的问题。
1.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50-55%,这部分人相对安全,但仅仅是相对,自然转阴时限超长和自然转移率超小。
2.大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炎,15%,这部分人很不安全,不给予治疗任其发展,硬化率癌变率逐年递增,10年死亡20-25%,20年后剩不下几个人。
3.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30%,这部分安全程度高于大三阳携带,转阴率在这部分人

Rank: 6Rank: 6

现金
1615 元 
精华
帖子
2033 
注册时间
2010-11-21 
最后登录
2016-8-9 

幸福风车

293
发表于 2011-2-12 11: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bv8312 于 2011-2-12 11:49 编辑
mtv982 发表于 2011-2-12 11:38
正常成人急性乙肝感染后有重肝和非重肝痊愈的,慢性感染时间长的也有耐受打破后急性重肝或非重肝痊愈的(抽 ...


老大,
5次方开始的重肝或急肝应该很少吧?
那么少的病毒量能引起那么剧烈的免疫反应么..


本人病历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994233-1-1.html

Rank: 8Rank: 8

现金
3804 元 
精华
帖子
7026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24-6-9 

开心乐园 兔子勋章 旺旺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幸福四叶草 巨蟹座 健康之翼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有钱人 紫衫龙王 我爱索爱 果粉勋章 人中之龙 怦然心动 冰蓝玫瑰

294
发表于 2011-2-12 11: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tv982 于 2011-2-12 11:56 编辑
hbv8312 发表于 2011-2-12 11:48
老大,
5次方开始的重肝或急肝应该很少吧?
那么少的病毒量能引起那么剧烈的免疫反应么..


我没做过统计,转述一下,主要是说病毒量多的慢乙难以一时自愈,需要靠药物帮忙。也可能除了病毒量还有其它的原因造成慢乙一时难自愈,比如变异病毒没被机体识别。
1.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50-55%,这部分人相对安全,但仅仅是相对,自然转阴时限超长和自然转移率超小。
2.大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炎,15%,这部分人很不安全,不给予治疗任其发展,硬化率癌变率逐年递增,10年死亡20-25%,20年后剩不下几个人。
3.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30%,这部分安全程度高于大三阳携带,转阴率在这部分人

Rank: 4

现金
294 元 
精华
帖子
164 
注册时间
2010-11-16 
最后登录
2015-5-19 
295
发表于 2011-2-13 08:52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给我提供的博士论文资料。不过我觉得楼主没真正看懂论文。一是论文的结论用的是“可能“这样的不敢完全确定的定义,二是作者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想挑战主流观点,三是作者在论文中留下了质疑空间……
我猜测,楼主应该是非医学专业的人士吧,对临床免疫的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学免疫得从基础学起,就像修大楼一样,基础不扎实,房子修的再华丽也会倒塌的。

Rank: 4

现金
294 元 
精华
帖子
164 
注册时间
2010-11-16 
最后登录
2015-5-19 
296
发表于 2011-2-13 09:02 |只看该作者
从楼主的免疫状况看,还有几种情况可以考虑:1.作用于激活杀伤性淋巴细胞的淋巴因子先天分泌不足。2.杀伤性淋巴细胞先天生成障碍。

Rank: 8Rank: 8

现金
3804 元 
精华
帖子
7026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24-6-9 

开心乐园 兔子勋章 旺旺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幸福四叶草 巨蟹座 健康之翼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有钱人 紫衫龙王 我爱索爱 果粉勋章 人中之龙 怦然心动 冰蓝玫瑰

297
发表于 2011-2-13 09:33 |只看该作者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285583-1-1.html在急性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期间,可观察到HBV特异性的CD8+T细胞存在功能的不完全。体外用相应的抗原刺激后, HBV特异性T细胞可被活化,但表现出不全的增殖及效应功能。有高病毒载量和血清ALT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较低病毒载量及ALT正常者相比,循环的HBV特异性T细胞体外免疫反应较弱,当急性肝炎急性期后病毒量及HBeAg下降后,HBV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和效应能力恢复,在慢性肝炎自发清除病毒并出现HBeAg抗体血清转换时,其外周血HBV特异性T细胞反应增加,这些结果提出了当病毒量下降时功能不全T细胞免疫反应可逆转的可能性。最近有研究支持这种假说,用拉米夫定治疗HBV感染者降低病毒载量,可诱导有效的HBV特异性的CD4+T细胞,治疗一个月内在患者的血中可检测到HBV特异性的CD4+T、CD8+T细胞,这种T细胞活性的增强与抗HBs的产生无关,与血中病毒抗原的减少没有相关性。提示通过抗病毒完全抑制HBV的复制在一些患者可能恢复HBV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但不能产生与完全恢复者的免疫状况。
1.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50-55%,这部分人相对安全,但仅仅是相对,自然转阴时限超长和自然转移率超小。
2.大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炎,15%,这部分人很不安全,不给予治疗任其发展,硬化率癌变率逐年递增,10年死亡20-25%,20年后剩不下几个人。
3.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30%,这部分安全程度高于大三阳携带,转阴率在这部分人

Rank: 8Rank: 8

现金
3804 元 
精华
帖子
7026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24-6-9 

开心乐园 兔子勋章 旺旺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幸福四叶草 巨蟹座 健康之翼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有钱人 紫衫龙王 我爱索爱 果粉勋章 人中之龙 怦然心动 冰蓝玫瑰

298
发表于 2011-2-13 09: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tv982 于 2011-2-13 09:39 编辑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在机体控制病毒感染及清除病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CTL主要来源于胸腺,以CTL前体(CTLp)形式存在,此类细胞可识别抗原,但无杀伤靶细胞的功能。CTLp通过其表面抗原特异性受体(TCR)识别并结合感染细胞表面的MHC-I类分子多肽复合物,特异性活化增殖成为CTL,并获得细胞毒性和产生细胞因子等效应功能。抗原特异性CTL的定量或定性检测无论对临床诊断、疫苗免疫或过继治疗后的评估都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对抗原特异性CTL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抗原特异性CTL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特异性CTL的作用机制

  1.1  共刺激分子  CTL的活化需要两个不同的信号。一是TCR-CD3复合物与MHC-I类分子提呈抗原肽结合提供的,二是抗原提呈细胞(APC)提供的共刺激信号。近年研究发现多种共刺激分子,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为二类。第一类称为CD28家族,包括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CTLA-4),可诱导协同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第二类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家族,包括4-1BB、CD27、CD30、CD40、OX40等。

  1.1.1  CD28/CTLA-4  CD28与B7(B7-l,B7-2)结合后介导的协同刺激信号在初始CTL的活化过程中最具特征性意义。CD28与B7(B7-l,B7-2)结合能增强细胞因子IL-2基因转录,促进CTL细胞增殖,且维持了转录活性平衡,减少CTL凋亡,在初始CTL细胞传递活化信号中有重要作用;而抑制性受体CTLA-4能竞争性与B7结合,抑制了细胞周期进程,引起CTL免疫耐受。Mellor等[1]研究表明,CTLA-4与B7结合后通过反向传导抑制性信号引起DC细胞内的吲哚2,3-双加氧酶活化,使得游离的色氨酸数量减少,从而导致T细胞活性降低。

  1.1.2  PD-1  PD-1是CD28家族继CTLA-4之后发现的第二个抑制性受体,最新研究认为PD-1及其配体PD-L的信号途径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该靶位极具治疗前景[2]。低水平的PD-1表达就能有效抑制早期激活的T细胞,抑制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信号。PD-1除了能抑制糖代谢,还能通过阻断CD28介导激活的PI3K途径使得Akt激活。Latchman等[3]发现在特异性抗原免疫PD-L1 缺失的小鼠体内,PD-L1的缺乏能促进CTL细胞的增殖,且CTL的特异性杀伤功能得到增强。

  1.1.3  4-1BB  Wilcox等[4]发现体内4-1BB受体的配基化能阻止CD8+CTL无能,甚至能使无能CTL重新获得活性。他们在3种分别由可溶性抗原、肿瘤抗原及异体抗原引起CD8+CTL无能的动物模型中观察到,4-1BB均能诱导无能的CTL活化,表现为CTL的重新增殖、功能恢复和分泌细胞因子。另外4-1BB对记忆性和效应性CTL也有重要作用,可以延长其生存时间,促使CTL产生细胞因子IL-2和IFN-γ,而且还能增强CTL的功能,延长免疫效应时间。

  1.1.4  CD27  CD27及其配体CD70作为第二信号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调节CTL的数量和功能。CD27的激活提高了T细胞受体(TCR)的表达,并使具有细胞溶解作用和分泌IFN-γ能力的效应CTL生成增加 。Croft[5]认为CD27与TNF家族的其他成员如OX40(CD134)、4-1BB(CD137)对许多T细胞反应的影响具有同等作用,这些分子控制着效应性T细胞的数量和记忆性T细胞的进一步发展。在体内体外试验中重组可溶性CD70刺激CTL细胞反应时,显示CD27/CD70系统可增加效应性和记忆性细胞池的数量[6]。

  1.2  CTL的表型  基于不同细胞表面分子,如CD45RA/RO、共刺激受体CD28/CD27以及趋化因子受体CCR7等,研究者们将T淋巴细胞区分为不同分化表型的细胞亚群。主要为初始性、效应性及记忆性CTL三型。每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分化状态,各具不同的效应功能。深入研究后还发现,CD8+CD27-和CD8+CD28-表型的细胞中不仅包含效应细胞,而且还有记忆细胞。联合CD45RA、CCR7、CD62L等分子,记忆细胞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中心记忆细胞和效应记忆细胞[7]。随着表型的细化,各个不同功能的亚群也可被分离开来,如初始T细胞(CD45RA+CD27+CD28+CCR7+)、效应T细胞(CD45RA+CD27-CD28-CCR7-)和记忆T细胞(CD45RO+CD27+/-CD28-/+CCR7-/+)。有一群老化细胞也具有CD8+CD28-的分化表型[8],CD28的缺失表达是这群细胞的特征性标志。与效应细胞正好相反,老化细胞增殖能力弱、细胞毒效应缺失,抗凋亡能力下降,在老年人和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等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体内老化细胞会增加。

  1.3  CTL的杀伤途径  CTL可通过细胞毒途径和非溶胞途径发挥其免疫效应。细胞毒途径是指特异性CTL通过分泌穿孔素、颗粒酶及其表面表达的Fas配体等介质摧毁感染病毒的靶细胞。在这条途径中特异性CTL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将导致靶细胞的裂解。非溶胞途径是指机体针对病毒编码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CTL,通过分泌特定的细胞因子抑制HBV的复制继而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这条途径中特异性T淋巴细胞只是清除了靶细胞内的病毒,而对靶细胞本身并无损伤。在病毒的急性感染过程中,两条途径均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病毒持续感染过程中,特异性CTL功能状态如何,以何种途径为主发挥效应,目前仍不明确。Guidotti等[9]研究认为在乙肝病毒感染中非细胞裂解机制更为重要。Guidotti等给HBV转基因小鼠过继输入特异性CTL后发现,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V DNA和HBcAg得以清除,而未引起广泛的肝细胞死亡(仅不到1%的肝细胞遭受破坏)。根据血清学研究结果估计:大约只有10%的肝细胞可直接经CTL的胞毒途径而被裂解。当将穿孔素被敲除的HBV特异性CTL过继免疫后,不能诱导出小鼠肝炎表现,却能观察到清除病毒RNA转录产物的效应,提示非细胞裂解机制发挥主要作用。
2  特异性CTL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2.2  HBV感染  在HBV感染初期,机体可产生多克隆、强烈的CTL反应,但在感染的慢性期,CTL功能低下,甚至呈无反应状态。Maini等[14]在急性HBV感染患者中观察到,HBVcore18~27特异性CD8+CTL占循环CD8+细胞的1.3%,其水平与血清中ALT的水平呈正相关,细胞表型以效应细胞(CD38+,HLA-DR+,CD62L,CD45RA)占优势,其增殖能力受限,但经同源肽刺激后可表现细胞毒性。随着疾病的恢复,特异性CTL数量下降,以效应细胞为主的细胞表型也随之下降,增殖能力有所恢复。普遍认为,慢性乙肝持续感染的根本原因在于特异性CTL的功能低下。Tsai等[15]对36例分别接受IFN-a、胸腺肽和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研究发现,经治疗3个月后,显效组的外周血特异性CTL数量、靶细胞杀伤能力以及表达IFN-γ的能力显著高于部分显效组和未显效组。张蓓等[16]在慢性乙肝患者体内检测到特异性CTL,但是其产生穿孔素、颗粒酶及IFN-γ的能力是低下甚至缺失的。且慢性乙肝患者特异性CTL表达膜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下降,50%以上的HBcAg(18-27)及HBeAg(335-343)特异性CTL不表达CD28。研究提示,持续抗原刺激导致丢失CD28表达丢失,最终导致细胞无能。最新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特异性CTL还表达抑制性受体KIR。KIR能够与靶细胞表面的MHC-I类分子结合,传输抑制性信号,抑制T细胞功能,表达KIR能使特异性CTL不能有效杀伤病毒感染细胞[17]。HBV特异性CTL表达KIR与慢性乙肝患者特异性CTL的功能下降,最终导致病毒持续感染。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在机体控制病毒感染及清除病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CTL主要来源于胸腺,以CTL前体(CTLp)形式存在,此类细胞可识别抗原,但无杀伤靶细胞的功能。CTLp通过其表面抗原特异性受体(TCR)识别并结合感染细胞表面的MHC-I类分子多肽复合物,特异性活化增殖成为CTL,并获得细胞毒性和产生细胞因子等效应功能。抗原特异性CTL的定量或定性检测无论对临床诊断、疫苗免疫或过继治疗后的评估都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对抗原特异性CTL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抗原特异性CTL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3  结语和展望
   
  目前,有关抗原特异性CTL作用机制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深入研究抗原特异性CTL数量、表型及功能异常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临床上使用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Mellor AL, Munn DH.IDO expression by dendritic cells:tolerance and tryptophan catabolism[J].Nat Rev lmmunol,2004,4(10):762~774.

  [2] Barber DL, Wherry EJ, Masopust D, et al. Restoring function in exhausted CD8 T cells during chronic viral infection[J]. Nature, 2006,439(7077):682~687.

  [3] Latchman YE, Liang SC, Wu Y, et al. PD-L1-deficient mice show that PD-L1 on T cells,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d host tissues negatively regulates T cell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 101(29):10691~10696.

  [4] Wilcox RA, Tamada K, Filies DB, et al. Ligation of CD137 receptor prevents and reverses established anergy of CD8+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in vivo[J]. Blood,2004,103(1):177~184.

  [5] Croft M. Costimulation of T cells by OX40 4-1BB and CD27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2003,14:265~273.

  [6] Rowley TF,A1-Sham khani A.Stimulation by soluble CD70 promotes str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CD8 cytotoxic T cell resposes in vivo[J].J Immunol,2004,172:6039~6046.

  [7] Unsoeld H, Pircher H. Complex memory Tcell phenotypes revealed by coexpression of CD62L and CCR7[J]. J Virol,2005,79(7):4510~4513.

  [8] Palmer B E, Blyveis N, Fontenot A P, et al. Functional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CD57+CD4+ T cell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HIV-1-induced T cell dysfunction[J]. J Immunol,2005,175(12):8415~8423.

  [9] Guidotti LG,Chisari FV.Non-cytolytic control of viral infections by th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J].Annu Rev Immunol,2001,19:65~91.

  [10] Altman JD, Moss PA, Goulder PJ, et al. Phenotypic analysis of antigen-specific T lymphocytes[J]. Science, 1996,274(5284):94~96.

  [11] Day CL, Kaufmann DE, Kiepicla P, et al. PD-1 expression on HIV-specific T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T-cell exhaustion and disease progression[J]. Nature, 2006, 433(7109):350~354.

  [12] Trautmann L, Janbazian L, Chomont N, et al. Upregulation of PD-1expression on HIV-specific CD8+ T cells leads to reversible immune dysfunction[J]. Nat Med, 2006, 12(10):1198~1202.

  [13] Petrovas C, Casazza JP, Brenchley JM, et al. PD-1 is a regulator of virus-specific CD8+ T cell survival in HIV infection[J]. J Exp Med, 2006, 203(10):2281~2292.

  [14] Maini MK, Boni C, Ogg GS, et al. Direct ex vivo analysis of hepatitis B virus-specific CD8(+) T cell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rol of infection[J]. Gastroenterology, 1999,117(6):1386~1396.

  [15] Tsai SL, Sheen IS,Chien RN, et al. Activation of TH1 immunity is a common immune mechanism for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hepatiyis B and C:tetramer assay and therapeutide implications[J]. J Biomed Sci,2003,10:120~135.

  [16] 张蓓.乙型肝炎患者HBcAg18-27表位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研究[J].免疫学杂志,2007,23(3):319~322.

  [17] 王沂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TLs 的KIR表达研究[J]. 免疫学杂志, 2006, 22(2):172~174.

  [18] Qin Y, Wang XH, Cui HL, et al.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E7 peptide (38-61) linked with an immunoglobulin G fragment provides protective immunity in mice[J]. Gynecol Oncol, 2005, 96(2):475~483.

  [19] 钱起丰.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及经体外诱生的HPV16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检测[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5)260~262.

  [20] Appay V, Dunbar PR, Callan M, et al. Memory CD8+ T cells vary in differentiation phenotype in different persistent virus infections[J]. Nat Med, 2002,8(4):379~385.
1.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50-55%,这部分人相对安全,但仅仅是相对,自然转阴时限超长和自然转移率超小。
2.大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炎,15%,这部分人很不安全,不给予治疗任其发展,硬化率癌变率逐年递增,10年死亡20-25%,20年后剩不下几个人。
3.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30%,这部分安全程度高于大三阳携带,转阴率在这部分人

Rank: 8Rank: 8

现金
3804 元 
精华
帖子
7026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24-6-9 

开心乐园 兔子勋章 旺旺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幸福四叶草 巨蟹座 健康之翼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有钱人 紫衫龙王 我爱索爱 果粉勋章 人中之龙 怦然心动 冰蓝玫瑰

299
发表于 2011-2-13 09: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tv982 于 2011-2-13 09:47 编辑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285583-1-1.html细胞因子介导的HBV的抑制可发生在急性肝炎的潜伏期以及在还没有肝脏损害的组织学和血清学指标依据时,是何种因素导致急性肝炎的临床症状的出现?对转基因鼠的研究中,急性肝炎有关的多数炎症实际上与HBV特异性T细胞浸润后引起的非抗原依耐性的免疫反应有关,这种免疫反应的扩增由抗原非特异性的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榈迹?庑┫赴?芟赴?蜃蛹扒骰?蜃佑跋欤?谧⑸銱BsAg特异性CD8+T细胞后4到12 小时,在转基因鼠体内抗原非特异性炎性细胞聚集到肝脏,包括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形成炎性病灶,与肝病炎症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关。介导前述的抗病毒效应的IFN-γ同样活化巨噬细胞,可增加肝脏细胞对TNF-α介导肝损害的敏感性,诱导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能吸引炎性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NK 细胞、NKT细胞的趋化因子。肝脏内的γ-IFN的原位表达可持续甚至在缺乏病毒的情况下吸引淋巴单核细胞,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如NKT、NK、Th1/Tc1T细胞产生的γ-IFN诱导趋化因子CXCL9、CXCL10、CXCL11的合成, 这些由肝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肝细胞产生CXC家族中趋化因子较外周血T细胞相比易结合到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受体CXCR3。另外CCL3(MIP-1α)、CCL4(MIP-1β)和CCL5(RANTES)在肝脏炎症时上调,CCL3、CCL4主要由汇管区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而CXCL9、CXCL10主要由肝窦内皮细胞表达,上述三种趋化因子通过受体CCR5与活化的淋巴细胞结合,因此可不受抗原特异性的限制促使外周血淋巴细胞聚集到肝脏。有依据表明,这些炎性细胞的重新分布与急性肝炎肝损害有关,首先在给转基因鼠输注HBV特异性的CD8+T后,CXCL9、CXCL10的抗体能减少淋巴单核细胞的肝内聚集,减少炎症坏死的病灶范围,降低血清ALT的升高水平。
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外周血及肝脏HBV特异性CD4+T、CD8+T迅速减少,免疫无能的诱导在免疫下调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从这些患者的分离的HBcAg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在抗原刺激下不能产生IL-2,抑制早期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尽管HBV特异T细胞大量减少,在HBV抗原存在时机体仍保持很高水平的T细胞反应。体外实验表明用HBV肽再刺激时,T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细胞因子,在乙肝恢复后是T细胞反应而不是T细胞的数量决定了免疫状态,这种反应能保持临床和血清恢复后多年不变。


1.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50-55%,这部分人相对安全,但仅仅是相对,自然转阴时限超长和自然转移率超小。
2.大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炎,15%,这部分人很不安全,不给予治疗任其发展,硬化率癌变率逐年递增,10年死亡20-25%,20年后剩不下几个人。
3.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30%,这部分安全程度高于大三阳携带,转阴率在这部分人

Rank: 8Rank: 8

现金
3804 元 
精华
帖子
7026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24-6-9 

开心乐园 兔子勋章 旺旺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幸福四叶草 巨蟹座 健康之翼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有钱人 紫衫龙王 我爱索爱 果粉勋章 人中之龙 怦然心动 冰蓝玫瑰

300
发表于 2011-2-13 09: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tv982 于 2011-2-13 09:48 编辑

HBV复制的抑制可不伴肝细胞的损害,利用细胞因子非溶细胞抗病毒效应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如通过治疗活化肝内NKT或巨噬细胞,在局部或通过旁分泌诱导细胞因子,NKT或巨噬细胞在健康或非感染的肝脏内存在,且在感染时活化不受MHC-I的限制
还有的途径可能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因素,选择地降解HBV基因组,这种策略避免了由于细胞因子继发的淋巴单核细胞浸润引起的肝损害。

  肝内细胞浸润所引起的非抗原特异性的扩增,增加了急慢性肝炎肝损害,选择性地抑制这种反应有益于减少肝损害。如:CXCL9和CXCL10抗体能抑制HBV转基因鼠肝内细胞浸润后抗原非特异性的扩增。
1.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50-55%,这部分人相对安全,但仅仅是相对,自然转阴时限超长和自然转移率超小。
2.大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炎,15%,这部分人很不安全,不给予治疗任其发展,硬化率癌变率逐年递增,10年死亡20-25%,20年后剩不下几个人。
3.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携带,30%,这部分安全程度高于大三阳携带,转阴率在这部分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8 17:02 , Processed in 0.07708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