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肝硬化论坛 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
楼主: 奈何无奈
go

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299 元 
精华
帖子
96 
注册时间
2009-5-25 
最后登录
2011-12-12 
41
发表于 2009-7-24 13:36 |只看该作者

回复terrx

你好,你说你母亲是PBC和AIH的重叠证,那她有什么症状呢?怎样确定是两者的综合征呢?就那些免疫抗体是阳性的呢?现在怎样治疗的呢?希望能交流一下。

Rank: 4

现金
113 元 
精华
帖子
31 
注册时间
2009-7-4 
最后登录
2012-1-9 
42
发表于 2009-7-24 15:41 |只看该作者
我妈妈也是这个病,饭后肚子总会胀。而且在更年期。
向大家救教治疗方法。谢谢!

Rank: 5Rank: 5

现金
565 元 
精华
帖子
222 
注册时间
2009-2-10 
最后登录
2023-12-19 
43
发表于 2009-7-24 16:1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 的帖子

我妈妈她没啥症状,发现这个病是因为血象不好,找原因这样慢慢找出来的。

大夫一般认为,如果AMA-M2(抗线粒体抗体)是阳性,那么就可以基本确认是PBC(当然还有一些相关的抗体检查指标);
如果ANA(抗核抗体)是阳性,可以基本确认是AIH。(当然还有一些相关的抗体检查指标)
如果两者都有,那就是重叠综合症了。(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还可以做穿刺)我妈妈的ANA是弱阳性,AMA-M2是阳性,所以重庆西南医院的大夫说是重叠综合症,但以PBC为主。当时就是吃优思弗(一天3颗)。后来来北京的302医院,找韩大夫看的,她说球蛋白(50)和血沉(78)都高,说明有炎症,AIH在活动,所以得吃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于是开了泼尼松龙和硫唑嘌呤,头一个月每天30毫克泼尼松龙和100毫克硫唑嘌呤,复查肝功之后又减为每天25毫克泼尼松龙和100毫克硫唑嘌呤,吃了5周,这周三去复查,球蛋白已从开始的50降为38,血沉也只有23了,然后大夫给调整了激素剂量,现在开始每天22.5毫克泼尼松龙+50毫克硫唑嘌呤,说半个月后减为20毫克泼尼松龙+50毫克硫唑嘌呤,一个月后再去复查~~~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目前来看主要就激素后脸变圆了,一直在补钙片+维生素AD,防止骨质疏松。

总的来说,激素用药还是得在医生的监督指导下使用,所以建议你去大医院看看。

Rank: 5Rank: 5

现金
565 元 
精华
帖子
222 
注册时间
2009-2-10 
最后登录
2023-12-19 
44
发表于 2009-7-24 16:16 |只看该作者

【转】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邱德凯 马雄
2005-1-24 8:49:04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年,第13卷,第1期,50-51页
[摘要]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根据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可简单地分为以肝炎为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以胆系损害及胆汁淤积为主型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这三种疾病均可表现为严重的肝脏病变,并可进展至肝硬化。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亦无治愈性药物,这些疾病仍是导致肝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各占肝移植术病例的4%~5%。
    一、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
    在病程早期,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主要根据生物化学、免疫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诊断。
    1. PBC的诊断:PBC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胆管炎,主要影响中等大小的肝内胆管,特别是肝内小叶间胆管,其流行率>400/10万,女性易患(超过90%),绝大多数患者在10~30年内都进展至肝硬化,往往在疾病晚期才得以确诊。熊去氧胆酸(UDCA)可减轻胆汁淤积引起的肝损伤,延缓疾病进展。
    胆汁淤积性肝功能改变、抗线粒体抗体(AMA)滴度>1:40以及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三者具备时,可作出“确定性”PBC的诊断,而具备其中任何两项者则为“可能性”诊断。尚不清楚能否单凭高滴度的AMA就足以诊断PBC。
    AMA具有多种亚型(M1~9),对于PBC最具特异性的是M2型,该抗体与线粒体内膜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E2亚单位(PDC-E2)结合。M2型AMA抗体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其他亚型如M3、M5和M6主要与药物反应、胶原疾病和一些感染性疾病有关。临床上,同时存在胆汁淤积性生物化学改变和AMA滴度>1:40的患者已证实有97%以上伴有PBC的肝组织学表现。一项研究在258例可能PBC患者中仅32%出现特征性肉芽肿性胆管炎,10%以上的PSC患者亦可存在类似病变。汇管区肉芽肿可能也与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外的疾病相关,包括肝脏肉芽肿、Hodgkin淋巴瘤、药物反应、肝脏排异反应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在进行PBC诊断时,需联合这些标准进行定义,若仅单项评估,则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
    2. AIH的诊断:AIH的流行率约为170/10万左右,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常导致严重的肝炎表现,并可快速进展至肝硬化。基于免疫特点,AIH分为三种亚型。AIH缺乏可资诊断的致病性特征,因此,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基于多种特点建立了一项积分系统,并予进一步的修订。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界面性肝炎伴或不伴小叶性肝炎或中央-汇管区桥接样坏死以及存在自身抗体是主要的诊断依据。但这些并不足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病变,如药物性肝炎、病毒感染等,因为这些疾病也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因此,确定性AIH的诊断需排除这些情况。
    界面性肝炎是AIH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但并非特异性。在存在PBC或PSC的典型胆管损害时排斥确定性AIH的诊断。自身抗体在AIH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也是令人失望的。107例1型AIH患者中仅54%呈现抗核抗体(ANA)和抗平滑肌抗体(SMA)同时阳性,13%呈SMA阳性。超过20%的AIH病例缺乏ANA、SMA和抗肝肾微粒抗体(抗-LKM),虽然这时其他自身抗体如抗可溶性肝脏抗体(抗-SLA)或核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可能呈阳性,但后面这些抗体很少在常规检查中开展。
    多项研究应用IAIHG积分系统来评价已证实的PBC和PSC患者。26例PSC患者中有14例 (54%)积分达到可能性或确定性AIH诊断,而17例PBC患者中5例(29%)获得可能性AIH的积分。该标准排除AIH而确立胆管疾病诊断的特异性仅为60%。
18%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具有不同于典型AIH、PBC、PSC综合征的特征。重叠综合征中报道较多的是AIH/PBC和PBC/PSC。目前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可能有三种状态,即两种疾病同时存在;存在一种主要疾病,伴有另一种疾病的部分特征;随着诊断和治疗的改变,两种疾病连续发展。到目前为止,重叠综合征和变异综合征的确定标准尚未达成一致。
    3. PSC的诊断:PSC也是一种进展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流行率约为130/10万。与AIH和PBC不同,PSC主要影响男性,70%(40%~98%)的患者伴有炎症性肠病。PSC是进展性疾病,可导致肝内、肝外大胆管的破坏,引起胆汁淤积、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发生胆管癌的危险性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资料显示大剂量熊去氧胆酸可延缓部分患者病情的进展。与PSC最相关的自身抗体是pANCA,存在于85%以上的PSC病例,但也可能存在于5%以上的PBC患者和大多数AIH患者。PSC的诊断主要依赖独特的胆管影像学改变,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受累。然而,影像学不能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而且,PSC病例中有5%仅影响小的肝内胆管。
    纤维性闭塞性胆管炎是PSC的组织学特征。然而,来自肝切除标本的证据表明,该病变大多数仅限于中等大小的胆管,常不存在于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标本中。在60例已确诊PSC的患者中仅12%的肝活体组织检查标本呈现纤维性闭塞性胆管炎表现。此病变也可能发生于血管性、病毒性以及新生物等引起的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二、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
    由于在建立动物模型方面仅取得部分成功,因此进展相当缓慢。尽管最近在器官移植领域已开发出了很多免疫抑制剂,但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就已确定的AIH的治疗方案,仍沿用至今。
    强的松单独或与硫唑嘌呤联合治疗是AIH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糖皮质激素在PBC或PSC的治疗中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时会加重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在口服熊去氧胆酸(UDCA)的基础上加用布地耐得(肝脏首过效应较高,从而不良反应较小)治疗PBC时疗效仅略有提高。硫唑嘌呤和环孢素A治疗PBC也未能显示显著的益处。UDCA可改善PBC患者的部分生物化学参数。然而,UDCA对PB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尚有争议。虽然有荟萃3项研究包括500例患者的分析显示UDCA延长PBC患者的生存期,但另一项荟萃7项包括1000例以上PBC患者的研究未能显示UDCA对生存期有明显益处。基于目前UDCA的临床研究结果,而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大多数临床医师仍将UDCA作为PBC的首选治疗。尚不清楚UDCA治疗PSC的疗效。但大剂量UDCA或许可改善PSC患者胆汁淤积性生物化学参数。尽管随访6年以上,未见到生存率的显著改善,目前UDCA尚不能确定地推荐为PSC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学、随访期、入选标准和治疗终点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结果。显然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来解决这一争议。
    总之,目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决策是相对简单的:对于肝炎性成分显著者予以免疫抑制治疗,而对于胆汁淤积为主者给予UDCA治疗。考虑免疫抑制和UDCA的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病理生理学基础。界面性肝炎也可以是PBC患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在这种患者中使用布地耐德可能会取得满意疗效。相似的,在PBC中,UDCA不仅对胆汁淤积指标有改善作用,血清转氨酶水平也显著降低。UDCA潜在的免疫调节和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也给AIH患者带来好处。在一项病例数较少的研究中,UDCA可改善AIH患者的生物化学和临床指标,但未被证实在激素耐受病例中作为联合治疗有明显益处。我们认为,无论是免疫抑制治疗还是UDCA治疗,均在疾病早期阶段疗效较明显,至肝硬化阶段,不仅疗效不明显,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加重。因此,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收稿日期:2004-11-08
本文编辑:谢娜

作者单位:20000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Rank: 4

现金
299 元 
精华
帖子
96 
注册时间
2009-5-25 
最后登录
2011-12-12 
45
发表于 2009-7-24 18:01 |只看该作者

回terrx

我母亲的免疫球蛋白IgG:22    参考值5.66-14.25
自免肝9项检查结果如下:
抗核抗体ANA结果为:++
抗线粒体抗体AMA结果为阴性
抗线粒体抗体亚型M2抗体结果为:+≥20u<200u
其余7项抗体结果均为阴性。
不知能否确认是PBC和AIH的重叠证,因为按照你说上面介绍的好像AIH及PBC的确诊都挺复杂的,不知能否单凭抗核抗体及M2就能确诊这两种病?

Rank: 5Rank: 5

现金
565 元 
精华
帖子
222 
注册时间
2009-2-10 
最后登录
2023-12-19 
46
发表于 2009-7-27 11:0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笑看云卷舒 于 2009-7-24 18:01 发表
我母亲的免疫球蛋白IgG:22    参考值5.66-14.25
自免肝9项检查结果如下:
抗核抗体ANA结果为:++
抗线粒体抗体AMA结果为阴性
抗线粒体抗体亚型M2抗体结果为:+≥20u<200u
其余7项抗体结果均为阴性。
不知能否确认是PBC和AIH的 ...


回复“笑看云卷舒”

IgM和IgA呢?如果只有Igg大于正常范围和ANA是阳性,则很可能是AIH。

AMA-M2的滴度是多大?看paper上一般说>1:40则认为是阳性,如果IgM也高,则很有可能有PBC。

当然,所有的文章都还建议做肝穿刺以进一步求证。当然如果化验结果比较明显,且其它肝病都已排除,那大夫通常就会认为是上述之病。

Anyways,以医院大夫的结论为准,并对症下药~~~

Rank: 4

现金
299 元 
精华
帖子
96 
注册时间
2009-5-25 
最后登录
2011-12-12 
47
发表于 2009-7-27 17:33 |只看该作者
IgM和IgA都正常,AMA-M2的结果是“+≥20u<200u”,不知道是不是说滴度为大于20但小于200,应该是阳性吧,现在我母亲血小板偏低,医生说不敢肝穿,所以一直无法确诊,郁闷啊!

Rank: 5Rank: 5

现金
565 元 
精华
帖子
222 
注册时间
2009-2-10 
最后登录
2023-12-19 
48
发表于 2009-7-28 12:1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的帖子

如果IgM正常,AMA-M2阳性,且联系其它检查结果,个人感觉是以AIH为主的PBC+AIH重叠综合症。

血小板低的话,大夫一般不会做穿刺的,怕有危险,我妈妈也因为血小板低,没做穿刺,直接根据化验结果确定的病。

Rank: 4

现金
299 元 
精华
帖子
96 
注册时间
2009-5-25 
最后登录
2011-12-12 
49
发表于 2009-7-28 14:42 |只看该作者

to terrx

你母亲直接根据化验结果就确定的PBC,那能否把你母亲的化验结果发上来对比一下呢?还有你是在哪个医院确诊的呢?现在最担心因为诊断失误而耽搁了病情。

Rank: 4

现金
299 元 
精华
帖子
96 
注册时间
2009-5-25 
最后登录
2011-12-12 
50
发表于 2009-7-29 13:55 |只看该作者
to terrx
你母亲直接根据化验结果就确定的PBC,那能否把你母亲的化验结果发上来对比一下呢?还有你是在哪个医院确诊的呢?现在最担心因为诊断失误而耽搁了病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6 13:25 , Processed in 0.01399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