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交流 弥天大谎:第四军医大学研制成功杀灭乙肝病毒新疗法 ...
楼主: liver411
go

弥天大谎:第四军医大学研制成功杀灭乙肝病毒新疗法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291
发表于 2006-2-23 19:30 |只看该作者
夜里还有值班的?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4

现金
379 元 
精华
帖子
18 
注册时间
2005-1-22 
最后登录
2009-6-29 
292
发表于 2006-2-23 21:09 |只看该作者
学术腐败与怒江水坝中的隐喻

佛陀/文

无论是学术腐败还是怒江水坝建设都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中国体制上的缺陷,就是缺乏一种科学的评估体制,因为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得伪环保组织有可乘之机,混淆视听;因为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得学术腐败屡禁不止。

在怒江水坝的建设上各方各抒己件,暂且不论伪环保人士和出于非正当利益的人士,即使专家的意见尚且不能统一。水利水电专家和生物学专家的看法就可能各不相同,虽然是科学的争论但是牺牲的是效率。科学家本身应当坚持科学,但是学术争论往往是以不经济为代价的。水利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术争论,因为学术争论并不能产生决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基于科学的评估体系。在学术争论中各个领域的专家是平等的,他们的学术意见也是同样的重要的,但是在一个评估系统中,可能各个学科所占的权重是不同的,出于效率效益的需要可能某些学科的意见要高于另一些学科,这就是单纯的学术争论和科学的评估体系之间的不同。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对于建设水坝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对人会有什么作用,以及水坝建设后对当地综合作用,目前都没有拿出数据来说话,只是一些学者和一些非学者在一起争来争去,或是抱着科学的态度,或是非科学的态度,但是从实践角度来说都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这种争论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之间不同领域的争论,几乎不可能达成学科的一致。

再看中国的学术腐败,为什么学科腐败如此猖獗?也是因为没有科学的评估体制,一些学科往往对“专家”唯名是从,名气大的就是专家,留洋回来的就是专家,国外野鸡大学拿个博士学位回国就能当博导。什么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评估。在自然科学方面国内还有SCI可以作为参照,而在社会科学方面连这样的评估都没有(这里不能不提朱苏力,他可能是国内对法学专业的知名教授参照SCI进行排名的第一人,参见朱苏力《也许正在发生》,法律出版社,但讽刺的是朱自己却是非科学评估体系下的产物)。因为学科本身的原因,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还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判标准,但是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则完全到了瞎子一抹黑的地步,各种杂志上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当前社会科学类论文有60%是垃圾,毫无任何学术价值,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稿多投更为猖獗。所有种种,都是缺乏科学评估体系的结果,郑岳青之流何以能够到如此地步,就是因为在没有评估体系的条件下监督成本太高,等到发现真相时,其人早已是位高权重,撼之不易了。

新语丝是一个宏扬科学精神、揭露学术腐败的地方,但是靠方舟子先生一人之力显然是前途渺茫,因为没有一种制度去约束错误,去保证正确。而在科学评估体系监督之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方舟子,人人也都不用成为方舟子。

Rank: 4

现金
379 元 
精华
帖子
18 
注册时间
2005-1-22 
最后登录
2009-6-29 
293
发表于 2006-2-23 21:15 |只看该作者
警惕灰色地带的隐性学术腐败

枯炎居士


2001年3月的《自然》刊登了一篇讨论中国科研现状的文章(Nature, 4101,6824[01, March,2001]),其大意说,最近两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但为了争取研究经费和项目,科学家们不得不化更多的精力去“说服领导”,而不是按着科学的惯例去“说服同行”。听说这篇文章在国内的有关部门(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引起了一些骚动。但事过境迁,
除了在科研人员还有严肃或不经意的议论外,重要的媒体和主旋律的舆论对此却哑然无声,未见反映。不知是国内的科技记者不够敏感,还是有什么说不出的原因?在提国内倡科教兴国的今天,对《自然》杂志文章的态度,不能不引人深思。

然而,笔者可以冒昧地猜测一下,该文一定是触及了某些人和机构的痛处,正如《科学》议论中国学术腐败的文章一样,那些炙手可热的既得利益者,乃至一些所谓的“战略科学家”们,必如坐针毡,心里极不舒服,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在国外留学人员中的少数帮闲们,也会觉得丢了中国科学家的脸,于是也群嚣尘上,大肆鼓噪一翻,甚至“以爱国主义的名义”在一些网站上“自发地”组成了“护假武工队”。事实上,如果说《科学》的文章谈及了“核酸骗局”等是“学商勾结”、狼狈为奸的“显性学术腐败”的话,《自然》的文章却不动声色地涉及到“隐性学术腐败”这一更严重的问题。它提醒人们,学术腐败的正在灰色地带快速扩散,正在侵蚀着尚未健全的中国科学的肌体。 因此,在学术的灰色地带打假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方舟子最近的反学术腐败新行动大致属于此列。方少侠虽然有些行动稍有急促,但“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由于舟子少侠立身于利益之外,有童言无忌,直面现实,对国内那些“隐性学术腐败”的缔造者,维护者
乃至他们帮闲们,的确是一种伸张学术正气、不可多得的威慑力量。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通常的学术腐败是指严重违反科学规范和科学道德的行为。 “显性的学术腐败” 是容易识别的,如李富斌明目张胆的文章剽窃,被新语丝立此存照的那些成果作假,以及薛毅和陈晓宁之流的“吹牛行骗”,只要认真严肃一点,弄清事实是十分容易的。这样的“显性问题”一旦揭出,即使有人要袒护他们,也必不敢贸然从事。因此,虽然“显性的学术腐败”危害不小,但害人之深远比不上“隐性学术腐败”!

什么是“隐性学术腐败”呢?“隐性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之一是不分官学、以官为学,官位与学术地位“与日俱进”。一方面,利用自己官位的便捷,谋取学术头衔,在极为有限的科研资源中,掬取和占有的比同行们多的多;另一方面,又利用“学术地位和名誉”,不断地在新闻媒体中亮相,在官场上“混”, 使其官位不断迁升。这样一些人,通常个人研究的本事不大,但回扬长避短,先官后学。君不见,有人伴随官位从处长、副校长到校长,甚至到部长的一路攀升,学术职称从副教授、到教授、到博导,甚至攀升到院士,轻松走完别人穷其毕身精力才能走完的漫长过程;君不见,有人升官后的一年两年,成果和论文的数量跳跃式地狂飙攀升,名眼的人很容易知道这种“相变”的原因和猫腻。这些官运与“学术地位” 俱进的人,即使没有明显成果作假、文章剽窃等"显性的学术腐败”,对科学发展本身也没有任何贡献。这种权力对学术的介入,只能玷污学术殿堂的价值观,为后人树立了庸俗的榜样。特别是,这种人往往也是学术界的领导,且不说他们有可能疾贤妒能、压制同行,但伴随他们本人成长形成的价值观,就足以给中国的科学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隐性学术腐败”表现之二是不看成果如何,只看项目大小,为追求金钱而学术,绝无优雅的科学态度可言。为了掬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他们可以不守“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规范,通过媒体宣传和鼓噪,不切实际,拼命夸大自己研究领域的重要性,误导大众,欺骗不解内情的上级领导。君不见,有人向高层领导亮一亮自己不沾水的“纳米”领带,于是乎就变成了“大中华”的“纳米科学”的首席“老板”吗?有了经费,成了“老板”,项目做大了,“泡沫学术”就油然而生了。这种靠学术追求金钱、金钱回馈“泡沫学术”的现象,是市场经济价值观渗透了它不该渗透的学术领域的结果,是科学研究商业化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术老板”的典型特征。这样的学术带头人,把科学研究当“成了一种生意,不追求科学真理,只要能糊弄人一时就行”(元江语),他们决然不知科学的良心是何物。因此,很难相信在这种急功近利、极其浮躁的功利主义心态下,会产生有意义的科学成果。

“隐性学术腐败”最后还表现在群体性学术腐败和“科学研究的决策的非科学”上。为了自己单位或自己学科的利益,在项目评审、成果评定等“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决策程序中,拉关系,走后门,在集体的名义下,胡吹乱砍,决不脸红、心跳。 他们也不必担惊受怕,出事后自有集体负责。政府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21世纪学术界的官员们便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钱财。为了显示自己对业务
的内行,往往在项目设立上,有的凭感觉,果敢地"盲目决策",专家委员会往往也由凭他的需要而组成,选择那些有利益需求的专家,或“洁身自好,不管闲事”的“好人”学者。于是乎,专家委员会形同虚设,其作用只是证明官员们的英明和“内行”。这种有意或无意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必是惊人的“隐性学术腐败”。

综上简述,“隐性学术腐败”的危害极大。针对“隐性学术腐败”进行打假,刻不容缓整治学术腐败,弘扬科技界的正气是事关中国科技振兴的大事。大胆地披露事实,并认真客观地明辨是非,才能使缺失的科学精神早日复归,才能使中国科学事业有一个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 

Rank: 4

现金
379 元 
精华
帖子
18 
注册时间
2005-1-22 
最后登录
2009-6-29 
294
发表于 2006-2-23 21:34 |只看该作者
(编者按:根据举报者的要求隐去其名字)

“专家”制假药 人命当儿戏

科研做假,不但败坏社会风气,而且已成为图财害命的烈性毒药。此丑恶现象如不严厉打击,势必祸及我中华民族。

从互联网上得知方先生致力科研打假,我们深受鼓舞。现在把我身边发生的一起性质极为恶劣的假药事件反映给您,请方先生给以关注。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95年,空军总医院朱美财在未做任何基础研究工作的情况下,通过非正常途径从他人手中获取表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简称GM-CSF)"的工程菌。在拼凑了新药报批材料(前期研究材料)后,便开始向有关部门申请该药(商品名"升白能")的人体临床研究。当新药评审部门发现其中的破绽后,他又从其他科研人员手中骗取了能通过鉴定,但与实际产品组成完全不符的研究记录
和资料,终于蒙混过关。

在该药进行的人体临床研究过程中,专家评审时发现朱美财负责报批的"升白能"毒副作用明显比其他单位报批的毒副作用大,但他以不正常的手段最终完成了三期临床(三期临床完后,就可以申请该药的国家生产文号,并上市销售了)。现在该药已经以低廉的价格转让给了某公司。

我们知道,升白能对许多肿瘤病人来说是救命药。在他们的生死关头,任何不恰当的治疗都会把他们送向鬼门关。但是,一种打着救命招牌的虚假药品在多次伪装后,就要用在这群急待救治的患者身上。而其目的是榨取他们的钱财,捞取个人的政治资本。作为有良知的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不能再无动于衷了。我曾向有关部门多次举报,但此事的查处却遇到了种种阻挠。因此,我想大呼一声:为了千万人的生命,方先生,请伸出您正义的手吧!

Rank: 4

现金
379 元 
精华
帖子
18 
注册时间
2005-1-22 
最后登录
2009-6-29 
295
发表于 2006-2-23 21:40 |只看该作者
“浮躁瘟疫”袭击中国科技界

薛晖

2001年08月27日北京晨报

  浮躁已成为科技界不得不严肃面对的现象了。上周,国内科技界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日报》和《科学时报》先后大篇幅刊载文章,矛头直指科技人员的“浮躁”现象。其中《科技日报》长篇评论称之为“科技界流行的瘟疫”。中科院直属报纸《科学时报》则刊出美国《科学》杂志对海外学者方舟子关于国内学术腐败的专访——方舟子曾多次揭露国内学术界丑闻,令一批“科学家”斯文扫地。与此同时,中科院也邀请院士代表制订“院士行为自律准则”。在海内外学者呼声中,一向清高的科技界也开始了对自身的反省。


  “浮躁瘟疫”袭击中国科技界

  国科技近20年来的长足进展一直令国人激动,网络热、基因热、纳米热……科技的新贡献让科技工作者头上的光环又亮了几分。就在国内新科技的发展如火如荼之际,“浮躁瘟疫”也向科技界悄悄袭来。

  警钟最先在海外响起

  警钟最先在海外响起。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之一《自然》在3月发表题为《中国的希望与浮夸》的评论,指出中国一些学者追求金钱和地位的不良风气正在玷污一些著名研究机构的声誉。并同时指出,中国的新一轮科学资助热潮及吸引海外科学家回国的若干计划被国外学术界认为是成功之举。但是,一些在海外华人圈被称作“科学骗子”的人也参加到国内学术投机的行列。

  去年中国科技界的两桩公案被认为是引发此次讨论的直接原因。“基因皇后”事件便是其中之一。

  “基因皇后”事件

  去年8月,国内媒体和北京生物学界的不少人都为一条新闻激动过:留美学者、美国洛杉矶塞达西纳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实验室副主任、副教授陈晓宁携带多年研究的科学成果—三个基因库回到北京。她将把这三大基因库永久留在中国进行科研和相关的临床诊断。媒体将陈晓宁誉为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级人物,并称三大基因库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而国内一些著名生物学家也站出
来为陈晓宁喝彩。

  陈晓宁刚被誉为“基因皇后”便受到海外学者的质疑。陈只有硕士学位,其副主任之职只是行政职务,也不可能是副教授,所谓三大基因库也非价值无法估量,而是花4000美元就可买到,甚至可免费索取。此后又有数十位海外学者联名抨击陈晓宁“自我炒作”。

  “核酸营养”事件

  “基因皇后”事件结束不久。国内南北生物学家又为“核酸营养”展开交锋,十余位专家甚至院士和国外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卷入其中。反对派指出“核酸”没有营养,对其产品的宣传是商业骗局,美国早在20年前就司法判定了核酸营养是商业骗术。但支持者仍然坚持核酸营养研究是一项“新科学”。直到国家卫生部宣布某核酸营养产品属“扩大宣传”,反对方才艰难地占据上风。

  论文多而成果太少

  数据可能更使人警醒。据《科技日报》报道,“863计划”实施15年来,申请专利与发表论文的比例大约为1比30。其中某一年仅获得3项专利。论文偏多而成果太少,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某些科技工作者务虚不务实的作风。

  另外与之相对应的一组数据是,国内科学家论文引用率不高,影响较小。专家认为,我国论文在国际上引用率低的一个因素是“千篇一律”。雷同者太多,人家就“以一当十”了。

  更令科技界感到羞愧的还有个别抄袭现象。据悉,国家自然基金委调查的有关申报基金项目的申请中,弄虚作假、剽窃事例绝对量在增加。更有甚者,还曾有人伪造论文检索证明,将实际收录论文数由1篇夸大为7篇。

  图书馆里的学者少了

  原中科院化学所所长胡亚东研究员则用他在科学院图书馆观察到的一个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浮躁:中科院图书馆大概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好的图书馆。过去那里经常坐满了看书做学问的人,其中不乏像竺可桢、卢嘉锡这样的大科学家。可是现在,人少了,去的人也多是找着了想要的东西一复印走了。“味道完全不对了。”

  科学技术也要挤出“泡沫”

  中国的科技界已经开始了对自身的反省。刚刚离任的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教授就表示了对国内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忧虑。她在参加中科院为吴文俊院士获得首届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庆功会上说,国家设立的两项科技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已经三年无人摘得头奖,她怀疑这种科技积累速度是否太慢。同时,这位科技界领导坦言,有不少人对科技界的浮躁不满。“浮躁”引发产业“泡沫”

  被学术界批评的这种浮躁氛围,客观上也反映了国人对科技的高期望值。只不过这种“浮躁”催生的一个个新产业,“泡沫”也不少。

  国内大众媒体上爆炒“纳米”不超过两年时间,全国已有纳米材料企业300多家。其中以“纳米”字样注册的企业就有50多家。科技部的调查显示,浮躁的纳米风虽然催生了这个产业,但并未使之健康壮大。300多家纳米企业中,50人以下的小厂竟占了70%以上,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下的占90%左右。由于纳米技术尚不成熟,多数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颇有“早产儿”之感—先天不足、发育不良。

  科研评议制度需要改进

  为了挤掉浮躁带来的许多急功近利的“泡沫”,一些学者也从科研评议制度改进的角度提出建议。

  参加中科院“院士行为自律准则”研讨的科学家们认为,要使更多学者沉下心来醉心学问,就要避免评估检查过多、过滥。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王蒲生博士认为,科研评议应规避权力与学术的结合。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很难使评判不扭曲。不公正的评议难免使有些科技人员“心有旁骛”。

  为了远离“浮躁”,科技界已经达成共识:科学的诚实严谨既需要学者自律,也要有科学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Rank: 3Rank: 3

现金
317 元 
精华
帖子
7 
注册时间
2005-11-2 
最后登录
2006-5-11 
296
发表于 2006-2-24 01:09 |只看该作者
要向韩国学习,治治学术败类。

Rank: 4

现金
643 元 
精华
帖子
306 
注册时间
2003-1-15 
最后登录
2010-8-4 
297
发表于 2006-2-24 02:29 |只看该作者

中国学术腐败触目惊心 弄虚做假七招各显神通


【科研中国SciEi.com整理】大学者,就应该有一些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大学问,以及懂得和创造这些大学问的学问家。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相比,有人说,大学应是一片净土,那些在净土中、象牙塔里做着高雅学术的大学教授们正因为探究着世界的普遍真理,教育着曾被冠以“天之骄子”的中国大学生们而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纯净也最受尊敬的人。

学术腐败大曝光

大学者,就应该有一些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大学问,以及懂得和创造这些大学问的学问家。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相比,有人说,大学应是一片净土,那些在净土中、象牙塔里做着高雅学术的大学教授们正因为探究着世界的普遍真理,教育着曾被冠以“天之骄子”的中国大学生们而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纯净也最受尊敬的人。


然而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那就错了。当你真的步入中国的大学校园,你会发现这里面除了知真向善爱美的学人以外,也有造假邪恶乃至极其丑陋的东西,而那些最应该受到人们尊敬的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格也是如此卑下,集中的体现则是学术腐败。

中国高校的学术腐败可谓别有洞天,他们给我的感受是四个字:触目惊心。


现象之一:七拼八凑编教材 数十年来不换“芯”

据报道,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已经达到500多种,仅北京图书馆收藏的书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高校教材就有100种之多。其他如: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学、法学概论、文学原理、大学语文等学科也有相同的情况,一些理科的基础教材也大多如此。


那么,这些教材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记者采访了一位同门师兄,这位师兄硕士毕业五年,已经参与编辑或者主编过5部教材,他向记者透露,一开始还是极其认真,找了大概不下100多本的参考资料,在翻看参考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书的章节、甚至内容都是雷同的,于是他也找到了窍门,后来编教材简直成了套路。他告诉记者,编教材既不要搞研究也不用做调查,更不用钻故纸堆查资料,甚至相关领域的著作和论文也不要多看,只要找来三四本已有的教科书,框架体系上略微变动,章节顺序上稍作调整,材料内容上综合综合,文字叙述上处理处理,一本新的教材便诞生了!不过有时候他也不愿意做这种事,便找来几个学生,给他们定一个大体的框架,让他们具体操作便是了。


我国大学的许多文科教材和理科基础教材,普遍都存在着“严重老化”的问题,目前使用的教材不仅有七八十年代编写的,还有五六十年代编写的。一项对上海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将近63%的大学生对现有文科教材的陈旧和老化表示抱怨和不满。据目前在校的新闻系学生反映,他们使用的《新闻采访学》是1983年兰鸿文教授编写的,《文学理论》的蓝本还是60年代以群等编写的修订本,至于中国文学史的蓝本还是60年代游国恩等教授编写的。


不仅基础课教材如此,专业课也几乎大同小异。南方某著名大学一位学经济的学生告诉记者,有一天他们上一门专业选修课,一位70多岁的老师走上讲台,摊开一本发黄的讲义,对同学们诚恳地说,这是我1985年写的讲义,这个学科发展很快,我们大家一起边学习边探讨吧。这位学生说第一次听课大概有30多人,第二次也就来了10个人,第三次上课5个人都不到了。


如前所述,近年来各种版本的教材层出不穷。但为什么教授们还在使用旧教材呢?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新教材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抄袭旧教材的,有些教材虽然有了一层“学术前沿”和“最新学术动态”的包装,但实质内容上却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有的老师宁可使用旧教材,即使使用新教材也是当作“靶子”批判的。

问题是,新教材雷同,旧教材又跟不上时代学术发展的步伐,最终受损害的是中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受贻害的是中国大学生们。

学术腐败大曝光

大学者,就应该有一些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大学问,以及懂得和创造这些大学问的学问家。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相比,有人说,大学应是一片净土,那些在净土中、象牙塔里做着高雅学术的大学教授们正因为探究着世界的普遍真理,教育着曾被冠以“天之骄子”的中国大学生们而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纯净也最受尊敬的人。

然而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那就错了。当你真的步入中国的大学校园,你会发现这里面除了知真向善爱美的学人以外,也有造假邪恶乃至极其丑陋的东西,而那些最应该受到人们尊敬的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格也是如此卑下,集中的体现则是学术腐败。


中国高校的学术腐败可谓别有洞天,他们给我的感受是四个字:触目惊心。

Rank: 4

现金
643 元 
精华
帖子
306 
注册时间
2003-1-15 
最后登录
2010-8-4 
298
发表于 2006-2-24 02:30 |只看该作者
现象之二:近亲繁殖 学术乱伦

北方某著名高校化学专业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都成了博士生导师,在招收博士生的过程中,对外来的报考者却一律从严,而本校和本系的报考者则宽松许多。据该大学研究生院主管招生的老师介绍,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况且本校和本系的老师读博士还可以提高本校和本系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据介绍,该大学化学系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教师都在该专业读博士,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其他大学当中也极其普遍。


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向记者评说这种现象,“这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犹如医学上的近亲繁殖一样,其结果必然带来中国学术整体水平的下降。不仅如此,硕士导师和自己一起读博士,或者本科同班同学成了自己的博士生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种学术乱伦,也带来了学术水平的畸形发展。”这位研究人员介绍,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中,这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是绝对禁止的,同一学校的学生一般不赞成考自己本校的研究生,但中国各个大学招收的研究生绝大多数都是本校的学生。


记者不久前参加了四川某重点大学组织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发现四川省以及这所大学的比较文学学科的科研人员都是由某知名导师培养的,他们的研究领域、学术观点基本趋于一致,有的甚至如出一辙,号称“比较文学的四川学派”,在学术上也一致对外。在此次讨论会上,几乎所有的四川籍学者都积极捍卫这位导师的观点,其众口一辞让与会的国外学者大吃一惊,他们大声疾呼“你们应该学习古希腊的学者,吾爱导师吾更爱真理。”,会下这些国外学者私下对记者说,如果中国学术界都如此,那么中国的学术完了。


学术的近亲繁殖,是中国大学学术发展的致命伤,这使得中国大学的“学术”已成为某个圈子的“学术”,严重影响了中国学术的发展,以及学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Rank: 4

现金
643 元 
精华
帖子
306 
注册时间
2003-1-15 
最后登录
2010-8-4 
299
发表于 2006-2-24 02:31 |只看该作者

现象之三:扯虎皮 做大旗

记者曾经采访南方某著名高校一位小有名气的学者,该学者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学术生涯,令记者钦佩不已。该学者说自己曾经得到过某某学术泰斗的真传,是他的几大弟子之一。而且曾经与某某学术大师过从甚密,与某某学术名人也是铁哥们儿。所幸记者对学界也略知一二,与该学者所说的某学术大师和学术名人也有所交往,一次记者与他们提起该学者,他们竟然一脸的茫然。就在不久前记者又采访了该学者提到的某某学术泰斗,谈到他的学生也就是那位南方某高校的学者,这位学界泰斗告诉我,他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学生。


现今高校学界十分流行扯洋虎皮做大旗,其目的无非是想唬一唬中国人抬高抬高自己的身价。记者认识一位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知名学人,此公是典型的“学术二道贩子”,但英文不错,曾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做过几个月的访问学者,回到国内便四处宣扬他在国外与某某世界著名学术大师交往甚密,该学术大师曾经把自己文版的全部著作都赠与此公,此公回国后又做报告又写介绍文章,俨然一副这位世界著名学术大师的中国学术代言人的模样,然而据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的某先生说,该著名学术大师的学术著作都是用法文写的,根本就没有出过英文著作。


更有甚者,国内某大学教授从日本某三流大学请来一位三流学者到国内做讲座,为了抬高自己身价(能够请来老外来中国讲学),竟将其吹嘘为日本著名学者,令旁听讲座的国内学者大跌眼镜;一位日本记者听到这件事更是唏嘘不已,此事被日本媒体披露,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还有一位曾经在英国某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的国内某高校学人,自称某世界级著名文艺理论家的国内唯一弟子,回来为中国文学大师重排座次,被国内同行贻笑大方。


翻看许多高校学人主编的教材或撰写的专著,会发现许多书上都列着各种各样的学术顾问,比如那位与世界著名学术大师交往过密的国内学人的一本专著,就开列了一二十位的国外各个著名高校的学术顾问、总顾问、特约顾问,而有些学术顾问恐怕自己都不知道当的是什么顾问。

Rank: 4

现金
643 元 
精华
帖子
306 
注册时间
2003-1-15 
最后登录
2010-8-4 
300
发表于 2006-2-24 02:32 |只看该作者
现象之三:扯虎皮 做大旗

记者曾经采访南方某著名高校一位小有名气的学者,该学者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学术生涯,令记者钦佩不已。该学者说自己曾经得到过某某学术泰斗的真传,是他的几大弟子之一。而且曾经与某某学术大师过从甚密,与某某学术名人也是铁哥们儿。所幸记者对学界也略知一二,与该学者所说的某学术大师和学术名人也有所交往,一次记者与他们提起该学者,他们竟然一脸的茫然。就在不久前记者又采访了该学者提到的某某学术泰斗,谈到他的学生也就是那位南方某高校的学者,这位学界泰斗告诉我,他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学生。


现今高校学界十分流行扯洋虎皮做大旗,其目的无非是想唬一唬中国人抬高抬高自己的身价。记者认识一位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知名学人,此公是典型的“学术二道贩子”,但英文不错,曾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做过几个月的访问学者,回到国内便四处宣扬他在国外与某某世界著名学术大师交往甚密,该学术大师曾经把自己文版的全部著作都赠与此公,此公回国后又做报告又写介绍文章,俨然一副这位世界著名学术大师的中国学术代言人的模样,然而据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的某先生说,该著名学术大师的学术著作都是用法文写的,根本就没有出过英文著作。


更有甚者,国内某大学教授从日本某三流大学请来一位三流学者到国内做讲座,为了抬高自己身价(能够请来老外来中国讲学),竟将其吹嘘为日本著名学者,令旁听讲座的国内学者大跌眼镜;一位日本记者听到这件事更是唏嘘不已,此事被日本媒体披露,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还有一位曾经在英国某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的国内某高校学人,自称某世界级著名文艺理论家的国内唯一弟子,回来为中国文学大师重排座次,被国内同行贻笑大方。


翻看许多高校学人主编的教材或撰写的专著,会发现许多书上都列着各种各样的学术顾问,比如那位与世界著名学术大师交往过密的国内学人的一本专著,就开列了一二十位的国外各个著名高校的学术顾问、总顾问、特约顾问,而有些学术顾问恐怕自己都不知道当的是什么顾问。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5 13:35 , Processed in 0.01948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