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交流 弥天大谎:第四军医大学研制成功杀灭乙肝病毒新疗法 ...
楼主: liver411
go

弥天大谎:第四军医大学研制成功杀灭乙肝病毒新疗法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41
发表于 2006-2-21 15:35 |只看该作者

内容与主体无关,纯属灌水

****************************************************************************************************

http://ic.sjtu.edu.cn/research/hisys/homepage.asp

“汉芯系列”专题

 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成功研制国内首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高性能、低功耗DSP芯片。汉芯一号使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由王阳元、许居衍、邹世昌院士、863专家组组长严晓浪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在鉴定会后认定,汉芯一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属于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已申请了6项我国专利和布图保护。另外,汉芯一号的后续产品开发布局已经确定,在不久的将来,将诞生一个庞大的汉芯家族,涵盖16位、24位、32位全系列DSP微处理器,具备高速、低功耗、大数据流量等特点,以适应不同市场细分对DSP的要求。“汉芯二号”具备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的24位高性能DSP的IP内核,每秒运算1.5亿次指令不在话下,另外还具有150MHz的时钟主频。而作为“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集成电路设计专项重点项目的“汉芯三号”,运算能力更加出色,每秒可处理指令6亿次以上,工作频率达到300MHz,平均低功耗指标则低于863计划预定标准,已经达到国际高端DSP设计水平。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42
发表于 2006-2-21 15:37 |只看该作者

内容与主体思想无关,纯属灌水

**************************************************

“汉芯”一号”诞生记



  2001年3月,“汉芯”实验室在交大计算机系所在的新建楼成立。
  2001年4月,付宇卓,另外一位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专业毕业的博士,加盟“汉芯”小组,至此“汉芯”小组核心技术成员组建完成,成员9人。
  2001年6月,经过“汉芯”小组经过反复的规划和论证,“汉芯”规格定义完成,所有“汉芯”小组的成员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汉芯”蓝图。
  2001年9月,“汉芯”前端设计编码开始,小组的成员也急剧扩张到33人,为了利用宝贵的机时,通宵轮换开始,“汉芯”工作室成为24小时全天候的实验室。
  2002年1月,第一版“汉芯”处理器的设计源码完成,开始转入FPGA进行指令测试。
  2002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书记王宗光、校长谢绳武、张文军的支持下,将交大的几个分散的集成电路实验室:系统芯片集成技术研究室、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图像所高清晰度电视芯片研究室和信息安全芯片实验室进行了整合,成立上海交通大学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组建伊始,制定了四年战略规划。
  2002年的春节,整个中心将所有的时间花在了新中心的建设上,将新中心的工作场地——交大浩然高科十五楼,全部打通,完全按照国际先进的芯片设计风格将新中心整修一新,使得原来孤立分散的各个实验室重新组合而成为一个可以调动近100名设计人员协同工作的开放式设计中心。而且初步具备SOC 部、系统部、高清晰度电视应用部、测试部、软件部等完善的IC设计实验室。
  2002年3月,芯片中心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其中包括工作站20余台、个人计算机90余台、高档微波网络分析仪、示波执行器与逻辑分析仪数;先进的设计软件:与美国Synopsys公司及Cadence公司签订大学合作计划,拥有了前、后端EDA工具软件,涵盖了前端设计验证、逻辑综合、静态时序分析、晶体管级仿真等一整套芯片设计和验证流程。“汉芯”小组全部转入新中心,通过整合,芯片设计人员达到56人。
  2002年5月,在美国硅谷举办的关于中国IC产业现状的大型论坛上,陈进教授和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组组长严晓浪教授、副组长魏少军博士一起向广大留学生们介绍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前景,希望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参与祖国建设。
  2002年7月底,载入存储器的MP3解码程序可以执行,悦耳的MP3音乐播放,至此“汉芯”的所有RTL编码已经完成。
  2002年8月,“汉芯一号”小组在得到上海交大和上海市科委的支持和鼓励后,选择上海中芯国际作为“汉芯一号”的流片单位、同时与上海威宇科技签订“汉芯一号”的封装合同,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的领导在得知“汉芯一号”小组的这个举动后,与上海交大联系,愿意配合“汉芯一号”完成最后测试验证工作,至此“汉芯一号”的后期工艺、验证工作全部落实。
  2002年9月,“汉芯一号”产业部成立,毕业于香港大学MBA专业的胡立勇加盟“汉芯”,“汉芯”产业化工作至此展开。
  2002年12月,科技部和863集成电路项目组对该项目的32位DSP新型构架,提供了32位高性能DSP处理器重大专项资助计划,同日,上海市科委启动配套资助计划。
  2002年12月21日,在中芯国际的积极配合下,“汉芯”一号流片完成。
  2002年12月29日,“汉芯”一号在实验室的最后一条指令测试通过,开始应用测试。
  2003年1月10日,“汉芯一号”申请6项专利和布图设计保护。同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完成测试报告。
  到“汉芯一号”测试报告完成,“汉芯”小组的全家福达到77人。伴随着“汉芯”成功,一个科学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在交大已经初步形成。整个“汉芯”小组,建立了从本科大三暑期实习到博士修读的人才培养流程,进入芯片中心的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基本的集成电路设计知识,而且通过加入大型科研项目组,参与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实际过程。这些成员,正在逐步成长为符合国际化要求的、上海乃至国内芯片产业急需的集成电路高级人才。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43
发表于 2006-2-21 15:37 |只看该作者

"汉芯一号"的技术特征及创新点



一、技术特征

作为一款16位高性能、低功耗、具备RISC特征的通用DSP芯片,“汉芯一号”体现了如下核心技术特征:
·采用0.18微米线宽工艺,核心电路1.8V供电,I/O供电3.3V,QFP封装;
·200Mhz时钟主频,处理2亿次指令/秒,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DSP应用;
·低功耗指标为30mW /100MIPS,严格的工业级的验证和检测方法;
·支持国际先进的SOC芯片设计流程,100%可综合、可测试;
·强大的Debug仿真器能够实时跟踪变量、寄存器、存储器的内容;
·支持高效的C语言编译器,提供多种灵活的数据类型;
·类似RISC的寻址方式和指令使代码长度变得更小;
·可以无限递归的子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
·配备软件开发平台,包括高效的Assembler,Simulator。

二、创新点


·高指令编码效率,基本指令字长16位,支持多字指令格式,既能提供高效的代码长度,又能够满足广泛的应用;
·2002年7月底,“汉芯”的所有RTL编码已经完成;
·片上存储器和Cache的可切换结构、可重构的Cache容量;
·为应付中断处理而设计的快速中断响应结构;
·为加速DSP算法速度而设计的独特的可嵌套硬LOOP结构;
·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处理器中每个执行单元、存储器和接口模块都是独立工作的,可以使单条指令在高级别上并行;
·用户透明的深度流水结构;
·提供多种低功耗的工作方式,如SLEEP、STOP。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44
发表于 2006-2-21 15:38 |只看该作者

"汉芯一号"的专利



·具有可重配置高速缓存(Cache)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具有可重构系统硬件栈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带有可重构缓存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具有特定取模地址运算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带有可重构通道数DMA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带有快速中断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45
发表于 2006-2-21 15:39 |只看该作者

"汉芯一号"的社会效应

“汉芯一号”成功推出后,超过200家媒体单位以重大科技新闻对汉芯做了报道,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等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报刊、人民网等网站,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上百家网站对“汉芯一号”进行了报道。在世界著名搜索引擎Google上搜索“汉芯一号”已有3,000项查询结果。同时,上海市对汉芯非常重视,严隽琪、杨雄副市长在多种场合提到,希望加速发展上海市的集成电路产业,上海市各委办对汉芯也都给予了深切关注。另外,大量企业单位谋求与汉芯合作:汉芯与中芯国际在流片计划、量产方案、IP授权和教学培训、委托培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春兰集团、上广电集团、上海贝岭、上海威宇科技等公司也均与汉芯存在密切地合作关系。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46
发表于 2006-2-21 15:40 |只看该作者

http://sh.sina.com.cn/20030227/17596361.shtml

"汉芯一号"将在信息家电 音频处理等领域大展身手
2003年02月27日 17:59 新浪网上海频道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即数字信号微处理器)与CPU一起被公认为芯片工业的两大核心技术。上海交大近日在DSP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制成功国内首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高性能、低功耗DSP芯片。2月26日上午由上海市科委主持,由王阳元、许居衍、邹世昌院士、863专家组组长严晓浪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汉芯一号"0.18微米DSP芯片的成果进行成果签定。据专家认定,"汉芯一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属于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门主持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发布了"汉芯一号"诞生过程。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信息产业部闻库司长、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张鳌、上海交大党委书记王宗光、校长谢绳武、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焦扬、上海交大芯片设计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陈进及其课题组全体成员等出席了会议。张鳌副主任作新闻主发布,陈进教授作"汉芯一号"研制及产业前景报告,专家组专家代表作项目鉴定报告,严隽琪副市长、王宗光书记为"汉芯一号"揭幕,闻库司长、张伟江主任为项目开发平台揭幕。严隽琪副市长、谢绳武校长分别讲话。科技部、教育部专门发来贺信与贺电,祝贺上海交大研制成功"汉芯一号"。

  使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的"汉芯一号"16位DSP芯片全部由国内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国内生产(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 (上海)有限公司)、国内封装(威宇科技测试封装(上海)有限公司)、国内测试(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国内提供标准单元库服务(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它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运算能力达到每秒2亿次指令以上,时钟主频达到了200MHz,该项目同时申请了6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和布图保护。与"汉芯一号"同时诞生的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将使"汉芯一号"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在国产电子整机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此款芯片与平台的诞生,预示着我国开始在DSP核心芯片技术领域登上国际竞争舞台。

   DSP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拥有的核心技术。没有DSP技术,就无法实现访问互联网、欣赏多媒体,无法实现无线数字连接。DSP 是蓝牙、第三代无线通讯、图形处理、DVD、数码相机、机顶盒、视频会议、数字音频广播乃至今后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等的核心所在。2000年开始,中国每年使用近100亿人民币的国外DSP芯片且持续上升。"汉芯一号"将能大量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在信息家电、音频处理等领域大展身手。

   "汉芯一号"的诞生,凝聚了上海交大芯片设计与系统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的心血,凝聚了各方的大力关注与支持。

   2000年,以青年归国学子陈进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组成上海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以DSP开发为突破口,经过了2年近80名工程师和研究生日以继夜地勤奋工作,终于完成了"汉芯一号"的研制。

  在"汉芯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国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上海市科委以及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上海产业化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对项目的开发给予关注与支持。国家"863"计划对高性能DSP芯片的开发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上海市科委从2000年实施"上海集成电路设计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DSP列入上海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路设计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方向,为本项目开放了公共创新技术服务平台,配套强有力的项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了项目的快速开发;上海交通大学提供了985专项经费等资助,并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推动科研团队实现跨越式发展。

   "汉芯"系列产品已经跨入国际市场并获得超过百万片的订单。年内,国内也必将出现跳动着"汉芯"的国产电子系统和相关产品。

  同时,"汉芯"的后续产品开发布局已经确定,在不久的将来,将诞生一个庞大的"汉芯家族",含盖16位、24位、32位三颗微处理器,具备高速、低功耗、大数据流量等特点,适应不同市场细分对DSP的要求。

   "汉芯一号"的诞生过程,显示了上海确立具有广阔产业化前景的高性能DSP芯片方向的决心,证明了本土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正在迅速提高,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设计水准,同时也验证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日趋成熟。(蒋宏)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47
发表于 2006-2-21 15:41 |只看该作者

北大反美MM马楠嫁给了美国人

*********************************************************************************

北大反美MM马楠嫁给了美国人


北大中文系94级的女生马楠在克林顿访问北大时,曾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恶劣。很有意思的是,两年后本科毕业,她却选择了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留学,后来还嫁给了一个美国人,现在已育有一子。如果不是担负著从事“地下工作”、不惜忍辱负重“敌营十八年” 的伟大使命,那么以我的智力简直就无法解释马楠女士何以打出这种“翻天印”来。
当时还是中文系学生的马楠,反驳克林顿说:“本校前任校长蔡元培曾经说,当伟大的道德精神实际运用时,它们不会互相抵触。而且,我也不认为个人的自由会与集体自由抵触。以中国为例,它的蓬勃发展实际上确是我国人民自由选择与集体努力下的成果。因此,我认为,所谓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人民有权自行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只有那些真正尊重他人自由的人,才能了解自由的真谛。”这同样是阐发政治书本上的教条。

这是一个认真读书的女学生,她背下来那么多条条框框。后来,马楠与第一个提问的梁山鹰一样,也透露说,这不是她所想问的问题,她与克林顿一家一样,是素食主义者,她想与总统交流一下对 “健康、绿色的食品”的看法。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她不问自己内心深处想问的问题呢?连自己的心灵也不自由的人,连心口都不能保持同一的人,还有什么资格来谈论自由两个字?洛克说过:“最低级(基本)的自由是大声说出自己心理话的自由。”

马楠当然是在一个优越的家庭里长大的,所以她觉得在中国没有什么不自由的---一切都在蓬勃发展嘛!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林黛玉的感受与焦大的感受绝不会一样,虽然他们同样都生活在贾府里。这名清秀的短发的中文系女生,应该在学习之余到学校外面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人们的生活,看看失业工人的生活,看看山区农民的生活。那时,再来谈论“自由”两个字,才不会如此轻率。

这次对话,显示出北大学生似乎都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似乎很坚持自己的理念。但在后来的采访中,他们统统露出了原形。

《华声》杂志披露说,7名北大学生在谈到对美国的看法时,都一致“叫好”。他们喜欢美国的理由五花八门,艺术系的学生说,“美国人自由奔放的民族个性非常吸引人。”经济系的学生则表示,“尖端的科技研究环境,有利于个人成就的诞生。”中文系的女生理由很别致:“因为美国吸引走了我的一个亲密朋友。”

学生们对美国其实早有了共识:美国是一个文化包容性极强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身处美国,也就身处了世界。

目前,北大每年有将近40%的学生参加出国考试,而出国的人中,九成以上首选美国。赴美留学成功的人数占了全校学生总数的近20%。北大也成了“留美预备学校”,北大人戏称自己是“寄-托(GRE和TOFEL)的一代”。在提问的7名学生中,有5人明确表示他们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去美国。

那么,他们在会场上的言行就成了地地道道的表演了。他们把提问当作体现自己勇敢的好机会。这是对辩论精神的巨大的侮辱。他们的表演却给世界一个错误的认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成了民族主义的重灾区。

据了解,北大学生与克林顿交锋的一幕,在美国一些人物的心目中已经产生了另外的看法,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陆士达于当天给出的反应信息是:在中国这一代年青人身上有一种正在增长的民族主义情绪,这反映出一种真实的趋势,未来我们必须对此加以处理。而中国学者大部分对北大学生的表现给予喝彩。美国人的误解和中国学者的不理智,在同一个层面上相会了。他们都不了解这最年轻的一代精英分子。这些年轻人与他们所想象的相差很远很远。

这是怎样的一代精英呢?这是丧失了自身价值观的精英们,他们所保留的仅仅是自己的利益,他们的表演没有其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利益。在北大平时的学生社团活动中,他们的表演就已经内在化了,他们连意识到自己在表演的能力都没有了。“我口说我心”,对他们来说,早就是一个比盘古开天地还要古老的神话。他们只知道:说那些对自己有好处的话。久而久之,他们把表演当作了本色。平时,他们还“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在一个特殊的时刻、特殊的场合,所有的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曰之下。

这些“精英们“清醒地明白:站在克林顿的对立面,在此一特定时空中能够让自己获得利益。所以,尽管他们心里深爱美国,他们也要故意与美国总统过不去---因为这样做有好处。康德所说的“内心的绝对的道德律令”对他们来说早就不存在了。道德律令并不利于获取现实利益,所以干脆抛弃掉。这是人格极度扭曲的、却自己以为最健康不过的一代人。

这将是可怕的一代人。

这是可怕的教育所酿造出来的可怕的一代人。

到了这样的时刻,还能够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吗?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48
发表于 2006-2-21 15:45 |只看该作者

与主体思想无关,纯属灌水

*********************************************************************

孔子第八十代嫡长孙在台湾出生 取名“孔佑仁”

【中新社香港二月十九日电】台北消息:孔子第八十代嫡长孙二〇〇六年元旦在台湾出生,“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前“考试院长”孔德成经过一个半月的考虑,为曾孙命名为孔佑仁。

据《联合报》十九日报道,由于“奉祀官”为世袭,孔家将于最近向“内政部”报告孔子第八十代孙孔佑仁已诞生。

他在台大医院出生时重三千四百克,十分健康,孔家已于几天前向户籍地台北县新店户政事务所报了户口。

帝制时期,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一○五五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第五十代孔拯于金熙宗时(一一四二年)袭封“衍圣公”、六十代是明成祖左右的孔承庆(早死未袭爵,追封)、七十代是清雍正帝时的孔广棨(一七三一年),每十代相隔约三百年。孔佑仁的出生,距七十代孔广棨袭爵有二百六十六年。

帝制结束后,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一九三五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把“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主要任务仍是祭祀孔子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仅存的世袭特任官。

孔德成的长子、孔子第七十八代嫡孙孔维益于一九八九年因心脏病去世,生前在台湾艺专教语文。孔维益遗有一子一女,第七十九代嫡孙为孔垂长,目前从商,与吴硕茵结婚后,长子今年元旦出生,成为孔子第八十代嫡长孙。

八十七岁的孔德成身为孔家大家长,为曾孙的命名考虑一个半月。孔德成的长媳于曰洁说,新生儿的名字既要避免与孔家千百年来繁衍的子孙重复,又要有意义,孔德成最后决定取名“佑仁”,因八十代为“佑”字辈,“仁”则出于贴近儒家思想的考虑。

孔德成去年获台湾大学颁授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荣誉">荣誉ersonName>博士,他于一九五五年起就在台大中文系、人类学系担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任兼任">任兼任ersonName>教授,至今已半世纪。他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及“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目前在台大及辅仁大学开课。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ts8888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9
发表于 2006-2-22 00:4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4

现金
584 元 
精华
帖子
109 
注册时间
2003-11-22 
最后登录
2009-5-9 
150
发表于 2006-2-22 01:02 |只看该作者
央视在晚间新闻确实报导了这则新闻,看来央视猪头还不少。和骗子一块忽悠全国人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30 00:27 , Processed in 0.02456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