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不死鸟在2004-11-10 9:37:02的发言:
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
http://www.healthoo.com 2003年5月28日 17:1 [关键词] 肝癌 非手术治疗
健康网讯: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约13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总数的40%。小肝癌切除仅使10%左右的肝癌患者受益,约90%病人被诊断为肝癌时已为中晚期,而丧失手术机会。本文重点介绍非手术治疗现状。
一、肝动脉插管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TACE目前被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 肝癌手术切除前,以减少术后肝内转移和复发;(2) 肝脏移植前,等待供体肝脏期间以控制肿瘤进展。(3)仅作为姑息治疗。TACE具有通过肝动脉选择性至肿瘤血管对肿瘤直接治疗的优点,由于肿瘤的血供80~85%来自于肝动脉,而肝实质细胞供血70~75%来自于门静脉,25~30 %来自于肝动脉,故TACE对正常肝细胞损伤较轻,通常认为Child’s A级和B级病人耐受性较好,而C级病人较差,据报道Child’s C级病人TACE相关性死亡率在80%以上。作者曾采用靛菁绿15分钟排泄试验(ICGR15)来评估病人的肝脏储备功能,发现ICGR15≤20%对TACE治疗耐受性较好,ICGR15>30%则较差。并将ICGR15具体量化,提出(1)ICGR15≤20%可进行全量化学栓塞治疗;(2) 21%~20%应慎重选择TA CE治疗,尽可能采用肝动脉段化学栓塞治疗;(3) ICGR15>30%应禁忌作TACE治疗。国外学者认为门静脉癌栓、肾功能衰竭和肝外转移为TACE禁忌症,现在看来除肾功能衰竭外,另外两个因素应酌情而定。
TACE化疗药物多选择浓度依赖性药物,如5-Fu,卡铂(或顺铂)和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常置于碘化油或(超液态碘化油)配成乳剂经导管内注入。栓塞剂常用明胶海棉,碘化油或微球。
二、射频毁损法(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
经皮穿刺以影像引导,用射频产生的热能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以达到由电极针毁损目的。射频由电极针插入瘤组织,射频能量由针传至病人背后引导电极过程中转化热能,10分钟治疗能使一个3cm肿瘤完全坏死。Goldbeng等对8例代偿性肝硬化的小肝癌进行前瞻性随机研究,比较射频毁损与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结果,显示在完全坏死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90%对80%),但并发症较PEI多( 10%对0)。
初期传统射频针产生的毁损区最大仅达到1.6cm,尽管增加射频能量,但不能产生更大的毁损区,是能量提高引起组织在射频电极周围气化结碳,大大增加电极周围组织的阻抗,而降低了射频能量的释放。现在使用的中空冷却射频针,可以减少针周围组织的温度而增加射频能量释放。再加上近2年研究发明的多弹头射频针,利用放射状针群,大大提高了射频能量释放,一次毁损可达5cm。为不能手术治疗的小肝癌(<5cm)或伴多发病灶的肝癌患者带来福音。
三、经皮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PEI)
自Surgiura于1982首先报道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注射酒精治疗肝癌以来,已广泛用于直径小于3cm不能切除肝癌,无水酒精引起瘤体凝固硬化、瘤细胞死亡和肿瘤血管闭塞。常使3cm以下肿块完全坏死达90%以上,如治疗得当肝癌可获痊愈,据报道3年生存率单个病灶达68~80%,2个或3个病灶为31%。单个病灶的疗效与手术切除生存率相 美。一个多中心研究表明,<5cm肝癌伴肝硬化病人5年生存率与肝功能Child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其中Child’s A级(n=293)是47%,显著高于Child’ s B级(n=149)的29%和Child’s C级(n=29)的0。有人认为PEI治疗Child’s A级的小肝癌病人的寿命似乎比手术切除的类似病人要长。PEI相关性严重并发症极低,致死率仅为0.1%。通常本法对大、中瘤灶疗效不佳或缩小不明显,可采用多点、多平面、多向注射的分割法治疗,与TACE合并应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用乙酸或热盐水替代酒精可取得相等或更高疗效,但研究较少。乙酸15%~50%浓度的疗效相似,与酒精所不同的是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若采用两者交替治疗可能会更好。
四、放射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癌放射治疗日趋重视,我国学者倡用移动条照射技术,即将整个放射野分区轮番照射,再铺以健脾理气中药治疗,取得十分可观疗效。于尔辛报道154例肝癌,5年生存率达30.8%,中位生存期为25.8个月,并认为肿瘤直径<13cm,癌肿体积小于肝脏75%者采用大剂量放疗效果佳。超分割放射治疗(即在一段时间内给予每日两次以上的照射,使肿瘤组织丧失其修复放射损伤的能力)与TACE交替治疗,疗效可能更佳。另外有试用瘤体内注入132铱、131I、90Y和3 2P内放射治疗,认为副作用小。
五、导向治疗
导向治疗基本原理是以亲肿瘤物质为载体如抗体、碘化油等,将具有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弹头"(如化疗药物、放射性同位素)运载到肿瘤组织中发挥抗肿瘤作用。131I -抗人铁蛋白抗体,131I-抗肝癌单克隆抗体,131I-抗AFP单克隆抗体IgG等已取得初步的临床效果,但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产生人抗鼠抗体,其解决办法为制备人源性单克隆抗体或基因工程人--鼠嵌合体抗体。双功能抗体是另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近年来在双功能抗体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是利用双功能抗体活化的 T淋巴细胞导向表达靶抗原的肿瘤细胞,以发挥其对肿瘤的独特性杀伤或抑制作用。
六、激素治疗
目前认为抗雄激素治疗肝癌无效,并且有严重的副作用,而抗雌激素药物如三苯氨胺(TAM)治疗可能对改善晚期肝癌病人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新的研究发现生长抑素具有抗有丝分裂作用。Kouroumalis等采用皮下注射奥曲肽治疗,58例晚期肝癌发现AFP显著下降中位生存期13个日显著较对照且4个月延长。
七、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
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生物治疗已被称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模式。常用干扰素、IL-2、TNF等细胞因子以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等,其疗效难以确切预测。但作为手术、TACE等治疗后消灭残癌具有一定意义。我们采用TACE联合LAK或CD3AK治疗中晚期肝癌,结果表明可明显减少肿瘤肝内外转移发生的机率和延长生存期。
目前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发展方向是综合和序贯治疗,以达到1+1>2的疗效目的,最终使肿瘤缩小,部分患者重新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或带瘤长期生存。新近研究的新型瘤苗、基因治疗和分化诱导治疗等为肝癌非手术治疗提供一个非常诱人的前景。
《肝脏病专网》 (.00023001X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