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人 于 2011-6-17 17:07 编辑
1.什么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我们常说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外壳上的一种蛋白(包括S1抗原(Pres1),前S2(Pres2),如图),最早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所以称为“澳大利亚抗原”。后来美国科学家又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与乙肝病毒相关的3对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由于其中的核心抗原无法在血清中检测到,所以我们一般只检查五项,俗称的“两对半” “乙肝三系”或“乙肝五项”。 什么是[wiki]抗原[/wiki] 什么是[wiki]抗体[/wiki]
2.“两对半”各项的简明的意义:
1.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传染性不会自我复制。仅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目前是否仍在复制。 2.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属于保护性抗体,是感染乙肝后获得免疫的标志。是乙型肝炎治愈或趋向治愈的标志。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抗-HBs,是免疫成功的标志。 3.HBeAg(e抗原):乙肝病毒内核中的结构成分,它们的存在,表示血中仍有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 4.抗HBe(e抗体):包括抗HBc IgM和抗HBc IgG两种,前者常出现于感染早期,而后者多见慢性HBV感染者是感染时间较久的标志。慢性乙肝出现e抗体阳性是好事,说明病毒复制不活跃。
5.
抗HBC(核心抗体):其主要成分为核心抗体中IgG型。阳性是以往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标志。和HBsAg一样,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是否繁殖复制。
3.常见两对半定性检查常见结果简明临床意义:(标号按照上文顺序) 单独1阳性,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急性感染恢复后,1-4个月内HBsA可消失,持续6个月以上则认为转为慢性肝炎。 单独2阳性:表示机体已获得对HBV的免疫力。若为患者则显示已恢复或痊愈,预后良好;若为乙肝疫苗接种者则标志对HBV产生了免疫力。 单独5项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目前体内是否仍有乙肝病毒活动需检测DNA才能确定。 1.3阳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病毒复制活跃。 1.3.5阳性,俗称“大三阳”,仅代表病毒复制活跃,但不代表是否发病。 1.5阳性,俗称“小二阳”是介于大三阳向小三阳的过渡阶段,说明病毒复制已趋于减弱,但不代表是否发病 1.4.5项阳性,俗称“小三阳”,说明病毒复制基本停止,但少数人由于病毒变异,DNA 呈高复制,仍然有较强传染性) 4.5项阳性,常见是急性乙型感染后恢复期体内已无病毒复制,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炎留下的痕迹目前体内无病毒活动。
2.4.5项阳性。常见是乙型肝炎感染后的恢复期,此时对病毒已有免疫力。
2.5阳性,常见是乙肝疫苗后接种,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恢复期,此时对病毒已有免疫力。
注意:个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或在转归中,两对半的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其它不同的表现组合,所以碰到不典型的组合不必担心,建议过段时间再次复检,一般不典型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4. 前S1抗原(Pres1),前S2(Pres2),以及HBcAb-IgM和HBcAb-IgG,是什么意思? 在检查两对半的同时,医生有时会同时加查一些辅助项目,如前S1抗原(Pres1),前S2(Pres2),以及HBcAb-IgM和HBcAb-IgG。这些检查项目仅做辅助诊断使用,并非常规项目,其中 (1)由于PreS1和PreS2的出现与HBsAg、HBeAg、HBV DNA及HBV DNA多聚酶呈正相关,因此可作为HBV新近感染的标志,表示体内有HBV复制。抗PreS1、抗PreS2可出现于急性乙肝恢复早期,一般仅持续数周至数月。临床上不常检测。 (2)HBc IgM和抗HBc IgG,前者早于后者出现。抗HBc IgM常出现于感染早期。慢性HBV感染者,抗HBc IgG持续阳性。抗HBc IgM阳性表示体内有病毒复制。该抗体下降速度与患者病情相关,如一年内不降至正常则提示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
5.定性和定量检查的区别
(1)结果表示不同:定性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或阴性,定量检查结果显示为具体的数字。 (2)检测方法不同:定性检查采用微板杂交、斑点杂交法,对是实验室条件和技术要求较低;定量检查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法,对实验室条件和技术要求较高。 (3)精确度不同:定性检查准确度高但精确度差,定量检查精度高(但由于技术限制,目前最高可精确到E02,因此定量结果小于100倍的变化均无意义)但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4)适用对象不同:定性检查价格便宜,检测方便,适于常规体检。定量检查价格昂贵检测要求高结果波动大(100倍),适于抗病毒治疗者动态检测疗效用。
6.关于“两对半”的常见误区: (1)仅凭“两对半”的结果能说明病情轻重吗? 两对半的结果仅仅说明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不能说明肝脏的损害程度,所以不能仅仅根据两对半来判断病情的严重与否, (2)仅凭“两对半”的结果,能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吗? 乙肝治疗用药的依据是肝脏的实际损害的程度。“两对半”的结果仅表示病毒与人体免疫的状态,不能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因此不能仅凭“大三阳”或“小三阳”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3)仅凭“两对半”的结果,能说明传染性大小或病毒复制程度高低吗? 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程度高低的指标是HBVDNA,在HBVDNA检测技术问世之前,医生只能通过“两对半”的结果间接推测病毒复制的概况,如“大三阳”大多病毒复制量高,“小三阳”大多病毒复制量低,但由于其太过粗略,在HBVDNA检测技术问世之后已趋于淘汰,目前只是习惯上仍有医生这样使用。 传染性与传染源(病毒)、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密切相关,单独以病毒多少讨论传染性大小是片面的容易造成误解。 (4)“两对半”定量结果中,某个指标的具体数值如“表面抗原2500”,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偶尔一次的“两对半”定量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连续几个月的检测结果,相前后比较才能说明某项指标的数字有所增减,且对于指导抗病毒治疗有意义。不要把表面抗原数据理想化或者线性化,要从大的格局大趋势看数据变化,对于幅度波动不必斤斤计较。
7. 有的人未经治疗 “两对半”结果发生的转化怎样理解? 很多战友多年前体检是“大三阳(1、3、5阳性)”后来变为“小三阳(1、4、5阳性)”、有的战友之前是“小三阳”后来变为“小二阳(1、5阳)”或者其他变化,也有人担心自己多年的“小三阳”会变回“大三阳”,还有的战友在治疗过程中“两对半”结果发生转化,这些都代表什么意义? (1)从“大三阳”到“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标志物转变的自然规律:感染乙肝最先常是“大三阳”,经过几十年病毒复制逐渐降低(大约每4、5年可以降低血清病毒水平1次方),按不同的病毒水平,经历不同的长时期,E抗原转阴,于是出现1、5项的“小二阳”(这时的E抗原转阴尚不稳定);而后人体免疫细胞产生E抗体,于是出现了1、4、5项的“小三阳”(这时的E抗原转阴就稳定了)。E抗体产生后病毒不再复制就会逐渐消失(E抗体的半衰期只有一年)又变成了“小二阳”,由于机体此时已经有了能产生E抗体的免疫细胞,如果病毒仍有少量复制,还能产生E抗体,则保持“小三阳”状态。此时,无论是“小三阳”还是“小二阳”均为病毒消耗殆尽的结果,是乙肝携带者中最稳定的状态,绝大多数新生的肝细胞不再被传染,已经感染的肝细胞逐渐衰老死亡,大约再过10年,慢性乙肝携带可以结束。 (2)从“大三阳”到“小三阳”的变化,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病毒复制水平、经历不同的长时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与青年乙肝患者以"大三阳"为主,而中老年患者则以"小三阳”为主。随着年龄增加E抗原的自然专阴率每年可达20%-30%。美国报告,60岁以上自然专阴可达80%。骆抗先早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乙肝病毒携带青年人约15%;45岁左右的不到 10%,多数已是“小三阳”;60岁上下的只有5%,差不多都是“小三阳”了;在老人院调查80岁以上的携带者见过3人, 90岁以上的老人中至今还没有见过慢性携带。
8. 表面抗原能否自动转阴? HBsAg(表面抗原)也能自然转阴,但是这种自然转阴率很低,有人发现HBeAg 的自然专阴率每年约8%-12%。我国专家研究HBsAg 的自然专阴率每年约0.5%-1.0%,50岁以后可达6%。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虚假医疗机构和假医假药,故意掩盖乙肝有自然转阴的事实,胡乱用药欺骗病人侥幸得逞变大肆宣扬!或者对乙肝的自然转阴避而不谈,大肆渲染肝硬化肝癌,以制造恐怖气氛以便从中渔利。
9.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两对半”相互变化要具体分析: (1)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复制”并不是“杀死病毒”,因此当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见效” 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乙肝病毒DNA转阴后,一旦停止治疗,病毒复制又会重新活跃起来,不断感染新的肝细胞,并产生大量的病毒抗原,此时化验乙肝指标,就又会会出现乙肝病毒DNA阳性,“大三阳”再现,病毒指标又变回到原样。 (2)核苷类药可直接作用于病毒基因的几个核苷酸,把病毒腰斩了,所以HBV DNA很容易(核苷类不同的药物DNA转阴时间长短不一)就能转阴,炎症也能很快消退,这是核苷类药的好处。但核苷类药对病毒抗原没有直接作用,要等到病毒快耗竭了,E抗原才会转阴,从“大三阳”转为“小二阳”一般需要三、四年。清除E抗原可以依靠抗病毒药物,胆E抗原清除后能否产生E抗体(由小二阳转小三阳)是人体的免疫功能了。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与抗原同时产生,一般要相差几个月,也有相差一、二年,甚至根本不产生。 核苷类药治疗E抗原阴转为“小二阳”后,有少数人还可能会逆转再变为“大三阳”。但是,如果出现E抗体后,抗体对同种抗原有对抗性,就不容易逆转回去了。核苷类药没有提高免疫的作用,如果“小二阳”后立即就停药很快会复发。但是出现E抗体,变为“小三阳”后再延长治疗一段时间,疗效会比较稳定,所以核苷类药治疗必需强调转为“小三阳”。 (3)干扰素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其抗病毒作用不如核苷类药强,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和控制病情都不如核苷类药快;而干扰素激发了病人的免疫功能,HBeAg的阴转率较高,停药后能持续抑制病毒复制,使炎症持续缓解。但是,由于很难预期何时出现E抗体,抗体出现又不是抗病毒药物的直接作用,所以国内外的专家意见都不把E抗体作为疗效终点,就是说:出现更好,没有出现也不见得会复发。
10.能否通过药物促进E抗原转阴或表面抗原转阴? (1)核苷类:此类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对于促进促进E抗原转阴或表面抗原转阴没有直接作用。 (2)干扰素:有调节作用,理论上存在促进E抗原转阴或表面抗原转阴的可能,但实践中出现E抗原转阴的时间很难估计,表面抗原转阴更是微乎其微。且通过治疗产生的表面抗体不是非常稳定,体内还可能残存很少数量的病毒,有少数人还可能会逆转。 (3)提高免疫的“食品”、“保健品”或“药物”:所谓“提高”本身就是对免疫机制的错误认识,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如“过敏”就是免疫力太高的表现,乙肝涉及的免疫机制非常复杂,免疫作用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清除病毒但同时也损害肝细胞。目前医学水平仅仅停留在观察到现象的层面,其机制远未获得揭示,而市面所谓“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大多徒有虚名或者纯粹是商业噱头,当然一些确有“提高”免疫的食品,但是该免疫大多是非特异性免疫与乙肝没有直接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