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疫苗脱逸的突变乙肝病毒或将威胁乙肝的控制 ...
查看: 701|回复: 0
go

疫苗脱逸的突变乙肝病毒或将威胁乙肝的控制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现金
4865 元 
精华
帖子
1027 
注册时间
2004-11-2 
最后登录
2020-4-2 
1
发表于 2011-8-4 10: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科罗拉多威尔镇(EGMN) ——丹佛科罗拉多大学的内科和儿科教授Myron J. Levin博士在丹佛儿童医院组织的儿科传染病大会上报告,疫苗脱逸vaccine escape)的突变乙型肝炎(乙肝)病毒(VEMs)将会给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乙肝控制项目业已获得的成果带来严重威胁。


VEMs最常出现于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率较高或采取全民乙肝疫苗接种的地区,如中国台湾。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疫苗接种之前的年代,7.8%的台湾乙肝患者感染有疫苗无法识别的变异乙肝病毒(Antivir. Ther. 2010;15:463-9)。在台湾引入儿童全面乙肝疫苗接种15年后,乙肝患者中的VEMs感染率接近25%

从更积极的方面讲,虽然在台湾,乙肝患者的VEMs感染率确实有提高,但其严重乙肝患者却明显减少。实际上,自引入疫苗以为,台湾儿童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降低了95%,而这一人群肝癌的患病率也下降了60%

Levin博士发现:虽然,此结果提示问题尚不明显,但值得我们监测。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需要重新设计疫苗以使其可识别VEMs并且包含那些不易于受脱逸变异影响的蛋白。

产生VEMs的选择压力有两个不同的来源:免疫接种和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

乙肝病毒是一种应用逆转录酶进行自身基因组复制的病毒,就象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一样。逆转录是一种极易出错的过程,可导致HBsAg中的单个氨基酸变异。由乙肝疫苗带来的抗体特异性的靶向这些表面抗原蛋白。若表面抗原蛋白包含有突变,疫苗可能无法中和病毒,这样VEM就产生了。

另外,由于VEM含有变异的抗原决定基(表位),它们可能无法被检测HBsAg的实验识别。Levin博士说:某些患者可能患有慢性乙肝,但你却无法发现他们。

这样,在持续不断地减少新发乙肝病例和减轻慢性乙肝疾病给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的同时,全球乙肝免疫项目也诱发了VEMs的产生,因此不知不觉中,该项目也播下了自身失败的种子。

另外一个完全独立的促进VEMs产生的原因是拉米夫定常导致逆转录酶基因的变异,其变异也会导致表面抗原基因的突变。这些基因的变异可引起表面抗原蛋白的变化,在不当的情况下它将导致VEMs的产生。

Levin博士表示:其结果依赖于新的变异是否稳定、是否可引起表面抗原中结合位点结构(中和特点)的改变、是否可在人类个体之间传播、是否导致急性或慢性疾病。若以上均有肯定的答案,那么拉米夫定治疗可导致产生更多的VEMs

拉米夫定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核苷类似物,由于其较为廉价、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肯定(最起码应用早期如此),这种药物的单一疗法仍被一些医疗资源较贫乏的国家广泛应用。可是,拉米夫定单药疗法最终将导致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的出现,就象HIV感染和结核单药治疗发生的情况一样。

世界卫生组织正密切监测乙肝VEM的情况(Bull. World Health Org. 2010;88:66-73)。而仍不清楚乙肝疫苗接种和拉米夫定治疗的同时应用是否会加快VEMs的产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5-30 10:16 , Processed in 0.01455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