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金
- 521 元
- 精华
- 20
- 帖子
- 8659
- 注册时间
- 2011-4-3
- 最后登录
- 2011-12-9
|
双环醇片引起乙肝患者肝功能恶化
发表于:04 5 2007 6:37PM 作者:刘宏 李曼
患者男,33岁。因发现HBsAg(+),肝功能异常10年,乏力、纳差半个月,于2003年10月9日到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10年前体检发现HBsAg(+),HBeAg(+),抗HBc(+),ALT升高。间断服用澳太乐冲剂、金马肝泰片、甘草酸二铵等药物口服治疗,但肝功能始终未恢复正常,ATL最高为200 U·L-1。2002年8月起,口服中药汤剂治疗3个月,疗效不显。2002年12月,在外院检测HBV DNA 2.13×105 copies·ml-1。2003年2月19日,经医生建议,自购双环醇片治疗。治疗方法为:25 mg·d-1,tid口服。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ALT降至正常。治疗4个月后复查,ALT仍正常,HBV DNA(-),e抗原阴转,e抗体(+)。因双环醇片治疗有效,为巩固疗效,继续使用双环醇片治疗。2003年9月底,患者自觉乏力、纳差、厌油腻,在当地医院复查肝功能:ALT 116 U·L-1,AST 359 U·L-1。因阅读双环醇片说明书,有降低转氨酶作用,故仍继续使用。但乏力、纳差症状加重,并出现尿黄。10月8日在外院复查,ALT 644 U·L-1,T-Bil 47.2 μmol·L-1,AFP(-),因肝功能明显升高,转我院治疗。10月9日在我院门诊查体发现: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面色晦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肋下可及1 cm,脾肋下及边,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复查:ALT 506 U·L-1,AST 911 U·L-1,T-Bil 47.1 μmol·L-1,D-Bil 21.0 μmol·L-1,HBV DNA<2.0×102 copies·ml-1,e抗原阴转,e抗体(+)。因医生认为双环醇片与联苯双酯有相同成分,可能引起以AST明显升高为特征的肝功能损害,故建议患者停用双环醇片,改用甘草酸二铵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一次治疗。7天后复查:ALT 359 U·L-1,AST 196 U·L-1,T-Bil 33.8 μmol·L-1。继续治疗,每半月随诊一次。1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甘草酸二铵逐渐减量后改为口服。12月4日第4次随诊时,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150 mg,bid治疗,肝功能仍正常。
讨论 双环醇片为近年来治疗肝病的新药,是联苯双酯的换代产品,具有良好的降低ALT作用,体外试验,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临床研究中发现,部分患者服用该药后血清病毒学标志受到抑制[1]。该患者服药后ALT一度降至正常,HBV DNA阴转,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说明该药确有一定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患者在长期服药后,出现ALT、AST和血清胆红素升高,且AST明显大于ALT,患者出现肝炎加重的临床表现。由于患者HBV DNA仍为阴性,不能用乙肝病毒活动引起肝损害来解释。由于该药与联苯双酯有相同成分,而联苯双酯引起以AST明显升高为特征的肝损害,甚至发生黄疸早有报道[2,3];且该患者在停用双环醇片治疗,改用甘草酸二铵治疗后痊愈,说明该患者在双环醇片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肝功能异常与该药有关。本例报道提示临床继续观察。
参考文献
[1]徐道振.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N].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18(16):22.
[2]蔡晧东,卢书伟,鲁岩. 联苯双酯引起肝损害加重5例.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2(3):187.
[3]刘德恭,姚爱卿,郭雁宾. 联苯双酯治疗慢性肝炎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6例. 新药与临床,1986,5(5):2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