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 表面抗原 | 抗-HBs (HBsAb) 表面抗体 | HBeAg e抗原 | 抗-HBe (HBeAb) e抗体 | 抗-HBc (HBcAb) 核心抗体 | 意义 | + | - | - | - | - | 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 + | - | + | - | - | 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 | + | - | + | - | + | 急性或慢性感染传染性强 | + | - | - | + | + | 急性或慢性感染后期传染性低 | + | - | -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 | + | + | + | - | + |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 + | + | +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 | | | | | | ②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 - | + | - | - | + | HBV感染,恢复期 | - | - | - | + | + | ①HBV感染已过 | | | | | | 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 - | + | - | + | + | HBV感染恢复期 | - | + | - | - | - | ①注射疫苗后 | | ②遥远的过去感染 | | ③假阳性 | HBcAb是HBcAg对应抗体,它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包括IgM、IgG、IgA三种类型。 HBcAb-IgM阳性是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具有高度传染性。HbcAb-IgM阳性还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而HB-CAb-IgG阳性高滴度是指正在感染,HbcAb-IgG低滴度则指过去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HBV)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
(2)抗-HBs
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抗HBs 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2、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
(1)HBcAg
HBcAg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当中,血液中没有游离的HBcAg,因此用常规方法在血液中检测不到 HBcAg 。
(2)抗-HBc
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3、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 )
(1)HBeAg
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
(2)抗-HBe
抗-HBe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小三阳”组合中,抗-HBe阳性提示HBV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传染性变小。 化验项目 | 缩写符号 | 法定单位 | 总胆红素定量 | TBiL | 1.7-17.1μmol/L | 直接胆红素 | DBiL | 0-6μmol/L | 谷丙转氨酶 | ALT | 5-40u/L | 谷草转氨酶 | AST | 5-40u/L | γ-谷氨酰转肽酶 | γ-GT | 5-54u/L | 乳酸脱氢酶 | LDH | 109-300u/L(速率法) | 碱性磷酸酶 | AKP | 35-125u/L(速率法) | 胆碱性酯酶 | CHE | 4.2-9.8ku/L(速率法) | 血清总蛋白 | TP | 60-80g/L | 白蛋白 | A | 35-55g/L | 球蛋白 | G | 20-30g/L | 胆固醇 | CHO | 3.1-5.7mmol/L | 甘油三酯 | TG | 0.23-1.24mmol/L | 凝血酶原时间 | PT | 11-14秒 | 凝血酶原活动度 | PTA | 80-100% | 肌酐 | Cr | 44-133μmol/L | 尿素氮 | BUN | 1.79-7.14mmol/L | 血糖 | GLU | 3.89-6.11mmol/L | 甲胎蛋白 | AFP | 50μg/L | 免疫球蛋白G | IgG | 12.87±1.35g/L | 免疫球蛋白A | IgA | 2.35±0.34g/L | 免疫球蛋白M | IgM | 1.08±0.24g/L | 补体3 | C3 | 1.14±0.27g/L | 补体4 | C4 | 553±109mg/L | T淋巴细胞亚群 | CD3 | 0.56-0.76% | | CD4 | 0.38-0.52% | CD8 | 0.22-0.32% | 常见肝病的主要试验检查结果 | 急性病毒性肝炎 | 慢性肝炎 | 肝硬化 | 原性性肝癌 | 胆汁淤积 | | 典型 | 轻型 | 重型 | 迁延型 | 活动型 | 代偿期 | 失代偿期 | | 肝内性 | 肝外性 | 血清总胆红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合胆红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ALT、AST | ↑↑ | ↑↑ | ↑↑~↑↑↑ | ↑ | ↑↑ | -~↑ | -~↑↑ | -~↑↑↑ | ↑~↑↑ | -~↑ | 腺苷脱氨酶 | ↑ | ↑ | ↑↑ | ↑ | ↑↑ | ↑↑ | ↑↑ | -~↑↑ | -~↑ | - | 碱性磷酸酶 | ↑ | - | -~↑ | - | ↑~↑ | - | -~↑ | ↑↑↑ | ↑↑↑ | ↑↑↑ | γ谷氨酰转肽酶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蛋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γ球蛋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胆固醇 | - | - | ↓ | - | - | - | ↓ | -~↓ | ↑↑ | ↑↑↑ | 胆固醇酯 | ↓ | - | ↓↓ | - | ↓ | - | ↓↓ | -~↓↓ | ↑ | ↑↑ | α脂蛋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凝血酶原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胆汁酸 | ↑↑ | ↑ | ↑↑ | ↑ | ↑↑ | ↑ | ↑↑ | -~↑↑ | ↑↑↑ | ↑↑↑ | 氨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中*胃肠外注射维生素K后恢复正常,↑表示升高的程度 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Hepatoplastin test
HPT 静脉血2ml,以109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 HPT活动度能较正确地反映血浆因子Ⅶ、Ⅱ、Ⅹ的活性变化,特别是当肝细胞损伤或肝功能异常时,Ⅶ因子最先减少,因子Ⅱ、Ⅹ的减少次之,故本试验对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较PT敏感。 【正常参考值】 67.2 ~ 133.6%
【异常结果分析】 活动度降低:见于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慢性肝损害、阻塞性黄疽,其严重程度与这些因子呈正相关。此法作为华法林类抗凝治疗的实验监测指标优于PT试验。 部分摘自健康123医疗保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