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交流 存档 1 [原创]再度苦相逢--DNA已转阴,HBsAg在下降中 ...
楼主: sooroos

[原创]再度苦相逢--DNA已转阴,HBsAg在下降中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41
发表于 2007-3-18 11:23

 

读书偶得(23)

 

Sanchez—Fueyo等_1 ]在术后18个月停用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停用两周后接种疫苗,72% 的患者抗HBs>10 IU/

I ,在中位14个月的时间中没有病毒复发

我想这真是个好休息。跟我的一些思路相吻合。

 

[em06][em06][em06][em06]

 

Angelico等在另一个研究中发现即使术后通过加强接种也只有1 1.8 %的患者抗HBs>100 IU/1 。

有些沮丧噢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0 21:28:37编辑过]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2

现金
202 元 
精华
帖子
2 
注册时间
2007-3-18 
最后登录
2007-3-18 
142
发表于 2007-3-18 14:09
与HBV斗,其乐无穷!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43
发表于 2007-3-20 03:49

 

 

读书偶得(24)

从150个阳性表达克隆中筛选出一株表达量最高的克隆株MC23,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HBsAg中蛋白单体主带分子量在34kD、37kD左右,表达量约为200μg/L

HBV的外膜蛋白由S基因编码,在S基因中有3个转录启动子AUG(ATG),分别位于基因组的第2848、3172和155位,从不同的启动子开始转录,可以得到三类分子量不同的HBV外膜HBsAg构成HBV的外壳。自HBV-DNA长链第155位AUG开始转录,得到一个226氨基酸(aa)的肽段,分子量约2.5kD,称为小蛋白(SHBs),即S蛋白。从HBV-DNA长链第3172位AUG开始转录可以得到一个281个aa肽段,分子量约为33kD,含有S和PreS2蛋白,称为中蛋白(MHBs)。从HBV-DNA第2848位AUG开始转录,得到389或409个aa肽段,分子量39kD,含S、PreS2和PreS1蛋白成分,称为大蛋白(LHBs),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所含的三种肽链比例不同。PreS1蛋白由108或119个aa组成的肽段,N末端游离,C末端与PreS2蛋白的N末端连接。其长度因亚型而异,adw亚型的PreS1蛋白ayw亚型约长11个aa,PreS1蛋白位于病毒颗粒表面,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1~3]。

[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4:53:39编辑过]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44
发表于 2007-3-20 04:01

 

读书偶得(25)

 

PreS1抗原的表达与HBV-DNA、HBcAg的表达相平行,因此认为PreS1抗原可能主要在HBV复制阶段表达。 

[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5:50:56编辑过]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45
发表于 2007-3-20 04:27

 

读书偶得(26)

有人比较病毒基因编码能力和病毒多少,发现hbv dna负链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而其正链开放读码区,不能编码病毒蛋白。
  
hbv dna负链有四个开放区,分别称为s、c、p及x(图26-2),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s区可分为二部分,s基因和前s基因。s基因(核苷酸155~833)能编码主要表面蛋白。s基因之前是一个能编码163个氨基酸(2,848-154)的前s基因,编码pre s1和pre s2蛋白。c区基因包括前c基因和c基因,分别编码hbeag和hbcag。p区最长,约占基因组75%以上,编码病毒体dna多聚酶。x区(核苷酸1,374~1,835)可能编码有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长链的裂口位于此区。

[em10]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46
发表于 2007-3-20 04:45

读书偶得(27)

目前认为hbv是非溶细胞性的,即不会增殖裂解被感染的细胞。因此,机体清除乙肝病毒主要依赖t细胞(tc, t杀伤细胞)或通过抗体介导的k细胞来杀伤靶细胞,将病毒释放于体液中,以后再经抗体作用

多数人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发挥免疫作用。因此,抗体介导的k细胞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并认为是杀伤靶细胞的重要免疫机制。除上述t细胞作用低下外,还有人认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生与t细胞抑制性功能低下,tc细胞或k细胞的杀伤功能过强有关,从而造成肝细胞持续损伤

[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5:49:00编辑过]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47
发表于 2007-3-20 04:48

读书偶得(28)

hbc的出现反映了hbv新近感染及正在体内进行增殖,因此,它可用为hbv在体内复制的一个指标抗~hbc与肝中hbcag量有关慢性hbsag携带者抗hbc滴度较低,慢肝活动期、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则较高。滴度波动与病情呈平行关系,由于抗hbc在疾病恢复过程中不仅不升高、反而下降,因此,认为抗hbc与抗hbs不同,它与保护无关,而与病毒增殖和肝细胞损害有关。抗hbe能使病毒活力降低,可能有保护作用,但机制不一样。

[em10]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48
发表于 2007-3-20 12:12

 

读书偶得(29)

氧化苦参碱(oxy)在50μg/ml-2000μg/ml浓度范围内剂量相关性抑制2.2.15细胞分泌hbsag及hbeag,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oxy对hbsag及hbeag的分泌抑制率逐渐增强,在药物作用第20天,对hbsag及hbeag的分泌抑制率最高,可分别达93%及63%,虽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对hbsag及hbeag的ti分别达到63及6.2。

[em10]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49
发表于 2007-3-22 07:39

读书偶得(30)

暴露后免疫预防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国际单位,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l针20ug乙肝疫苗,并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各20ug乙

肝疫苗 ,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Rank: 6Rank: 6

现金
1616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1-12-18 
150
发表于 2007-3-22 11:23

 

读书偶得(31)

200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研讨会将慢性HBV感染分为3期,即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期和非活动性或无症状HBV携带期

 

如果这是一般的规律,那么就是说带毒者的发病是迟早的?慢性清除也是必然的?

[em10]
---sooroos---我对乙肝的假设和推论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0010&pid=5668597&page=4&extra=#pid5668597中国肝病名家研究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9548&extra=&page=1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30 16:38 , Processed in 0.01980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