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精华资料 存档 1 乙肝患者的好消息
楼主: liver411

乙肝患者的好消息 [复制链接]

Rank: 1

现金
25 元 
精华
帖子
9 
注册时间
2009-4-24 
最后登录
2009-6-6 
781
发表于 2009-4-24 13:48
强烈建议版主把这篇文章置顶!

Rank: 3Rank: 3

现金
112 元 
精华
帖子
98 
注册时间
2008-12-3 
最后登录
2017-11-19 
782
发表于 2009-4-28 12:27
等待中……

Rank: 6Rank: 6

现金
1949 元 
精华
帖子
888 
注册时间
2009-2-3 
最后登录
2012-11-7 
783
发表于 2009-5-1 19:36
在无知的假药黄汤骗子们看来,根本不需要如此复杂的研究。他们只要给自己披上一副“博大精深”的外衣,就无所不能!

Rank: 1

现金
16 元 
精华
帖子
7 
注册时间
2009-4-28 
最后登录
2009-5-24 
784
发表于 2009-5-1 20:46
什么时候出来新药啊,360裸体等

Rank: 4

现金
632 元 
精华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8-7-19 
最后登录
2018-9-5 
785
发表于 2009-5-1 20:47
看起来其应该不是骗人的消息,应该是很科学很专业严禁的研究,我们广大战友终于看到了希望,好好的战斗,耐心的等待吧

Rank: 4

现金
272 元 
精华
帖子
119 
注册时间
2009-4-23 
最后登录
2009-11-6 
786
发表于 2009-5-1 21:46
什么时候出来新药啊

Rank: 1

现金
19 元 
精华
帖子
9 
注册时间
2009-5-2 
最后登录
2009-5-5 
787
发表于 2009-5-2 23:18

5月2日的新闻联播所说的好消息

体细胞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乙肝之所以久治不愈、患者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产生免疫耐受,是因为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的缺陷;病毒侵犯肝脏细胞,并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造成肝脏炎症的同时引起肝脏的慢性纤维化,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要清除潜伏在细胞内的病毒、缓解和减轻肝脏的炎症,除了积极、合理地应用抗病毒药物之外,增加自身免疫细胞数量、增强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免疫重建是关键。因此体细胞治疗是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体细胞治疗是生物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过继性免疫治疗,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和病毒相关性疾病的免疫学治疗方法。其过程是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活化、增殖后,再转输入患者体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在患者体内发挥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CIK是一种高效杀伤活性的异质性细胞群,其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为1%~5%,经大量扩增后,具有显著杀伤肿瘤和清除病毒活性,在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是目前最新、最好的免疫治疗方法。
  通过体细胞疗法在体外可以获得活化的、功能完全正常的免疫杀伤细胞。将其回输给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就可以打破机体原来对乙肝病毒产生的免疫耐受状态,使机体免疫系统像正常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一样,发挥其正常的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并产生保护性抗体,清除病毒。

体细胞与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本质区别

  两者在概念和途径上有明显的不同。体细胞属细胞疗法范畴,用经过激活和扩增的免疫细胞,对HBV产生直接、主动、精确定向的攻击,从而有效杀灭乙肝病毒。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将HBV基因导入表达载体,或用乙肝的部分抗原注射给人体后,在体内通过复杂途径达到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效应的目的;因该途径曲折漫长且要求机体具有最佳免疫状态,故作用属间接的,是调动了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体细胞由于在细胞成熟活化过程中应用了乙肝病毒特异性抗原,使回输的自体免疫杀伤细胞更具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和靶向性,同时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多可以增强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因而其效果更加卓著且治疗时间短。

体细胞与核苷类药品、干扰素及传统中药相比独具优势

  近年研究证明,很多药物主要靠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来间接作用于患者的免疫系统,期望改善或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效果较差。而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不能清除肝细胞核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因此停药后容易复发。长期用药导致的病毒变异使药物治疗更加困难甚至无效。体细胞则完全摆脱了药物治病的模式,主要针对机体免疫应答的中心部位和关键环节,利用机体免疫最具活性的成分充分调动免疫功能,故能确切杀灭乙肝病毒,彻底治愈乙肝。

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治愈后不易复发

  抗病毒药物只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而不能清除病毒,而且疗程很长甚至终身,一旦停止用药,就容易复发;长期用药导致病毒基因变异,更加难以治疗。
  细胞治疗是根据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慢性化的发生机理而设计,在体外通过细胞和分子免疫学方法获得功能完全正常的抗原递呈细胞,即在体外直接恢复有缺陷的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并大量增殖和活化杀伤性免疫细胞,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像正常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一样,可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的抗体和特异性的杀伤性免疫细胞,来对抗乙肝病毒,最终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包括肝细胞核内的病毒复制模板--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使病毒失去复制的基础,从而最终治愈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该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耐受”问题。所产生的免疫细胞还具有记忆功能,即便复发或者再感染,免疫细胞一样会将病毒清除。

治疗期间要跟踪检查的指标


  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检测、抗原定量检测(生物芯片法)及HBV-DNA定量一次,治疗结束后全面复查一次。
疗程结束后随访1-3年,随访期间每半年做相关检查一次。

体细胞在杀灭细胞内乙肝病毒时,不会造成正常肝细胞的损伤

  机体内特异性免疫杀伤细胞清除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即胞毒途径和非溶胞途径。胞毒途径是借助其分泌的穿孔素、颗粒酶及其表面表达的FAS配体等介质摧毁感染病毒的靶细胞;非溶胞途径是指机体针对HBV编码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特定的细胞因子来抑制HBV的复制、破坏乙肝病毒的合成,继而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这条途径中的过程中只是清除了靶细胞内的病毒,而对靶细胞本身无损害。国内外实验研究表明,非溶胞途径在胞内病毒清除过程中起更重要的作用。所以体细胞一般不会对肝细胞造成大的损伤,一般有轻度和短期的转氨酶升高,不必为此担心。

体细胞治肝技术的收治范围

1、年龄在16岁—65岁左右。
2、确诊慢性乙肝患者,代偿期肝硬化者。 
3、转氨酶(ALT)≤400U/L;总胆红素(TBIL)≤40umol/L。
4、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弹,包括由于病毒变异,对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者。
5、可与其他抗病毒治疗方法如干扰素、拉米呋啶、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联合应用。
6、女性必须不在孕期和哺乳期,育龄期患者接受治疗时必须坚持避孕 。
7、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不适合体细胞技术治疗

1、体重在31公斤以下的患者;
2、严重肝硬化,如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严重贫血等症状者;
3、酒精性、药物性和自身免疫性肝炎;
4、合并恶性肿瘤、结核、艾滋病、精神疾患及严重的心肾疾患、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患者。
5、对注射有严重过敏史的过敏体质者;

体细胞疗法治疗乙肝注意事项

  勿过劳、禁酒、防止不良精神刺激、多食牛奶、鸡蛋(勿煎)、瘦肉、鱼、菌类食物及新鲜水果、不食肥腻、煎(敏感词)、烧烤、腌制、熏制及麻辣刺激食物,防止感冒及其它感染,慎用抗菌素及其它损害肝脏药物,遵守治疗计划,按时接受治疗。



真的还是假的呢?????、

Rank: 1

现金
19 元 
精华
帖子
9 
注册时间
2009-5-2 
最后登录
2009-5-5 
788
发表于 2009-5-2 23:26
5月2号的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中说“ 我国体细胞治疗乙肝病取得成功并正式应用于临床 。一项采用体细胞治疗乙肝的新技术近日在解放军第261医院研究成功并正式应用于临床。该技术通过少量提取患者细胞后经过体外培养,再输回到患者体内激活免疫杀伤细胞,以达到杀灭血液及肝细胞内的病毒。 ”
真的还是假的呢?真希望可以治疗了,因为我真的想要一个健康的小宝宝,这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了。哎!~~~~~~~~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我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幸亏有我亲爱的老公不嫌弃我,可是我真的不想让老公失望,想为他生一个健康的小宝宝,不。。。不是一个可能的话好想生上几个哦。我的愿望能实现吗?

Rank: 6Rank: 6

现金
1276 元 
精华
帖子
681 
注册时间
2009-4-24 
最后登录
2017-12-7 
789
发表于 2009-5-9 12:38
估计国内要乘机造假了,新的基因疗法经过N个科学家,院士,经过N年现以研制成功。大小三阳三到五针彻底转阴,永不复返。

Rank: 3Rank: 3

现金
83 元 
精华
帖子
67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09-8-12 
790
发表于 2009-5-9 14:44
到底真的假的啊?
这帖子从05年顶到09年,四年了,药呢?研制出来了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5-19 21:37 , Processed in 0.01432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