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三十以后 存档 1 走進美國名校
楼主: liver411

走進美國名校 [复制链接]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1
发表于 2004-12-4 06:43
如果學生兼顧學習和課外活動或公益活動比較吃力,可以將課外活動和公益活動的時間錯開前移,也就避免其與主課或升學考試有衝突。

 再則,如公益活動與一些科學競賽活動能兼顧時,則應盡量兼顧,會有一石兩烏甚至一石三烏之效。

 因此,統籌安排對一個有志高中生來說十分重要。我們的建議是,十年級暑假應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社會義工勞動必須從這一暑期開始。如有心參與科學競賽的話,選題動手的時間最好也是十年級暑假。因為即使進展順利,十年級下半年還要完成掃尾和總結,如此才能趕上十一年級春際的科學競賽展。

 十年級暑假最好還要開始PSAT考試的準備,配合十年級的預考,可得到滿意的成績。家長可幫助多借參考書,督促多做練習。

 PSAT的準備實際上也是SAT-I考試的準備。十年級暑假應是SAT-I考試的重點準備時間,最好花點錢,參加個輔導班,可望成績會有顯著的提升。

 如這一階段準備得不錯,可在暑假結束之際或開學之初安排一次SAT-I的考試,同時作為PSAT考試的熱身,並在十一年級考過PSAT之後,趁餘熱再稍作準備,安排第二次SAT-I的考試。

 對於想採取早期申請大學的學生來說,這種計劃是可行的。因為縱使第二次SAT-I的成績仍不理想,十一年級暑假後還有雪恨之機。一般而言,三次即可,多考的弊端前已述及。

 在考PSAT和SAT-I的這一段時間內,還要考慮穿插進行ACT和SAT-II的考試。對正常檔期申請學校的學生來說,這一時間可安排在十一年級暑假之後,但必須在十二年級的十二月底之前拿到可靠的成績,這樣才不致於影響正常申請。

 當然,這些安排還不包括正常的GPA考試和學習,也不能打斷長期計劃中的課餘活動,如校隊體育運動或鋼琴、提琴之類的樂器練習。

 如孩子的能力確實不錯,這一段時間內還要穿插一些競賽活動。

 由此可見,高中十年級和十一年級是何等緊張繁忙。這些活動安排可以由家長參與,因為許多活動必須家長接送,時間安排上必須與家長取得一致。

 事實上,就我所知,許多家長都是替孩子一手包辦了這些統籌安排。這樣做雖更加周密合理,但也失去了孩子的鍛練機會。我們家的情況則是完全由女兒自己安排,定下後再通知我們。

 因為在大學裡工作,周末,我們會有充裕的時間配合行動,不受干擾。我最清礎的記憶就是女兒床頭那幅條形日曆,上面密密麻麻地圈點好了她的全程安排,連圖書館借書還書的日期都標得清清礎礎。

 那段時間,幾乎每個周末都有活動,不是考試就是競賽,還有各種課外活動。盡管很忙,事務雜亂,可女兒安排得井井有條,從未耽誤過任何考試和活動。

 在我們的經驗體會中,由於事務繁雜,所以統籌安排早期行動就顯得特別重要。早就有時間、就有餘地,一但發現問題,也能調整補差。晚了,一步被動則步步被動。這對孩子圓滿完成高中學業,對孩子向世界名校的衝擊,無疑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我們介紹經驗的話,我們不得不把這一經驗重點介紹給關注孩子成長的父母們。

 三、重視選課

 本想擬選課學問,後一想不妥。選課本來是很簡單的事,重視足矣,實在是沒有學問而言。

 早在〞GPA記錄〞一節中就已討論過選課問題,在此只是不同角度的探討。反復強調即是重視。

 由於高中設有不同程度的課程,以AP課最具挑戰性和競爭性,因此,如孩子能力能勝任,一定要選AP課或一些能帶來挑戰和榮譽的課程。

 AP課不僅是角逐名校所必需,而且還能通過全國考試帶入大學計算學分。

 名校錄取中,在參考GPA成績時,AP課的成績B級往往比Non-AP課的成績A級更具競爭力,這就是要入名校的學生為什麼要重視選課的原因。

 在沒有充分調動和發揮孩子學習積極性的情況下,低選課有幾個直接的害處。

 首先是孩子在成績A面前容易滿足,不再求進取。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前面章節裡提倡引導中小學生多讀書,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原因。中小學課程輕鬆,沒有壓力,孩子容易得A,也容易滿足。

 進入高中後,功課緊了,競爭激烈了,可你卻因為選課避開了這種競爭,當你還在成績A前沾沾自喜時,實際上已經落伍很遠了。

 低選課的另一害處在於,當孩子覺醒時再往上趕就困難了。

 前面討論過,高中課程設置程度不同,從高向低調整容易,從低向高走卻幾乎不可能。要反覆申請,老師推荐,然後才能調課,手續繁雜,一般不拿出真本領好成績是不易辦到的。

 此外,有的大學在錄取時會將低選課的成績與高選課的成績相比較而調節,這種調節一般以半級差別為準,即Nop-AP課的A-可相當於AP課的B+。但是,在名校錄取中,許多錄取人員對Non-AP課的成見很深,即使是A也難能與AP課的B相比。因此,AP課和Non-AP課的實際差距要比理論上的差距大得多。

 如是說,選AP課或選能獲得榮譽的課程對今後角逐名校是十分重要的,父母要從孩子進入高中後就予以把握和指導。

 一般而言,選擇難度大的課需要老師的推荐和認可,因此,保持良好的GPA成績是選AP課的基礎,並非是自己想選就選。家長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設定課程的難易。如果希望孩子能選讀AP課,則應早作準備,早作努力。最好的時間應是八年級。只要八年級時成績好,入高中後的選課難度就容易上去。

 當然,這種建議的採納應視孩子的能力而定。如孩子已經很努力讀書,可還達不到這種要求,則不必勉強。勉強的結果將會更糟,因為 既然AP課的成績實在上不去,何不得點Non-AP課的高分呢﹖美國大學多得是,並非是一定要讀名校才有出息。

 設定計劃的合理性十分重要。量力而行、度身做衣,同樣適用於孩子的教育。高選課的建議是為那些精力能力均尚未完全開發的學生而言。請家長們記住:對於給點壓力就出油的孩子,一定要重視選課的難度,不要埋沒了孩子的能力,不要荒廢了高產油井!(待續)

第四章  成功要訣 (續)

 四、主次分明,以點帶面

 孩子的教育要講全面發展,但絕不等於主次不分。

 什麼是主,什麼是次﹖毫無疑問,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應把學業視為頭等重要。

 近日有閑,偶爾上網,發現有個張XX教授異常活躍,自負的感覺給人一種不得諾貝爾獎勝得諾貝爾獎的味道。當然,他自有可誇口的資格,一輩子苦下來,可以戲說人生了。可細讀他的講話記錄,有些地方卻灑脫得讓人吃驚。在講什麼學習方法時竟說他育子女的方法是不准孩子得高分,得了高分就要挨訓,訓他浪費了時間和精力。他說他準備讓兒子二十五歲以後才允許小試身手,後來兒子憋不住了,十八歲時就要求父親可不可以試了,他說可以試試,一試就得了個滿分。

 這段文字讀得我目瞪口呆,這真是天才世家,老天才加上一個小天才,了不得的事例,足以謠言惑眾。

 我們女兒去讀麻省時,尚不到十八歲。第一個月傳來的信息說書很難讀,功課既多又難,壓力挺大。不知張先生兒子十八歲時讀的什麼學校﹖我們這兒有許多社區大學,想來鶴立雞群時得個滿分也是有的。女兒讀高中時,常常得什麼一百二十分、一百六十分,很納悶,問她是多少分制,答百分。那滿分之外是什麼,是附加分。如此,連附加分也算上,既使得了個滿分也不值得如此誇耀!

 反正,我是沒有他那種大家氣概了。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孩子在讀書時吊兒啷噹的。也許這就是小人物孩子想出人頭地之路。

 我常教育孩子,學生學生,一定要以讀書為主,否則便是不務正業。張教授是鼓勵學生們先去找自己感興趣的事去做,而我們認為,人一輩子若以興趣為職業是奢侈的享受,可遇不可求。人第一重要的還是謀生就業,有了飯吃再講興趣,再說,就一般孩子的鑑別能力而言,是分不清孰好孰劣,是找不準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所在的,否則,就不是孩子了。

 因此,讀書是不能講什麼興趣不興趣的。有興趣更好,沒有興趣也要讀!

 實際上,恐怕連張教授本人也不知該講點什麼是好,只怕口上說的,心裡想的並不一定一樣吧﹖要不,他怎麼說自己學中文能背古詩古詞古文,學英文能背聖經創世紀呢﹖我想,張教授背創世紀時一定不很好玩,說不定還索然乏味。只是想到要打好語言功底才如此傾費心血。人哪,老來貴在自尊自重自謙自愛,不要太張狂。成名成家的人在同年輕人交往時,還是不要那麼灑脫為好,信口開河,胡說八道,自以為高屋建嶺,誤人子弟卻在不知不覺之中。

 因此,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把讀書擺在第一位,要時刻提醒孩子注意,該讀書的年齡不讀書將貽誤終生!

 提倡孩子全面發展是我們的目標,但當孩子能力有限制時,主次關係還務須分清。因為就升學而言,除超一流大學過份刻求之外,其它也是很好的大學其錄取標準會有很大差別。許多中上流的學校,錄取時還是只看成績的,加州的伯克萊大學的錄取計算公式就是明證。還有像密西根這樣相當不錯的大學,其錄取也是以學業為主,其它參考指標則降於很次的位置。

 因此,孩子上不了前五名大學時,最好的方法還是少幹點別的,集中精力讀書,學業才是最最重要的標準。當學業顧得過來時,再講全面發展,再講德才兼備,再講錦上添花!

 明確這一點之後,再回來講課餘活動社會活動的安排。

 前面討論過,只要孩子能兼顧,則要鼓勵孩子多參與這些活動。但在具體過程中還需家長督促監控。最好的方法是將興趣精力和時間集中在一兩件事情上,千萬不要貪多,面面俱到。貪多了不僅孩子累,家長累,效果還不好。集中在一兩個項目上,做好它,做出成績來,不僅孩子會有成就感,日後升學競爭也派得上用場。什麼都參加,什麼都是蜻蜓點水一般,最後叫你講也拿出不像樣的東西來,這種設計安排便是失敗的策略。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自然,良好師生關係無疑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尊師愛校,這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起碼品行。但是,這裡所說的是具有針對性目的的師生關係。這個目的就是升學的需要,競爭名校的需要。

 當然,我們並非提倡勢利,用得著老師才去注意培養感情、建立關係,否則便置之不理。果真如此,具有這種品行的學生定成不了大事,我們也不屑在此討論。

 美國的師生關係不像國內那麼緊密。美國的師生關係是鬆散的。美國沒有班主任制,任課老師只管任課,與課無關的事基本不管。指導老師相當於國內的輔導員,一個年級五百多學生只配有限的幾位指導老師。一般來講,無事相寧,互不照面,許多學生高中讀了一半還沒有與指導老師對過話。較之國內的體制,老師的權利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若要搞好師生關係,學生就必須主動。

 這麼鬆散的師生關係為什麼還要強調它且重視它呢﹖我們認為有兩個最直接的好處,一是可以獲得特殊信息,得到一些特殊項目的訓練;二是升學時可以得到好的推荐信。 高中階段常有些特殊的活動計劃,這些活動與課本學習沒有直接關係,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十分有利,還可以為將來創造機會。如果你和指導老師的關係處好了,老師可以提供信息,還可以直接推荐。老師的推荐對機會的獲得很有價值。

 我們有個朋友,女兒高我們女兒兩個年級。他給我們介紹經驗,說女兒在十一年級暑假經老師推荐到密大機械工程學院的一個實際室裡做暑期研究,不僅有工錢,還可以學知識,增強個人背景,同時還可以此尋找更好機會。這位朋友的女兒就是在這個實驗室裡連續做下去,一直做到大學。這些實驗實都有特殊的關係網,你做得好,他們可以互相推荐,最後,朋友的女兒大學還未畢業就在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室裡找到了工作。

 當然,這種機會並不多,可遇不可求。

 對於一般學生而言,後一個好處更重要,這就是得到一封好的推荐信。

 在名校的角逐競爭中,老師的推荐信非常重要。許多有經驗的錄取辦公室顧問或過來的人都會給後來者提出忠告:一封一般性的推荐信不如不要!

 那麼,對於一封推荐信,究竟怎樣分辨是好還是一般呢﹖

 這對中國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中國人對美國的日常讚詞十分模糊。Good並非是好,只是一般。當然,像Good、Bad之類用語是不會出現在推荐信裡的,鑑別推荐信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老師的措辭。

 一般而言,如果一封信裡僅描述你做了什麼的話,這種推荐信是不能用的。在名校競爭中,只有那些特殊的讚詞用在你不同一般的能力表現上才能凸顯你的不同凡響。此外,對於一封推荐信,只說在課上得了A是不夠的,要確信推荐信的內容超出你的簡歷介紹,要請求老師詳細描述個人的趣事軼聞,最好事先列出重點交給老師,把自己想得到的評價事先告訴老師。

 如是說,如果同老師之間沒有很好的關係,或者說老師對你並沒有特殊的認識,你如何才能得到這種推荐信呢﹖

 當然,和老師處好關係主要靠孩子,父母是幫不上大忙的。這不像國內只要有了錢什麼事都辦得到,連後門都能開到老師那裡。美國是個金錢社會,但金錢社會帶來的惡習卻比不是金錢社會裡的惡習少得多,這是一種令人難解的現象。

 當然,美國人並非不講感情聯絡。家長出面疏通疏通不是沒有作用,偶爾送點小禮品生日節慶卡也會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和老師建立良好關係歸根究底要靠學生自己。

 自然,首先你必須功課好,除此之外,多接觸老師,幫助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交談,多提問題等等,如再加上一些小賀卡小禮品則更有效果。

 縱然如此,你還是無法把握能否得到好的推荐信。這時,補救的辦法就是多找幾位老師。得信後再在其中選用。

 當然,有些老師的推荐信不讓學生看,這時,你對推荐老師必須要有充分的把握。在要推荐信時,一定要有足夠的提前量,一般提前二三個星期是正常的。許多老師很討厭今天講三天後就必須要的那種催命鬼。若如此,老師會認為你不認真,不重視,或辦事沒有計劃,不周密。僅此一點就給老師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總而言之,對於渴望被名校錄取的學生和家長,老師的推荐信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表現確實不錯,千萬不要因忽視了這一環節而失去了很具競爭力的證明,果真如此,那才叫遺憾!(待續)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2
发表于 2004-12-4 06:48

第四章  成功要訣 (續)

六、合理申請學校

 這個標題看上去很怪,申請學校有什麼合理不合理﹖有!這裡面也有一些小竅門。

 首先,要把上中下三檔的目標設定好,你必須清礎自己的最高追求和最低限度在哪裡﹖

 美國大學有三千多所,檔次非常明確。對美國大學,我們也有自己的排名檔次。前十名的學校為第一檔。

 美國的Top Ten幾乎都是長青籐學校。但不論是與否,也不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排法,一般而言,前十名的大學還是有共識的,即大家都認帳。

 第二檔就是十名之外的前二十五名學校,具體地說,就是以密西根大學為界,包括密西根大學在內都屬第二檔次。

 第三檔則是二十五名之外的前五十名學校。我們這本書的目的也就是寫給那些成績在這三個檔次學校之間徘徊的學生及其家長讀的。至於五十名之外的學校,都屬檔外學校,眼睛一閉都有學上,是不必去花那麼多心思的。

 當然這是我們的分法。可在女兒的眼裡,這種分法她是不屑一顧的。她的分法是:前五名學校是一檔,前十名學校是第二檔,前二十五名學校才是她的保底線-最低檔次。

 如此排檔對申請學校有指導作用。

 申請學校不必太多,排好檔次後,在每個檔次的學校裡挑一至兩個,合起來五至六個學校也就夠了。

 之所以說申請不必多就是要先有個正確評估,把檔次分清,檔次分不清,便自有苦吃。

 我們這種分法是把第三檔次學校作為保底學校,即無論怎麼取法都要有學上。因此,檔次之分非常重要。估計高了,孩子落了空,那可不得了。估計低了,孩子抱怨,也有遺珠之憾。

 我們把前五十名學校分成第三檔次,就是要在其中挑選女兒的保底學校,可女兒一聽這些學校的名字就笑,說我們太瞧不起她了, 這種學校也拿來在她眼前晃來晃去。

 我們告訴她,前五十名學校已經是很不錯的學校了,某某某就是從這種學校出來的。女兒一聽就叫,我怎麼和某某某相比,我的保底學校就是密大!

 她笑著安慰我們,你們放心,上密西根大學沒問題!我們聽了,雖覺牛氣不小,可也不無道理。我們保守慣了,總想不打無把握之仗,可女兒堅持說申請密西根大學就已經是十二分把握了。

 說是這麼說,實際上女兒還是保守的(我們就更保守了),她在第一檔學校中就沒敢申請哈佛,嚴格說,康乃爾大學也只是繞著十轉的學校,且只繞外圈,很少能進入前十。

 為什麼要向大家介紹這種申請學校的分檔法﹖因為有許多學生申請學校不少,可幾乎都是同一檔次學校,這種申請方法就是不合理、不科學,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每申請一校須交費六十美金左右),還收不到好的效果,該爭取到的學校爭取不到,不該拉下的學校給拉下了,鬧了很多笑話。

 現在再講申請學校的第二個竅門。

 假如你真想讓孩子上好的學校的話,可以採取避重就輕之法。

 所謂避重就輕就是避開熱門專業,專就冷門專業。比如說想上哈佛,卻又沒把握,則可採用此法,挑哈佛最差的專業申請,這樣,被哈佛錄取的機會就會大增。

 有人會說,既然是冷門專業我們為什麼要去讀﹖難道一個哈佛就把自己給賣了﹖既然如此,還不如申請一個稍差點的學校,挑選一個好的專業。當然這也是一個法門,下面再講。實際上則不然,竅門也就在這裡。不止一個人的經驗告訴我們,進入大學之後專業是可以調整的。

 既然如此,那就進門便是第一要旨,進了門之後再調整專業,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

 這條經驗靈與不靈則未試過。女兒讀麻省是電子工程和計算機專業,是強中強的熱門專業。但既然大家都這麼說,我們又親眼見密西根大學內換專業並非難事,以此類推,自當有理,不妨一試。

 最後,再談談申請學校中的一些小竅門。如此說以專業為主選擇學校。在美國,大學都竭力辦出特色,因此,許多學校雖不出名,但專業卻出名。這種學校競爭不激烈,但好的專業出來後照樣管事,走到哪裡都認帳,都吃香。因此,挑選有名的專業而屈就不知名的學校,也應視為不可不為的小竅門。再如有些學校在新生錄取中設有特殊性的政策,也是申請學校很重要的信息。比如說種族政策、地區性照顧政策等等,應在申請之前打探清礎。另外,申請學校填寫表格時,決不能在專業選擇一欄留下空格或寫下〞不定〞等字眼,除非你的成績有絕對的優勢,否則,學校將視你有入學後轉換熱門專業的嫌疑而拒你。在你競爭力不可確定的時候,千萬不可忽視這些細節問題。

 七、重視申請論文

 申請論文又叫ESSAY,是申請名校所必需而且占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在美國,申請大學本不受限制,每人量力而行,願意申請什麼學校、申請多少學校都隨自己的便。所受限制一是需付費,二是耗時間。付費標準每校六十美金左右,一校不顯、申請十所以上學校,錢的問題便出來了。而時間消耗則是指撰寫論文。 

 寫論文也如同交費一樣,一所學校不見份量,十所八所學校一申請,光是寫論文就吃不消。因此,美國大學的申請說起來沒限制,實際上也是有限制的。 我們有一朋友,兄弟都在美國混,且關係很僵。不和的原因很多,其中一條就是弟弟嫌哥哥沒有更多的幫助照顧。哥哥呢,則抱怨弟弟不懂事。我們曾進行過調解,批評做兄長的為什麼不好好照顧弟弟。哥哥叫著說:怎麼沒照顧﹖只是不嫌夠,問問他是怎麼出來讀書的﹖光申請學校就二十多所,什麼事都沒問過。交錢,填申請,連投寄都是我。他以為容易呢,好像天上掉下來一般!

 初始,也沒感覺出做哥哥的苦衷,待女兒申請大學之後才知道這個幫助確實不小。一千多美金不說,光搜集信息填寫申請也夠他忙乎半年。

 美國許多名校在篩選新生時,取和不取,往往一篇論文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可見申請論文的重要性。

 究竟什麼樣的論文才算好論文,具有競爭力呢﹖

 根據和許多人交談和諮詢錄取顧問,大家一致認為,好的論文不僅文彩要好,不可出現文法或拼寫錯誤,更重要的是真實、合理和感人。

 由於大家都知道申請論文的重要,因此,就必須考慮捉筆代刀的情況。這如同國內的開卷考試,一但從嚴密監控的考場解放出來,作弊也就合理合法了。

 但是,經過開卷考試的人都知道,盡管開卷可以作弊,可得高分卻不易,就是因為開卷考試的設計者為其設定了許多不可揣模的評定標準。

 因此,在大學申請中,盡管父母代筆的情況時有發生,據說有經驗的錄取人員一眼就能從中讀出破綻。至於一但被識破為代筆,自然就成了敗筆,寫得再好也是枉然。

 我們認為,既然這本身就是一項競爭指標,有競爭就難免不想辦法對付,捉筆代刀包辦代替都是可以的,問題是怎麼代筆,怎麼包辦。

 聰明的父母辦事就未必聰明,高明的父母才棋高一著。模仿代筆之前,父母一定要醞釀感情,改變思維,一定要從孩子角度思考問題,想像事情,要使文路對得上孩子的口吻。這樣,寫出來 的論文才經得起推敲,才具備競爭力。

 在這裡,我自然是瞎出主意。輪著我上陣卻沒那本事,就我英文的功底,不寫則已,一寫准露餡。因此,在寫論文上女兒是指望不上我了。既便我想幫,女兒也看不上我的英文寫作,笑話我 只會幫倒忙。

 但是,我英文寫作雖然很臭,卻也不願束手待斃,我也有我的辦法。我的辦法是動筆之前坐下來和女兒好好討論,如何根據申請學校的特點申請專業的特點去編寫自己的故事。幫助女兒分析 一篇好的論文必須包含哪些因素。把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全部轉變成女兒的意思重新講出來,任它有多少經驗的錄取人員也不會看出其中的破綻了-因為這裡根本就沒有破綻而言。

 試想,整篇文章都是女兒寫的,我隻字不能改動,還有何破綻而言﹖

 寫到這裡,醜話也就出來了。再重覆我們的觀點:申請論文很重要,竅門也很多,歸根結底一句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臨時抱佛腳也不失為亡羊補牢的手段。問題的關鍵是,能力較 強的父母,想做孩子替身的父母須記好,千萬不要以為文章寫得越好競爭力就越強。寫得太出色了就要幫倒忙。能獲諾爾文學獎的作品一定不會去申請大學,申請了可能就有問題。代筆的父母一定要用孩子的思維想問題,用孩子的口氣說事情,如此,才算上品。

 這樣一來,豈不難壞了父母﹖本來水平也不是特高,再一拿腔作勢,文章自然就別扭起來。因此,我們建議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自己動手不僅是鍛練能力,而且會使文章更貼近審錄者的口 味和要求。父母們能幫忙的,就是幫助孩子們分析文理、理清思路、找準重點、編好故事。不管怎麼說,一篇好文章一定要樸素自然、流暢、感人。說理不僅要透徹,更重要的是合理,合乎孩 子的身份。

 這裡也有代溝的問題。父母認為合理的東西放在孩子身上就未必合理;反之,父母認為不合理的就未必不能用,因為從青少年的角度來說不合理又成了合理。

 這些陳述都是從女兒身上總結出來的個人經驗,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無論怎麼說,要鼓勵孩子在論文上多花時間。要多想、早想、早做。此外,假如你所申請的學校並不強求 一定要寫申請論文,此時,建議你最好去寫,因為這是唯一的你可以向錄取人員表白推荐自己的機會!(待續)

第四章  成功要訣 (續)

八、面試技巧

 面試,是在美國求職的必經之路。為謀高職,對面試的研究也就不厭其詳。什麼衣著、儀態、舉止等等,可以總結出一套套的經驗。

 對於孩子來說,也存在面試問題。

 名校錄取中非常重視面視的作用。因此,想入名校讀書的學生也應注重面試。

 面試看似簡單,實際上學問很大,要揣摩對方有許多不可控因素。盡管影響面試的因素很多,但大家還是有統一的標準,還是有經可傳。

 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怎樣才能在面試中最好地表現自己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即為什麼要設立面試﹖

 說千道萬,面試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實地感受一下你是否像所說的那麼好。 對於中學生而言,要給考官留下好的印象,切記要自然大方。拿腔作態,故作深沉只能適得其反。許多有經驗的 人都認為,面試首先要讓考方感覺到你是人,不是機器,此點十分重要。

 說到這裡,近日看張某先生在國內某大學的講話記錄,其中一段面試的經歷很能說明美國面試制度的一些特點。

 張教授說他在決定要不要讀博士時有一次面試,面對三個考官。當時,他對一些很深奧的理論問題都了然在胸、瞭如指掌。考官怎麼問都問不倒他。後來考官就說,不問你那些深奧的理論了,問你一些簡單的問題。結果,最簡單的聯系實際的問題張先生都答不出來了。於是幾乎人人都能通過的面試,他卻失敗了。

 這個事例恰好也印證了我們從有經驗者處得來的忠告,即這種時候,你千萬別再賣弄你的學業。一則在主考官面前,你的學業再好也是小兒科,二則學業成績都在簡歷上寫得清清礎礎,面試 則不再需要這方面的信息了。

 要記住,面試決不等於再考你一遍,面試是要你展示學業之外的另一面,是簡歷的申請表上看不到的東西。而你呢,一定要迎合考官這種心理,徹底放鬆自己,盡力展現個人簡歷上沒有而又恰恰是你拿手的東西。

 當然,這是理論,理論與解決實際問題向來都有很大差距。但在這裡,正如前面所說,面試不可控因素太多,我們也只能對大家泛泛而談。

 總之,了解了面試的要旨和機宜,再憑臨場發揮,是好是壞就天定了。

 遇到什麼樣的人,出什麼樣的題,碰未碰上你的長處等等,都是機遇。不能否認,孩子之間是有很大差別的,就性格而言,有外向有內向;有的善於機變,應對靈活;有的則拙嘴笨腮,難於表達。善於機變者自不必再教,拙於表達則要以拙補巧,以拙取勝-這就是少說點,自然點,用自己最真實的狀態去贏得考官好的印象。

九、模糊因素

 在錄取競爭中,有些因素是模糊的。所謂模糊,就是難以用自己的努力去捕捉這些因素。這些因素有: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地區、社會政治經濟背景等。

 社會政治濟背景並非一般家庭所能仰仗。比如說,比爾蓋茲如有孩子要讀書,我看沒有哪個學校能拒他,當年柯林頓女兒進史舟福,據說史舟福校方感到很榮幸。當今的美國總統布希上學時是很差的學生,據說他上任後不久即去母校耶魯大學發表演講,他曾很幽默地對耶魯師生說:你們都是最好的學生,在你們中間,假如考C,你就可以去當總統,假如棄學,你仍然可以當副總統,因為美國副總統切尼當年就是耶魯大學的棄學生。 對於尋常百姓而言,種族和地區性的政策可利用的價值最大。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3
发表于 2004-12-4 06:51

 密西根大學曾和一名學生及家長打了好幾年官司。這位學生是美國白人,3.2的GPA成績,考密大法學院被拒,而許多非裔美人2.8甚至2.5的GPA成績都被錄取了,因此,他打官司控告密大種族歧視。

 有些人聽了好笑,說種族歧視向來都是白人歧視非裔美人,哪有非裔美人歧視白人之說。

 實際上,種族歧視只是一個不帶任何傾向性的概念,在一定範圍內成為少數族裔時就有被歧視的可能。我們研究中心吃午飯的會議室整個被中國人佔據了,一進去像個中國餐廳,大家用中國話大聲說笑。初始幾個美國秘書還抗議,說午飯時不能說漢語,可奈不得人多。中國人在一起若用英文交談,你說彆扭不彆扭﹖這些中國人雖然討厭,可老板喜歡,又不能辭退,久而久之,會議室便成了美國白人受歧視的地方。

 當然,打這個官司的白人學生沒有贏。你說為什麼非裔美人2.5的成績就能進﹖告訴你不為什麼,從馬丁‧路德的〞我有一個夢〞開始就是如此。美國法律上許多地方都明文寫著對少數族的優惠條款。

 亞裔也是弱勢民族,理應優惠,但在升學問題上,亞裔人,特別是中國人卻討不到任何便宜,有時錄取標準還要高於其它族裔。聽說密西根大學錄取新生時對亞裔要求特苛,不達3.5以上GPA是摸不上門坎的。而對一般族裔,3.2足矣,對非裔美人,3.0足矣,你說合理不合理﹖

 這當然只是聽說。由於女兒很快便決定放棄了密西根大學,我們就未再注意這個問題。但我相信,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美國的許多政策都是在不斷調整平衡,亞裔人雖少,可競爭力卻強,那麼,錄取時就要平衡平衡你。

 另一有明顯作用的模糊因素是區域差別。在名校,尤其是超一流名校錄取新生時,同樣的條件,中西部學生被錄取的機率就大。這是政策的偏移,有點像國內。可國內政策兩極分化太明顯,北京上海可以照顧,新疆西藏也要照顧。新疆西藏照顧可以理解,這同美國學校照顧中西部地區考生一樣,可為什麼北京上海的考生們也需要照顧﹖問問江浙一帶的考生,同樣的學校,同樣的考卷,錄取標準竟差百分以上,怎麼理解﹖中國有句流行語,叫理解了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因為這是政策。美國許多地方也很類似,政策一旦訂下是輕易不會改動的。但這些政策雖然適合制定時的情況,卻未必適用於當今。因此,許多人都會在這些法律條文中尋找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加以利用,叫做鑽法律的空子。不僅教育行業如此,其它行業也有這種情況。聰明的父母們不妨多留心留心,為了孩子們的學業成就,也不妨鑽鑽法律的空子。(待續)

第五章 育女有經

一、育子的戰略思想

赫然用戰略二字,令人望而生畏,未必沒有小題大作之嫌。

 戰略戰術是治黨治國治軍之道,如何同家庭生活的鎖鎖碎碎聯係起來﹖

 誠然,居家過日子,鍋碗瓢勺交響曲斷不能唐突戰略二字。可對於家庭而言,萬事也有輕重緩急,這便是小中見大。不管從哪個角度探討,在平凡的生活鎖碎中,培養孩子也算得上家庭生活的大事,可謂「悠悠萬事,以此為大」,這是其一。其二,君不見國家有家國之說,家國家國,先有家後有國,可見家庭鎖碎聯係國計民生,不謂不大。

 是故,我們不得不把孩子教育提高到戰略高度,謂之家庭謀略。

 戰略戰術本源於軍事術語,後多有延伸,引用到各行各業,方方面面。戰術講得是局部的技術應用,戰略則為宏觀控制。應用到孩子的培養教育上,宏觀控制便是一種長遠的眼光,叫做戰略眼光。

 為什麼培養孩子要用戰略眼光﹖古人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材決非一朝一夕之事。改革開放,國家漸把培養人材提高到議事日程,予以重視。在國家大事中,這便也算戰略眼光。辦公司,無論大小都要有遠景規劃,英文叫Vision,Vision是什麼﹖也是戰略眼光。

對於家庭而言,從孩子出生降臨到離家遠行,到成材成人,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父母們付出的是半生乃至一生的心血,能不用戰略眼光去思之量之﹖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把孩子的培養教育比喻為家庭投資。在國內時尚不能深刻理解,來到美國後理解才稍有深度,知道原來孩子的大學教育需要一大筆資金,因此,到處都可見為子女教育籌措資金的投資宣傳。今夏回國探親,回去一看,孩子教育經費的行情遠非出國前的狀況,坐著火箭追趕美國。過去中國也講義務教育,因此中學大學基本上不花錢。如今,教育經費名目繁多,不同的檔次不同的收費標準,眼花瞭亂之際,心裡頭也亂顫,因為那些高得嚇人的收費豈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

 何謂投資﹖投資最基本的內涵就是要把錢先花出去。較之美國,中國教育花錢的趨勢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這才深信教育需要投資了。

 實際上,教育投資又豈止是花錢﹖父母們的時間、精力、心血,哪一樣不是無法估價的錢﹖在美國,大凡想把孩子培養成出人頭地的家庭,只要有兩個小孩,足以把父母累死。周末節假日,名目繁多的課外活動拖的父母們精疲力盡。足球、橄欖球、游泳、滑冰、鋼琴、提琴,光是接送孩子,父母們就東一頭西一頭忙得像個陀螺直打轉。哪個運動場外候著的不是一群捨命陪孩子的父母﹖

 在國內,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孩子的時間表便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更有甚者,幾代人圍著一人轉。高考時,孩子們在裡面考,父母們在外邊候。烈日炎炎,連個遮陰都沒有,一見孩子出來,忙忙地迎上去,先是早已準備好的冷毛巾擦去孩子臉上的汗,接著便遞上各種飲料。至於自己曬得像個紅頭獅子,渾身汗淋淋那裡還顧得上。過去常說孩子敬老為孝子,現如今,世道一變,孝子成了稀有動物,隨處可見的便是孝爹孝媽。如果硬把教育孩子說成是投資的話,父母們為孩子付出的心血怎麼用價值來衡量﹖這種投資付出的,遠遠不是看得見的金錢!

 既然把子女教育喻為一種投資,那麼就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投資意願問題。投和不投到底一樣不一樣﹖其二是投資回報問題,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對第一個問題,向來也有不同看法,爭論不休。首先有一種人對花費時間精力去教育孩子不屑一顧,說看看人家美國人,哪有這樣管孩子的,不也個個都成了材,再看我們小時候,兄弟姊妹那麼多,父母管哪一個是,不也都一個個混出個人樣來了嗎﹖

 持這種觀念的人自有理論,說自古云樹大自直,甭去瞎操那份心。

 對這種觀點,我是不敢苟同的。其一,說話人未必真正了解美國人家庭教育的狀況。據我所知,中國孩子在美國讀書,能走到頂尖去的並不多,為什麼,就是因為有更好的美國學生在你前面。那些在各種競爭中冒尖的學生多半都是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至於那些生來便隨他去的美國 孩子雖也多得是,可那些畢竟多半都是為金字塔尖鋪墊的人。

 百分之一本是很小的比例,可一但走入人群,百分之一的比率便高得嚇人。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致殘的新生兒疾病,發病率僅百之零點三。平日生活中,有幾人見過這種病例﹖可走進醫院一看,這種殘疾便令人發出多少感慨和遺憾。

 曾經有個朋友驚奇地問我:你是骨科醫生,看你整天忙得亂轉,真不明白哪有那麼多骨折病人需要你治﹖

 我笑了,指著面前的池水問:這裡面有魚沒魚?他不解其意,看著我說,這裡哪有魚。我說,你再去魚市看看有魚沒有﹖他楞了會方明白了我的意思,會心一笑。

 假如把那歪脖子樹比作不成氣的孩子,既使是百分之一的機率,對於我們這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而言,又該是多麼不幸的災難!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提到戰略的高度引起父母們的重視,其目的就是讓歪脖子樹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的限度。

 我們有個朋友,來美後非常艱辛,打工、讀書、找工作,輾轉好多地方,直到博士畢業才最後安頓下來。可沒想到,自己是安定了,孩子卻毀了。原來,他自己奔忙而無暇顧及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及至發現問題,為時已晚。當時,孩子醉心於打遊戲機,整天坐在計算機前,不願讀書,連學也不上。任他怎麼管教,怎麼苦口婆心地規勸,孩子橫豎軟硬不吃,不聞不理,旁若無人。孩子長大成人了,站在一起比他還高半頭,打不得,罵也不得;哭不得,笑也不得。萬般無奈,只有強咽一口氣,強壓一腔火,任由孩子我行我素,耐心地等待孩子回心轉意的一天。誰知,這一等就是幾年,孩子高中畢業後,楞是在家裡打了兩年的遊戲機,渴了餓了,有媽媽備好的食物在冰箱裡,就差沒把大餅掛在脖子上。他偶爾也會去打工,但僅是為了更換新的遊戲卡。新卡價值五十元,他決不會打五十一元的工,得了錢竟去商店買卡,回家後繼續打。聽說孩子非常聰明,遊戲能打入前十名。問能否設計出一個新遊戲來,若能,也算一份奇才。答曰沒那本事,不會設計光會打有什麼用﹖打得再好也不過是設計者的一個消費者,直到我動手寫這篇文章時,父母還沒有等到兒子自我覺醒的一天。作為朋友,我們不能在他︵她︶們面前談孩子,一談,母親就擦眼淚,一談,父親就嘆氣。高大英俊的兒子在打遊戲機之餘,有沒有看到父母的黑髮越來越少,有沒有注意到父母臉上的皺紋日見增多﹖

 寫到這裡,上面提到的有關孩子教育投資的兩個問題也就有了回答。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是鮮活的事例,有著足夠的說服力。

 教育子女的戰略思想還包含一種思想藝術,這就是曲突徒薪防微杜漸的思想藝術。

 曲突徒薪是一典故。說有一家煙囪歪了,下面有堆柴。一街坊相勸把柴搬走,不聽。結果發生了火災。眾街坊奮力撲救方滅。火災後,此人酬客致謝,遍請救火鄰人唯沒有好言相勸者。這才有了「焦頭爛額為上客」的成語。

 實際上,曲突徒薪防微杜漸的思想藝術被廣泛地應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建橋築路,欲行十噸負荷車馬,設計時則必為十五噸負載;實驗室做實驗,欲達五萬轉速的離心機,其材料必得耐住七萬八萬轉速。九一一事件後,人們驚覺這麼宏偉的建築何以經不住小小一架飛機碰撞﹖日後的高層建築材料,則必須考慮耐高溫的問題。

 具體到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曲突徒薪防微杜漸的思想藝術具有重大意義。孩子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突發影響因素太多,無論是把孩子培養成材還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都需付出艱辛的勞動。對於父母而言,不僅要有曲突徒薪的憂患意識,而且要有防微杜漸的指導思想。曲突徒薪要 求把大量工作做在事發之前,防患於未然。防微杜漸則要不斷地斧正方向,及時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兩者是同一思想認識的不同過程,具有相同的重要意義。父母對孩子了解最深,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比較清楚,因此,也要在不良傾向發生之前就有相應的堵截措施。麻木到孩子有重大毛病或缺陷出現時才能察覺的父母,頭腦裡往往缺乏這種戰略思想的指導,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往往就是不可收拾的局面,空留下悔恨與遺憾。此外,也不可對孩子身上的小缺點小毛病姑息縱容,視若無睹。積少成多積小成大可以是成功者的經驗,同樣也可是失敗者的警鐘。功虧一簣往往都是從小毛病開始的。

 說了半天,教育孩子的戰略思想究竟是什麼呢﹖這就是教育孩子必經從早入手,從點滴入手。教育是一項浩瀚的工程,千萬不可希驥有一日之功。奉勸那些以孩子還小為由的惰性父母,孩子的成長雖有階段性特點,但對孩子的教育卻沒有早晚之說。早有早的安排,晚有晚的打算。聰 明的父母應該有自己的籌算,這便是我們要說的長遠眼光和戰略思想。

 此外,把子女教育視作投資實際上是一種不恰當的比喻,是不得已求其次的說明方法。所謂投資,最基本的出發點是要賺錢,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利潤。而教育則相反,子女教育要求的是最大的投入最小的回報, 如此比喻便給人許多誤導。從這個角度,也奉勸聰明的父母們千萬不要把子女的教育視為一種投資,說說而已則罷,果真這麼去想便是悲哀的開始,希望多大失望也就多大。

 捫心自問,我們自己又給了父母多少回報呢﹖明智的父母求的只是一種榮譽和安慰,孩子有出息就是最大的回報。流行歌曲唱得好,老人不希望兒女們對家庭有多大貢獻,只求常回家看看以慰思念。這是最樸素的語言,卻唱出了父母的最寬闊的胸懷。作為一種投資,孩子的教育卻是一種無償的付出。作為一種財富,孩子們不僅屬於父母,屬於家庭,更是屬於社會,屬於整個人類。這也是一種戰略的眼光和高度,只有從這個高度,父母們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心力,獲得最大的滿足。

二、父母的角色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的角色尤其重要,只有把握住自己的角色位置,父母們才能唱好子女教育這齣戲。

 要想把握住角色的位置,父母們必須處理好三個層面的關係。第一,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第二,父母親之間的關係;第三,父親和孩子或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這三層關係互為表裡,相得益彰。只有配合得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說第一層關係: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這應該是一種什麼關係呢?傳統的觀念是父為子綱。父母親和孩子之間是上下的關係,所謂父母之命不可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都是表現了這種關係的權威性。

 誠然,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權威性,要有威懾力,沒有這種權威和威懾,則令不動,行不止,就無法從把自己的意願施加給孩子。

 但這種權威性怎麼產生?是像一把利劍懸在孩子的頭上,還是像一股?C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4
发表于 2004-12-4 06:54

第五章 育女有經 (續)

 過去曾聽一個朋友說過這樣的話:兒子不好當,父親還不好當嗎﹖兒子聽我的,叫他幹啥就幹啥。

 聽了這話心裡總覺好笑。這種簡單化的父親多半是沒有真正履行過責任的父親,還不懂得育子的艱難。實際上,行使父親的權威並非一件簡單之事。<紅樓夢>中的賈政,官至現今的司長部長,也為政有道,多有政績。可偏偏這樣官居高位一心光宗耀祖的封建士大夫卻不會做父親,不會教育孩子。對寶玉,他管教不謂不嚴,揪住了就往死裡打,結果卻打出了一個判逆性格。就育子而言,賈政是個徹底的失敗者,失敗之處就在於濫用父親的權威。

 現今的父母與封建時代的士大夫已完全不同了,加上獨生子女的特殊國情,權威甚至淫威的父母幾乎絕跡。於是,整個社會大多家庭又走向了反面:過份地溺愛子女,失去了父母應有的尊嚴和威信,走入子女教育的又一誤區,犯了子女教育的另一大忌。

 淫威和溺愛是一根籐上的兩個苦瓜,都為子女教育中的心腹大患。何謂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父有威嚴而不過度,把握好這個分寸,再盡量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做孩子的朋友或良師益友。這才是現代父母應該具有的水準。

 於是,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怎樣做孩子們的朋友﹖

 我們認為,既是朋友,就要放下臭架子,接近了解孩子,取得孩子的信任;就要尊重孩子,用平等的身份進行徹底地溝通。當孩子真正把父母作為知心朋友,高興時與你分享快樂,憂傷時找你排憂解難,這樣的父母才算做出了點滋味的父母。

 採用溝通的方式了解孩子,讓孩子主動道出心中的秘密,這是做父母必須充分注意的大事。可是,據我所知,許多父母做不到這點。我們有個朋友,一心想把孩子掌控在自己的監視之下,為此,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偷聽孩子電話,偷看孩子信件,想盡辦法搞到孩子電子信箱的地址。所用手段無不像特務一般。

 當然,社會太複雜,孩子尚小,心智不成熟,唯恐走錯路。父母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可這種方法卻不能提倡。因為這些監視手段一旦被孩子察覺,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立刻緊張僵化,溝通立刻關閉,再想從孩子哪裡獲得信息可就難了。其結果不但事與願違,還破壞了家庭和睦的氣氛,得不償失。在同孩子交通之中,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一是父母要有充份的耐心,不管孩子說什麼,都要盡量讓孩子說完,並且要表現出對孩子故事的興趣。孩子講時,你心不在焉,或者不等孩子講完便武斷打斷,發表自己的意見,這種態度和方式極不利於溝通,應予於充份重視。其二,當自己的意見與孩子相悖時,尤其是孩子大了,對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看法時,父母們要特別注意發表不同意見的方式方法。

 我們的經驗是不要急於表態,不要在表態時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好的辦法是冷處理,處理時多繞點彎子,最好借評論周圍人事的方式講出自己的觀點,既讓孩子了解我們的態度和意願又不傷及孩子的面子。當然,和許多家長的毛病一樣,說是如此說,可一具體到事情便沉不住氣,按不住火。心裡唯一的念頭便是:辛辛苦苦拉扯那麼大,難道說兩句罵兩句也不行﹖朋友相誠,君子之交‧‧‧火氣一來,統統拋到九霄雲外,那裡還談什麼耐心,什麼方式方法。 

 這一火不要緊,孩子雖不敢跟你對著發火,可有權不理你。臉一沉,身一扭,走了。辛辛苦苦營造的氣氛傾刻便蕩然無存,費盡心力拉近的距離一下便遙遠起來。想想,不對勁,熄了火再重來。這一下更費了老鼻子勁。幾次一反覆,便不得不學乖,像上面所述一樣,老老實實坐下來交朋友,誠心誠意討論問題,交換意見,才又維護了這條了解孩子的渠道暢通。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這條通道不亞於越戰時的胡志明小道,既是運輸線,又是生命線。提高到如此高度並非危言聳聽,沒有一條暢通的溝通渠道,想成功地教育孩子如同一句空話。

 上面所講都是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怎樣接近了解孩子。但溝通和接近了解孩子並不是目的,和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還在於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影響孩子。因此,在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這一層面上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即父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問題,也就是父母親的表率作用。

 父母親的表率作用與教師的師表作用完全一致。一名好的教師,必須自己品行端莊,這種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一樣適應於家庭教育。因此,要教育孩子,父母的實際行動往往比語言作用要大得多。我們把它稱為父母的非語言行為。

 不難想像,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惡習累累,好逸惡勞,酗酒賭博‧‧‧怎麼能夠培養出品行端正的孩子﹖

 在這方面,太太的爺爺做得非常好。老人家已是八十多歲高齡,仍然每日晨起讀書寫字,從不間斷。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堅持學習外語,問他這麼大年紀學什麼外語,他說要給孫子們做個榜樣。他十分重視家長的楷模作用,認為這是教育子女的心法之首。事實也正如此,這種影響經久不衰,至今回憶起爺爺,太太還為爺爺的人品不能自禁。

 我們還有一家親戚,父母也是每天讀書習文不綴,他們說這不僅是自己的愛好,是專業的需要,同時也是影響孩子。

 應該說,這種耳聞目濡的影響對孩子生活態度和世界觀的影響十分深遠。當然,我們並不能說這種影響就必然導致孩子的成材,孩子成材與否是個複雜的過程,影響因素極多。但父母的行為表率無疑是一個正面因素,不可小覷。所謂書香門弟,其內涵就是指這種薰染。所謂孔夫子門前青蛙也會叫「子曰」,也說得是這種薰陶作用。

 現在來談第二個層面的關係,這就是父母親之間的關係。

 也許有人會說,教育孩子,談什麼夫妻之間的關係﹖殊不知夫妻之間的相互配合在孩子的教育上至關重要。可以這樣說,沒有一個成功的家庭不是十分重視這個層面關係的。父母之間怎麼配合才算是好﹖我們的經驗有兩條:首先要一致,其次是角色的搭檔。

 一致是說無論在什麼問題上,都要保持一致的觀點和口徑,千萬不能父親說東,母親說西。一但出現這種局面,不僅是孩子無所適從,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有機可乘,鑽父母的空子,則教育必然導致失敗。

 怎樣才能保持一致﹖也有兩點要予以重視。一是要有事先溝通,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必須統一態度、統一口徑、統一說辭。其次,萬一沒有事先溝通,一方教育孩子的觀點與另一方的觀點發生矛盾衝突,這時,另一方也必須克制自己,至少保持沉默,事後再統一認識,再想辦法對已進行的不適當的教育手段和觀念進行補救。這樣做不僅是在教育上做到統一,而且也是維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無論怎麼說,歸根究底一句話:父母必須步調一致才能教育好孩子。

 現在再說父母親的角色搭配。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認為不同的臉譜很重要。套用戲劇角色就是一個要唱紅臉,一個要唱白臉。如果一個用了剛,另一個則必須用柔,剛柔相濟,互相補充調整,方能收到妙用。

 很多父母都不善於這種紅白臉的表演方法。具體說,有三種不當表演方式:第一,一個罵孩子,另一個也就跟著罵,這是最常見的現象。第二,一個罵,另一個則不聞不問,這種情況不多,但最讓罵者傷心氣惱:我這累死累活管孩子,他倒好,沒事人一般,難道孩子不是你的﹖最糟糕的是第三種情況,一個罵,另一個則護。這一下就熱鬧了,孩子教育演變成了夫妻矛盾,輕則鬧氣,重則父母之間再罵。這一罵,家裡便成了一鍋粥了。

 紅白臉的角色講究的是互補,是反襯,是配合,而決不是唱反調。如前所述,如今的孩子溺愛太多,需要一點威嚴。這時,唱紅白臉最好,一個雷霆大作地罵,另一個則溫情細語地勸。如兩個一起罵,豈不把家裡的一點溫暖全罵沒了,豈不把孩子罵寒了心。最好的方式還是紅白臉調著唱,不要一個老扮紅臉,另一個人老是白臉,唱慣了就沒有新意,也讓孩子摸著了竅門對付你。

 總之,紅白臉是家庭教育中很有趣也很管用的角色搭配,結合到具體事情還可有不同的演釋,若運用得當,妙處無窮。

 最後來談談把握好父母角色的第三個層面上的關係,即父親和孩子或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親的角色並不是對等的,因此,在同子女的關係上也有微妙的差別。

 首先說角色不等,通常說嚴父慈母即是不同的角色需要。這種角色的分配通常與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不同職責所形成。而這種不同的職責又與文明程度、社會分工等眾多因素戚息相關。在日本,據說子女的教育都是母親的責任,因為社會的分工就是父親主外母親主內,內外有別。我不知道日本的父親們管教不管教孩子,我也不認為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模式。但這至少可以說明,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并沒有完全袪除原始生活留下來的痕跡:父母親在家庭和子女教育上的責任是不同的。今天,即使在孩子們的心目中,父母親的形象也不會相同。談起父親,總以艱韌剛毅相連,總以事業成就為傲。講起母親,也就自然想起了慈祥善良和溫柔,也就自然以母親的勤勞節儉為榮。

 於是,在同子女之間關係上,父母親之間就產生了微妙區別。在孩子面前,父親總是一種不怒而威的形象,母親也就永遠慈眉善目。對待父親,孩子們不僅存有敬畏,而且也深諳其粗狂和疏漏。對待母親,孩子們煩惱的是鎖碎和嘮叨,可又懼怕其縝密和精細。因此,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做壞事時千萬要躲過母親的眼睛,討小便宜時只管去找父親。不僅如此,父子和父女之間,母子和母女之間,因性別關係所造成的差別也時時在家庭生活中上演不同的表現,形成了這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細微變化。有時,這種被許多人忽略了的變化卻導致了子女教育上的千差萬別。

 了解父親和孩子之間或母親和孩子之間關係有什麼意義呢﹖其意義就在於父母親之間的配合和默契。這種了解有助於父母們在子女教育上的角色定位和搭配。比如說管孩子,哪些方面父親出面比較合適,哪些母親又應該唱主戲,責任明確,分工不同。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5
发表于 2004-12-4 07:01
當然,這些並不是絕對的,絕對的東西世界本就不存在。每對父母的特點不同,每個家庭的環境有異,這就決定了千變萬化的教育模式。但是,不管怎麼變化,有一點是肯定的,在父母們的頭腦中,有無這些思想意識是不同的。成功的教育一再表明,有意識的行為其成功率要遠遠高於那些帶著盲目從而錯亂無章的無序狀態。何去何從,務必謹而慎之。(待續)

第五章 育女有經 (續)

三、正確設計孩子

 問: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答:自己的孩子自己不了解誰了解!

 這是最普遍的問答結果。不管了解與否,很少有父母承認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實際情況如此嗎﹖如果連續三問:你知道自己孩子的夢想是什麼﹖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屬於數理頭腦還是社文頭腦﹖你知道自己孩子的身上究竟有哪種細胞﹖包括我自己在內,回答肯定是模棱兩可。

 人生是不能拿來做實驗的。人之間的千差萬別也沒有任何可比性,做父母的往往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設計孩子,至於對不對,天才曉得!

 以我自己為例。小時候,我最討厭醫院裡的藥水味,而且因為喜歡運動,幾乎與醫院絕了緣。因此,在報考大學志願時,父親強逼我報考醫學院,當時曾引起我強烈的抵觸情緒。他也是出於自身的經驗總結才決定讓我報考醫學院的。當年調幹上大學,據說他有兩個機會,一個是上海第一醫學院,一個則是華東師範大學。他自認自己能言善辨,一定能做一名出色的教師,便毫不猶豫地讀了師範大學。文化大革命後,政治運動一場連著一場,當時,作為臭老九的一名教師,哪場運動都沒躲過。氣極反思,他深有感觸地說,當年若學醫就好了。有了一身精湛醫術,人人需要,人人所求,哪會受那麼多窩囊氣!

 到我身上,沒想到時代變了,文科數理都不像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背時。出於當年我文科還不錯的緣由,很多朋友都曾對我說過:可惜你當年沒有學文,否則,必是一名大作家!我聽了不由好笑。說實話,我並不後悔學醫,十幾年外科醫生的生涯給了我終身難忘的記憶,使我有緣一窺人體這充滿神奇奧秘的領域。我捫心自問:假如重新來過,我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大作家嗎﹖

 說起此事,許多朋友都會有無限感觸,每人都會說出一段動人的故事。今天,輪著我們來設計自己的孩子了。我們能比自己的父輩們更聰明嗎﹖我們能把孩子設計得比上一代人更好,或者說少一點遺憾嗎﹖

 中國的父母們有通病,都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都想給孩子謀一條旱澇保收的生計,而從來不管孩子究竟喜歡不喜歡,願意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有自己的觀念。

我們認為,既要設計孩子,就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去了解孩子,去了解社會,了解各種職業信息。如果你沒有付出那麼多的勞動,那麼,奉勸大家還是放棄這種所謂的權利。不要自以為是的為孩子作主。

 就我自己而言,我並非十分清礎地了解孩子的上述三個問題,因此,在孩子的專業選擇上,我自己都搖擺不定,更別說給她什麼主意。我並不真的知道女兒究竟數理好呢還是文科更好,我也不能十分清礎地說出女兒究竟喜歡什麼。

 誠然,除個例之外,一般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其興趣和愛好不斷改變,搖擺不定,父母的引導和參謀作用至關重要。必須承認,女兒在自己的喜好和專業選擇上也受過我們不斷的誘導和影響,但我卻從來不願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她。在她自己和我們都拿不定主意時,我只反覆強調一點:數學是理工科的基礎,而語文則是所有科的基礎,是基礎的基礎。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有錯覺,甚至犯無知毛病,即一旦孩子走上了理工科之路,便認為文科對孩子不再重要,因此,不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我,這是不可接受的。我告訴女兒,無論在哪一專業,如果你想走得深遠,你想成就別人所不能,你必須要有良好的語文基礎,必須要有良好的思維訓練,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東西,總結大家都看到的但一般人卻總結不出來的經驗,寫出別人想說而說不出的話。

 世界上搞科學研究的人成千上萬,又有幾個能走得深走得遠呢﹖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學問家,哪一個又不是融會貫通文理史哲的呢﹖

 這番話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迄今為止,在我們的心目中,我們並沒有認為已經給孩子選好了終身道路。我們反覆告誡女兒,珍惜自己的尚在年輕時,珍惜自己所得來不易的條件和環境,盡量多學點東西,好好地打下這個基礎,既使日後改換專業,良好的電子工程知識和思維訓練也會受益終生!

 說到這裡,還是回到為孩子而設計人生之路的問題。前面說過,既要設計,就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究竟是哪塊料子。這個課題雖然大了點,可對特殊的家庭卻不失為良策。因為,造就一個驚天動地、出人頭地的人材往往與某種偶然性的機遇有關。細探其源,這裡卻有父母的明智與豁達!

 寫出南京大屠殺的女作家張純如,冰上女王關穎珊以及政壇新秀趙小蘭,這些都是在美國各個領域中出人頭地的華人子弟,她們均非在華人視野中的傳統專業上成就作為,而是另闢蹊徑,一舉成名。

 在她們成長的背後,能沒有家長們的支持和設計﹖過去我曾撰文寫過,有一年暑假夏令營活動中,我送女兒去西密西根大學參加由一個計算機公司贊助的中學生夏令營,女兒回來後非常感慨地對我說,中國孩子的家庭影響與美國孩子相比差別太大了。我問是哪方面的感觸,她說是專業選擇方面。她說她們的小組共有十多人,僅她自己是黑頭髮黃皮膚,餘者都是道地的美國人。討論起來,她們各自的興趣愛好及以後大學專業的選擇真是五花八門,攝影、繪畫、音樂、歷史、文學等什麼都有,不像中國孩子興趣愛好被禁錮在幾個有限的專業上。是的,中美兩國人在家庭教育及文化背景上千差萬別,有誰能知道中國家長們的這種設計扼殺了多少貝多芬、達芬奇、海明威或卓別林﹖

 故此,不得不說上述不同領域中華人子弟成功的例子中不乏父母們設計的豁達和明智。試想,關穎珊的父母在千萬次接送女兒學滑冰的時候想過日後女兒一定會成為世界冠軍嗎﹖他們的明智之處就在於能因人而異地為女兒設計出一條與眾不同的成功之路!據我的同事說,張純如的父母曾是她的同學,都是哈佛的化學博士。按他們原先的設計,也是想把女兒培養成化學博士或機械工程師,在女兒的要求下改換了專業,這種改換充滿了父母對女兒的信任,也表達了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明智。聽了這個故事後我曾不止一次地想過,假如是我,我會像他們那樣豁達明智嗎﹖

 因此,在討論了通過溝通了解孩子之後,我們不得不討論一下如何尊重孩子的問題。我們能像張純如、關穎珊的父母一樣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嗎﹖我不知別人如何,就我,要完全做到像他們一樣恐怕很難,但至少我們應該學習一點他們的精神,千萬不要劃地為牢地把孩子禁錮起來。

 說到尊重孩子們的興趣和選擇,這裡也有一個經濟基礎和環境背景的問題。生活在美國的這一代華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艱苦拚搏,大多已進入美國的小康階層,不應再有因生計而設計孩子出路的問題。在美國,大學那麼多,就業機會也那麼多,不像國內,升學考試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搏殺得你死我活。生計問題不存在了,國情也完全不同,海闊天空,應該讓孩子們自由飛翔任憑魚躍了!

 有許多朋友會說,話好說,事難做。也沒看出你在孩子的專業設計上有那麼大明大智、輕鬆豁達。是的,女兒已經走上了大多數華人父母所期求的道路,但是,我敢說有一天,假如女兒突然告訴我想改換專業時,只要她喜歡,只要她認真地思考選擇過,我會支持她的選擇,因為我堅信,無論在哪個專業上,女兒都會是最優秀、最出類拔萃的!值得安慰的是,作為父母的責任,該做的,我們都早已做在前面了。

 說到這裡,究竟該如何設計自己的孩子呢﹖我十分尊重那些傾注大量時間精力和心血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們。對大部分孩子而言,父母們的精心設計確實避免了孩子們許多彎路,這種設計也特別適用於哪些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都還不太明確的孩子。但是,作為父母,千萬不可自以為是,武斷專行,千萬不可用自己的想法取代孩子們的想法,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們。作為明智的父母,則必定會花點時間去接觸了解孩子,發現孩子的特長,尊重孩子的興趣,然後選擇一條最適合自己孩子的道路。

 如此,相信會有更多的華人子弟在不同的行業裡嶄露頭角,這其中,也許就有華人的貝多芬、達芬奇、海明威或卓別林。在拓荒一般的異地求生中,這一代人不行了,我們的希望就在下一代身上,因為,他們畢竟是我們生命的延續!

四、培養良好的習慣

 與歐洲人貴族階級的紳士風範相比,中國人也有自己傳統的形象教育規範。俗語〞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雅稱〞立如鬆、坐如鐘、行如風〞是也。

 如今,這種貴族式的個人行為舉止的規範早已過時,成了老古董,世界正流行於民主、自由、寬鬆、舒適的時尚之中。但是,任何事都不宜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良好的職業素質訓練都是非常重要的。

 先說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不知道現在的國內情況。在美國,小學初中的學習環境非常寬鬆,基本沒有什麼壓力。常與朋友們討論孩子的問題,許多朋友都發愁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不知該做些什麼。細問才知,原來孩子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已經相當好了,一色的A。 我聽了總是笑,說你們都是閑操心,一色的A就好了,還擔什麼心﹖

 都是A就好嗎﹖(待續)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6
发表于 2004-12-4 15:29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一夫人, 海乐瑞-克林顿的第一本书是"It takes a villige”。 说孩子的成长不是在一个孤岛上,而是家庭,学校,社会的集合作用. 这种集合的变数太大,所以我们才集中讨论一点:那就是家庭的作用.

事实上很多人, 个人作为父母的迷惑是很严重的, 正如我们很多人多多少少时不时都有的迷惑,说白了还是: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感慨,别说孩子了,我们是不是知道我们大学毕业, 工作, 结婚, 做生意, 发财致富, 甚至出了国又“怎么样”了?

这样的讨论可以无边无际. 我是这样认为的:

中国(华人)的孩子整体上还是要以教育为主,积极上进为主.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和社会,散漫和不思进取的人只能是被领导和统治的人. 如果多少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全面都是“傻乐”而被人或执政组织划拉来划拉去的话,那绝对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个体来说,因人而异. 不能强求. (有空长篇大论, 谢谢细心阅读)

想听听小东同学关于这方面的见解。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8 20:30 , Processed in 0.02117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