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养生保健 存档 1 自学太极拳的困惑
查看: 2835|回复: 27

自学太极拳的困惑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9550 元 
精华
帖子
9448 
注册时间
2002-8-26 
最后登录
2019-8-15 

版主勋章 电脑大牛

1
发表于 2004-11-1 22:26
30多岁的小吴身材矮小,以前学过一点南拳,而且早就从杨禄禅等名家传说故事中,知道太极拳是优秀的技击拳种。可惜因为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如愿。现在好了,有数不清的太极拳出版物、影碟,价钱也不贵。以后,学拳再也不必像当年杨禄禅三下陈家沟那样辛苦了,足不出户,想学哪家就学哪家。小吴以为通过这个途径,学习太极拳“绝活”,真是万无一失了。 因为杨氏拳最为流行,小吴就先自学了传统杨氏拳;因为姓吴,与吴氏拳有“宗亲”之缘,他又学了传统吴氏拳。过不久,他觉得陈氏拳快慢相间、刚柔相济,就又学了陈氏老架一路、二路。不久,听说赵堡架也不错,用几天的时间也就学会了。他很像一个太极拳饥渴症患者,如果不是大脑神经和肌肉实在无法再坚持了,我相信他恨不得一下子学会天下所有的太极拳。他练功很刻苦,每天几个小时,杨、吴、陈、赵顺序地次第演练,早晚不辍。

小吴有几个观念:

1.以前太极拳秘不传人,现在公开了,书上说得很明白,影碟也很清晰。所以说,太极拳可以自学,不然人家发行那么多出版物干什么呢?他希望今后成为一个对太极拳有很高修养的人,授徒传业,健身自卫。他讨厌那些他认为自以为高明而实际并不怎么样的人去指教他。他讲起一些拳理来,总是引经据典,都有出处。

2.太极拳每一个式子都是一个招法,各家传统太极拳样式不同,招法也不同。掌握不同种类的太极拳愈多,学会的招法也就愈多,功夫也就愈厉害。从前太极拳大家都只练一家拳,如果练很多家拳,不就更厉害了吗?旧时之所以没人像小吴这样练,是因为大家互相保守,门派之见,秘不相传。现在好了,可以同时学练许多家拳了。

3.太极拳和别的拳不一样,是内家拳,练时越慢越好,像气功一样,将来功成之后,主要靠慢练时所产生的“气”将对手击倒。 这是因为小吴身材小,为对付强大对手所想当然。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由于无人纠正动作,练拳时他腰身有些前倾,违背了立身中正的要求;眼睛不停地眨,总是需要思考下一个动作书上是怎样说的,影碟上是怎样讲的,手、眼、身、法、步该怎样做。别说“懂劲”,连“着熟”的关也过不了。动作不熟练,就谈不上呼吸顺畅,更谈不上逆腹式呼吸与“气沉丹田”,至于理想的“气感”,始终也不肯光临他的“大驾”。

大部分人并不像小吴这样,他们或许会说:小吴这是想成为太极拳高手,才有那么多怪念头,才导致那样的学习结果。我们练太极拳,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打算与人较技,更不打算学那么多,况且影碟上讲得那么详细,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有些人虽经过专门的老师指导,但或者是老师并未认真,或者是把拳架刚学会,就离开老师自练,或者老师也是似懂非懂;更多人是从书上、录像带上、影碟上学太极拳,再互相传教,太极拳就这样迅速地普及开了。概括这样的自学群体,不同程度地有下列几种毛病:

1.由于基础差,下肢力量小,上身和头部不由自主地前倾以求平衡,未能做到虚领顶劲、立身中正;

2.虽然看似中正,但命门向肚脐方向凹,丢了“躯干一张弓”,且造成坠腹分臀;

3.耸肩收项,上肢紧张;

4.突胸后仰,弯腰前伏,丢了以腰为轴;

5.步幅小,不到位,还勉强让身体重心下降,造成膝盖夹角小于90度;

6.喜欢模仿并不适于中老年业余爱好者的低架子。

这些错误动作一旦定型,根本无法改变。况且,太极拳修炼者往往有很强的自我感觉。一位练了很久拳架的人,听到不同意见,便很不服气地说:“如果我的架子不正确,全公园就没有正确的了!”这样的练习,连最基本的正确拳架也谈不上,就更谈不上进一步提高了。

掌握一项技能进阶如何,主要看学习者对于这项技能的理解。对事物的理解愈深刻,这个事物对于理解者意义就愈大。从电视上看到中国科学院一批中老年科学工作者演示的陈氏太极拳,神形兼备,这样的成绩,大概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力有关。看着为追求太极拳高境界而苦练的小吴,看着为追求健康而认真修炼的那么多爱好者,使人觉得那个在两三百年前写下《十三势歌》的王宗岳先生,好像在天上一面看着这些打太极拳的人,一面悠悠地唱道:“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太极拳有不少图谱。图即造型画图,谱即理论文章。民国以前,由于没有透视绘图知识,人物立体感很差,理论文章大多是文言文。绘图不准确,难免学摹不像;文学艺术嘛,就免不了渲染夸张。王宗岳《太极拳论》就是一篇艺术性很强的骈体文,不少句子是对于太极拳的抒情性赞叹,不像现在说明文那么简明易懂。这些图谱不是提供给自学传播之用,而是作为传承而制。本来,武禹襄自陈清平处口传心授一月余,已经得真传。陈氏再倾囊相助赠太极拳图谱,就有点像禅宗传承衣钵。如果按图谱可以自学,以武禹襄之才,得图谱即可返回永年,干吗还要在赵堡盘桓那么久呢?民国初年,孙禄堂虽与杨澄甫有金兰之好,杨氏却以“各守其长”为由,不肯将太极功夫相传。孙氏因有助于郝为真,从郝氏处得武氏太极拳真传后,结合自身形意、八卦功夫,创编孙氏太极拳。如果可以自学,郝氏将太极拳图谱相传不就可以了吗,何必费那么多事呢?

民国以来,太极拳图谱可能比任何其它拳术图谱出版得都多,而太极拳大家却越来越少。虽然其中有诸多复杂因素,但思考一下出版物增加而太极拳大家减少的现象,最少能说明太极拳难以自学是事实。民国之后,有了印刷新技术,太极拳图谱的确非常清晰了,文字也很容易弄懂。特别是当代高科技影视技术,的确对太极拳传播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太极拳似乎也可不以口传的方式传习了。但这起码需要两个条件:1.有较好的武术基础;2.有较好的理论思考能力。

太极拳是武术运动的一个种类,与其它武术运动有许多共性。所谓较好的武术基础,是说如果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能够学什么像什么,影碟中教练所说所做,自学者均可举一反三地理解。一般经过专业培养,有数年功夫才能有这种水平。如果自学者具有或形意或八卦的功夫,情况还会更好。因为所谓内家拳术,就是指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是一回事,可以触类旁通。即使如此,传统武术尚技击,现代武术尚套路。从现代意义上,自学一些太极拳竞赛套路、模仿一下拳架还能行得通。如果从技击意义上掌握传统太极拳精神,则必须研究经典理论。如果没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则不可能领悟传统太极拳精髓。

图谱形式的缺点是图形静止,无法表现拳术运劲及神态。影像形式则没有图谱形式的缺点,老师向学生言传身教,自学者似乎是在旁听。其实,由于没有上述两方面修养,非专业人员自学时,没有人在旁边校正动作,是图谱和影像形式自学时的共同缺点。再说,图谱影像上的示范者,都是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功到套路,经过艰苦训练出来的专业人员,图谱影像等载体无法把这个过程反应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图谱、影像只是供训练有素者所用。非此类自学者,若以自己的理解按图索骥,十之八九的结果是南辕北辙。如果一味地坚持自学,由此而形成错误练法。

前辈武术大师极虑精专,使太极拳有极高的意义,而不是纯理论性的学问。理论性学问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只要理解了,就算掌握了。而太极拳则是身体力行的技艺,语言、文字、图像都无法确切地记录身体力行的感觉,这就决定了“复制学习”太极拳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是太极拳难以普及之处,也是中华古老文明宝贵之处。孙氏太极拳传人孙剑云说,太极拳要三年不离师,的确是真知灼见。从科学意义上,我们可以确切地说,太极拳不可以自学。

太极拳现在分许多种类,就说传统的吧,有陈、杨、吴、武、孙、赵堡等六家;现代的呢,有简化24式、88式、48式及各式竞赛套路、各种新编健身套路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学哪一种呢?“太极拳”这个名词可不简单,它既是一类拳的名称,也是一套拳的名称。说它是一类拳的名称,是因为太极拳包括传统的、现代的两大类。还不止这样,传统的陈、杨、吴、武、孙、赵堡等,每一家又都是一个种类,每个种类里,又包含许多内容。既可说它是一套拳的名称,也不仅是一套拳的名称。一套拳是由几十个重复或不重复的动作组成,作为一套拳的“太极拳”,实际上是几十个不同动作的总名。这个总名的意义如何?内涵怎样?是什么概念,什么理,什么义?传统观念处处讲技击,现代观念处处讲造型。同样都是太极拳,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我常常杞人忧天似的替小吴他们遗憾:“用同样的时间,以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正确地选择练习一家适合自身的传统太极拳,拳架会有的,推手会有的,技击也会有的;健康会有的,乐趣也会有的,文化修养也会有的。这不是更有意义吗?”

其实不然,虽然小吴和一些爱好者所演练的太极拳在科学意义上不准确,在哲学意义上则准确。我们以一种是非的观点说不正确,他们则以另一种是非的观点说正确。“如果我的不正确,全公园就没有正确的了!”你听,他们是那样充满自信心。那样的练法,加上那样的观点、那样的气质、那样的禀赋,对于他们来说,不就是正确的吗?!不就是科学的吗?!当百思不得其解时,还是黑格尔那句光芒万丈的话照亮了我思维中的死角: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像小吴和其他一般学拳者,这种练法有没有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有。“生命在于运动”,太极拳就是这么一种运动,只要你运动,就会有益。即使是练错了,大概也不会有太大的不良影响。有些人在练拳中得到了交流,有些人在教拳当中得到了满足,有些人在练拳中得到了健康,有些人打发了时光。你要说他们练得不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始终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是可以自学的。

肝病,只
要好好保养,勤勤恳恳的修养锻炼,再重的病也能好起来,推广传统的养生观念,全国的肝病医疗费可以减少一半,QQ:183175942

Rank: 4

现金
1967 元 
精华
帖子
807 
注册时间
2004-9-24 
最后登录
2007-7-22 
2
发表于 2004-11-2 06:15
我好想拜一个师傅好好学,可是太远了,时间上无法保证。

Rank: 4

现金
3223 元 
精华
帖子
362 
注册时间
2004-9-21 
最后登录
2009-9-26 
3
发表于 2004-11-12 08:33

我自己买了一套李德印三十二式太极拳的光碟,原打算在家自学,目的只为健身,不过学学停停,两个月了才学了七八式,呵呵,怪我自己没有恒心。也只是自己在家练习,从没和别人有过交流,有同样兴趣的战友不如大家交流一下心得吧,也相互鼓励以继续。

我以前从未接触过和武术拳类相关的运动,属于没有一点基础的,首次接触觉得还是挺费劲的。光碟毕竟是死的,看到前面就看不到后面,总是要来回倒换进程,挺麻烦的,时间久了就有些泄气了。

不过我还是想坚持,总会有些效果吧。

学几式就练习几式,感觉还不错。

[em06]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9550 元 
精华
帖子
9448 
注册时间
2002-8-26 
最后登录
2019-8-15 

版主勋章 电脑大牛

4
发表于 2004-11-12 10:04

只要学会几招天天打坚持就可以了,打出那个味道来,

还是应该找个好老师的

肝病,只
要好好保养,勤勤恳恳的修养锻炼,再重的病也能好起来,推广传统的养生观念,全国的肝病医疗费可以减少一半,QQ:183175942

Rank: 4

现金
3223 元 
精华
帖子
362 
注册时间
2004-9-21 
最后登录
2009-9-26 
5
发表于 2004-11-12 10:37
呵呵,我也想找老师,不过还真不知道上哪里去找,天天都看到一群老太太老头再打太极拳,不过姿势各异,只是扎堆儿热闹罢了,也没见着几个正经练习的。

Rank: 2

现金
207 元 
精华
帖子
6 
注册时间
2004-11-12 
最后登录
2004-11-12 
6
发表于 2004-11-12 14:04

大家好,小的新来乍到,希望多多关照,我是广州的。我从高中知道自己是大三阳到现在大学毕业,可以说上当受骗无数,所谓久病成良医,也把自己锻炼成了火眼金睛和半个医生,现在基本上是吃自己开的药,效果我不敢说,但是能保持身体健康,我目前171cm,60kg。我是做电脑工作的,每天两三点睡,也没发生什么问题,但是大三阳还是老样子。现在在单位却很麻烦,特别是有些人谈“肝”色变,弄得很尴尬,也不敢找女朋友,所以又想去治了,呵呵。在这里一看,还是和以前一样,去那些所谓的特效医院可以说不会有任何好结果,我以半个医生的资格说,目前,没有任何药有超过30%的疗效,所以,如果没有特别需要,去正规医院开点保肝药让自己身体健康就可以了。我想问的是:这里有没有真正的太极大师或者气功师或者瑜珈大师?千万别拿那种假货来骗我,我可同时是半个气功理论师,研究气功理论长达5年,现在自己修炼治病瑜珈治疗乙肝遇到点问题,想请教一下,有的话,麻烦你,请联系一下:[email protected] 我只是咨询问题希望获得解答,纯属请人好心帮忙,不会有任何利益。如果敢来我这做广告的,我祝贺你全家全族死光光。版主别怪我重复发帖,请别删。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9550 元 
精华
帖子
9448 
注册时间
2002-8-26 
最后登录
2019-8-15 

版主勋章 电脑大牛

7
发表于 2004-11-12 21:55

呵呵,好的。不删,本来指导我的师父光顾过我们论坛,只是我没有说明他是我师父,因为他不让,我也曾暗示过谁要找老师可以找他,不过昨天他明确表示让我不要再把他的联系方式给别人了,因为最近他很忙

明师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机缘偶合,自己潜心的努力寻找,只要自己想走这条路总是有机会碰到的

楼上的遇到什么问题请讲,大家再这里给你会诊一下,如果觉得还是不行,建议你去武术论坛看看,那里偶尔有高人光顾http://www.wuhun.com/forum.asp

肝病,只
要好好保养,勤勤恳恳的修养锻炼,再重的病也能好起来,推广传统的养生观念,全国的肝病医疗费可以减少一半,QQ:183175942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9550 元 
精华
帖子
9448 
注册时间
2002-8-26 
最后登录
2019-8-15 

版主勋章 电脑大牛

8
发表于 2004-11-12 21:56
http://www.wushu2008.cn/
肝病,只
要好好保养,勤勤恳恳的修养锻炼,再重的病也能好起来,推广传统的养生观念,全国的肝病医疗费可以减少一半,QQ:183175942

Rank: 5Rank: 5

现金
2219 元 
精华
帖子
1591 
注册时间
2003-11-23 
最后登录
2009-1-11 
9
发表于 2004-11-13 00:43
以下是引用九阴真肝在2004-11-1 8:26:08的发言: 知道太极拳是优秀的技击拳种。

[em05]哈,我来抬杠了,太极在养生保健益处颇大,但技击效果是0

毕竟我也算是个博览百家的武术家了(口头上)

即使一个道行很深的太机宗师,也许他对付路边的壮汉没问题,但哪怕稍微练过点别家拳术的大块头,都会让他大吃苦头,比如技术最有漏洞的西洋拳击,就能把太极揍的满地找牙

至于为什么太极宗师经常取胜?答案是他们实际上兼修很多中华武术的,比如大成,形意,八卦,螳螂,南方武师喜欢兼修南拳,咏春,所以他们实战工夫也相当了得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9550 元 
精华
帖子
9448 
注册时间
2002-8-26 
最后登录
2019-8-15 

版主勋章 电脑大牛

10
发表于 2004-11-13 01:35

呵呵,这片文章是我从西饲武术论坛弄来的,希望大家看了后明白,练内家武术还是要找老师,至于太极是不是真正的技击拳种?我个人的答案是是的,大家看到的拳架是内功修炼的手段,最后的技击还是要另外练的,太极的最后的技击和任何门派一样,都是散打,有兴趣的可以在QQ上找我,我把六十年代的吴式太极和白鹤门公开的拳赛发给你们,那场拳赛打的不是很好看,不过也算是对传统武术的一点认识吧,我记得一个练过陈氏太极的先生说,他练速度看出拳的轻重,打沙袋,八十公斤到一百公斤的左右的拳,一秒种七八拳,这也是练速度。拳重的就慢些,拳架练出来的功力要释放出来可以用抖大杆,现在的太极拳真正内家已经很少,大多掺了些外家的东西

武术的博大是我们这样的人难以想象的,即使是练了不少年的人,真正的高手也未必能见一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2 12:32:05编辑过]

肝病,只
要好好保养,勤勤恳恳的修养锻炼,再重的病也能好起来,推广传统的养生观念,全国的肝病医疗费可以减少一半,QQ:183175942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9 10:00 , Processed in 0.01675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