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乙肝抗病毒治疗会引发肝癌吗
查看: 1162|回复: 8
go

乙肝抗病毒治疗会引发肝癌吗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4967 元 
精华
帖子
8594 
注册时间
2008-4-12 
最后登录
2024-11-9 
1
发表于 2010-11-21 22: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2010-09-10 07:07
http://shijingliu.blog.sohu.com/159449345.html
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主任医师 刘士敬博士
   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具有强大抑制作用,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药物。但核苷类似物不能直接清除病毒,故推荐长期用药,以使患者病毒载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然而,随着核苷类似物应用时间延长,耐药突变株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迄今,耐药突变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核苷类似物长期疗效的负面因素。不幸的是,就在临床医师被耐药问题所困扰的同时,另一个影响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效果的负面因素又初现端倪。最近研究显示,核苷类似物治疗可能与肝细胞癌发生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前S或S(PreS/S)基因终止或者缺失突变而建立的。

  pre-S突变可加速C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疾病进程
  韩国首尔Sungkyunkwan大学医学院的Choi等研究发现,pre-S突变,尤其是pre-S2缺失突变和pre-S2起始密码子突变在C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中最常见,且与疾病进展和病毒复制密切相关。 [J Viral Hepatol 2007, 14(3): 161]。Choi等观察了300例C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发现有82例(27.3%)患者存在pre-S突变,其中以pre-S2缺失最为多见。此外,还有pre-S2起始密码子突变(9.7%)、pre-S1-S2缺失(3%),pre-S2缺失和起始密码子突变同时存在(2.7%)、pre-S1缺失(1%)和pre-S1-S缺失(0.3%)。研究还发现,pre-S突变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未突变患者。发生突变患者的ALT水平[(122 ± 162 )IU/L对( 85 ±136) IU/L,P = 0.04]和乙肝病毒 D核苷类似物阳性率均高于未发生突变者。在pre-S2突变患者中,肝细胞癌患者最常见(25.0%),而pre-S2 起始密码子突变则最常见于肝硬化患者(18.7%)。逻辑回归分析表明,进展性肝脏疾病(肝细胞癌和肝硬化)和乙肝病毒 D核苷类似物阳性是pre-S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pre-S基因缺失突变与肝细胞癌发生相关
  慢性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细胞癌(肝细胞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既往研究表明,pre-S基因缺失突变可造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病毒复制状态,且与疾病进展有关。中国台湾大学学者Lin等研究发现,乙肝病毒Pre-S基因缺失突变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相关。[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22(7):1098],研究纳入了266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202例为无症状携带者,64例为经组织学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B或C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分析结果提示,有44例(16.5%)患者发生pre-S基因缺失突变,其中28例为pre-S1缺失突变,16例为pre-S2基因缺失突变。肝细胞癌患者pre-S基因缺失突变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患者(29.7% 对 12.4%,P=0.002)。在164例B基因型和102例C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者中,C基因型患者pre-S基因缺失突变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患者(25.5% 对10.9%,P=0.004)。pre-S基因缺失突变患者的年龄越大,肝细胞癌的发生率越高,且更多见于C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者。逻辑回归分析也提示,肝细胞癌与pre-S基因缺失突变呈独立相关,患者感染C基因型乙肝病毒与pre-S基因缺失突变显著相关。研究者认为,pre-S基因缺失突变更常见于C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增加了这些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病危险。

  乙肝病毒 PreS/S区突变可促进肝癌发生

  研究显示,约有50%的肝细胞癌与慢性乙肝有关。乙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 的机制涉及炎症、肝损伤、肝再生、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及病毒蛋白的直接作用等。与肝细胞癌发生相关的乙肝病毒蛋白主要有X蛋白(HBx蛋白)、大蛋白(L蛋白)及C端截短的中蛋白(M蛋白)。 HBx蛋白是一种非结构蛋白,其功能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不少研究表明,HBx蛋白的C端具有反式激活或共激活功能,可影响宿主细胞基因转录、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凋亡等过程,这些效应被认为与肝细胞癌发生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显示,肝癌细胞中经常可检测到整合于细胞染色体的3’端缺失PreS/S基因,提示C端截短的PreS/S蛋白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关。之后的研究又发现,3’端截短PreS2/S基因编码产物在体外能作用于SV40增强子,发挥反式激活作用,还能激活癌基因c-myc及原癌基因c-fos启动子,这些反式激活作用是完整PreS2/S基因产物所不具备的。还有研究显示,C端截短M蛋白的N末端朝向胞浆,而不像正常情况下朝向内质网腔,这可能是其具有反式激活作用的原因。另有研究证实,部分L蛋白的N末端(包含PreS2部分)同样朝向胞浆,可以预测L蛋白应该同样具有反式激活作用。试验证明,L蛋白的确能激活多种启动子元件。 研究结果还显示,游离于细胞染色体的PreS/S基因3’端截短突变体同样具有反式激活功能。从这个结果出发,可以推论,如果患者体内乙肝病毒中有相当一部分是PreS/S基因3’端截短突变体,那么这些患者罹患肝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最近几项研究结果均支持这一推论。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除了3’端截短突变外,PreS基因内部缺失突变也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关。

    核苷类似物治疗与PreS/S突变的关系

    有关核苷类似物治疗引起乙肝病毒突变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于逆转录(RT)区,因为该区既是核苷类似物的作用靶点,也是乙肝病毒发生药物适应性突变的主要区段。由于乙肝病毒 S基因与RT区重叠,RT区的适应性突变完全可能导致S基因改变。对于这种继发S基因改变的意义,在发现rtA181T耐药突变后才逐渐得到重视。rtA181T突变可在多种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程中被选择出来,包括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和克来夫定。rtA181T突变造成S基因aa172W变成终止密码,进而造成S蛋白C端截短,如前所述,这种突变体具有反式激活功能,能促使细胞向肿瘤细胞方向转化。

有关核苷类似物直接选择PreS/S基因突变的研究还不多见。曾有学者报告,1例经LAM治疗耐药后换用ADV的患者,在LAM治疗开始前,血清中可检测到一定比例的PreS缺失突变体,在应用LAM后,PreS缺失突变体比例有所升高,在换用ADV后,PreS缺失突变体比例降低,但C基因缺失突变体增多。这似乎提示,核苷类似物有可能在选择缺失突变体。

  另有学者对44例LAM耐药患者血清乙肝病毒 D核苷类似物进行分析发现,不含rtL180M突变的病毒出现PreS2区5’端缺失突变的比例显著高于含rtL180M突变者。体外试验显示,该缺失突变对LAM耐药株复制能力有补偿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LAM选择PreS缺失突变体的假设。 当然,由于研究不够充分,目前尚不能下结论认为核苷类似物有直接筛选PreS/S终止或缺失突变的作用。但如果经过充分研究最终确认了这种筛选作用,其意义将是显而易见的,即与核苷类似物筛选rtA181T突变体一样,对PreS/S突变体的筛选将为部分核苷类似物长期应用效果蒙上阴影,因为这些突变体可能促进肝癌发生。

   鉴于核苷类似物治疗与PreS/S突变关系的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 ① 核苷类似物治疗是否会筛选PreS/S突变?我们可以对较大样本量的各种核苷类似物治疗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准种进行动态分析,重点观测乙肝病毒 PreS/S区各种突变模式变化情况,以获得更多线索。② 如果核苷类似物治疗的确可筛选PreS/S突变,该如何解释其原理?我们可以从病毒适合度(fitness)角度出发,通过体外表型分析试验,探讨特定PreS/S突变对病毒适合度的影响,从而为这一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如何正确看待核苷类似物有可能引发肝癌问题?

   核苷类似物的应用是慢性乙肝治疗中的重要里程碑。对多数患者而言,核苷类似物的确起到了缓解病情的作用,然而,由于核苷类似物应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时间较短,其长期效果仍有待检验。既往研究显示,核苷类似物可通过降低病毒载量来降低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但最近研究提示,部分核苷类似物可筛选S终止突变或PreS缺失突变,而这些突变体的出现又是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这使我们有必要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来考虑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选择核苷类似物进行治疗时,应通过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尽量规避其不良效果。
已有 1 人评分现金 收起 理由
lingmaigui + 18

总评分: 现金 + 18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收看肝胆卫士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乙肝勿扰》,我们的目标是:普度众友,收获幸福。
我是忠肝义胆MP4。忠肝义胆-战友的天地
QQ群搜"忠肝义胆孰能群"加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4967 元 
精华
帖子
8594 
注册时间
2008-4-12 
最后登录
2024-11-9 
2
发表于 2010-11-21 23:52 |只看该作者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22%E8%B3%B4%E6%98%8E%E7%91%8B%22.ad%20or%20%22%E8%B3%B4%E6%98%8E%E7%91%8B%22.au.&searchmode=basic
慢性B型肝炎是造成肝癌的最重要危險因子,而B型肝炎病毒的致癌機制尚未完全解讀。類核苷酸或類核苷抗病毒藥物是降低或清除B型肝炎病毒的前瞻性藥物,冀望能預防或減低肝硬化及肝癌這些慢性B型肝炎的可怕後果。干安能為首先廣泛用於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藥物。對於肝硬化的患者,長期干安能治療明顯降低肝癌的風險。然而少數的患者,即使用了干安能仍發生了肝癌。長期使用干安能會導致B型肝炎病毒複製酶的突變,偶爾會在突變點同時造成表面抗原蛋白的無意義突變 (nonsense mutation) ,這類突變在肝癌發生機制上的重要性仍待釐清。
  第一部分:在民國89至90年間,連續141位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肝癌患者中,有8位在肝癌發生前曾經服用干安能一段時間。這些患者及另外8位未服用過干安能的肝癌患者的血清及肝癌組織,及8位服用干安能產生抗藥性突變但未罹患肝癌的患者的血清進行分析。接著以定點突變的方法,在載體上產生這些表面抗原無意義突變的質體。進一步分析轉染這些質體的細胞轉化成腫瘤的能力與機轉。
  結果在8位服用干安能的肝癌患者中,7位產生表面抗原無意義突變,而控制組則沒有一例發生這類突變 (p<0.001)。定點突變產生的質體在轉染細胞後表現出激活特定致癌基因啟動子的能力。其中三種突變株 sL21*, sW156*, and sW172* 轉染NIH3T3細胞後在裸鼠產生腫瘤。
  第二部分:在一位末期肝癌患者血清及肝癌組織中發現rtA181T/sW172* 突變株。有趣的是,這位肝癌病患從未接受干安能或其他抗病毒藥物治療。這表示此一突變株可自然存在被感染宿主。將突變株質體轉染細胞,注射裸鼠結果生成腫瘤,証實其致癌性。
  結論: 接受干安能的肝癌患者常帶有表面抗原無意義突變。這種表面抗原截斷突變也發生在一位未經抗病毒藥物治療的肝癌患者。篩選出干安能抗藥株可能會破壞干安能減低罹癌的美意。有鑑於這些表面抗原截斷突變株的致癌性,建議選用低抗藥性的抗病毒藥物來治療B 型肝炎,以達到預防肝癌的目的。
已有 1 人评分现金 收起 理由
lingmaigui + 18

总评分: 现金 + 18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收看肝胆卫士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乙肝勿扰》,我们的目标是:普度众友,收获幸福。
我是忠肝义胆MP4。忠肝义胆-战友的天地
QQ群搜"忠肝义胆孰能群"加入

Rank: 6Rank: 6

现金
1594 元 
精华
帖子
1174 
注册时间
2009-11-25 
最后登录
2011-8-30 

守护天使 幸福风车

3
发表于 2010-11-22 10:49 |只看该作者
只要生活在有污染的空气中,什么没有引发癌变的可能呢,难道一定要移居月球才能避免癌症?

Rank: 8Rank: 8

现金
62111 元 
精华
26 
帖子
30437 
注册时间
2009-10-5 
最后登录
2022-12-28 

才高八斗

4
发表于 2010-11-22 11:41 |只看该作者
"由于核苷类似物应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时间较短,其长期效果仍有待检验。既往研究显示,核苷类似物可通过降低病毒载量来降低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
This is true for all anti-viral drugs which had been in use only for the last 10-20 years. Many were developed for treatment of HIV/AIDS. Therefore all patients must be monitored by their doctors, don't start and stop on your own. I am not a doctor or specialist. This is my personal opinion only.
这种看法是适用于所有的抗病毒的药物。这些药物使用仅在过去的10-20年。许多的药物,发明使用主要于艾滋病毒/艾滋病治疗。因此,所有病人必须由医生进行监控,不要您自己的启动和停止。我不是医生或专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0667 元 
精华
帖子
14262 
注册时间
2008-10-23 
最后登录
2018-6-10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神仙眷侣 夜猫子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黑煤窑矿工勋章 色狼勋章 翡翠丝带 处女座 艺术家 麦霸勋章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5
发表于 2010-11-22 12:04 |只看该作者
拉米夫定性价比越来越低了
蛋定是混论坛的最基本素质,即使没蛋,也要装出有蛋的样子

Rank: 6Rank: 6

现金
2244 元 
精华
帖子
1162 
注册时间
2009-6-24 
最后登录
2016-10-12 
6
发表于 2010-11-22 14:32 |只看该作者
一会说核苷药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一会又说可有诱发肝癌。
都拿病友当小白鼠啊?
男,疑似母婴,大三,干扰10月,失败,并出现焦虑、濒死、自杀倾向,目前恩替中,期待转小三,期待停药。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没有资格谈人生。

Rank: 8Rank: 8

现金
2711 元 
精华
帖子
1561 
注册时间
2009-1-4 
最后登录
2024-9-3 
7
发表于 2010-11-23 10:57 |只看该作者
纠结啊,一定要克服这种恶化疾病的恐癌情绪。

Rank: 5Rank: 5

现金
2488 元 
精华
帖子
1026 
注册时间
2005-5-10 
最后登录
2017-11-16 
8
发表于 2010-11-23 16:46 |只看该作者
目前不管则么说,核苷类药物还是乙肝治疗的中坚力量
除了乐观,我们别无选择。

Rank: 8Rank: 8

现金
2711 元 
精华
帖子
1561 
注册时间
2009-1-4 
最后登录
2024-9-3 
9
发表于 2010-11-24 15:41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在今年8月发的帖子,很令人无所适从的一篇文章
核苷类似物治疗的隐忧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年08月05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PreS/S区突变与肝癌的发生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黄爱龙 胡接力

  核苷类似物(N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具有强大抑制作用,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CHB)的主要药物。但NA不能直接清除病毒,故推荐长期用药,以使患者病毒载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然而,随着NA应用时间延长,耐药突变株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迄今,耐药突变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NA长期疗效的负面因素。

  不幸的是,就在临床医师被耐药问题所困扰的同时,另一个影响NA长期治疗效果的负面因素又初现端倪。最近研究显示,NA治疗可能与肝细胞癌(HCC)发生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前S或S(PreS/S)基因终止或者缺失突变而建立的。

  HBV PreS/S区突变可促进肝癌发生

  研究显示,约有50%的HCC与慢性乙肝有关。乙肝患者发生HCC 的机制涉及炎症、肝损伤、肝再生、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及病毒蛋白的直接作用等。与HCC发生相关的HBV蛋白主要有X蛋白(HBx蛋白)、大蛋白(L蛋白)及C端截短的中蛋白(M蛋白)。

  HBx蛋白是一种非结构蛋白,其功能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不少研究表明,HBx蛋白的C端具有反式激活或共激活功能,可影响宿主细胞基因转录、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凋亡等过程,这些效应被认为与HCC发生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显示,肝癌细胞中经常可检测到整合于细胞染色体的3’端缺失PreS/S基因,提示C端截短的PreS/S蛋白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关。之后的研究又发现,3’端截短PreS2/S基因编码产物在体外能作用于SV40增强子,发挥反式激活作用,还能激活癌基因c-myc及原癌基因c-fos启动子,这些反式激活作用是完整PreS2/S基因产物所不具备的。

  还有研究显示,C端截短M蛋白的N末端朝向胞浆,而不像正常情况下朝向内质网腔,这可能是其具有反式激活作用的原因。另有研究证实,部分L蛋白的N末端(包含PreS2部分)同样朝向胞浆,可以预测L蛋白应该同样具有反式激活作用。试验证明,L蛋白的确能激活多种启动子元件。

  研究结果还显示,游离于细胞染色体的PreS/S基因3’端截短突变体同样具有反式激活功能。从这个结果出发,可以推论,如果患者体内HBV中有相当一部分是PreS/S基因3’端截短突变体,那么这些患者罹患肝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最近几项研究结果均支持这一推论。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除了3’端截短突变外,PreS基因内部缺失突变也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关。

  核苷类似物治疗与PreS/S突变的关系

  有关NA治疗引起HBV突变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于逆转录(RT)区,因为该区既是NA的作用靶点,也是HBV发生药物适应性突变的主要区段。由于HBV S基因与RT区重叠,RT区的适应性突变完全可能导致S基因改变。对于这种继发S基因改变的意义,在发现rtA181T耐药突变后才逐渐得到重视。

  rtA181T突变可在多种NA治疗过程中被选择出来,包括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和克来夫定。rtA181T突变造成S基因aa172W变成终止密码,进而造成S蛋白C端截短,如前所述,这种突变体具有反式激活功能,能促使细胞向肿瘤细胞方向转化。

  有关NA直接选择PreS/S基因突变的研究还不多见。曾有学者报告,1例经LAM治疗耐药后换用ADV的患者,在LAM治疗开始前,血清中可检测到一定比例的PreS缺失突变体,在应用LAM后,PreS缺失突变体比例有所升高,在换用ADV后,PreS缺失突变体比例降低,但C基因缺失突变体增多。这似乎提示,NA有可能在选择缺失突变体。

  另有学者对44例LAM耐药患者血清HBV DNA进行分析发现,不含rtL180M突变的病毒出现PreS2区5’端缺失突变的比例显著高于含rtL180M突变者。体外试验显示,该缺失突变对LAM耐药株复制能力有补偿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LAM选择PreS缺失突变体的假设。

  当然,由于研究不够充分,目前尚不能下结论认为NA有直接筛选PreS/S终止或缺失突变的作用。但如果经过充分研究最终确认了这种筛选作用,其意义将是显而易见的,即与NA筛选rtA181T突变体一样,对PreS/S突变体的筛选将为部分NA长期应用效果蒙上阴影,因为这些突变体可能促进肝癌发生。

  鉴于NA治疗与PreS/S突变关系的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 ① NA治疗是否会筛选PreS/S突变?我们可以对较大样本量的各种NA治疗患者血清HBV准种进行动态分析,重点观测HBV PreS/S区各种突变模式变化情况,以获得更多线索。② 如果NA治疗的确可筛选PreS/S突变,该如何解释其原理?我们可以从病毒适合度(fitness)角度出发,通过体外表型分析试验,探讨特定PreS/S突变对病毒适合度的影响,从而为这一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

  核苷类似物的应用是CHB治疗中的重要里程碑。对多数患者而言,NA的确起到了缓解病情的作用,然而,由于NA应用于CHB治疗的时间较短,其长期效果仍有待检验。既往研究显示,NA可通过降低病毒载量来降低CHB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但最近研究提示,部分NA可筛选S终止突变或PreS缺失突变,而这些突变体的出现又是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这使我们有必要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来考虑NA长期治疗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选择NA进行治疗时,应通过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尽量规避其不良效果。


本篇文章来源于 战胜乙肝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hbver.com/Article/ygfz/ygzl/201008/7100.html

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14 15:01 , Processed in 0.01463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