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病毒携带者维权 关于桂希恩称“不查乙肝是不负责任”,征集一封交涉信 ...
楼主: 金戈铁马
go

关于桂希恩称“不查乙肝是不负责任”,征集一封交涉信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现金
1808 元 
精华
帖子
810 
注册时间
2009-10-5 
最后登录
2021-10-1 
51
发表于 2010-4-27 09:2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6Rank: 6

现金
918 元 
精华
帖子
624 
注册时间
2008-3-25 
最后登录
2013-8-30 
52
发表于 2010-4-27 09:43 |只看该作者

Rank: 5Rank: 5

现金
709 元 
精华
帖子
279 
注册时间
2010-3-3 
最后登录
2014-1-8 
53
发表于 2010-4-27 10:00 |只看该作者

湖北如倒退,全国危矣

现在找砖渣叫兽以及无良妓者理论固然重要,但对卫生厅的工作更为重要,要想一切办法让卫生厅坚定自己的正确做法,要不然湖北倒退,则全国危矣.

Rank: 4

现金
424 元 
精华
帖子
248 
注册时间
2009-8-17 
最后登录
2014-9-10 
54
发表于 2010-4-27 10:10 |只看该作者
桂希恩的影响太大了,是应该交涉一下。

Rank: 5Rank: 5

现金
709 元 
精华
帖子
279 
注册时间
2010-3-3 
最后登录
2014-1-8 
55
发表于 2010-4-27 10:15 |只看该作者
建议湖北战友联系媒体,针对砖渣叫兽以及无良妓者的言论,做一篇深入报道,既揭露利益集团的嘴脸又对广大群众进行科普.

Rank: 8Rank: 8

现金
7792 元 
精华
33 
帖子
3563 
注册时间
2008-8-23 
最后登录
2017-4-10 

风雨同舟 维权功臣

56
发表于 2010-4-27 11:34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桂希恩先生:
     据《楚天都市报》载文,先生曾就国家三部委《通知》的下发和执行发表如下见解:“健康体检不查乙肝,是对当事人的不负责任。”鉴于您既是医学专家又是“感动中国”人物的特殊身份,此言一出并经媒体转载后,旋即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使全国一亿乙肝携带者及背后不下五亿的亲属深感失望与震惊。北京益人平中心特就此在社会伦理、医学伦理、宪法与人权保护及世界通行做法方面与先生交涉如下:
一,关于社会伦理方面。
对于普通人来说,遵守社会伦理应该优先于其它伦理,从这一点出发,对于一亿乙肝携带者来说,他们不仅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更有权力尊严的活着,因为他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是事实却是另外一样;多年来,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侵犯乙肝携带者隐私以及由此导致的歧视现象,使他们处于就业难,生存难的恶劣境地。
当他们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为了劳动就业被迫接受检测时,悲剧就注定发生了。用人单位把就业者带到医院只要付钱,体检医院立刻实施检测并毫无顾忌的把体检结果交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又毫不犹豫的对他们直接或用其他借口拒聘,解聘。就连3岁幼童上幼儿园,80岁老人进养老院都难免被强制检测乙肝标志物后歧视拒招。而他们遭遇的这一切是不公正,不科学,不人道的。在我国,三部委《通知》下发之前所有与保护乙肝携带者有关的国家法规文件中仅有一个带有1000元以下的罚则条款。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违法各方肆无忌惮的对乙肝携带者的隐私权,劳动权和生存权进行惨无人道的践踏。那些外国跨国公司在本国内迫于高额罚金从不敢侵犯员工隐私,可到了中国后面对违法低成本的诱惑,也入乡随俗的强制检测乙肝两对半。2008年,美国亨丰公司在广东东莞的一家分厂在用工过程中强制乙肝检测,不体检的做自动离职处理[环球时报2009,8,13日] 。据北京晨报讯 ,77%的跨国外资企业在中国招募员工时,明确宣称在招录员工时会拒绝乙肝病毒携带者[搜狐新闻2007年06月28日04:37]。乙肝携带者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隐私权,就业生存权命悬一线之际也试图抗争,但是在法律、法规无法界定责任的现实面前,他们只能在医院泄露隐私和用人单位的以其它借口解职、拒聘面前深感无奈。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社会伦理的边界不仅不清晰,而且毫无约束。他们可以在言论上信口雌黄,也可以在行为上恣意妄为。因此,这些年来,我们可以在乙肝歧视问题上听到了许多的“雷人”言论,也可以目睹许多“不耻”行为。中国的乙肝歧视就被他们披上一件件华丽的外衣,用所谓的大部分人利益来挤压并窒息了乙肝歧视者的公共空间乃至私人空间。难道一亿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问题我们可以熟视无睹吗?
二,关于医学伦理问题。
古今中外的医学伦理学虽有多种多样的版本,但是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却是相同的。而诸多利益的核心就是“健康、隐私”。毋庸讳言,在当今世界, 惟有中国连续实施了二十多年的强制性乙肝检测。让我们回头看看这二十多年的检测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直以来,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对入学,劳动从业人员的体检中强制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做法,致使我国社会上有着:“乙肝肯定容易在工作场合传播,不然何必下这么大的力气把他们挖出来”的妖魔化误解,世所罕见的中国乙肝歧视也就由此而生成。在中国从幼儿园就开始乙肝年年查、反复查,小学、中学初中、高考、大学毕业、硕士入学,硕士毕业、博士入学、入职及以后的年年福利体检,哪一次没有强制乙肝检测?最早发现乙肝表面抗原的美国生物学家布林伯格也是第一代乙肝疫苗的研制人,他获得过1976年度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被人称为“乙肝之父”。当布林伯格2006年访华期间听说中国人“谈乙色变”后感到非常惊讶,曾遗憾地说:“没想到我发现了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检测的技术,却导致这么多中国人面临如此境地。”http://she.21cn.com/freetalk/content/2009/11/25/7108548_2.shtml
人民政协报指出:强制体检成了风气,用人单位觉得员工体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禁止在招聘与就业中强制劳工体检。而在我国,各种各样的体格检查都在不厌其烦地化验乙肝病毒指标,这是导致乙肝歧视的元凶和手段。[2009年08月05日 《人民政协报》]。与我们的邻国日本对比一下吧,我国二十多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行强制乙肝检测而乙肝携带率却高达近百分之十,日本二十多年来从不推行强制乙肝检测却抓紧抓住了乙肝母婴截断,乙肝携带率却远远低于我们。直到今天,我国仍然不能保证乙肝母婴阻断所需药品供应。难道我们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专门对就业者和学生群体强行检测乙肝项目,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种检测可以为实施检测的利益集团以外的整个社会带来实质上的益处。这种检测除了从实际上为我国的乙肝歧视提供源头,形成了世所罕见的乙肝歧视以外,还有其他的社会益处吗?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崔富强也指出:“体检中如果发现肝功能检测指标结果异常,则可以反映出被检测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可能不够健康,能否承受相应的工作、学习,用工、招生单位应征求医生意见。“假设肝功能相关指标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了,那他肯定是病人,治病都来不及,哪会先去上班?若体检者发现自己肝功能结果异常,再追根溯源,看是因乙肝感染所致还是其他疾病导致,这比检测乙肝指标更有实际意义。
正如贾继东教授在接受《东方时空》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只要查出是乙肝携带者,很难做到不歧视。今后出现以其它非乙肝歧视的理由将乙肝携带者赶出校门,用人单位的隐性歧视将让他们更找不到证据。 请问先生:您真的认为强制检测乙肝符合我们中国的医学伦理吗?
三,宪法与人权保护
四,世界通行做法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大别山林 于 2010-4-28 08:09 编辑 ]

Rank: 8Rank: 8

现金
7792 元 
精华
33 
帖子
3563 
注册时间
2008-8-23 
最后登录
2017-4-10 

风雨同舟 维权功臣

57
发表于 2010-4-27 11:35 |只看该作者
这家伙必须要科普一下,

现金
24 元 
精华
帖子
4 
注册时间
2010-4-27 
最后登录
2010-4-27 
58
发表于 2010-4-27 13:26 |只看该作者

报纸误导了大家

报纸所报道的内容与桂教授所表达的意思不同,误导了大家,伤了各位的心。事实上老教授从个人的健康和母婴垂直传播的角度出发,表达的意思是在个人自愿的原则下作婚检和孕检以及个人体检。他主张入学及就业体检应该取消该项检查。从健康角度出发大家应该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乙肝,及时防范避免病情进展。

Rank: 8Rank: 8

现金
7792 元 
精华
33 
帖子
3563 
注册时间
2008-8-23 
最后登录
2017-4-10 

风雨同舟 维权功臣

59
发表于 2010-4-27 13:3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 的帖子

你如何得知?

现金
24 元 
精华
帖子
4 
注册时间
2010-4-27 
最后登录
2010-4-27 
60
发表于 2010-4-27 13:37 |只看该作者

乙肝歧视

就乙肝携带者和乙肝病人而言,不建议从事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桂教授在报纸上举的例子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在临床工作中能看到不少难治型乙肝的年轻的博士或博士后患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19 05:50 , Processed in 0.01558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