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免疫调控治疗乙肝与单纯抗病毒治疗有什么区别? ...
查看: 1099|回复: 0
go

免疫调控治疗乙肝与单纯抗病毒治疗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676 元 
精华
帖子
176 
注册时间
2009-5-6 
最后登录
2012-5-23 
1
发表于 2009-10-23 14: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打破免疫耐受,在机体内建立自身对抗乙肝的免疫屏障
  就乙肝的治疗而言有两种抗病毒治疗方法,一种是干扰素的这种治疗方法,一种是核苷类似物的治疗方法,就干扰素而言,这类抗病毒药物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控的双重作用,而核苷类似物只有单纯的抗病毒治疗的作用,而且似乎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效果来的更快,那从临床上而言,这种免疫调控治疗和单纯抗病毒治疗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我们谈什么是免疫调控治疗的时候谈到:乙肝的慢性化很大程度上与机体的免疫耐受有关,免疫调控治疗就是要打破这种免疫耐受,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的清除作用,我们都知道机体的免疫机制一旦建立之后,其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这就像我们打疫苗一样,我们打乙肝疫苗一年后获得的保护作用可以持续几年甚至说终身,干扰素的这种免疫调控抗病毒作用,也是这样,它不仅仅是打破了免疫耐受,更重要的是它在机体内建立了自身对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屏障,因此这种疗效是长久的,停药以后可以得到维持。这也是和核苷类似物单纯抗病毒作用不同的地方,单纯抑制病毒需要药物长期的维持,一旦停药它可能就会复发。另外一个就是免疫调控治疗由于不参与病毒的基因复制,因此不会诱导病毒的耐药。但这种基于干扰素的免疫调控治疗方案与核苷类似物相比也有着其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免疫调控治疗,而且与核苷类似物相比干扰素的副作用要比较大,对于肝硬化或者身体状况比较差者则不适合。因此,欧美很多学者提倡对于适合免疫调控治疗者首选干扰素治疗,不能耐受者或治疗无效者可以再尝试用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免疫调控治疗给患者追求更高治疗目标的希望——表面抗原(s抗原)血清学转换
  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预防慢性乙肝的不良临床结局如肝硬化和肝癌,延长生存时间,具体到治疗而言,我们可以根据实现的难易程度分为三级目标,初级目标就是实现部分应答也就是实现单纯的HBV DNA抑制,而未达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这一目标虽说很容易实现,但这种单纯抑制HBV DNA的疗效并不可靠,停药后大多数患者会复发,因此就有了二级目标;二级目标就是在实现HBV DNA转阴的基础上再实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这样乙肝病毒复发的机率就可以得到大大的下降,如果我们把与乙肝的斗争看作是一种战争的话,初级目标我们称之为“扼制”,那二级目标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获胜”,然而这样还不够,这样患者仍存在复发的可能,而且还有些患者本身就是e抗原阴性乙肝,对于已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我们还可以追求更高的目标——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就象急性乙肝一样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摆脱乙肝的困扰,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完胜”。然而这以目标很难实现,欧美报道经PEG干扰素(派罗欣)治疗9-11%左右的患者可以实现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在国内这一水平可能会略低一些,大约在3-5%左右。即便是这样,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我们在国内很多专家治疗的患者都有实现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而且我们很多专家都在想办法研究为什么这些患者实现了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如何去提高这一效果,让更多的人达到这一目标,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1 10:29 , Processed in 0.01307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