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病毒携带者维权 卫生部“否认门”过于草率
楼主: hi_future
go

卫生部“否认门”过于草率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现金
481 元 
精华
帖子
1216 
注册时间
2009-7-20 
最后登录
2017-12-7 

大财主勋章

11
发表于 2009-8-4 20:02 |只看该作者
好的   看到这么多媒体的报道   从心底高兴

谢谢

Rank: 4

现金
86 元 
精华
帖子
57 
注册时间
2009-4-17 
最后登录
2012-7-18 
12
发表于 2009-8-4 20:04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心情一直很压力,为什么上天会这么的不公平,我们的路在何方啊!万恶的zf

Rank: 4

现金
343 元 
精华
帖子
741 
注册时间
2009-8-1 
最后登录
2009-12-13 
13
发表于 2009-8-4 20:04 |只看该作者

卫生部“辟谣”之后该做点什么

2009/08/04 17:34:07 作者:梁丁

两条新闻:专家透露,常规体检将取消乙肝检查,好!甚至有网友动情的说:听到取消乙肝的消息,我哭了!可是一天不到,卫生部就出来辟谣了:那只是专家说法,非官方意见。言下之意,是还得继续在常规体检中保持乙肝检查项目。
  这样一个乌龙,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将前者称作是假新闻,但无论摆了多大的乌龙,我们还得回归事件的核心:即究竟要不要取消常规体检的乙肝检查?在这个问题上,卫生部的“官方意见”有何值得商榷之处?在消除“乙肝歧视”这个重大的公共事业上,卫生部需要尽到怎样的公共服务责任?
  医学上的结论,仍然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的宣讲,如同崔富强所言:首先,没有任何科学证据可以证明,在常规体检中检测出“乙肝”者(即“表面抗原”或“两对半”结果为阳性),将在入学、入托或就业过程中影响到仅与其有日常接触的同伴们的健康;第二,对接受体检者进行此项检测的单位、学校、幼儿园等,也没有理由据此报告辞退或拒收阳性者。因此,常规体检没有检测乙肝项目的必要。
  “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具备传染性的。”这样一个结论,需要卫生部及医学界人士进行严格的论证,使得这样一个结论在医学常识上是成立的。然后再由卫生部等职责部门,向公众宣讲这些医学常识。让这个医学结论到医学常识再成为大众常识,无疑是医疗卫生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因此,倘若大众对乙肝的认识,还存在大量的误区,甚至许多用人单位因此不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那医疗卫生部门的职责缺失,是首当其冲的。
  可是蹊跷的是,在涉及到如此重大公众利益的事情前面,卫生部一直以来的行动却宛如蜗牛爬行,此次不取消常规体检中乙肝项目的“官方意见“,也只是延续以往的一贯做法。这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概要进行分析是:
  其一:公众利益与政府的而部门利益并不是天然一致的。从公众利益形成公众压力,到推进政府行动,中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值得深思的是,就是公众利益,公众诉求如何才能够形成对政府部门的行动动力?无外乎两种,一就是代议制下,授权人大代表对其进行施压;二就是大众舆论压力,譬如此次取消“乙肝体检“事件。基于当前人大制度乏力,对于权力约束相当有限,而舆论更是鞭长莫及,卫生部的反应也算是应然之举。
  其二:取消“常规体检”的乙肝项目,更涉及到具体的利益链。以每年5000万人参加此项检查,以通行费用20—40元计算(事实上,很多地方也出现了上百元的高费用),这里面就涉及到10—20亿的产值,而绝大部分体检指定医院是公有医院,考虑到他们和卫生行政部门错综复杂的关系,相对于大众和媒体,其施加影响的能力无疑大的了许多。
  现在的问题是,公众诉求能否倒逼卫生部门作出政策调整?在公众利益和政府行动之间,我们还需要作出什么要的努力,才使其能够高度缝合?而这些问题,首先指向的只能是卫生部,再辟谣之后,卫生部总还得做点什么吧?

实习编辑:黎祥娇
为我们这一群坚强的战友们自豪!!!!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55969 元 
精华
22 
帖子
30219 
注册时间
2006-8-26 
最后登录
2024-8-22 

版主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心灵港湾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游山玩水

14
发表于 2009-8-4 20:14 |只看该作者
“取消乙肝检测” 的民意诉求2009年08月04日 17:38北京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1位网友发表评论针对有报道称,卫生部拟出台政策,要求各体检中心把常规体检表中的乙肝检测项目全部取消,卫生部办公厅主任邓海华日前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说,卫生部是否收到了相关专家的这项政策建议,还有待查实,“这只是专家的观点,并不代表政府的官方意见”。而“透露”这一消息的崔富强也表示,并不清楚卫生部有这个打算,自己的意思被人误解。(8月3日《北京青年报》)

又是一个好消息,连着一个坏消息。或许正因为好消息是如此言之凿凿,让公众对坏消息一时还感到很茫然。不过仔细想想,在网络时代,一项公共政策从媒体公布再到被相关部门澄清的事情,也着实不在少数,倒是可以释然。

回看原新闻,考虑到取消乙肝检测项目本就是专家组的一项建议,以及“卫生部拟出台”这样的不确定措辞,消息被误传误读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从另一个角度看,取消乙肝检测项目毕竟兹事体大,在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之前,出于谨慎和负责任的态度予以澄清,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似乎也能理解。当然也可以解释为,这本身就是专家在对其建议进行舆论造势,以期获得卫生部的关注。

不管是出于哪一种原因,对于这项与众多乙肝患者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相关,并且影响力波及到上学、就业、权利保障、社会福利等多个社会层面的重大公共政策信息,卫生部及时做出权威表态,是值得肯定的,尽管这个表态会让很多公众失望。

但是,即便专家的意思被人误解,相关媒体发布了一个假消息,这个假消息也并非全无意义。应该看到,自“卫生部拟从常规体检表中去除乙肝检测”的消息传出后,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给予了非常积极的反馈。许多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对这一新政表达了一致的赞许,民意调查也显示,有高达8成的网友对此表示支持。乙肝歧视的社会话题再一次被激活,民意指向得到了清晰的表露。

这或许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但问题是,卫生部看到这些了吗?邓海华表示,如果卫生部将就此出台相关政策,将像以往一样,有一个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显然,在卫生部看来,民意是出台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现在,民意就摆在了这里,难道卫生部不该认真地进行一番制度反思,而不是仅仅做一个澄清了事?

按专家的说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早已下发《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不得歧视乙肝患者,更不能因为携带乙肝病毒,在入学就业上设置障碍。在这样的现实下,“取消乙肝检测”仍获得了舆论的极大关注和一致好评,要么说明既往制度已经形同虚设,要么说明对乙肝患者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保护力度还不够。无论是哪一种,都对相关主管部门形成了倒逼之势。在这个意义上,卫生部官员只简单否定一下,似有回避真问题之嫌。

对于公共政策,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似乎已经习惯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先初步拟定,再向公众征求意见。但事实上,改变一下思路,主动地去打探和吸收民意,再拟定政策,又何尝不可呢?

吴龙贵(安徽 职员)
http://news.ifeng.com/opinion/to ... _7596_1284672.shtml
不取消法律法规中过时的不科学的歧视性条文,不禁止医院防疫站对招工入学入托者查乙肝的害人做法,不全民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歧视就永远都会没有尽头!反对乙肝歧视论坛:http://www.fdygqs.com/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55969 元 
精华
22 
帖子
30219 
注册时间
2006-8-26 
最后登录
2024-8-22 

版主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心灵港湾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游山玩水

15
发表于 2009-8-4 20:17 |只看该作者
杨红兵:不妨把乙肝免检误读为征求意见2009年08月04日 09:49南方都市报【大 中 小】 【打印】 4位网友发表评论作者:杨红兵

乙肝常规体检被删的消息甫出,就引发了媒体、坊间、网友的热议,尽管这一消息被证伪,但社会各界依然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因此,热度丝毫未退。既然有这么多的聚焦度,不妨就假想这是一次真实的征求意见,看看社会的反响如何?

贵报昨日社论认为:取消乙肝常规检查不仅对所有“乙肝”阳性者是身心的解脱,也是全民的思想解放,其意义不亚于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

对乙肝携带者来说,这无疑是喜出望外,是一次福泽的降临。取消乙肝常规检测不仅取消了多年来乙肝患者心头的沉重大山,解除无端束缚其自由的枷锁,而且免去东奔西走打官司的维权成本,省去铤而走险找枪手造假的耗费,彰显社会尊重乙肝阳性者的教育权、就业权,维系了社会和谐。

对普罗大众而言,这是一次乙肝知识普及,是对个人社会价值观的审视。通过专家的介绍,原先固化地怀疑“乙肝”阳性会传染,与其接触会影响自身健康,这是没有任何科学证据和事理依据的,坦然与之交往,开心工作生活,这也是一种思想解放。

综上所述,乙肝常规体检被取消,合情、合理,是一种科学的回归。当然,从全民健康的角度看,让儿童强制免疫计划能充分地发挥其效用,提升对乙肝病人的诊治技术,还有很多路要走。同时政府在立法和执行上还有很多配套工作要跟进。

但愿专家的提议能尽快得到卫生部的可行性论证,从而出台相关政策,迈出消除乙肝歧视的关键一步。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 ... _6439_1283754.shtml
不取消法律法规中过时的不科学的歧视性条文,不禁止医院防疫站对招工入学入托者查乙肝的害人做法,不全民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歧视就永远都会没有尽头!反对乙肝歧视论坛:http://www.fdygqs.com/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55969 元 
精华
22 
帖子
30219 
注册时间
2006-8-26 
最后登录
2024-8-22 

版主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心灵港湾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游山玩水

16
发表于 2009-8-4 20:19 |只看该作者
卫生部这回咋成了“急郎中”发表于 2009-08-03 08:50:23

2日有消息传出卫生部拟取消将乙肝检测从常规体检中取消,多个网站的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网友对此表示赞同。到了晚上,却被告之是空喜一场,卫生部表示仅是专家观点,并不代表政府的官方意见,至于卫生部是否收到了相关建议,还有待查实。
崔富强是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被指首次透露这一消息的他也辟谣说,“这是有人误解了我的意思。”他称,专家只是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措施,更好地保护乙肝病患,“而卫生部是否正在研究此项举措,我本人并不知情。”
这个建议本来深孚众望,有关方面哪怕是没有此意,若能顺势而为,“将错就错”,也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却均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其速度之快,实为罕见。相较于之前对感冒药是否有致命副作用、镍铬烤瓷牙是否“有毒”等沸沸扬扬的传言迟迟不作回应,这次卫生部不再是个“慢郎中”,周日是休息日,当天就有了回音,撇清关系之快令人诧异。
此事跟贾君鹏兄弟一样,虽是空穴来风,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即说明乙肝歧视已成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有关方面或自可振振有词:我们是有明文规定不得歧视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诸事不顺,那是“被歧视”了,跟我们无关。从被就业、被增长到被误解、被歧视,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处处处于暗处的“被动”之中,不能主动的痛痛快快明明白白一回?就是乙肝病毒携带,很多也是以前疫苗没普及、共用针头下的被感染,本身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既然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那就平反昭雪,给乙肝病毒携带者一个公平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又如何,将此议弄假成真又如何,何以急于否认。事实上,在西方国家,在日本,体检中是从来没有这一项的,本系个人隐私的健康状况,在中国却一直置于众目睽暌之下,这一点,也早该同国际接轨了。
从众多的谣传最后被证明是真的一样,希望这次有关取消体检乙肝条款的传言,到最后也被证实是真的,给社会一洗郁闷之气。卫生部这回既然由以前的慢郎中变成了“急郎中”,也算是可喜的进步,不妨从善如流,破除乙肝歧视,从自己做起吧。
http://blog.ifeng.com/index.php?action=article&itemid=3012268
不取消法律法规中过时的不科学的歧视性条文,不禁止医院防疫站对招工入学入托者查乙肝的害人做法,不全民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歧视就永远都会没有尽头!反对乙肝歧视论坛:http://www.fdygqs.com/

Rank: 4

现金
283 元 
精华
帖子
62 
注册时间
2007-7-3 
最后登录
2009-9-30 
17
发表于 2009-8-4 20:22 |只看该作者
某些官员肯定是利益集团的发言人,他们一直阻挠着,让我们饱受歧视。既然专家是对的,那么卫生部为什么急急忙忙否认呢?这不是说明他们有不告人的秘密?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55969 元 
精华
22 
帖子
30219 
注册时间
2006-8-26 
最后登录
2024-8-22 

版主勋章 驴版 帅哥勋章 心灵港湾 一米阳光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游山玩水

18
发表于 2009-8-4 20:34 |只看该作者
从拥挤费到不查乙肝:警惕“专家曝”的风险  
2009年08月04日 07:57: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媒体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崔富强透露,卫生部拟出台政策,在常规体检表中取消乙肝“两对半”检测。当晚,卫生部就此回应:“常规体检删除乙肝项目”非官方意见,只是专家个人意见。那位崔专家随即也辟谣:我的意思被误解,我不清楚卫生部有此打算。(《新京报》8月3日)

    今天媒体报道某个部委动向,明天这个部委就出来辟谣,这已成为舆论中司空见惯的景象,不过这两天似乎特别集中。有媒体曝已通过专家评审的广州拥堵费很快就会征收,广州一位副市长迅速辟谣称“连我都不知道”;有媒体曝“中石化两大集团认为现行调价机制过于透明”,第二天中石化官方就否认有过这种说法——这样的“先曝后否”极大地伤害了新闻的公信力,也使时评成为一种高风险职业。

    分析这些“先曝后否”的新闻,多数中都可以看到专家的身影:消息确实不是出自政府官员,不是由相关政府部门曝出,而是由与该部门有着密切关系、身上印着该部门符号的专家曝出。因为这种与部委相关的身份,专家会暧昧地自命为官方,媒体会将其解读为官方,结果到公众那里就理解为板上钉钉的官方决策了,引起激烈争论甚至轩然大波,官方不得不站出来辟谣。

    为什么会频现“专家曝”引起的传闻和误读,为什么“先曝后否”的政务新闻一再发生?这暴露出中国当下官学不分、政务闭塞、精英决策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首先是专家和官员身份纠缠不清。许多专家学者,既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当教授做专业研究,又在政府部门担任智囊或顾问,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比如,卫生部就按专业门类聘请了许多专家担任该部门的专家委员,为相关决策提供专业支持。随着政府决策对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部委都设置了类似的智囊团。这本是一件双赢的事,可由于专家有了官学双重身份,而他们又缺乏“多重身份下区别身份谨慎发言”的意识,有些人甚至利用这种身份故弄玄虚,这就导致了信息的混乱。面对一个专家发言,公众难以区分到底是专家个人意见还是官方定论,以至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引发轩然大波,前段时间孙东东言论引发的风波就是这方面典型。
专业观点与官方意见的混淆,随之暴露出政务信息的不透明和政府在信息公开上的消极。一个政务信息透明的语境中,会很少出现这种误读和谣传的。媒体很容易从官方途径获得权威信息,就会减少对“业内消息灵通之专家”的信赖,从而避免专家个人观点和官方意见的混淆。由于官方不愿意透露,而民众对类似会不会征拥挤费、查不查乙肝之类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信息又非常渴求,记者难以从官方那里得到准确信息,采访相关专家就成为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以此来增加新闻的权威性。许多事关政务的新闻都是如此,官方讳莫如深刻意回避,只好由专家来补位。结果导致误读,官方不得不被动站出来辟谣或撇清关联。

    由于官方新闻发布的不完善,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舆论景观,许多重要的政策经常都首先由相关专家曝出。官方的缺位,也在无形中抬高了相关专家的地位和身价——公众无从直接获得信息,要靠专家这个信息中介去获取。

    这样的新闻发布潜规则,与我们过度精英化的决策机制有很大关系。我们当下的许多决策走的都是这样的路径:先由官员确定方向,再由专家讨论形成某个决策,再在圈内业内非正式传播,最后公众才“被告知已成定论的结果”——这典型地表现在“取消五一长假”决策上,方案尚未交付公众讨论,专家就确凿无疑地说“取消五一黄金周已成板上钉钉的定论”。越来越多的政府决策“专家曝”,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精英决策路径上。其实,许多政府决策并非仅仅是专业问题,而是涉及许多人切身利益的公共问题,最应依靠的不是专家评审和决策,而是公众的民主决策。

    当然了,“专家曝”新闻发布模式的形成,可能也是有关官员故意为之,是政府和专家在唱合谋好的双簧戏。在一些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上,先借御用专家之口放风声试探民意,如果民意尚能接受,那么政府就从后台走向前台确认专家言论代表官方意见;如果反对声很大,那么官方就辟谣,称这是专家的个人意见。“专家曝”是官方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矛和盾,“先曝后否”的新闻游戏,实际上是在玩试探民意的政治权术。(曹林)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 ... ontent_11821184.htm
不取消法律法规中过时的不科学的歧视性条文,不禁止医院防疫站对招工入学入托者查乙肝的害人做法,不全民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歧视就永远都会没有尽头!反对乙肝歧视论坛:http://www.fdygqs.com/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现金
2987 元 
精华
帖子
1586 
注册时间
2002-3-22 
最后登录
2017-12-7 
19
发表于 2009-8-4 20:5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4

现金
33 元 
精华
帖子
64 
注册时间
2008-1-13 
最后登录
2017-12-7 
20
发表于 2009-8-4 21:32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卫生部给个说法,为什么不能取消?
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3 10:39 , Processed in 0.01311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