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题目叫“病毒”,那咱们就专门说病毒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感染及防治
北京中药学校校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杨光教授 2005-6-8
这是刊登在5月12日《新民晚报》上的一篇关于乙肝的文章,原文近5000字。有关乙肝治疗方面的中医生,本刊介绍过不少,治疗乙肝的中药材本刊也有多次介绍,很多读者从中受益,有的甚至挽回了生命。但像这样权威的文章在媒体上却很少见到,故特别予以转载。
编者
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危害尤其严重。中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慢性乙肝病人约为3000万人,如不接受正确治疗,其中有一部分病人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我国每年死于乙肝相关性疾病者约为30万-50万人,今年卫生部已经将乙肝与艾滋病、结核病和血吸虫病一起列为四大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2005年1月19日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乙肝病人认知现状研究报告》指出,约有60%的病人在得知自己患病后,原先的生活习惯被彻底改变了:分别有59%和61%的病人认为乙肝对自己与子女的关系、自己与伴侣的关系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其不能正常承担家庭中的角色。同时,由于担心自己会发展成肝癌,很多病人的心理状况也受到了严重影响。47%的病人担心单位如果发现他们患有乙肝后失去工作,48%的病人在被诊断为乙肝后经常缺勤。
作为一名感染者,必须正视疾病,正确地认识和治疗疾病,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生活观念,乐观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认识乙肝的发生发展
1、乙型肝炎病毒是罪魁祸首
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HBsAg携带者、HBV携带者、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型重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肝病人的肝脏破坏-修复-增生-病情进展-纤维化,最终出现肝硬化的直接原因。
2、如何发现乙肝
从感染乙肝病毒到感觉明显不舒服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平均60-90天。感染后病人可能会出现不舒服的有:发热(可为38℃-40℃的高热或37℃-38℃的低热)、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闻到油腻气味加重)、呕吐、腹胀、右侧肋骨下胀痛、有或无小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这些均提示肝炎,但只有检测HBsAg(+),才考虑为乙肝病毒感染。如果健康人出现上述不适,应考虑急性乙肝;如果原有HBV感染者出现上述表现,应考虑慢性HBV感染急性发作的可能。
如果上述不适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乙型肝炎。医生根据病情轻重差异,将慢性乙肝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病人常无或仅有轻微的不舒服感觉、医生检验一般无异常发现,化验肝功能仅1或2项轻度异常。中度病人常感觉无力、食欲差、恶心、腹胀等持续或间断存在,医生发现有肝掌或蜘蛛痔、脾脏肿大等,化验肝功能异常。重度病人的不舒服感觉比中度病人明显、持续,医生发现脾大,化验提示肝脏转氨酶异常、蛋白和胆红素代谢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等。如进一步加重可发生重度黄疸、肝脏缩小、凝血酶原活动度降至40%以下,并有出血倾向,腹水及浮肿,严重病人可出现肝性脑病和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合并症,称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慢性乙肝病人如果不正确治疗,体内的乙肝病毒持续复制,破坏肝细胞,肝脏内持续有结缔组织形成,当结缔组织将肝细胞分割成小叶(即“假小叶形成”)时,即为乙肝肝硬化。早期肝硬化需根据肝活检诊断。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表现包括:门脉高压(可引起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腹水、脑病、肾功能损伤、免疫功能受损导致严重感染(如原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腹泻、感染其他肝炎病毒等)。
“公务员体检标准”中所说的“慢性HBsAg或HBV携带者”是什么呢?两者的共同之处是:无自觉不适、无肝脏及脾脏肿大、肝功能正常。慢性HbsAg携带者的血清中HBsAg阳性、HBV-DNA阴性6个月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血清中HBsAg阳性、HBV-DNA阳性6个月以上。携带者不一定是乙肝病人,但应该注意的是:慢性HBV携带者中肝活检正常的约为10%,有轻重不等肝炎的占20%,因此该类病人必须定期随访及复查。
3、感染乙肝病毒后的自然病程
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可能被完全清除或成为慢性携带者(包括表面抗原携带和乙肝病毒携带)或慢性乙肝病人。这与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和乙肝病毒两方面都有关系。迄今为止,乙肝病毒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主要发病机制是乙肝病毒所致的免疫病理所伤。
婴幼儿(<2岁)的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均不成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90%以上的患儿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健康成人感染后,95%的感染者可以自愈,将病毒彻底清除,约5%的感染者成为慢性。但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慢性肾衰、糖尿病病人等,感染HBV后常可成为慢性。
慢性乙型病人如未接受正确治疗,5年内约有10%-20%的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病人中约有20%-23%可发展为代偿性肝硬化、6%-15%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代偿性肝硬化病人5年生存率约为55%,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5年生存率约为14%。
[ 本帖最后由 dayang 于 2008-10-29 00:2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