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养生保健 存档 1 我为什么喜欢王小波 zt
查看: 492|回复: 1

我为什么喜欢王小波 zt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现金
6172 元 
精华
11 
帖子
3098 
注册时间
2008-7-21 
最后登录
2016-1-20 
1
发表于 2008-9-17 10:29
我为什么喜欢王小波
首发地址: 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65   
       硕士时,我所在的一个小圈子里突然刮起了一阵不知起于哪片青萍之末的风,我们几个人人手一册《沉默的大多数》,而我,一读到这样的句子: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就象一个醉酒的人突然被刺了一下,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那段日子,王小波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我同屋嗓音甜美,她常常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诵:朝露初升,落叶飘零/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我们把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挂在嘴边,我们因为王小波而把罗素那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牢牢地记在了心间,我们又找来杜拉斯的《情人》来读,我们把有趣/无趣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我们为王小波给外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幽默、讽刺和精辟而叫绝,他说: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我们用王小波的《迷信与邪门书》、《科学的美好》、《生命科学与骗术》婉言拒绝了一位练气功同学发出的“欢迎加盟”邀请,并劝她相信科学才是美好的。

    写王小波,我本是不够格的,因为我只读过他的杂文,著名的时代三步曲我是一部都没读过,在青岛工作了几年,岛城的书从不打折,哪怕想要有个九折折扣也非得是个会员不可,而会员非得交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我看来不菲的会员费,因此我很少买书,学校附近有个叫“城市之光”的书店,倒常去逛,记得最夸张的一次是在那里一口气读完了风靡一时的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译者林少华是我们学校外语学院的教师。有一次碰到千载难逢的处理书,买了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另外一本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后者是本盗版书,我还没看,就被一个朋友借去了,再见她的时候,她绘声绘色的讲书写得如何让人爆笑,说是她一个人看得满地打滚,笑得喘不过气来,她老公觉得不可思议,拿来一读,也是大笑不止,《黄金时代》我略略翻过一下,觉得里面性的描写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自然科学,有些又很是生猛,总的感觉是不如杂文,后来我离开了青岛,《黄金时代》却留在了青岛,所以我对这部小说至今没有发言权。

    有相当一段时间,我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沉默的大多数》里那些文字给了我极大的安慰,我一读再读,我读到的是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梦想,不要失去理性,不要活得无趣,学会独立思想,学会面对现实,学会苦中作乐。《关于崇高》、《工作与人生》、《有关“伟大一族”》、《与人交流》让我一度摇曳不定的希望愈来愈清晰;《域外杂谈》系列让我遐想不已,这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等着我去认识去经历呢;王小波笔下的文革事件又真实又荒诞,让人捧腹又让人沉思,救世情结、超声波、打鸡血等都是症状,“集体性癔症”是他的诊断结果,关键词之一是“扬尘舞蹈”,这算是切准了中国人的脉;他把张爱玲的小说称为“幽闭型小说”,特点在于专写让人心烦的事,看了以后不烦也要烦,烦了更要烦,而心烦这件事,正是多数中国人最大的苦难。读罢让人会心一笑,因为他的杂文正好是反着来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趣,写苦难也写得妙趣横生,而你又决不会认为所有的苦难都是上天恩赐,所以要诚惶诚恐地接受,也许,正因为这一点,他才会拥有如此多的“粉丝”。

    回到开头,我硕士同屋的男友当时在日本,她寄了一本《我的精神家园》过去,回信说:写得不错,不过李银河的后记有点杀风景,我们大笑,说真是视角不同啊。李银河把王小波称做“浪漫骑士”和“行吟诗人”,让我们这些女生多么羡慕啊,这也是我喜欢王小波的一个隐秘原因,两个并不漂亮的人在一起,却有着那么干净明朗的爱情,互相吸引,互相支持,互相珍惜,每每让我沉吟不已,感慨不已,欣赏不已,赞叹不已。

Rank: 4

现金
166 元 
精华
帖子
120 
注册时间
2008-3-23 
最后登录
2011-1-11 
2
发表于 2008-9-18 20:22
王小波可是歧视乙肝的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 02:46 , Processed in 0.01329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