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交流 存档 1 停药复发两年后出现YMDD变异
查看: 1198|回复: 13

停药复发两年后出现YMDD变异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703 元 
精华
帖子
77 
注册时间
2005-4-15 
最后登录
2008-5-28 
1
发表于 2008-5-21 22:33
年龄30岁,幼年时期感染乙肝。
05年 3月: 大三阳 ALT 700 , AST 250   DNA 1.24e7
             经长效干扰素(佩乐能9个月)+贺普丁(15个月)联合治疗   
     7月:小三阳  肝功能正常   DNA<1.0e3
06年 6月: 停药(贺普丁)小三阳 肝功能正常   DNA<1.0e3
07年 6月:小三阳  ALT 533 , AST 233  DNA 9.98e5 (HBV-YMDD 阴性)
          一直没有抗病毒治疗,到最近:
08年5月: 小三阳  ALT 139 , AST 71  DNA 1.30e7  
                 (HBV-YMDD 阳性,HBV-YIDD 阴性,HBV-YVDD 阳性)

我的情况就是停药一年后复发检查YMDD没有变异,两年后才出现YMDD变异,我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我现在的治疗方案是什么?该怎样用药?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2037 元 
精华
37 
帖子
53497 
注册时间
2007-12-23 
最后登录
2021-2-3 

元帅勋章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勤于助新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2
发表于 2008-5-22 08:01
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预防、监测和救治
庄辉

     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 ) 耐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1) 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长期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约占40%, 他们均需长期治疗;HBeAg阳性患者约占60%,其中20%于短期治疗后可发生HBeAg转阴或转换,但80%患者于治疗1年时HBeAg并不转换,他们也需要长期治疗。长期抗病毒治疗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耐药。例如用拉米夫定治疗1、2、3、4、5年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24%、38%、49%、67%、65%。(2) 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核苷 (酸) 类似物只有一个抗病毒靶点,即逆转录酶区,对病毒复制的其他过程并不起作用。(3) 除干扰素外,只有一类核苷 (酸) 类似物为抗病毒药物。(3) 虽然目前核苷 (酸) 类似物可分为3类: ① L-核苷类:,如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② 无环磷酸盐类,阿德福韦酯和替诺夫韦;③ 环戊烷 / 烯类,如恩替卡韦。但它们有共同的耐药突变位点,如rtA181T/V突变可产生对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替诺夫韦的耐药;rtM204V/I突变可产生对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夫韦和恩替卡韦的耐药等。(4) 国内外最早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耐药发生率较高,从而影响今后应用其他核苷 (酸) 类似物的治疗效果。(5) 在我国存在滥用抗病毒药物问题,如给免疫耐受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治疗,以及给孕妇用抗病毒药预防母婴传播等。(6) 不规范治疗,如一些医生或患者盲目减量用药或隔天治疗。(7) 患者依从性差,如患者不坚持治疗,见“好”就收,吃吃停停,或私自更换药物等。(8) 医生对抗病毒治疗认识不足,不能进行规范化治疗。(9) 缺乏简便、灵敏的监测耐药方法,不能及时、有效地监测耐药的发生。(10) 更为严峻的是耐药毒株也可在人群中传播,一旦发生流行,尤其是多重耐药株流行,治疗将更加困难。

一、抗病毒耐药的预防
抗病毒耐药的预防包括:(1) 避免不必要的治疗;(2) 应用高耐药基因屏障且抗病毒力强的药物;(3) 如早期应答不理想,则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4) 避免序贯单药治疗;(5) 如可能,应用联合治疗;(6) 进行规范化治疗 (规范化的疗程和剂量以及按线路图治疗等);(7) 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8) 加强耐药监测 (包括治疗前监测)。

二、抗病毒耐药的监测
(一)、出现HBV耐药株的指征是:(1) 病毒载量升高 (³1.0 log IU/mL);(2)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水平升高;(3) 临床病情加重;(4) 在病毒聚合酶区可检测到耐药基因变异。
(二)、抗病毒治疗耐药的命名:(1) 原发抗病毒治疗失败 (无应答) [Primary Antiviral Treatment Failure (or Nonresponse) ]:开始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6个月后,血清HBV DNA下降达不到³1 log10 IU/ml;(2) 继发抗病毒治疗失败 (或病毒学突破) [Secondary Antiviral Treatment Failure (or Virologic Breakthrough)]:对抗病毒治疗依从,且达到最初应答 (Initial Response) 的患者,虽维持治疗,但经2次间隔1个月检测,血清HBV DNA由最低点上升³ 1 log10 IU/ml;(3) 生化学突破 (Biochemical Breakthrough ):对抗病毒治疗依从,且ALT已恢复正常的患者,虽维持治疗,但其血清ALT升高;(4) 基因耐药 (Genotypic Resistance):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检测到病毒群中有HBV基因组逆转录酶区氨基酸替代,表明在表型试验中对抗病毒药物耐药,这些变异株一般在病毒学突破的患者中可检测到,但在持续病毒血症而无病毒学突破的患者中也可存在;(5) 表型耐药 (Phenotypic Resistance):在体外HBV聚合酶对抗病毒治疗的敏感性下降;(6) 交叉耐药 (Cross Resistance):由于同一个氨基酸替代或2个及以上氨基酸联合替代,导致对一种以上抗病毒药物敏感性下降。
(三)、耐药位点变异的检测方法包括:(1) 直接PCR测序法:最不敏感,最低检测限20%;
能发现新变异位点,可作为新的治疗或发现现行治疗的新耐药相关位点变异的检测手段;(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RFLP): 敏感,最低检测限为5%;只能检测已知的耐药位点;(3) INNO-LiPA: 敏感,最低检测限为5%;只能检测已知的耐药位点。

三、抗病毒耐药的救治
(一)、拉米夫定耐药:(1) 加用阿德福韦酯;(2) 改用恩替卡韦;(3) 改用Truvada (恩曲他滨和替诺福韦的复合制剂);(4) 加用替诺夫韦。
(二)、阿德福韦酯耐药:(1) 加用拉米夫定;(2) 加用恩替卡韦;(3) 改用恩替卡韦;(4) 改用Truvada。
(三)、恩替卡韦耐药:(1) 加用阿德福韦;(2) 改用阿德福韦;(3) 加用替诺夫韦;(4) 改用替诺夫韦。

四、按路线图治疗,预防耐药发生
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2年时预后的预测因素有:(1) 基线因素:包括年龄、地理区域、HBV DNA水平、Knodell HAI评分、BMI、诊断后年限、以前IFN治疗史种族、HBV基因型、ALT水平、肝硬化、体重、感染的可能来源、治疗等;(2) 治疗时因素:包括24周时血清病毒载量和ALT水平。
(一)、12周时评价初始应答 (Initial Response)
如治疗12周时,患者血清HBV DNA下降³1 log,则为初始应答,可继续治疗。如血清HBV DNA下降<1 log,则为初始无应答。如初始无应答是由于患者依从性差,则设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如患者依从性好,则应改变治疗方案。
(二)、24周时早期应答 (Early Response)
24周时早期应答与2年时血清HBV DNA水平、耐药率、疾病转归相关。
(1)      完全应答 (Complete Response): 即血清HBV DNA降至<60 IU/mL 或 <300 cp/mL,可继续治疗,每6个月随访1次,如患者病情较重,可3个月随访1次或更频繁。
(2)      部分应答 (Partial Response): 即血清HBV DNA降至60~2000 IU/mL 或300~104cp/mL,可加用无交叉耐药的药物或继续治疗,每3个月随访1次。
(3)      不充分应答:(Inadequate Response):即血清HBV DNA >2000 IU/mL或>104 cp/mL,可加用无交叉耐药的药物,每3个月随访1次。
(三)、部分应答者的随访
开始治疗时,每3个月随访1次。如患者36周时获完全应答,可每6个月随访1次;如患者36周内病毒载量持续下降,但36周时未获完全应答,继续每3个月随访1次;如患者病毒载量上升或停止不动,按未充分应答处理;如患者病情较重,需增加随访频率 (由医师决定)。
(四)、乙型肝炎治疗路线图的未来
将来的乙型肝炎治疗路线图可能包括HBV基因型检测、筛选已有的变异,以帮助选择治疗方案,同时通过早期发现耐药和调整治疗方案,保持治疗的连续性;将来的路线图重点应放在预防耐药,即应用路线图和联合治疗,以避免耐药。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7302 元 
精华
帖子
5734 
注册时间
2007-6-27 
最后登录
2019-4-10 

荣誉之星

3
发表于 2008-5-22 08:27
你拉米停药后就变异了!
注意:07年 6月 HBV-YMDD 阴性,DNA 9.98e5 ,这就说明已经变异了!
08年5月 DNA 1.30e7  HBV-YMDD 阳性,HBV-YIDD 阴性,HBV-YVDD 阳性
这个说明不仅有变异株,还有未变异株。

   YMDD是4个氨基酸的缩写,该4个氨基酸位于乙肝病毒DNA聚合酶上,是拉米夫定的主要作用位点。如果该位点发生突变,就称为YMDD变异。最常见的变异是M(酪氨酸)被V(缬氨酸)或I(异亮氨酸)取代,分别称为YVDD或YIDD变异。一旦发生了YMDD变异,拉米夫定对HBVDNA的抑制作用就大大下降,称为拉米夫定抵抗。YMDD变异既有在拉米夫定应用后出现的,也有病人未用过拉米夫定却出现了YMDD变异。当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时,发生YMDD变异的比率逐年增加,

    当病毒发生了YMDD变异后,拉米夫定失去了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病毒重新出现复制,但病毒的复制活性较低,所以HBVDNA滴度一般低于治疗前。ALT可以正常,也可以升高。
能受天磨乃铁汉,不招人忌是庸才。
有时换一种心情,换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是可以以退为进的。在不经意间便放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
随风飘泊的人,曾经拥有的留做回忆。现在拥有的应该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去惋惜。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7302 元 
精华
帖子
5734 
注册时间
2007-6-27 
最后登录
2019-4-10 

荣誉之星

4
发表于 2008-5-22 08:29
你07年6月出现变异,现在野生株也恢复复制了!
这就是停药带来的后果!

个人意见,现在再上拉米和阿德联用。
等三个月后看结果再决定是否单用阿德。
能受天磨乃铁汉,不招人忌是庸才。
有时换一种心情,换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是可以以退为进的。在不经意间便放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
随风飘泊的人,曾经拥有的留做回忆。现在拥有的应该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去惋惜。

Rank: 4

现金
703 元 
精华
帖子
77 
注册时间
2005-4-15 
最后登录
2008-5-28 
5
发表于 2008-5-22 21:29
谢谢两位版主的热心解答,
另据说:HBV-YMDD 阴性是指没有查到YMDD毒株。
HBV-YMDD 阳性是指查到了YMDD毒株,不是指发生YMDD变异。
同样YIDD和YVDD也是。
YMDD是野生毒株,YIDD和YVDD是发生变异后的毒株。

请问我现在该怎样治疗呢?打干扰素还是吃核甘类药物?我曾经打过9个月的长效干扰素(佩乐能)不良反应很大,每次都发烧,那段时间身体都消瘦了。核甘类我原来吃贺普丁一年半,现在隔了两年,医生本来准备让我吃替比夫定,现在YMDD结果出来了又让我改吃阿德福韦酯,说是YMDD变异了吃替比夫定效果不好。但是根据我所了解的,阿德的抗病毒能力一般,而我的DNA是1.30e7病毒量比较高。现在不知该怎么办了.....

Rank: 4

现金
703 元 
精华
帖子
77 
注册时间
2005-4-15 
最后登录
2008-5-28 
6
发表于 2008-5-23 21:22
烦请版主再看看。

Rank: 4

现金
703 元 
精华
帖子
77 
注册时间
2005-4-15 
最后登录
2008-5-28 
7
发表于 2008-5-25 09:21
自己顶up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2037 元 
精华
37 
帖子
53497 
注册时间
2007-12-23 
最后登录
2021-2-3 

元帅勋章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勤于助新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8
发表于 2008-5-25 09:44
深蓝斑竹说得很详细了
C前区变异的概念说通俗点就是小三阳,但HBV-DNA却是阳性(应该是阴性),所以你你拉米停药后就变异了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2037 元 
精华
37 
帖子
53497 
注册时间
2007-12-23 
最后登录
2021-2-3 

元帅勋章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勤于助新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9
发表于 2008-5-25 09:44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 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脱去包膜,穿入肝细胞质内,然后脱去衣壳,部分双链环状HBV-DNA进入肝细胞核内,在宿主酶的作用下,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然后以cccDNA为模板,在宿主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转录成几种不同长短的mRNA,其中3.5kb的mRNA含有HBV-DNA序列上全部遗传信息,称为前基因组RNA。后者进入肝细胞质作为模板,在HBV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负链DNA;再以负链DNA为模板,在HBV-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正链DNA,形成子代的部分双链环状DNA,最后装配成完整的HBV,释放至肝细胞外。胞质中的子代部分双链环状DNA也可进入肝细胞核内,再形成cccDNA并继续复制。cccDNA半寿(衰)期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

HBV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ORF),即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前S/S区编码大(前S1、前S2及S)、中(前S2及S)、小(S)3种包膜蛋白;前C/C区编码HBeAg及HBcAg;P区编码聚合酶;X区编码X蛋白。

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可产生HBeAg阴性变异株。前C区最常见的变异为G1896A点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TAG),不表达HBeAg。BCP区最常见的变异是A1762T/G1764A联合点突变,选择性地抑制前C mRNA的转录,降低HBeAg合成。

P基因变异主要见于POL/RT基因片段(349~692aa,即rt1~rt344)。在拉米夫定治疗中,最常见的是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即由YMDD变异为YIDD(rtM204I)或YVDD(rtM204V),并常伴有rtL180M变异,且受药物选择而逐渐成为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优势株。

S基因变异可导致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表现为血清HBsAg阴性,但仍可有HBV低水平复制(血清HBV-DNA常<10E4拷贝/ml)。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目前HBV分为A~H 8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基因亚型。A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高于D基因型,B基因型高于C基因型;A和D基因型又高于B和C基因型。基因型是否影响核苷(酸)类似物的疗效尚未确定。

HBV易发生变异。在HBV感染者体内,常形成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称为准种(quasispecies),其确切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证实。

Rank: 4

现金
703 元 
精华
帖子
77 
注册时间
2005-4-15 
最后登录
2008-5-28 
10
发表于 2008-5-25 17:00
可能我之前没有写清楚:
07年6月检查结果是HBV YMDD变异株  阴性(参考值:阴性);
而08年4月HBV YMDD变异株是阳性(参考值:阴性)
          HBV YIDD变异是阴性(参考值:阴性)
          HBV YVDD变异是阳性(参考值:阴性)
为什么我停药后一年没有变异,而两年后才变异呢?

另外单独服用阿德福韦酯合适吗?代丁跟贺维力有区别吗?

请原谅我真是个罗嗦的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8 13:30 , Processed in 0.01435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