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型: HAV经口进入体内,经肠道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经过一周达到肝脏。在肝脏复制的同时,也进入血液形低浓度病毒血症。 HAV可能通过免疫介导而不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甲肝患者血液中可指出HAAg和IgM的复合物,提示免疫复合物可能参与发病机理。 2、乙型: HBV可通过注射或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迅速通过血液到达肝脏及其它器官。由于免疫应答出现免疫复合物而引起肝组织损伤,此免疫复合物可沉集于血管壁,导致膜性肾小球肾炎伴发肾病综合症。 ① 急性自限性HBV感染: 受感染的肝细胞膜上由于存在HBeAg、HBcAg以HBsAg和HLA—I类抗原的双重表达而被HBV抗原致敏的、HLA—I类抗原限制的细胞毒性CD8+细胞(CTL)通过双重识别作用而导致肝细胞溶解。 同时,辅助性CD4+细胞通过其表面的HLA—Ⅱ类受体与B细胞上表达的HBsAg、HBcAg及HLA—Ⅱ类抗原相结合而被激活,并反过来促进B细胞释放抗—HBs而达到清除HBV的效果。 ② HBsAg: 在肝细包内高度表达但分必不足。大分子蛋白HBsAg得不到小分子蛋白HBsAg的帮助来分泌到肝细胞外,结果引起细胞损伤。 ③ HBcAg: 在肝细胞上表达直接引起细胞病变。 ④ 慢性化及无症状携带者: HBeAg是一种可溶性抗原,大量产生可导致免疫耐受,免疫抑制与乙肝慢性化有明显关系。初次感染HBV年龄越小,慢性化比例越高,是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发育健全。成人急性乙肝恢复期后长期携带HBsAg可能与遗传有关。 ⑤ 肝细胞癌(HCC): 由于HBV在肝细胞内整合,是癌变的启动因素。 3、丙型: HCV进入体内,首先进起病毒血症,并间断地出现于整个病程。引起肝损害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乙肝相似,由免疫应答介导,可能通过激活病毒特性细胞毒性T细胞而引起肝损伤。也可能通过非特异性炎症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特别r —干扰素而引起肝损伤。 HCV和肝细胞癌(HCC)关系也很密切,但与HBV不同,HCV不经过与肝细胞整合,从HCV感染到HCC的发生,通常要经过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阶段。现在认为,炎症细胞中的单核一吞噬细胞所分泌的自由羟基能破坏细胞的DNA,成为恶化的直接因素,所以慢性炎症可能是癌变的重要因素。 4、丁型: 机理不明了,学者认为:复制状态的HDV似与肝损害密切,因为: ① 高水平表达的HDAg对HeLe细胞和Hep—G2细胞有直接毒性。 ② 病理学见主要是肝细胞浆退行性变、嗜酸性变而无炎性细胞浸润。 ③ 免疫抑制对HDV所引起的肝损害无影响。 ④ 大部分HDV感染都发展成慢性。 免疫应答也可能是HDV导致肝损害的重要原因。 5、戌型: HEV经口进入体内,从潜伏期后半段开始,HEV在胆汁中出现,并持续至病后一周左右。引起肝损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免疫应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3 11:23: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