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查看: 3905|回复: 24

中医在世界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1
发表于 2007-7-4 11:37

中医药在亚洲

新加坡

近20年来,中医药益发成为新加坡各旗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的要素,形同布帛菽粟,不可须臾离开。

  1979~l980年,国立新加坡大学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系的一宗调查显示,该国中医师1500人以上,中药店1000家,中医接诊病人数占全国门诊总数的26%。中医师的文化水准也在逐年提高,受过中医高等教育者在增长。该国从事中医临床者有专职中医师,以中医为业。也有兼职中医师,原系其他职业者,业余施诊,作为一种爱好或参与慈善事业。还有西医师欲探求中西医结合之路,潜心研讨中医术或针灸术,现代医学逐渐暴露的问题和西药毒性已引起重视。人们崇尚自然,越来越重视传统医学,而中医正是其最佳选择,具有完整的医疗体系和独特疗效。新加坡多数居民和政府要员已达此共识。

  新加坡共和国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7月22日在北京签署中医药合作计划书。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与新加坡卫生部政务次长曾士生先生共同在合作计书上签了字。1997年11月,以卫生部部长张文康为团长的中国卫生部代表团访问了新加坡。在新期间,双方就卫生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会谈,并把中医药合作列为重点。这次的备忘录和合作计划书就是在1997年会谈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签署的。合作计划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应新加坡卫生部的请求,提供有关中医药方面的咨询,负责推荐专家协助开展针灸进修考核及考试的有关计划;新加坡卫生部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提供该国在中医药法规方面的最新内容以及传统医药在新加坡的发展、科研等方面的情况,并为中方培训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新加坡卫生部务次长曾士生先生说:“在新加坡的政府机构中,缺乏对中医药有认识、有见解的中医药人才,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次备忘录的签署引进人才,帮助新加坡政府确立一些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朱庆生说:“设立中新中医药合作委员会是这次合作成功的关键。希望今后双方能在医疗、教学、科研和新药开发方面实实在在地做些工作。” 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新加坡卫生部副医务总监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黄锦龄,以及中华人民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等。这次会议表明了中新两国携手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心。新加坡的中医药事业正翻开了新的一页。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将人类疾病分为18大类,新加坡中医经治病种达11大类之多,实际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均可求治于中医、中药、针灸、气功。有些病变则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

  近年中医界与西医界、科学界的合作日渐增多,以便促进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有补充,以求新的发展。该国政府正积极准备正式承认中医药,加紧拟订具体实施细则。其中不乏对中医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故中医界同故仁多在精研岐黄,迎接美好的未来。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2
发表于 2007-7-4 11:38

日本

进入80年代后,汉方医学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日本从事汉方医学为主的人员有15000人左右,从事针灸推拿的医务人员约10万,从事汉方医药研究人员近3万。有汉方医学专业研究机构10多个,有44所公立或私立的药科大学或医科大学的药学部也都建立了专门的生药研究部门,还有20余所综合性大学设有汉方医学研究组织。此外,还建立了一所针灸大学,96所针灸学校、167所推拿按摩学校。还有汉方研究学术组织及团体近百个,其中影响最大的日本东洋医学会现有会员1万余人。各学会创办的研究刊物已达32种,有汉方医籍出版,翻译单位21处。有汉方药厂200家左右,4万多家药房经营汉方药,有制剂品种2万多种。

  随着汉方医学的不断发展,日本官方对汉方医学的应用和研究充给予了愈来愈多的支持和关注。首先在医疗政策方面,厚生省除规定大部分汉方制剂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外,还规定针灸费可部分地从医疗保险中支付。同时还同意在西医院内开设东洋医学科。在汉方医学教育方面,文部省正式下文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规的针灸大学,使汉方医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行列。此外,还在大学中设立和汉诊疗所及研究所。并于1990年在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设立汉方教授之职,著名汉方专家寺泽捷年就任该职。19934月又在富山医科大学开设和汉诊疗学讲座。这在汉方医学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反映了国家承认汉方医学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成果。

  目前在日本医务界,不仅不少的年轻医生对汉方抱有浓厚的兴趣,还有一些造诣甚高的西医界专家、权威,如杏林大学第二外科学教授锅谷欣市先生不仅精通日本汉方的理论及治疗,而且十分熟悉中医的辨证理论,经常主持日本汉方界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著名精神医学教授大原健士郎先生,除撰文介绍汉方在精神医学方面的应用外,还鼓励住院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此外,绪方知郎博士,是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他在医学通讯上发表谈话说:“我读过几本汉方医学古典医籍,引起了我研究汉方医学的兴趣,因为它的价值太大了”。渡边博士,是统计学权威。他发表讲话说:“近代医学和汉方医学已经走向平行,今后应当走向协同研究。”由此可见,汉方医学在日本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给以很高的评价,这对汉方医学在日本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日本公众在保健、医疗方面,对汉方医药持信任态度的已占大多数。1991年的民意测验表明,795%的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有效,656%的人则认为汉方医药能够促进健康长寿。据东京都卫生局在东京所作的另一项民意测验表明:东京有29%的人曾作过针或灸的治疗,有73%的人表示今后因病需要治疗的话,愿意用针灸治疗。君波健治曾对东洋医学诊所的诊疗情况从19893月至19936月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看病的人很多。如以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为例,每天门诊病人约200人,其中用汉方药的150人,针灸的5O人,每天售汉方制剂200件左右。此外,在民间,许多家庭主妇及老人除经常收看电视汉方讲座外,还参加各种各样的汉方讲习班,学习使用药草治疗常见病。

  近年来由于汉方医学的迅速发展,临床使用汉方药日趋增加。据《日经》杂志问卷调查,目前日本有15万人取得医师资格,其中69%的临床医师使用汉方制剂。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药剂师通过“汉方相谈”(即问病取药)方式使用双方制剂。据调查,在日本汉方制剂使用频率较高的有15种,其顺序是;小柴胡汤、六味地黄九、葛根场、小青龙扬、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散、桂枝获警丸、大柴胡汤、肾气九、补中益气扬、五警散、柴朴汤、柴胡桂枝汤、柴警汤、麦门冬汤。汉方制剂在各大城市各个药房成了畅销药品。据药局调查,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由于临床使用汉方制剂日趋增加,近年来汉方制剂生产发展迅速,每年以50%~60%的速度递增.

  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一长寿国家,因此随着日本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慢性病逐年增多。这类多因素致病、多层次受累、多病理改变的疾病,常使现代医学束手无策。东京大学医学部内科大岛良雄教授在NHK电视讲演时说:“西洋医学治不了的病汉方医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在既要研究西医的学术、又要研究汉方医学的学术,这是我们这一代医生的任务。”据向1300名临床医师调查认为,至少有以下20种病症汉方医学疗效高于西医学:植物神经失调、支气管哮喘、便秘、慢性肾炎、慢性胃炎、过敏性鼻炎、高血压、头痛、糖尿病、神经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低血压、前列腺肥大、各种癌症、矽肺等。因此,越来越多的病人求治于汉方医,这就给汉方医学带来空前未有的发展机遇。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3
发表于 2007-7-4 11:39

欧洲

中医传统医学作为自成一家的医疗体系,正以其安全、便捷、经济等特点赢得人类的 共同喜爱,到下个世纪,中医在世界的前景和地位将是无可限量的。

  捷克专家索拉(Soehla)说:“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医医疗曾在原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风行一时。今天,中医早已跨越更多的国界,在法国、德国等主要欧洲国家进入高层次的医学研究领域。”土尔其专家埃尤普(Eyup)涉足中医研究已有十年,他和同事们在国内把针灸运用在康复治疗和麻醉等方面取得成果,甚至在一些疑难病症如偏瘫、不育症的治疗上,针灸银针都显出独到的神效。智利专家古斯塔夫(Gustavo)认为,虽然中医被大多数国家接受认识还须时日,但可以预见,下个世纪中医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广阔的。在西欧,针灸已获得合法地位,并列入医疗保险体系,不少医院都设有针灸科,许多西医诊所也兼行针灸。目前,西欧各国至少有五万名针灸师,法国的一些大学还开设了针灸课,1997年又成立了跨国性的欧洲中医大学,总部设在法国,西欧各国设立分部,学制五年。《法国针灸杂志》、《经络》等有关学术杂志纷纷出版。

  针灸已成气候,中医药应用也日见增多。近几年,欧洲草药销售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达10%。从中国大陆进口中药数量更是呈数倍、数十倍增长,许多国家政府也都陆续发布了有关草药方面的政策法规。

   社会向前发展,新世纪即将来临,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激增,老龄化社会降临,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转变,医疗费用直线上升。人类应当怎样寻求出路?近几年来,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大潮汹涌而至,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政府和人民,不约而同地把希望投向了中医药。随着各国有关法制的建立健全,中医药进入医疗主流体系已不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4
发表于 2007-7-4 11:44

法国

目前,法国的中医药事业仍以针灸为主,针灸术已成为医疗竞争中的必备技能。1985年针灸师达7000-9000人,仅在巴黎电话薄上就可查到3000多名,其中10%左右系统学习过中医(3年以上学制)。法国拥有近10个针灸专门学校,18个针灸、中医研究单位,6家针灸杂志,政府成立了针灸专门委员会。90年代,法国的针灸、中医从业人员达1万人,一些公立医院建立针灸科,针灸、中医还常作为某些科室的一种治疗手段,兼职或外聘针灸师、中医师,某些医学教授、专家也可安排固定的中医助手,协助其科学研究或临床工作。
  目前,中药的销售与使用,尚未得到法国卫生部门正式批准,政府不准中药以药品名义通过海关进口,所以法国药店常无中成药,而在草药店、顺势药房或华人开的百货商店中往往有售。巴黎一家草药店经销300-600种中草药,勒阿弗尔、波尔多等城市也有经销中草药材与中成药的药店,经营视模在数百种,货源多从荷兰、比利时或香港转口进入法国。单味草药常制成粉剂、提取液、茶剂,中成药则以特殊食品、食品补充剂、保健品或饮料名义进口销售。1986年,法国总统密特朗曾下令对天然药及其替代品深入研究,建议政府成立一个研究草药的基金会(1986年12月成立),以便支持植物药(包括中草药)研究开发与进一步推广。这类药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舆论支持,法国中医界人士也为取得中医药的合法地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法国政府己决定将中医学教育纳入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中去。
  1993年,法国已有近2600个中医诊所,用中药、针灸、推拿为病人治病,针灸医生已近万名,每年用掉中草药达35000吨左右。
  1996年,在巴黎开设第一家中医医院,这所医院是在中法两国卫生部的倡议下,由欧洲共同体、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助下开设的,名称为"欧洲第一医院"。这所医院将20张病床,计划办成一所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中医药中心,将以针灸、按摩、药物、气功及饮食学为主要内容进行治疗与研究。在法国,中医药被法国医学会确认为正统医学的一部分,并在几所官方医学院校开设课程,患者可为此获取医疗保险另外使用中医药也是一条减少医疗开支的可行之路。患者来到这所医院后,首先接待他的是一位护士,护士将向患者介绍传统中医的基本原理,然后病人再去看医生,由医生确诊后建议他采用某种疗法。医院将为每位患者建立病案,作为衡量诊断治疗效果的档案。
  目前,法国对中草药研究的力度还不如日、美、德等国,也没有象美国草药研究基金会(AHRF)、草药产品协会(AHPA)那样的组织和经济投入,但中草药受到法国医学界的支持,政府也无意阻止其研究与使用。1996年,法国卫生部巳同意在法中合办的中医院使用中药制剂,法国医学会也承认传统中医是合法医疗实践的组成部分,一些社会健康保险机构已同意支付中医治疗费。此外,在一些科研机构也使用多种中草药治疗专病(临床试验)。可以预计,中医在近期有望得到法国的法律认可。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5
发表于 2007-7-4 11:46

德国

80年代,德国公民对中医针灸已不再陌生,民间与政府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它是现代医学的一种补充或替代,尤其是镇痛的有效方法。此时个体或群体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针灸,而是对中医综合疗法的应用和评价。

  德国是一个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整体素质较高,对东方的文化了解甚多,当然对古老的中医和针灸也有一走的认讯,普遍持欢迎的态度。故德国医生申请开业相对来说是很方便的。国家的政策很宽,只要有医生职位,何时申请都可以。他们在开业之前,一般都通过参加当地由中国针灸医生执教的培训班学习或到中国进修深造,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德国的针灸医生大多数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医生,经过一定的西医实践后改为学习中医的。他们出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热衷于东方古老的中医针灸医术,对它们的神秘疗效怀有一种崇敬感,一种是由于德国医生的失业率很高,迫于生计,被迫改为学习中医的;但前者远远高于后者。当然,在德国医生的行列中,不乏也有一些中等专业学厉者,他们经过艰苦的努力,自学成材而成为医生的。在临床医疗中,德国医生把针灸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或手段,诊治病人既用西医疗法,也用中药和针灸,以便争取治疗更多的病人。

  德国的医疗仇构设施比较完善。据不完全统计,仅汉堡一个城市就有国立医院3000多家,私人诊所1000余所。但正规的针灸医院、诊所、门诊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针灸治疗只能附属于其它科室。如内、外科,也有医院把针灸放在理疗科。针灸治疗不允许收治住院病人。保险公司也不批准报销住院针灸病人所需的一切费用。德国公民享有优惠的医疗保险待遇,办理医疗保险卡可以申请加入国家保险公司,也可以投保于私立保险部门。到正规的综合性医院进行诊治者,无论是入哪个保险都会根容易地得到保险公司批准而按比例报销。如加入国家保险公司业务的病人申请去私人诊所看病,通常不予批准报销医疗费用。故在私人诊所中,一般都要支付现金。德国的收费标准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有一本详细的收费手册,手册包括有各个方面,各种条款,并标有各种编号。医院中收费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付现金,一种是公司走帐(相当于我国企事业单位与医院所签订的合同三联单)。收费标准为保险公司走帐;单纯针刺十分钟以内的按编号167号收费,针刺留针20分钟者按编号9673×0.9计算。在上述针刺基础上适当廷长时间,并辅有其它治疗的,按9672×1.8计算。如果针刺时间过长,且难度加大,按9672×2.3计算收费。现金收费:单纯针刺30分钟者,每人次收费8ODM(马克),其中经过保险公司批准已办理傈险卡者可按比例分配个人负担3ODM(马克),保险公司负担5ODM(马克),其它按标准类推。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医院、学校工作的职工,个人负但的费旬要少于3ODM(马克),所在单位帮助支付一部分。当然有少数病人是免费的,如儿童诊治是全部由国家来承袒的。

  在德国,由于国家的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因此相应的收费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目前收费是这种情况,几个月后就可能会发生变动。不过针灸治疗还是为医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约翰尼特.布拉姆舍市立医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合作建立的针灸培训中心,它依附于外科,虽只有八张病床,但在成立不到二年的时间里,日门诊量就已达到60人次,高峰时达刭80人次。医院月收人均在20万DM(马克)以上。

  在德国,病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通常春、秋季多,夏、冬季少。尤其是夏季旅游季节,只要不是急病,人们是尽可能不看病的。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出国度假。冬天天气寒冷,对于针灸这一直接接触皮肤的特殊治疗手段来说,病员就显得更少了。此外,德国假日颇多,无形中又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次数。尽管这祥,中国针灸医生与本国和他国医生相比,病员情况要好得多。这是因为中国是针灸的发源地,当地居民普遍认为中国医生的医木高明,有一定的号召力。其二,大多数中国针灸医生都是公派出国,与当地医疗机构签有合同,故德方在中国针灸医生到来之前都较好地利用当地的报刊、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扩大中国针灸医生的影响面,这无疑为病员的来源打下了较好的基础。1988年,著名汉学家文树德(P.U. Unschuld)兴奋地说:"中西医相遇300年来,从未象现在这样相互注意过,二者均发现了自已所缺乏而又被忽视了的财富"。不少注册医生热心研究自然医学,德国自然疗法医生联合中心的学术气氛活跃,创刊《自然疗法医生杂志》介绍饮食疗法、水疗法、运动疗法、调节疗法、植物疗法、顺势疗法、针灸疗法、中医疗法等非常规医学的临床应用。针灸在一些大学已被纳入医学课程,堂而皇之地搬上最高学府的讲坛。

  在德国,针灸疗法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除了必须急救手术外,大部分疾病都可以采用针灸治疗。如:颈谁病、面瘫、带状疱疹、心绞痛、美尼尔氏综合征、脑血管意外、精神分裂症、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风疹、高血压病、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耳聋、耳鸣、荨麻疹、痛经、不孕症、急、慢性胃炎、肠炎、咽喉炎、中风、帕金森氏综合征、脱发、阳萎、子宫发育不良、糖尿病、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脑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忧郁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减肥、戒烟等。其中又以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头痛、耳鸣居多。这可能与德国的工作紧张,生活快节奏、竞争意识强、社会压力过大有关。在德国,过敏性疾病都是用激素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且有副作用,但许多病人还必须长年依赖它,这无形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而用针灸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德国医生治疗头痛通常是用止痛药,疗效也不理想,用针灸治疗后效果显著,尤其是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效率高达100%。耳鸣是德国青少年乃至中年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使用镇静药或输液等手段,有条件的医院也做高压氧,虽能收到一定效果但易反复,而用针灸治疗则免除了不必要的痛苦,身心榆悦,患者十分满意。

  德国针灸医师临床诊断有两种方法。一部分医师引用我国中医辨证之方法,比较注重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和十二经络辨证,有的放矢。另一部分医师则为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些医师在诊断病情明确之后,像背中医方剂一祥,什么病用什么穴位,治疗中比较机械地使用穴位,而对中医所注重的表里、寒熟、虚实、阴阳和经脉病候等辨证纲要理解不深,往往对针刺主穴选用比较得当,而忽视了对辅穴的加减。在临床治疗中,针灸医师一般以针刺为主,辅有电针、神灯(TDP)、梅花针、拔火罐等,偶有极个别医师采用灸法。但绝大多数德国病人不欢迎用灸法治疗,他们不喜欢艾灸条浓浓的烟味,如临床上必须使用时,也要给病人提前说清楚,作好工作,征得同意之后方可使用。

  在临床治疗中,针灸医师全部使用一次性针具,原因是考虑到针具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又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病人对针感反应灵敏,通常采用轻刺激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在针刺过程中,有些医师给病人也做一些推拿、按摩,目的是进一步增强针刺效果,还可缓解一下部分病人对针刺的恐惧感。有时,针灸医师也给病人开一些中药方,方剂的组成十分简单,这主要是考虑到德国的药店虽然很多,但能买到中药的药店却廖廖无己。市场上中药的分布很杂乱,肉桂、豆蔻、茴香等在调料市场上出售,菊花、玫瑰花、月季、芍药等隶属于花店,葛根、莲子、大枣、红小豆、绿小豆等又作为食品卖出,只有人参、枸杞子、当归、川芎、红花等在药店里才能买到。为此,德国没有中药的大市场,中药饮片直接从中国进口很难,必须通过欧洲共同体方可进入。因此,中成药一般是随行携带或从其它渠道购进,并非直接来源于中国出口。在德国,中药的品种与数量十分有限,当地的中药零售价格要比国内同类药品高出10倍以上。尽管如此,患者还是比较相信中医,认为中医是自然疗法,既能治病养身,又无毒副作用。常常有一些病人在针刺之后主动要求开一张中药方。

  中国针灸在德国享有较高的地位,许多患者对此的喜爱与信赖之情常常溢于言表。如:schliook. chriestol女士,37岁。患右面部三叉神经痛三年多,曾走后求医40余位专家,每日服用卡马西平,trgurit等多种止痛药均无效。于1997年2月3日来到针灸门诊。查体:右面部三叉神经第二、三支有触痛,并伴有自发性的电激样疼痛,面色无华,颧部稍红,口腔溃疡,舌质红,苔稍厚微黄,脉弦细数,辨证为肝胃火热。经过1个多月,20余次针灸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以后每周针刺1次巩固疗效。3个月后痊愈。患者非常满意,邀请中国大夫到家作客,并照相留念,彼此成朋友。

  又如一位名叫Werperberg marianne的老妇,52岁,主诉耳鸣、失眠3年,每天几乎都出现双侧耳鸣,时轻时重,重时伴失眠,面色无华,舌体胖,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辨证为脾肾两虚。针刺时以调补脾肾为原则,取穴:百会、神庭、翳风、外关、合谷、血海、三明交、太溪,隔日1次,治疗6次后耳鸣、失眠开始减轻,治疗6次明显好转,2个疗程以上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疗效良好。

  一位名叫Mohruig fiedel的先生,49岁,近10年来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头痛、失眠、头晕,严重时伴有恶吐,常服用止痛药,药量逐渐增多,药效随之下降。于1997年7月16日来T.C.M门诊就诊,同时要求戒姻(嗜烟30余年,每日吸烟2~3盒)。查体:面色灰暗、舌质厚,苔黄,脉弦微数。辨证为肺胃热盛。治疗原则:清泻肺胃热邪,安神、镇静、止痛。针刺取穴:百会、神庭、风池、头维、太阳、合谷、神门、丰隆、行间;耳穴(神门)。针灸方法:风池、合谷、丰隆用泻法。耳神门用强刺激,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隔日1次。治疗6次后头痛减轻,已停止吸烟,第10次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2个疗程后完全治愈。患者兴奋至极,用鲜花奉献中国医生表示感谢。

  中国针灸以其博大精深的哲理、医理赢得了德国医生的敬仰,以其富于临床实效的操作技艺使得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稍不尽如人意的是仍有一部分医生对中国针灸尚存疑惑,在普通百姓中亦有类似感触,这可能与一些未经过正规系统的中医教育、医疗水平低下的谋生者在德国的出现,给中国针灸在该国的飞速发展设置了障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认识。

  中德两国医学交流日益频繁,每年都有数批医务工作者到中国中医院校、医院、科研机构进行考察、学习。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每年都有5~6批(20~30人/批)德国医生接受为期3周的针灸培训。中国医生则在德国定期地为患者医疗服务、为德国医生讲学、带教等。如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的纪小平、胡金生、庄家秀副主任医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门诊部的刘爱华、刘家瑛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的王福海副主任医师等。

  目前,在德国工作的中国针灸医师有数百人,大多数医师为公派出国人员,只有极少部分投亲靠友,经过艰苦的努力,逐渐立足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工作合同期限短则一月,多则数年。中国医师与其它国家医师一样,只能在德国工作,没有申请执照的权力,不能独立开业。如果非要取得开业的权力,必须加入德国国籍或取得长期居住权方可行医。

  德国还没有为中医大开方便之门,中药没有进入公立医院,市场上也没有专门的中药店,针灸医生诊治疾病只好以针刺为主,偶尔开个中药方,也多以钦品为主,如菊花茶、薄荷茶、姜枣茶等。正规一些的中药方只有在部分私人诊所内才能抓到,他们的进货渠道多是从第三国进口,数量有限,且多以中成药为主。但可喜的是,1996年10月,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德国卫生部门就中医药在德国开展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1997年6月,布拉姆舍医院内己动工兴建了针灸门诊综合大楼,明年五月即可投入使用。该大搂可为病人进行一条龙服务(有门诊、病房、康复中心等)。此外,这里服务设施齐全(设有花房、宾馆、游泳馆、餐钦),交通便利,每星期一至五8:00——17:00全日门诊,可全方位为患者服务。这座大搂的建立,为中国针灸在德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7年11月,据非官方人士透露,近期德国政府初步批准中医可纳入该国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之内,这无疑为中国针灸在德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承认和重视。

  德国的中医药学术组织已达48个,居欧洲国家第二位,高于英国(31个)。主要的四个组织容纳原西德部分的8000多名会员,他们均有医科大学学历,经考试取得注册医生资格,并开展了日常针灸业务。据针灸生产厂家估计还有1万余名医生常常使用针灸疗法,多在私人诊所工作。90年代,全德中医针灸学会、协会、研究所、门诊部急增,l991年3月魁茨汀中医医院正式开诊以后,形势更好。资料显示,70年代对汉堡、慕尼黑两所大学教授的调查表明,仅有6%的人认为中医针灸是有价值的,而1991年2月德国《医生之页》周刊发表的调查结果是90%的人认为针灸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39.3%接受过针炎治疗,70.4%愿意试用针灸疗法,应用针刺麻醉的手术已达3万例,不少大医院如慕尼黑心脏中心、慕尼黑马克西米兰大学外科医院、杜塞尔多夫大学颔面外科门诊部、海得堡大学医院、吉斯的尤斯图斯医院、莱比锡大学外科中心等均开展了针麻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专家估计,90年代初,全德使用中医综合疗法看病者约1.6万医生(指正规医生Arzt),0.8万名"传统医生",其中80%加入了各种协会、学会,中医诊疗量每年2000万人次以上。中医、针灸从业人员属于所谓"传统医生"德文为Heilpraktiker即从事非常规医学(非西医)的人,德文辞典解释为"未经国家考核但持有开业执照的行医者",贬义译名"哈派客",他们没有处方权,所用药品费和其它治疗费常常被保险公司拒付;因为那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医疗行为"而不受法律谋护。德国的传统医生种类繁多,以顺势疗法最盛,这是由德国医生哈尼曼(Hahnemann,公元1755-1843年)于公元1796年所创,常用少量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激发人体反应性和免疫力,从而达到生理平衡或却病延年的目的。顺势药主要是多种地产植物药,销售药品2.4万种,销售额占德国药剂总额的2.6%,并有增加趋势,儿乎所有的药房(98%)均能畏供"顺势药",顺势医生1.6万人左右。

  德国传统植物药物疗法(或称自然药疗法)长盛不衰,民间常以之治疗小恙,往往不经医生。1992年的一项报告称,德国市场有12.6万种药剂,其中植物药7万种(包括茶剂4万种),植物药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0%以上,价值30多亿马克,其它传统疗法如人智疗法(德国人Steiner,1920年所创);信念疗法(据说是全身放松,默想肿块已消,肿瘤将愈,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食疗、微生物疗法、针灸、中医综合疗法。传统医生甚至还包括修脚匠之类的土医。他们的开业非常简单,无需医科文凭,只要通过当地卫生局举办的考试即可,这种考试由西医师主考,内容是普通医学常识如人体解剖知识消毒法、卫生法规、经治疾病范围(许多疾病,尤其是急症必须西医在场方能诊冶)。再者,就是符合一般就业条件:成年公民,中学以上文化程度,无犯罪前科,无道德败坏行为,身体健康,头脑清楚(智力正常),不兼营其它职业等。因此,传统医生开业执照满天飞,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以至于近年政府的管理措施也有些加强。1993年以来,药政管理部门整顿削减外药进口,这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植物药影响不大,而对中草药西进有些影响。医政管理部门公布"治痛单位名录",计有139个医疗单位获准开设疼痛门诊,包括私人诊所、门诊部、公立医院、研究所等医疗机构。在德国27所大学的门诊部中,有19个开设了针灸止痛门诊。在这种定点的针灸洽疗单仁治疗的费用一般都能报销,由有关医疗保险公司支付。

  中医药在德国的地位逐渐提高,中德合办的医疗机构不断增多,医疗保险组织多已支付部分治疗费用,政界与公众的呼声日渐增高,德国、医学界也出现了有益的分化,德国"联邦医生同业协会"与我国中医界交往合作的形势看好,有些人积极学习中医,并认为应掌握与运用中医的医学原理和哲学思患指导临床实践。70%以上的人预计中医学在德国立法方面会受到更多重视。

  在德国推广和发展中医药的障碍和不利因素有: 德国是个社会福利很高的国家,自卑斯麦时代起就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从大人到小孩都要参加。德国的医疗保险公司是大资本家开的,无论是法定医疗保险公司还是私人医疗保险支付之外的范畴,这就给中医在德国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但目前德国各大医疗保险公司都已相继承认了针灸为一种治疗手段,并给予报销治疗费用。

  在突破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位于德国南部巴伐亚州魁茨汀中医院。该院的成立是经巴伐利亚州政府批准,由德国企业家安冬.施道丁尔先生与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创建的私人医院,作为在德国的第一家示范中医院,现有中医师、药师、护士、翻译等中方人员18人,承担着中医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三项任务。该院是1991年3月18日开业,同年8月与巴伐利业洲医疗保险联合会签定了医疗保险合同,在该州的合法保险公司均有法律效力。在德国,该院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可由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用的中医院。保险范围包括"中草药"、"针灸"、"气功"和"推拿"等治疗手段。同时,在该院工作的中方医生而参加德国的医生联合会。据说作为一个外籍医生参加德国医生联合会是少有的,在德国必须是德国正规医学院毕业,经过实习并取得正式医生资格者,才能参加德国医生联合会,"德国医生联合会"中大多数人对中医持反对态度,他们宣传中医不科学,但越来越多的德国医生认为,中医理论虽然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但中医的治疗方法很有效,可以应用,因此他们组织起"针灸学会",并力求保险公司给予承认。

  中医治疗病人主要靠中药,介中草药尤其是中药处方还远远没有全面进入德国市场。日尔曼民族是个具有保守心态的民族,人们重视病例,默守成规,通常都是祖孙数代不换诊所,加之德国医术高明,通疾病大多数药到病除,他们对一些不同于西医治疗方法是难以鼓起勇气来接受的。

  德国人讲究哲理,事事都要在理论上、逻辑上得出一个解释来。然而中医是一门涉及中国哲学观的学科。目前,很多理论、概念上的翻译,是很难让德国人以及德国医生理解和信服的,还有待于我国中医学家和语言学家努力去探索和完善。德国是个以肉食和乳食品为主要食品的国家,因此,人们普遍营养丰富,身体素质较好,德国人吃药是为了治病,但没有时补的爱好。他们对中医强调进补之类不感兴趣,也不象中国人那样一补就灵。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但由于德国人生活习惯和人种的不同,给中医的辨证施治带来很多困难。德国打针吃药已相当现代化,口服的瓶装药丸已经罕见,一般都是盒装水泡服片剂,药片的体积也很小。有古怪中药味的汤剂和体积过大的中药丸,德国人是难以接受的,而且中药汤剂的煎熬过程和火候也是西文人难以掌握的,中医药要在德国推广,必须顺应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走本土化发展之路。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6
发表于 2007-7-4 11:48

英国

中医药在英国,以及在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最近数年发展迅速。这是继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世界广泛接受后出现的又一次中国文化热。英国社会接触的中国饮食文化主要是粤港人主厨的粤菜风味。而英国社会公认的正规中医师则是指中国大陆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师。

  英国,作为西方文化尤其是欧洲文化的中心之一,存在着对中医发展较为有利的客观环境。近十余年,中医药在这里经历了崛起,高潮,继而平稳发展的过程,在这其中,有热,也有冷;有峰,也有谷。了解和把握中医药在英同的发展过程以及面向廿一以纪的发展趋势,对深入研究“中医药如何走向世界”这一跨世纪的课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过程

  (一)针灸与西人针灸师队伍的发展:

  针灸业在英国初始于廿世纪60年代。当时,一些英国人赴中国北京等地进行短期参观,学习,初步掌握了针灸的基本技术。他们回国后在伦敦等地创办起么人针灸诊所;后来又开办起小规模的私人针灸学校。当时针灸队伍约有10-20人。70年代,成立了最初的针灸师行会组织:英国针灸师注册协会(British Acupuncture Association and Registion (BacAR))。80年代,有更多的英国人去中国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短期(1-3个月)或稍长期(半年以上)学习针灸。其中有些人较多地了解了一些针灸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技术;有些人还开始接触,学习中医的开方遣药。从那时起,西人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术见解,组织上也开始分化,先后成立五个针灸师协会,针灸从业人员发燕尾服到近千人。90年代以来,由于中医药的参与和影响,针灸从业人员剧增。到了1995年,全英针灸从业人员人数已经发展成为在整个补充医学界仅于西式正骨疗法(Chiropractic,其已在1993年为英国国家医疗系统(NHS)所接受)从业人员人数的第二大补充医学队伍。上述五个针灸师协会也合并为一个统一的英国针灸师协会(British Acupuncture Council(BacC)),目的是以较强的阵容与政府对话,以期获得稳定的社会地位。现在英国针灸师协会注册的针灸师近3,000人。

  (二)中医药的切入与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医师的出现,使中医药在短期内迅速发展:

  针灸从来只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西人避繁求简,只基本掌握了针灸这部分,故数十年来虽有发展,却十分有限。而当来自中国大陆的正规中医师把开方遣药和针灸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才使整个中医的疗效清楚地显现出来。

  80年代以前,在伦敦、曼彻斯特等地的唐人街有少数中医诊所。开业者为港台地区来英的没有经过系统正规训练的中医从业人员。他们主要为居英的华裔和华人服务。

  80年代以后,开始有来自中国大陆的正规中医师在英国悬壶。正是由于有一批高水平的正规中医师在英从诊,故86-93年中医英国获得迅速发展。

  以英国中医药学会名誉主席罗鼎辉医生为例:罗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出国前为广东省中医医院儿科医生,罗83年来英在伦敦行医。其云:86年以前基本无西人就诊,其后西人患者逐渐增多。由于罗在治疗英国常见皮肤病湿疹上疗效突出,遂引起英国西医皮科专家的关注。就诊的西人患者与日俱增,每日可达70-80人,甚至上百。最盛时曾出现由警察出面维持排队就诊秩序的局面。

  英国新闻界对罗治疗湿疹确有疗效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1993年4月26日,英国电视台BBC1最高收视率节目EQD在黄金播放时段用整整半小时全面报道了罗鼎辉医生成功治疗湿疹的消息。英国皮科专家的《中医药治疗变异性皮炎49例》等科研论文也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sis)和《柳叶刀》杂志(Lancet)上发表,NHS专家认可,传播媒介的宣传,使传统中医药家喻户晓。西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去投诊中医。不仅罗医生的诊所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其他各诊所也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不仅皮肤病的患者投诊中医,其他疑难杂症的患者也蜂拥而至。中医在诊治其他一些英国常见病方面也显露出某些优势:像对病毒感染,免疫病变,不孕(育)症等。中医药确有疗效很快为西方人认可,这是在西方正规西医之外又一套系统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通过来自中国大陆正规中医师的临床实践,加上针灸和中医药的联合运用,使西人大开眼界,看到了整个中医药的长处,中医药的疗效和与西医相比具有的某些优势,是使中医在英国成为热点的根本原因。当然西医本身在理论上和临床上的某些弱点与局限性,也给中医的发展创造了合适的机会,西方现行的其他补充医学疗法,如:顺势疗法(Homeopathy),西式草药(Medical Herbs),芳香疗法(Aromatherapy)等均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广泛疗效,难以处理繁多复杂的各种器质性病变,故不能引起西医和公众更多的注意和兴趣。

  二、中医药在英国的现状

  (一)英国中医药市场的现状:

  由于中医药在英国的正面影响,也由于西医本身在理论上和临床上的某些弱点与局限性,促使中医药在英国广有需求,发展迅速。仅在伦敦地区就有私人中医诊所数百家,甚至承现饱和局面。而在其他地区私人中医诊所分布并不均衡。有消息说在全英大约有3000家中医诊所。英国政府目前允许从中国大陆招聘中医师,伦敦地区人数相对比较集中,由于筹办一个小规模的中医诊所比比皆是;更有由非专业人士临床应诊的也屡见不鲜。中医诊所往往成为某些人赢利的手段,档次偏低,良莠不齐。

  除了少量中知诊所自进所需药材以外,大部分中医诊所在当地中药批发公司买药。中药批发公司约有十几家,较大的不超过十家。他们三分天下:由中国大陆人,香港人和西人分别经营,各有长处,也各有服务范围。中国大陆人经营的中药批发公司以价格优势取胜,大路货草药居多。近年来供应品种有所增多。大陆人经营的诊所多是他们大宗订货的固定客户。港台人经营的公司中成药品种相对较多,货源充足。西人经营的公司中成药大部分是西制产品,包装较好,剂量较轻,疗效有限,价格较高。他们在西人中医从业人员中还有市场。

  在英国现有的中医从业人员中,还是以从事针灸业者为主。只经过短期培训,掌握初级中医理论和技能者为多数。西人从业人员多属此类;一些半路出家以谋生为目的中国人也在些类。能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者,主要是中国大陆正规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和部分“西学中”医务人员。这些人是在中国大陆接受正规中西医训练和从事过临床实践的。在他们初到海外时,相当一部分人外语不过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医疗水平的发挥。只要勤于学习和实践,一旦能够熟炼地掌握临床用语,这些医生往往是当地的中医骨干。

  (二)英国社会舆论对中医的反映:

  中医药可以有效地治疗皮肤病;也可以治疗许多英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已为英国社会所普遍认知,英国各地新闻媒介对当地的中医屡有正面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使求诊中医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中药多为天然植物,符合西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思维潮流;由于中医药对部分连现代西医也感棘手的疑难杂症确有疗效;也由于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在英国近200种注册的补充医学中脱颖而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中医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框架毕竟是定位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也确有不足之处,并不可以包治百病。它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之间也缺少相通点。故西人在理论与临床上产生疑问,甚至说三道四,应该说是正常的。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世界也向中医药提出挑战。如何接受这些挑战,使中医药现代化,确实是海内外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英国和西欧为例:确有个别患者服用中药产生肝损伤,近又有报道个别患者服用含有木通,防已成分中药导致功能衰竭。英国药管局(MCA Medical Control Agency)明令禁止中医诊所出售含激素类的中药外用药等等。对上述的负面报道此起彼伏,不能不影响公众对中医药的兴趣和信心。

  中西医结合在中国为时已久,这方面的矛盾尚不突出。在海外则截然相反:中医药的不足之处暴露得格外鲜明。这些问题有的是中医药本身的;有的涉及国与国之间利害关系;有的涉及中国中医药的管理问题,科研问题,生产问题等等;不一而足,急需国内外的中医药界认真对待。例如中药与脏器损伤关系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中西医优势组合的新药剂型的研究;中西医如何合理互补问题的研究;中医药如何安全有效应用于西方患者的研究等等,均是值得考虑的科研选题。

  值得国内有关方面警觉的是目前从大陆出来在海外行医的人员中,尚有一批缺乏专业训练的“门外汉”,他们行医完全是出于谋生的目的。加之国内在文凭管理上不严格,仅从文凭上很难识别孰真孰假。这些冒牌中医师极大地损害了大陆中医的声誉。在中药界问题也很突出,海外中药公司配备专业中药师的很少;大陆出口的中草药在品种质量上和出口的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等均不适应海外市场的要求。

  (三)英国政府对中医药所持的态度:

  英国政府对中医药一直采取比较开明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在整个西欧,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比较快,水平比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1995年底,当欧盟各国开始实施欧盟禁用草药工业制品的法令时,英国政府却接受了英国草药医和广大民众的要求,决定在英国展缓执行欧盟上述禁令。其结果除了促进英国中医药业的发展,也使英国成为欧盟事实上的中医药中心。英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已经起通话渠道。英方愿意与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推进中医药在英国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英国药管局(MCA)开始着手加强草药市场的管理,他们是先从进口中药质量的监控入手的。另外还计划审核行医人员的专业资格,建立相关的定期培训制度。这些都是必要的管理措施,对保证安全使用中药,推进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面向廿一世纪,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趋势

  (一)中医全科,专科分别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医临床优势:

  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提高人体健康质量方面确有特长。在海外中医师以服务于基层,接治临床各科常见病的全科医生为主。这类中医师不仅需要有比较全面的中医理论和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有比较好的西医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适应海外的工作环境;比较好地与病人或当地基层西医师交流、应该看到,中医药在海外仍处在普及阶段,全科中医师对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英国除了发展全科中医外,中医专科的发展日益表现出其重要性。这些专科的出现,是英国社会的需要与承认造就的。首先是有一批病种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疗效显著,像皮肤病专科,不孕(育)症专科,精神,神经病专科,ME专科等等。再有就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涌现出一些社会公认的中医专科医生。在上述中医确有特长的专科领域内,今后中医专科医生有所发展是必然的。这种发展对提高中医专科诊治水平;对在专科领域加强与现代西医,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结合意义重大。

  (二)海外正规中医高等教育与私人中医教育共同发展,合格中医师逐渐本地化:

  西方教育市场是受社会需求调节的,近年来由于补充医学日益深入人心,英国的私人针灸和中医学校比较兴旺。其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明显,但是不够正规。

  近年来,英国开始在国立正规大学开设中医和针灸学士学位课程,与中国正规中医大学合办。其教学体制,课程设置,高水平中外教师选配等方面均相当正规,引人注目。两年后源源不断就会有英国国立正规大学培养的全科中医师毕业(五年制)。高学历中医师的逐渐本地化是廿一世纪中医走向世界的显著标志之一。西方正规高等教育中医专业的建立和发展尽管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会相当快。这无疑是对中国国内中医高等教育,乃至整个中医药界的又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会相当快。这无疑是对中国国内中医高等教育,乃至整个中医药界的又一挑战。目前国内对此准备尚不充分。应该看到,随着高学历中医师的逐渐本地(洋)化,这些中医师在中医走向世界中的发言权也会越来越大,从而形成中医走向世界由海外导向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大。

  (三)现代西医和相关学科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的研究:

  中医药切入西方国家的医疗实践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医药在西方的发展与当地的一些公司和医药从业人员有利害冲突。正确地引导与解决上述矛盾是非常重要的。合格中医师的本地(洋)化,和中医走向世界由海外导向就是英国政府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现代西医和相关学科密切关注中医药在西方的发展,对中医药本身的研究也在深入。在英国,现代西医和相关学科对中草药研究结果的正面报道无疑是促使中医在英国发燕尾服的催化剂。在英国,现代西医和相关学科对中草药研究结果的正面报道无疑是促使中医在英国发展的催化剂。但是和更多的负面报道相比,正面报道还是太少。对中草药研究产生正面结果也好,负面结果也好,都是海外对中医药研究深入的表现。从长远着眼不但利大于弊,也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是中国国内的有关方面和科研力量在中医药对外的科学报道,论争和保护方面均显不足;海外的由中国培养的正规中医师总体科研能力太低,很难就地与反方展开辩论或有针对性的研究。应该说,合格中医师的本地(洋)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目前英国西医与相关学科对中医药比较有兴趣的研究课题有:

  (1)对中医药疗效与毒副作用的研究,例如伦敦Sheehar医生等对变异性皮炎的研究就是一例。对皮肤病患者服用中药与肝损伤的研究;对中医药治疗牛皮癣及其他皮肤病的研究;对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研究;对中医药治疗不孕(育)症的研究,等等。

  (2)对中药某些有效成分的筛选,提取和制造当地临床适用的新制剂,中药在抗病毒,抗肿瘤,抗艾滋病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热门课题。目前对中医药抗疲劳,促进毛发再生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引起英国学术界的研究兴趣。

  (3)对中医药在调整免疫,治疗免疫紊乱和缺陷性病症的研究,除了上述的筛选,提取和制造新药以外,一些英国科研人员也开始重视对传统经典方式或疗效肯定的经验方的研究,并已经认识到前煮后的方剂混合成分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已真正接近传统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

  (4)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对针灸的理论与实践继续进行研究。计算机科学的介入,使对针灸的科研,教学和临床都耳目一新;计算机科学与针灸的结合势在必行。

  作为一门真正具有科学内涵的中医药学,在廿一世纪必将与现代科学近一步结合;在科学实践中必然获得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以更新的面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7
发表于 2007-7-4 11:50

美洲

随着针灸在美逐步合法化,中国传统医学在美国的发展势头良好。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全美已有2500余名有执照的针灸师,从事针灸医疗工作的达万余人。1989年全美与针灸有关人数增至2万人。目前仅加州有执照针灸师己达8600人(这些针灸师64%是本科大学毕业生),诊所800多家。目前全美有20多个针灸医疗中心,从事针灸研究和治疗,研究项目有200多项,所治疾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过敏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数十种,特别是中药、针灸治疗艾滋病出现了较好苗头而很受关注。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医、针灸学校20多所,有40多个中医针灸学会或基金会,创办近10种中医、针灸杂志。并在不同地区召开了一些国际性中医药或针灸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

  近年来,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美国发展前景广阔。美国社会的竞争多于合作,在求职、经营、生活等各方面,随时都有激烈的竞争,加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经常因此而头痛、焦虑、抑郁.此外,美国的艾滋病、吸毒等社会病日趋猖厥,而这些病西医很难处理。据美国有关权威人士调查,目前美国有49%的疾病西药无法治疗。美国一些临床家认为,中医针灸治疗这些病较现代医学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美国加州大学教授E. L Way曾在一次国际性讲演中指出:中国医药学中的整体观是现代医学必须学习的内容。今后,研究互相取长补短的手段,尤其是探讨如何使西医能够接受中医药学的途径,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1992年7月设立了非常规医学办公室(OAM),负责对各种传统医学(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气功)进行科学评估,从而逐步确立非常规医学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因此可以推断,过去的非常规医学,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美国会逐渐变成正规医学。

  目前以中药作为研究开发新药的对象在美国十分看好。主要原因是西药毒副作用大,据调查目前美国有20%左右的人因服西药产生副作用而发病。此外新药研制周期长,而且费用十分可观,平均每种新药需花3.6亿美元。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及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研究机构都开始认识到,需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新药。《美国商业周刊》在1992年3月份和5月份分别指称美国制药工业是90年代“制造美国梦”的机器,新药开发成为美国资本家最热衷的投资项目。一些制药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向大陆购取单味药材的提取物粗品,然后进行分离提取及筛选工作。这无疑给我国中药行业向美国开指和占领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特别是1994年10月间美国还通过了一项包括草药在内的食品补偿剂的新法规,更将为中草药进入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随春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普遍注意身体保养。因此滋补强壮、美容化妆品、减肥等中医药保健产品,很受美国人欢迎。美国的有识之士巳经开始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纷纷要求与中国合资兴办保健品生产厂。在美国用中草药原料生产这类产品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也是以中成药开拓美国市场最有效的方法。据说已有不少省、市正在与美国洽谈合资建厂的意向。可见中药保健产品在美国市场潜力是无限的。

  当然不可否认,目前中医药在美国的合法地位还处在争论中,美国学术界、医务界、教育界对中医药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医药在美国的传播发展还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而艰苦的道路。然而这在长期由西医西药处于垄断地位的美国,目前这种局面是不足为奇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顾中医药在美国的近200年历史,从华人早期移民时美国人对中医药的零星接触,到近代由于现代医学发展而引发的对中医药一概排斥,又到尼克松访华后掀起的“中医热”,可以看到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医学,已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生根发芽,且有所发展。相信今后随着中医药在美的信誉不断提高、法律地位的肯定,医疗保险等问题的解决,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但由于中医学与美国医学文化的背景不同,对中医术语的难以理解,这就要求中医工作者在中医术语的国际化方面多作贡献,以使中医学知识能更准确地传播出去,让中医药更好地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

 

 

  1993年美国医学协会曾对1992年非常规医学在美国到底有多大市场,作了一番调查。它涉及的面很广,包括针灸、中草药、按摩、音乐治疗等。调查结果,美国人在非常规医学治疗上大约花了140亿美元,与总的医疗费用(1992年7000亿美元)相比差的很远,只占约2%。因为对于美国非常规医学来说,一般保险公司不保险,大多数是由病人自己掏腰包,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患者宁愿自己花钱去看非常规医学说明它在美国人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另据报道,现在每3名美国患者中就有一人曾求助于非常规医疗方式,而大多数患者选择中医针灸和推拿疗法。美国中医学院附设诊所,每年平均接待2000多名患者,其中90%是白人。1993年3月在南加利福尼亚州,有400名中医界人士参加的庆祝“国医节”聚会上,威尔逊州长专门派他的秘书送来贺函,函中充分肯定了中医研究和职业人士,并祝中医在美国能不断发展。洛杉矶市长布莱德雷宣布3月21日为洛杉矶市的“针灸日”,他希望中西医有朝一日在美国能携手合作,为所有美国人民造福。1998年,中国元极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元极医院院长张志祥教授一行三人应纽约中医药联合总会与世界中医针灸联合报邀请,参加了在美国曼哈顿举行的'98纽约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来自世界上20个国家的30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会上,张志祥教授宣讲了元极医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会后,张志祥教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邀请,就元极医学的科研进行座谈,并应邀在哈佛大学癌症治疗中心进行元极医学讲座。亦受到热烈地欢迎.

  随着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中药也受到美国人的青睐。据统计,美国人每年要花费60亿美元用于营养保健品,而且这一市场以每年增长20%的速度拓展。美国约有5%的患者服用天然药物,其中80%的人在治疗过程中服用中药。中草药正逐步被美国政府接受。如纽约珠汪百货店(兼营中药店),每天接方配药就达80--100帖,在美国来讲数量不算少了。据美国汉方药研究所所长许鸿源药学博士介绍:现在全美有各种中药店和含中药的保健品店12000多家,年销售额达20多亿美元。中医药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在美国引起广泛的重视。FDA对此日益关注,曾派出调查员收集一定数量的产品样本,以确定哪一些可能对健康有害或做了未经证实的疗效说明,其中的大多数草药在健康食品商店出售。由于报告的问题有关紫草科植物茶,调查员们收集了产品由紫草科植物制成的样本,以测定其中所含的具有潜在毒性的吡咯碱的水平。紫草科植物的叶和根已被发现吡咯碱的含量很高,但植物品种和部位不同,含量差异性很大。

  草药工业本身也在努力寻找更多有关特定草药安全性的东西。草药研究基金会,在美国草药产品联盟的要求下,创建了一项评估约200种通常使用、但不允许用于食品调味剂的商业草药的计划。经过510, 基金会计划收集每种植物的资料,包括在其它国家的应用史、化学组成、药理特性、负面案例报告以及毒理研究。基金会的会长Robert Mc Caleb说:“基金会正计划遵循FDA将用以确定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准则,咨询FDA所依靠的专家。我们预计结果会同时向两个方向发展。我们将找到安全的草药以及像紫草科植物那样不安全的草药。同时我们也会找到难以做出结论的植物”。

  关于中草药在美国的应用情况,从使用范围看1)约有70%的美国针灸医师在治疗中使用中草药或中成药,一些正骨医师和营养师也在学习使用。(2)常用的中草药或剂型;汤剂、片剂、粉剂、胶囊。(3)中草药在美国市售作为天然健康食品、茶或佐食品。

  美国国家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对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天然植物药法规,目前仍按食品或健康食品市售,但不能在标签中称为“药物”,并不准注明或暗示可治疗或预防某种疾病。

  除医疗机构外,美国的一些大学和医药公司也开始研究中草药的药理、药效。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设立了“美国中药科学研究中心”,集中了一批医药精英,选用最先进仪器设备,专门从事中草药的研究开发。他们认为,从中草药中开发新药,要比西方“碰运气”的方法开发合成药物更有成效,省时省力省钱,还可缩短上市时间。

  除此而外,中国气功已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正式承认为替代医学的一个专业并开始进入研究阶段。美国中医和针灸学院设立了气功讲座。气功在预防医疗保险中的价值有待于大力发掘和研讨。

  分析中国传统医学能在美国得以发展的原因首先在于它的安全性。如:1972年以来针灸医疗事故在全美国仅发生6.而中成药和中草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比较安全;学习气功很少有偏差的报道。其次是有效性和适应症,治疗疾病的范围广,配合西医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对某些慢性病较西医常规治疗更有效。特别是,西方人观念正在逐渐改变。1990,哈佛大学艾柏格医生的调查表明,约有1/3的受试者曾接受不同种类的替代医学治疗共4,2500万次,花费137亿美元,其中103亿由病人自己支付,34亿由保险公司支付。病人中有72%不肯告诉西医师自己曾接受替代医学治疗。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医之所以被美国医学界普遍接受,还在于美国医疗费用开支太大,约占国家总产值的14%。而且,西药有毒副作用。在美国,医院中使用的常规西医药物中,11%不够安全。30%的病人服用西药有各种副作用。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人所开的3000万公费医疗处方中,17%不够安全。有些西药的毒性较大,西药治疗慢性病疗效欠佳。此外,美国政府正在对医疗保健政策进行改革,治病多元化的趋势和减少国家经费开支等因素,也给替代医学治疗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虽然很多病人已在他们的医疗选择中包括了针刺疗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它的疗效。患者格林斯费尔德说,西方人认为很难理解不能真正解决的事情。他们说:“我想知道针灸的机理,在了解这一切之前,我无法接受它。”

  尽管针灸的作用机理尚待深入认识,但有两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针刺的奥秘。一种理论是小痛镇大痛;另一种理论则围绕类吗啡物质的研究。它认为针刺刺激人体可产生内啡呔和脑啡呔,这至少可以部分解释针刺的效应。最近研究人员正在寻求以中医的经络系统对照遍布人体的生物电磁场。

  1996,女医生夏皮罗在纽约的太平洋东方医学院修完了全部的针刺和中药学课程。她不讲什么内啡呔、脑啡呔,她宁愿运用阴阳学说这一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她的病人。在曼哈顿57街的小诊所内,她每周治疗30个病人,初诊费100美元,复诊费75美元。一位法官因淋巴腺肿大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她的诊所接受治疗,他是从他母亲那里第一次听说针刺疗法的。他说:“它有效,我的淋巴腺肿大已经缩小了一半。”夏皮罗是纽约布朗克斯地区的林肯医院,在史密斯医生负责的戒毒项目中,作为志愿助手时初学针刺的。她说:“病人接受美沙酮和耳针治疗的不同效果,使我印象深刻。那些戒毒者非常急切要得到美沙酮,但在林肯医院扎耳针的那些患者却能够平静下来,尽管给他们扎针的都是学生。”

纽约州的中医药发展

  在纽约州有执照的针灸中医有800多人,其中华人300多人。针灸中医师一般挂靠在西医诊所。华人中医大多自己开业,大约有200多家诊所。据估计,无照行医者可能有1000,“非法”诊所远远超过合法诊所。华人中医中不乏一些在国内就已经出名的老中医,也有不少毕业于正牌中医学院的医生,文化水平和医术都比较高。但也有一些收费低廉的滥竽充数者,纯粹借“行医”混饭,这些庸医造成的影响很环。目前纽约还没有很正规的药中医学校。

  纽约州相信针灸的西方人大有人在,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华人,由于他们中的许多人买不起或无法购买(非法移民)医疗保险,所以收费低廉的中医很有市场。美国政府不承认中医,不允许中草药合法进入药品市场,但是华人有吃中药治病的习惯,所以有不少中医给病人开中药,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干涉。据了解,纽约有不少经营批发中草药的商店,从内地、香港或台湾地区以“中国茶”或保健食品的名义进口中草药,然后作为保健食品出售。在美国天然药物市场上唱主角的是中草药。1993年之前,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对中草药的管理没有明确的法令,本来准备在1993年对中草药一类的物质实行严格管理,结果这一消息引志草药销售商的强烈反对。1994年美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允许草本药剂以补充食品的形式销售,只是不准在商品标签上宣称有什么特别的疗效,但对商品的名称没有限制。

  纽约州政府对中医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发放行医执照来实现。由于美国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并不了解中医药,因此发放执照的整套系统很不健全。199251日之前申请针灸执照无需考试,但必须具备10年临床经验,有大学文凭,由州教育局审定。申请针灸执照无需有医学背景,但必须通过由美国全国针灸证书委员会(NCCA)主持的针灸医师资格考试。NCCA的考题分中英文两种。如果选择中文,通过资格考试后还要考托福,成绩要500分以上,因为一些华人英文不行,考试难过关,所以从业人数减少。NCCA现在开始主持草药药剂师资格考试,说明他们已经看好中医和中草药的发展前景。

  纽约州的华人中医人数不少,他们希望成立正规的中医学校,建立正规的中医医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近期不大可能。但是,一旦这几年中医药在攻克疑难杂症方面(如癌症)有显著进展,那么美国人就会接受中医药,就会有人愿意投资或资助开办中医医院或建立中医学校。

  去年3月底,FDA已将针灸用针列为第二类医疗器具,这样保险公司就可能把针灸列入其保险范围,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将大大增加从今年4月起,华盛顿州将针灸、按摩一类的“非传统”医疗正式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成为美国这样做的第一个州。

  所以现在是寻求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的大好时机。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8
发表于 2007-7-4 11:52

加拿大

加拿大中医针灸医疗,主要是以私人诊所形式开展的,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全加拿大约有中医针灸从业者2000余名,中医针灸诊所遍及全国各省。这些诊所大多为华侨开办的,旦都附设药店。每个诊所一般有五六位医护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很高,人人都是多面手,一人数职,即当大夫又能抓药,又会制剂。诊所主人不仅会看病,而且又会经营采购,销售中药,服务热情周到,看病疗效好,深受患者的欢迎。因此,在加拿大的中医针灸开业者,经济情况都很好,即使受诊所聘用的中医师,按每个病例取酬,每天可诊20余人,收入也不菲。仅从他们的住房以及乘车的挡次就足以说明其生活是优裕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奚永江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陶志达教授为个中之尤。这也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医针灸医疗在加拿大是深受欢迎的。

  加拿大头颈部癌症患者中有近1/4的人曾经试图用非西医疗法治病。特鲁多医院的研究人员对在特鲁多医院治疗过头颈部癌瘤的200名病人进行了调查。这200人中有77名病人(38.5%)出于某种目的采用过非西医替代疗法,45名病人(22.5%)用非西医替代疗法治疗过头颈部癌。较为年轻、受过大学教育和较为富裕的病人(收入在4万美元以上者)比其他病人更倾向于采用非西医疗法。这些病人采用的非西欧疗法中有半数系采用草药治疗。这些病人大量采用非西医疗法反映草药、针灸等替代疗法在过去10年间日益为公众所接受。

  近年来在加拿大中医针灸疗法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偏头痛、头痛、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瘫、腰背痛、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小儿中耳炎、多发性硬化症、哮喘、失眠、各种过敏症、肩凝症、胆石症、慢性鼻炎、鼻衄、落枕、糖尿病、足跟痛等。此外,还试用针灸戒烟、针灸减肥、针灸治疗某些免疫缺陷疾病,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因此,目前在加拿大不论华侨还是纯欧美人,认为中医针灸疗法能治病,从而信服中医针灸疗法的越来越多。

  目前,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在加拿大还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病人需要自付医疗费用。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患者前去中医那里自费看病。在大多数针灸门诊上,最常见的疾病是肌肉骨骼疾病,而且大多是经过西医多方治疗而无效的病人,约有9O%以上病人都是慢性病、罕见病、顽固棘手的难症杂症一空中药及针灸治疗,有不少病人的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有些病人完全康复。因此,目前加拿大不少的西医,也主动地学习针灸和中草药的使用方法。许多医生认为他们必须学习一些针刺疗法技术,以便在医疗竞争中取胜。因为在西欧一些国家如法国,针刺疗法己是医疗竞争中所必须拥有的技术了。

  加拿大中医针灸界多年来在普及中医针灸疗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对中医药探讨研究方面几乎没有开展。仅有个别学者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如:用拇指内收肌功能测定来探讨脾主肌肉、脾与肺之间的关系,以及证明补中益气汤对气虚者的新陈代谢有明显促进作用等。此外,在1996年1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国家将拿出部分科研资金,用三年时间来了解有哪些中药种类及其用途,借此帮助制定使用中医中药的有关规定。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说:"中西药治疗的区别在于,西医只处理病症,而中医研究病源系统,旨在调整整个身体系统。虽然中药治疗时间较长,但往往很有效。现在西方人也开始选用中药,尤其是治疗慢性病,如减少疼痛等,正因为如此,我们出巨资研究中医中药,希望建立一些标准。"

  加拿大联邦政府卫生部计划以正在实施的优质生产管理(GMP)规定来管制中成药,使在加出售的中成药更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加卫生部计划将中成药纳入优质生产管理范围,主要是对中国大陆一些生产成药的机器设备及卫生不满意。例如,加卫生部过去在检验进口的中成药中,发现不少含有铁金属成份,这可能与使用铁金属工具有关。一般现代制药厂处理药物的器皿,都已改用更为安全的铝制品。此外制药厂的环境卫生条件,以及工作人员是否穿戴符合国际优质生产管理标准规定的工作服、手套、鞋、帽等,都在考虑之列。一旦实施优质生产管理,加批发商在进口中成药时,必须要制药厂提供有效证明其产品符合标准,才能批发销售。优质生产管理规定除要求制药厂符合安全卫生外还要详细列明药物的成份,此外它对进口批发商储存药物的场所,同样有严格的规定。 加拿大卑诗省已经成立了中医针灸管理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简称卑诗)省原则批准中医全面合法化,决定成立"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任命省原针灸局主席乐美森御用大律师为主席,统一管理中医师、针灸师和医疗业务等。上述决定使卑诗省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对中医针灸等医疗方法予以全面合法化的地位。目前,针灸疗法已在魁北克省和亚伯达省立法管理。卑诗省省长克拉克强调指出,对中医立法,政府三年前就开始了审议。省卫生厅长表示,中医这个行业早就应该得到承认,政府决定设中医针灸管理局,即承认传统中医是一个具有一系列诊治手段的防病健身体系,如针灸、草药、推拿、气功疗法和太极拳等等。 按照卑诗省有关法规,上述立法决定公布后,需用3个月征求公众意见,然后提交省议会通过,所以上述决定目前称为"原则批准"。

  加拿大西部省份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总理克拉克也在一次省府会议表示,应该把中医纳入该省的健康计划。虽然该省政府尚未将这一问题列入议事日程,但公众会最终支持把中医纳入健康计划,因为传统中医与西医配合运用有助于战胜严重疾病。哥伦比亚省卫生部长普里迪支持将中医纳入省健康计划。

  加拿大的中医药方面的出版物主要有:《骨科》,由David Legge 编著,1990年悉尼学院出版社出版。243页,软皮。《骨科》包括澳大利亚悉尼市新南鲸中医学院整骨师和针灸师David Legge所提供的一系列讲座该书编排全面、插图精致、并有索引部分,是临床实用的参考书;该书的15种划分便于查找局部病变,其版式允许将其打开平放于桌上。该书分为3部分,第1部分综述中医学概论,重点论述肌肉骨骼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的生理、病理和病因,治疗重点及中医治疗的适用范围(包括穴位选择)等;第2部分综述肌肉、韧带和关节组织及其特殊疾病与治疗;第3部分为该书的主要部分,用精致的插图标出所有关节区域的局部解剖,并用西医和中医观点进行注解,讲座所有的有关穴位,详细描述局部区域的检查方法,出现的疾病及治疗。作者注意到,尽管许多中国医生在治疗肌肉骨骼疾病方面具有高超的技术,但他们经验(用于启蒙)似乎并未通过其著作在西方传播开来。大量的中国经典和现代著作在描述治疗人多数肌肉骨骼疾病的合理依据方面是不充分的。在中国文献中,过分想念使用局部压痛点和远端经验穴,反映了缺乏更为特殊的治疗的资料。因此,作者认为应有一本手册既阐明用中医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方法,同时也包含有用的西医观点的资料。作者具有东、西方医学的知识和经验,一方面阐明了西医学的肌肉、韧带、软骨、骨等,指出西医强调的是结构,并合理的力学方法描述了各部分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协同作用,各部分均有图谱;另一方面阐明中医学的经络、脏腑、气血等,指出中医强调的是功能,各部组织的活动及相互关系。这并不意味着西医学忽略功能或中医忽略解剖,而仅仅强调的是两个系统之间的差别。两种倾向各有优缺点。西医使用的治疗模式强调纠正和抵抗,如抗炎药、镇痛剂、组织切除或修复等,很少使用真正的正常功能支持疗法。事实上,经常出现反作用。许多治疗,可能在缓解症状的同时,也消耗或破坏健康功能,如药物或手术的副作用等,中医学方法更为广泛,也更为综合,它是整体系统,在动态的、活的机体范围内观察症状,这使我们能够确定全身因素,而这可能是很重要的。中医调节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内脏间的关系,以及机械的和解剖学的关系。中医学认为这仍然是功能变化,而并非出现结构改变,并按此治疗。同时使用两种医学的治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他们各自的局限性。这有助于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用针刺、艾灸、锻炼、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在结构和机械方面更详细地了解疾病的性质。这使我们能够找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还使我们认识到在西方进行医疗的现实,如果要使中医中药理论和方法在澳大利亚治疗肌肉骨骼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使用,中医师就必须使用科学的语言同时忽略使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它们可能不符合中医理论,但却是有效的)也是不聪明的。中西医两个系统有着极大的差别,但这种差别有利于他们相互补充,同时并用中西医可以增强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治疗技术。推荐使用对象:所有针灸师及在医疗中使用针灸的其他医师。

  加拿大各省都有中医针灸学术组织,长期以来,这些组织在维护行业利益、推动加拿大中医针灸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组织与领导作用。其中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
   ①魁北克针灸协会(AAQ):成立于1972年,是加拿大最早的中医针灸学术组织。该协会的创始人Oscar Wexu医生曾是法国国际针灸学会的副会长,在他的领导下,魁北克针灸协会为加拿大中医和针灸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国际中医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ATCM):成立于1980年,会址设在蒙特利尔,主要负责人为加拿大维克芳(Oscar Wexu)该会主要从事中医、针灸的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工作,并出版《中医与针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杂志。
  ③气功静坐强身社:成立于1981年,社长林则信,社址在加拿大多伦多。该社为加拿大政府批准的不牟利的社团,设有日班、夜班、中英文班等,学习内容包括静坐法、八段锦、导引术和吐纳术。该社还出版了中英文气功书籍多种。还曾多次应邀在电视台向观众示范表演静坐功法,通过仪器向观众显示发功前后的生理变化以及练功后患者入静的程度。北美观众反响极为热烈。
  ④加拿大中医与针灸协会(CMAAC),成立于1983年,是加拿大全国性中医针灸学术组织。该会创始人Cedric K.T. Cheung现为世界针联副主席,在他的领导下,现该会已拥有600余名会员,有健全的组织,在全联邦10个省中,有8个省己有分会。
  ⑤安大略职业针灸师协会(PAAO)成立于1987年12月,该协会为加拿大中医与针灸协会的分支机构。 加拿大的中医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仅有一所中医药针灸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989年,位于安大略省伦敦市,学制四年,所招学生必须具备理科大学学位或以上水平,至1993年巳招收三个年级学生。所设课程除中医、中药、针灸、耳针外,还有西医甚础课。学生多为白人,学习努力,教师教学认真,甚至有美国的学生慕名而来求学。学院有电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方便,并定期聘请中国专家授课。多伦多米奇伦学院(Michener)针灸中心是加拿大首家针灸中心。该学院早在一年半以前就成立了针灸系,由具有中国中医大学学位、行医经验和取得了北美洲医学学位的华人教师主导教学,把中国的针灸列为全日制课程,先后招收了二届学生。尽管学费昂贵,4年收费达34000多加元(1加元约0.67美元),但招收的学生还不到申请者的10%。学生离毕业尚早,却早就有社区健康中心要求他们毕业后前去任职。这说明针灸已为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所接受。该中心现有学员38人,其中华裔学员只有7人,其余都是非华裔加拿大人。这是加拿大第一个集教学、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的针灸中心。它标志着中国传统针灸疗法被加拿大主流社会所认可。 加拿大的中医针灸界,为了使中医针灸教育在加拿大取得承认,多次促请政府大学部门设立中医针灸科,目前艾伯塔大学是北美第一所提供中医课程的大学,该课程得到官方认可,具备大学程度。在多伦多市的社会自然科学大学的医学院设有中医专业,培养中医针灸师,目前在校学生约100多人。

  此外,加拿大的针灸协会还开办一些短期培训班。一些杂志如加拿大《电视指南》周刊上定期讲授中医药知识。在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的H.迪恩思等人正在建立一个中医药数据库,该数据库目的是为培训中医学生及中医行医者提供帮助。目前该项目已选好了软件并已进入了该项目的初期阶段,最后该数据库将进入专家系统,提供检索服务。所有资料都将标示明出处。资料收录范围征求了中国和世界上专家的意见,力争把可靠的资料收录进来。这些都说明了中医针灸教育在加拿大受到了重视,正在逐步发展起来。

  为了提高加拿大中医针灸学术水平,加拿大中医针灸学术团体,开展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邀请我国中医界专家学者讲学、考察,举办各种中医针灸学术交流会等。并多次主持召开了一些国际性的中医针灸学术会议。如:
  1.1985年4月12-14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了国际针灸学会第九届世界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西德、澳大利亚、墨西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埃及、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5个代表团,加拿大魁北克文化和移民部长雷纳尔·高丹(Gerald. Godin)代表魁北克总理勒内·勒维克(Rene. Levesque)参加了大会的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
  2.1986年6月6一8日在多伦多召开了首届国际中医药针灸学会会议。到会的各国学者共IOO余人,收到论文50多篇,我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高德副教授、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田芬兰主任医师等5名代衷应邀参加了会议。
  3.1986年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世界中国医药学术大会。该次会议是加拿大中国医药文化学院及加拿大魁北克省针灸公会联合主办的。
  4.1988年9月14-18日在加拿大多沦多召开了加拿大第二届国际针灸学术会议。中国(包括台湾省,香港地区)、美国、新加坡、日本、哥伦比亚、英国、阿根廷、加拿大、埃及、波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共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60篇。加拿大总理代表、安大略省省长代袁、世界针联秘书长、中国驻加拿大总领事、日本驻加拿大领事、加拿大药物管理处助理、加拿大华人社团领导、华人自由党代表、华人保守党代表、中文电视台、世界日报、新道日报、华人电视台的记者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世界针联秘书长王雪苔教授代表世界针联主席胡熙明宣读了书面发言。
  5.1996年4月7-9日在加拿太温哥华市召开了第四次国际气功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370名,来自中国(包括台湾省,香港地区)、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荷兰等9个国家和地区。会议收到论文,200多篇。加拿大卑诗省省长代表、省议员社新志、我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事扬宗良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会议期间进行了气功学木交流、气功演示、咨询和气功科研产品展销。

  这些会议对提高我国中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尤其在加拿大的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9
发表于 2007-7-4 11:53

加拿大中医药发展前景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医学,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它的支撑点就是靠疗效,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加拿大的中医工作者对此更是深有体会,因而他们非常希望得到提高,希望从中国学到中医方面更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高超的临床治疗技术与经验。据1996年9月应加拿大中医针灸协会邀请赴加国讲学的中国中医专家颜德馨教授介绍,他在加国讲学期间,据当地《世界日报》报道,参加人数非常踊跃,会员占3/4,非会员占1/4,颇获好评,课后有许多医生就一些疑难杂症请求指点,气氛热烈,深夜了还欲罢不能。说明这里的学术活动不多,而对他们的挑战不少,复杂的疾病,迫切需要新知。面对这些具有着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的 青壮年中医师,令人深为感动,他们就是今后中医药能在加拿大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为此,加拿大中医针灸及中医教育界热切希望同中国合作,特别是派学者教授去讲学,或派学生到中国进修学习,或中国派高级中医师去加方医院一边临床从医、一边带学生实习,如能就这些问题达成若干实质性协议,并付诸实施。那么,中医药事业在加拿大的发展前景将是令人乐观的。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10
发表于 2007-7-4 11:54

非洲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Africa),面积3020平方公里,仅次于亚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已达7亿以上。非洲地处热带,气候复杂,沙漠、草原与热带雨林气候间见。

  在多数非洲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较为落后。往往是传统草药医师、巫医与现代医疗手段并存,而以现代医学为主导。城市医院多靠聘用外籍医师负责治疗,而乡间、林牧与矿区主要靠巫医从事诊治,当地传统草药医也较普遍,但无系统医学知识,实际医疗水平较低。许多国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但医疗卫生设施不全,缺医少药状况较为严重。1960年以来,中国援非医疗队活跃在许多国家,例如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尼日尔、扎伊尔、马里、几内亚比绍等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也为他们培养了一批医疗卫生人员。不少非洲人了解中医、中药与针灸,或者屡受其益,没齿难忘,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非洲还是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1992年非洲中药市场销售总额已达3.2亿美元,增长率12%左右。预计二十一世纪中草药将在非洲唱主角,中国正在加大投入,为把握将要到来的黄金时期作好准备。

中医药的管理

  非洲国家对中医药的管理尚缺乏成套法规条例。那里的多数国家推行公费医疗制度,患者就医往往不要付款,包括挂号费、诊疗费、检查与治疗费、药品费、住院费等项支出均由国家承担,但因医疗卫生网点和必要的设备均明显不足,医疗水平低下,使得缺医少药状况难以扭转。近年有些国家医疗费用激增,不堪重负,因而实行国家与个人共担医疗费的制度,不再全部包办,并准许私人开办医院、诊所与药店,但规定私立医院诊所为自费医疗单位,所有诊疗费用自理。

医学教育

  非洲各国的医学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中医教育缺乏。目前仍主要靠国外培养医生,比如去欧美留学,回国执业开诊,或受聘于国立医院。中医师多由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培养。自60年代起,来华学习中医者已逾千人,几乎遍布非洲的55个国家和地区。学制从3个月到5年,少数人还读了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之前,还要学习汉语1~2年。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的非洲留学生有数十人,分别来自埃及、马里、贝宁、摩洛哥、卢旺达、布隆迪、科摩罗、马达加斯加、赤道几内亚、索马里等10国。有些留学生又去第三国深造或就业。当地的民族医生也缺乏管理、整顿和提高,因此非洲医学界的学术研究工作甚为薄弱,地区性学术交流多以病例报道为主,较少严格的科研设计,在世界医学上的地位不高,这与医学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在非洲,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常见病、疑难症的学术论文多出自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医生之手。那里是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现代医学措施疗效欠佳,中国医疗队运用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进行分型,综合应用中药、针灸等措施开展临床研究,使得70%以上的患者症状改善、病情减轻,因而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中医赢得了一些国家政府和人民的信赖,他们希望双方合作的中医药事业延续下去,并不断发展。1996年3月,坦桑尼亚卫生部首席医官吉马布等官员来华访问,洽谈并签署了中坦两国继续合作使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协议书,参观了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有意拓宽中医药的合作领域,还会见了第六批赴坦医学专家组,他们将在坦桑尼亚从事艾滋病治疗工作。

非洲的药物市场

  非洲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仅有埃及、埃塞俄比亚与利比里亚3个独立国家。各国经济命脉长期为外国列强控制,工业结构不合理,总体水平低,多数国家甚至没有制药厂,所需药物全靠进口,包括注射用水都需要外汇购买。以往,非洲的药物市场多由法、英、德、比利时、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所垄断,近年日本、印度药业也逐渐打入非洲。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地理条件与工农业较为发达,有一些美国援建的医药工业,其产品内销或输入其他非洲国家。我国医药正以内在质量较好(包装不占优势)、价格低廉为优势进入非洲,在各国销售额逐年增长,也在非洲合资办厂。1970年在桑给巴尔建成凯歌制药企业,90年代在马里、科特迪瓦等国兴建合资或合作制药厂或公司。目前,这些药厂产销情况良好,正在当地人民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洲国家对于中医药贸易。多无成文法规限制。摩洛哥等国家对原料药免税,这包括中药饮片。有些药商希望从中国直接进口中、西药品,降低进货成本,保障药品质量。非洲一些城市的中药小贩或店铺泛滥,假冒伪劣产品屡见不鲜,是中药贸易的新问题。

  近10年来,我国的普通药品、保健品在马里、坦桑尼亚、加纳、尼日尔、赞比亚等国畅销。这包括苏州产六神丸,牛黄消炎九,金银花露水,沪产神效红花油,龙虎牌清凉油,华东地区的风油精,花粉制剂,还有减肥茶,十滴水,冰硼散,风湿镇痛膏药。有些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九,曹香正气九,柴胡制剂类,市场需求量较大。炎热的非洲更需要芳香除臭剂,防腐杀虫剂,消炎镇痛剂,空气清新剂与保健清洁浴液,中国产电热蚊香片,喷雾杀虫剂,灭蟑螂药颇受欢迎。

  非洲医药市场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例如①非洲国家多实行政府管理的医疗制度,常用欧美药品。②总体经济形势欠佳。③管理法规不健全。这为中药贸易的具体运作带来一定困难,尚需我国进一步掌握国情、民情与市场信息,制订灵活而有效的产销方案,才能在中药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7-1 14:36 , Processed in 0.03483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