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切脉诊病为什么不可信?
查看: 2158|回复: 25

切脉诊病为什么不可信?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1171 元 
精华
帖子
218 
注册时间
2005-5-13 
最后登录
2011-6-27 
1
发表于 2007-6-13 23:12



·方舟子·

不久前北京出了一件离奇的事。46岁的满女士感到身体不适,
笃信中医的她到一家著名中医诊所找名中医看病。她怀疑自己怀孕
了,但名中医望闻问切一番之后,说不可能,是更年期综合症,给
她开了大量中草药。服后未见效,一月后复诊,名中医又开了另一
些草药,服后仍不见效。满女士换到其他中医诊所就诊,先后换了
4家中医诊所,结论都一样,都认为是更年期综合症,继续服中草药。
几个月后,满女士总算去找西医,发现已是妊娠后期,不适合做人
工流产。后来早产生下一男婴。孕妇没有得到基本的孕产期保护和
营养,得了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丈夫则因为超生下岗。到法院
状告这4家中医诊所索赔,却被法院驳回。

法官的解释也很有意思:满女士作为育龄期的女性,曾经也生
育过孩子,应该具备检查是否怀孕的就医方式的常识。也就是说,
如果怀疑自己怀孕,应该找西医做检查,去中医诊所是进错了门了。
可能有很多人会对此感到奇怪,中医切脉不是号称非常神奇,妇女
一怀孕就能够诊出来,甚至还能诊出胎儿是男是女吗?怎么满女士
就那么冤,好几位名中医都诊不出是“孕脉”?

中医诊断法分“望闻问切”四种,这些方法其他民族的传统医
术或多或少也都采用,即使是现代医学也还在用,只不过只是做为
一种辅助的手段,准确的诊断还是要依靠仪器的。大家虽然都在用,
但中医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中医的切脉,体系之复
杂,脉象之繁多,地位之重要,传说之神奇,可谓“博大精深”,
在其他医术体系中是见不到的。

中医切的脉,是十二经脉中的一条,叫手太阴肺经。按的地方
在手腕部大约一寸长的位置,称为“寸口”。这个地方能够摸到脉
的跳动,据称能感受到气的运行,是百脉之所朝宗,可以诊百病、
决生死。

中医又把这一寸长的脉给分成三截,桡骨茎突处的脉叫关脉,
关脉之前的那小段为寸脉,关脉之后为尺脉。这叫做三部。三个指
头按下去,就刚好各感到寸、关、尺三部的脉动,每一部有浮、中、
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

中医又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可以
据此探测出相应脏腑的病变。但是究竟分属什么脏腑,历代名医却
有各种无法调和的说法。现在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是左手的寸、关、
尺分属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分属肺、脾、命门。

为什么这么分属呢?不是什么经验之谈,而是根据五行生克而
来的。右手之尺被认为是极下,为受命之根本,所以分属命门。受
命之后,万物从土而出,脾属土,所以右手尺上面的关就分属脾。
脾土生金,所以右手关上之寸分属肺。之后转到左手之尺,依次为
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也就让左手的尺、关、寸
分属肾、肝、心了。

但是我们现在知道,所谓手太阴肺经就是桡动脉,脉动也并非
气动,而是心脏在搏动。桡动脉是人体很多条动脉中的一条,并没有
什么特别的,只不过它在经过寸口那个地方时,因为靠近皮下,所
以能被摸到,也就能够感受到它的跳动。寸口的动脉只是桡动脉的
一段,而寸、关、尺就是桡动脉上紧挨着的三小段,它们跳动的频
率等状态必然和桡动脉一致,也必然和全身的其他动脉一致,都是
心脏搏动的反映,心跳快必然寸关尺脉动全都快,心跳慢必然寸关
尺脉动全都慢,心跳不规则必然寸关尺脉动全都不规则,怎么可能
像中医所说在这一段动脉紧挨的三个地方会出现不同的跳动,分别
反映不同脏腑的病变呢?

就拿“孕脉”来说吧,中医典籍对什么样的脉像是孕脉,有多
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说法经得起推敲。一种说法是“尺脉滑疾,皆
为有孕”,但是如果尺脉滑疾,寸、关脉也必然滑疾,不可能说尺
脉跳得快,而寸、关脉跳得慢。另一种说法是闭经的人,尺脉断绝,
但是如果闭经而尺脉不绝,就是怀孕了。这个说法更是荒唐。寸关
尺都在同一条动脉上,要绝就都一起绝了(心脏停止跳动,人也死
了),绝不可能只有尺脉绝而寸、关脉不绝的。

大概是觉得把那么一小段动脉细分成寸关尺太不合理,所以现
在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简单地说“滑脉”是妊娠脉象。那么什么算滑
脉呢?“脉来流利,如盘走珠。”就是切脉时感到脉的跳动像是珠
子在盘中滚动一样。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完全就是一种主观的
想像,如果诊得准,就是你感觉对了,诊得不准,就是你感觉错了。

中医对脉象的描述,就充斥了类似的模糊比喻,例如称革脉如
按鼓皮、涩脉如轻刀刮竹、弦脉如按琴弦、紧脉如牵绳转索等等,
都只是诉诸于医生的主观感受和想像,不同的医生可以有不同的判
断,根本无法做客观的测量。这种模糊性,有利于随意解释,也为
理论的失败准备了退路。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切脉真的能够诊断出怀孕,有的
人还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呢?其实是“问”的功劳,问出了月经迟迟
不来,那么怀孕的可能性就很高了。再装模作样切脉一番,果真说
中,就会被归为是切脉的功劳,并被传扬开去。说不中,也不会有
人去计较。人性的弱点是倾向于记住被说中的奇妙,而忘了没有
说中的情形,这也是为什么算命、风水会有市场的一个因素。满女
士之不幸,就在于她已到了更年期,所以即使月经迟迟不来,中医
也不会往怀孕去想,所以再有名、再多的中医,也就没有一个能够
切出是“孕脉”。

至于号称能够切脉切出胎儿男女的,什么左手滑脉重是男胎,
右手滑脉重是女胎,不过是由“男左女右”的习俗衍生出来的无稽
之谈,预测准确率不可能显著高于50%。谁要不服,就去做大样
本的测试统计。

2007.5.30.

(《经济观察报》2007.6.11。登出时有删节)

Rank: 4

现金
1171 元 
精华
帖子
218 
注册时间
2005-5-13 
最后登录
2011-6-27 
2
发表于 2007-6-13 23:16
辨症施治、辩证施治
  ——季羡林和天疱疮

  作者:何祚庥

  中医治病,有两大方法论。一曰辨症施治;一曰整体思维。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辨别症状而后实施治疗,完全是正确的思维模式;
各类病症,千差万别,连患者患什么病还没有搞清楚,何来对症下药?为什么中
医也能医治一些“小病”,因为中医也在一定程度讲究调查研究,讲究“望、闻、
问、切”。

  但是,中医所标榜的“整体”思维,就不敢恭维了!中医经常批评西医的思
维模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却能看到人的“整体”;有些科学文化
人更把西医的思维模式批评为“还原论”,把中医的思维模式吹捧为更科学的
“系统论”。他们所持的一个理由是:辩证法提倡“全面地”看问题,而“还原
论”却提倡“割裂地”(?!)看问题。

  为了突出中医的思维模式是更符合于辩证法的思维模式,在解放后出版的许
多中医的典籍里,干脆就把中医古书里写上的辨症施治一词,偷偷改为辩证施治,
理由是症、证二词可以通用;但是,为什么把辨别之辨,改为辩论之辩,却不作
任何解释!仿佛中医的思维模式,是在“辩论”之中前进的!有相当一些人受骗
上当,(包括何某人),以为中医从来是讲究辩证思维的,其实是一种“牵强附
会”!

  需要澄清的是:中医所推崇的“整体”思维和人们所提倡的唯物辩证法完全
是两件事!

  唯物辩证法的确提倡要从事物的全面联系和变化发展看问题,但是唯物辩证
法更看重的是“具体分析具体事物的具体矛盾”。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的时候,
要把组成这一事物的各种相互关联着的各种因素一一探讨清楚,同时还要从全局
上把握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将这一“把握”称之为“整体”思维,但这是建
筑在“具体分析具体事物的具体矛盾”基础上的“整体”思维。所谓“还原论”
其实就是要对事物的每一部分都作具体的分析,没有这种具体的分析,就谈不上
什么整体的综合。

  问题是,中医所谓的“整体”思维,只是用一些含混不清的语言,什么阴、
阳、虚、实、水、火、湿、热等大说一通,然后就此开方下药!至于病人所患的
疾病何在,并不能真正诊断清楚。其结果是:有时中医也能治好病,但说不清楚
为什么能治好病,(其实,有些病,不治也能好);有时中医治不了某些病,但
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些病是不治之病!准确地说,中医的治病模式,远不是辩证
法所提倡的整体思维,而是一种笼统思维!

  有些中医的吹捧者说,“西医也有治不了的病”。的确,现代医学并不能治
所有的病!但西医的长处就在于它能告诉你,为什么你的病是不治之症,也能告
诉你为什么某些药物和手术能治疗你的病。例如,心血器管的疾病往往被认为
“难治之症”,但是,现代医疗手段却能将致病之原——血管狭小等因素查得清
清楚楚,有时放几个“支架”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因某种原因不
能用“支架”来扩充血管中的狭窄部分,它也能告诉你为什么不能放“支架”。

  其实,连中医自己也说:“医者,意也”;“医者,艺也”;有时又说“医
者,易也”!其实,中国的《易经》,是一部讲占卜的书。《易经》似乎也探讨
了不少的辩证法,但总的来说,《易经》中的辩证法,大多是唯心辩证法。马克
思就曾深刻地说过,“我的辩证法,不仅在根本上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而且
正相反对!”“医者,易也”的提法,正好表明中医所遵循的思维模式,是“倒
立着”的唯心辩证法!

  为什么我们坚持认为,中医只有10%的精华,而糟粕却要占到90%!其重要原
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一“笼统”思维至今仍是中医学里的“主导”思维!这一思
维模式往往使病人不能得到正确的及时的诊断,或用错了药,或延误了治疗的时
机。

  为什么“林妹妹”陈晓旭年仅42岁,就会因乳腺癌而英年早逝?其实,乳腺
癌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要未到癌症晚期(亦即尚未大面积扩散到其它部分),
完全可以用“开刀+放疗”,或“开刀+化疗”来解决。但如果信任中医的“阴阳
五行学说”,以为“抓点中药”就能治好,一旦癌症全身扩散那就“回天乏术”
了!现在网上和某些报刊,为中医未能治好“林妹妹”的乳腺癌而“鸣冤叫屈”!
理由是癌症是不治之症,只不过是中医碰上了这种不治之症!其实,“林妹妹”
到了癌症晚期也曾找过西医,西医也未能治好处于晚期的乳腺癌!但是西医会明
明白白告诉你,为什么癌症的早期甚而是中期,还可以手术治疗,而晚期却无法
治疗!但如果“林妹妹”患上了乳腺癌,却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因而延误了最
佳治疗时期,那就不能不认为是中医害了“林妹妹”了!

  现在一些人在网上批评何某人“全盘打倒中医”,“粗暴判定中医”,有些
人还在报刊上批评何某人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李逵”。其实,何某人只想打倒中
医中“属于90%的糟粕”,因为这些“糟粕”确实对社会公众构成危害!——所
谓“全盘打倒中医”,“粗暴判定中医”,所谓不分青红皂白的“李逵”,只不
过这些人无法回答我们的质疑,而拿出的一顶帽子。——明明中医没有能力对乳
腺癌进行科学的诊断,也不知道能有什么中药能治好乳腺癌,但却宣称中医善于
治疗“疑”难杂症。为什么这里对“疑”字打了一个引号?“疑”者,弄不清楚
之谓也。你连病症是什么都没有弄清楚,竟然敢于宣称善于治疗“疑”难杂症?!
为什么何某人要拿“林妹妹”说事,原因就在于“林妹妹”是一大批受害人群中
的一位。

  最近读到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的在2007年1月出版的《病榻杂记》。
此书有一大“亮点”,——季老先生竟在书中写了长长的一节,“辞国学大师”!
但令人更感兴趣的,是季老先生回顾了他先请中医,后请西医,治疗“癣疥之疾”
的经历。由于这完全是纪实的文字,而且季老先生秉笔直书,指名道姓,不夸大
其词,也不为贤者讳。所以,将在下面摘录一些有关段,并略加评注,也许有助
于澄清人们对中、西医问题的认识。

  “大概在两年前,全身忽然发痒,夜里更厉害。我对病的政策一向是拖。但
是,看来病的劲比我大,决心似乎也大。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还是屈
服吧。屈服的表现就是到了西苑医院。”

  “西苑医院几乎同北大是邻居。在全国中医院中广有名声。而且那里有一位
大夫是公认为皮肤科的权威,他就是邹铭西大夫。从第一次看病起,我就发现邹
大夫的一些特点。他对病人笑容满面,和颜悦色,一点大夫容易有的超自信都不
见踪影。中国有一个词儿,叫做‘医德’。在治疗过程中,医德和医术恐怕要平
分秋色吧。我把我的病情向邹大夫报告清楚,并把手臂上的小红点指给他看。他
伸手摸了摸,号了号脉,然后给我开了一服中药。回家煎服,没有几天,小红点
逐渐消失了。不过身上的痒还没有停止。这样对付了一段时间,我没有能把病拖
垮,病却似乎要占上风。我两个手心里忽然长出了一层小疙瘩,有点痒,摸上去
皮粗,极不舒服。这使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拖病政策失败了,赶快回心向善,改
弦更张吧。于是,又由玉洁和杨锐陪伴着走进了邹大夫的诊室。他看了看我的手
心,自言自语地轻声说道:‘典型的湿疹!’又站起来,站在椅子背后,面对我
说:‘给你吃一服苦药,很苦很苦的!’取药回家,煎服以后,果然是很苦很苦。
我服药虽非老将,但生平也服了不少。像这样的苦药还从来没有服过。我服药一
向以勇士自居,不管是丸药还是汤药,我向来不问什么味道,拿来便吃,眉头从
没有皱过。但是,这一次碰到邹大夫的‘苦药’,我才真算是碰到克星。药杯到
口,苦气猛冲,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解万难,几口喝净,又赶快要来冰糖
两块,以打扫战场。”

  “服药以后,一两天内,双手手心皮肤下大面积地充水。然后又转到手背,
在手背和十个指头上到处起水泡,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但是泡里的水势都异常
旺盛,不慎碰破,水能够滋出很远很远,有时候滋到头上和脸上。有时候我感到
非常腻味,便起用了老办法,土办法:用消过毒的针把水泡刺穿,放水流出。然
而殊不知这水泡斗争性极强,元气淋漓。你把它刺破水出,但立即又充满了水,
让你刺不胜刺。有时候半夜醒来,瞥见手上的水泡——我在这里补一句,脚上后
来也长起了水泡——,心里别扭得不能入睡,便起身挑灯夜战。手持我的金箍狼
牙棒,对水泡一一宣战。有时候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只能刺破一小部分,人极
疲烦,只好废然而止。第二天早晨起来,又看到满手的水泡颗粒饱圆,森然列队,
向我示威。我连剩勇都没有了,只能徒唤负负,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是败兵之将,
不敢言战矣。”

  “不敢言战,是不行的。我于是又想到了邹铭西大夫。邹大夫看了看我的双
手,用指头戳了戳什么地方,用手指着我左手腕骨上的几个小水泡,邹大夫面色
很严肃,说道:‘水泡一旦扩张到了咽喉,事情就不好办了!’此时,邹大夫的
表情更严肃了。‘赶快到大医院去住院观察!’只可惜我没有立即执行,结果惹
起了一场颇带些危险性的大患。”

  “张衡,是我山东大学的小校友。7月27日晚上,我已经睡下,小校友张衡
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白矾和中草药。他立即把中药熬好,倒在脸盆里,
让我先把双手泡进去,泡一会儿,把手上的血淋淋的水泡都用白矾末埋起来。双
脚也照此处理,然后把手脚用布缠起来,我不太安然地进入睡乡。第二天早晨一
看,白矾末确实起了作用,它把水泡粘住或糊住了一部分,似乎是凝结了。然而,
且慢高兴,从白矾的下面或旁边又突出了一个更大的水泡,生意盎然,笑傲东风。
我看了真啼笑皆非。”

  “张衡决不是鲁莽的人,他这一套做法是有根据的。他这一套似乎是民间验
方和中医相结合的产物。根据我的观察,一开始他信心十足,认为这不过是小事
一端,用不着担心。但是,试了几次之后,他的锐气也动摇了。有一天晚上,他
也提出了进医院观察的建议,他同邹铭西大夫成了‘同志’了。可惜我没有立即
成为他们的‘同志’,我不想进医院。”

  “在从那时以后的十几二十天里是我一生思想感情最复杂最矛盾困惑的时期
之一。中国人常使用一个词儿‘癣疥之疾’,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我觉得自己患
的正是‘癣疥之疾’,不必大惊小怪。张衡就曾说过,只要撒上白矾末,第二天
就能一切复原。但这仅仅是事情的一面,事情还有另外一面。水泡的声威与日俱
增,两手两脚上布满了泡泡和黑痂。静夜醒来,我偶尔摸一下指甲盖,发现里面
也充满了水,我真有点毛了。这种地方一般是不长什么东西的。今天忽然发现有
了水,即使想用针去扎,也无从下手。我泄了气。左右考虑,思绪不断,最后还
是理智占了上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在病中了。结论一出,下面的行动就顺
理成章了:首先是进医院。于是就在我还有点三心二意的情况下,玉洁和杨锐把
我裹挟到了301医院。”

  “说老实话,过去我对301医院的皮肤科毫无所知,这次我来投奔的是301三
个大字。本科的人数不是太多,只有十几人。主任就是李恒进大夫。副主任是冯
峥大夫,还有一位年青的汪明华大夫,平常跟我打交道的就是他们三位。不久我
就发现了他们身上一些优秀的亮点。有一次,我坐在沙发上,他站在旁边,我看
到他陷入沉思,面色极其庄严,自言自语地说道:‘药用太多了,这么老的老人
怕受不了。用少了,则将旷日持久,治不好病’。最后我看他下了决心,又稍稍
把药量加重了点。这是一件小事。无形中却感动了我这个病人。以后,我逐渐发
现在冯峥大夫身上这种小心谨慎的作风也十分突出。”这极大地增强了季老的信
心。

  “我究竟患的是什么病?进院时并没有结论。但301医院却动员了全科和全
院的大夫,再加上北京其他著名医院的一些皮肤科名医,组织了两次大会诊。我
是8月15日下午四时许进院的,只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第一次会诊就举行了,
可见李大夫心情之迫切。在扑朔迷离中,我偶一抬头,看到了邹铭西大夫的面孔,
原来他也被请来了。紧接着在第二天上午就举行了第二次会诊。这一次是邀请院
内的一些科系的主治大夫,研究一下我皮肤病以外的身体的情况。最后确定了我
患的是天疱疮。”

  “但是,就在住进病房的第四天夜里,我已经上了床躺下了,在尚未入睡之
前我偶尔用舌尖舔了舔上颚,蓦地舔到了两个小水泡。这本来是可能已经存在的
东西,只是没有舔到而已。今天一旦舔到,忽然联想起邹铭西大夫的话和李恒进
大夫对我的要求,舌头仿佛被火球烫了一下,立即紧张起来。难道水泡已经长到
咽喉里面来了吗?”

  “常言道:‘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第二天早晨,大夫就通
知要进行B超检查。我心里咯噔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我看,大概有的大夫就把这
现象同皮癌联系上了,于是让我进行彻底的B超检查。经过十分认真的检查,结
论是,我与那种闻之令人战栗的绝症无关。这对我的精神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解
脱!”

  由于“以李、冯两位主任为代表的皮肤科的十分小心谨慎的医风,许多假设
都被否定,现在能够在我手脚上那种乱糊糊的无序中找出了头绪,抓住了真实的
要害,可以下药了。但是,他们又考虑到我的年龄。药量大了,怕受不了;小了,
又怕治不了病,再三斟酌才给定下了药量。于是立即下药,药片药丸粒粒像金刚
杵、照妖镜,打在群丑身上,使它们毫无遁形的机会,个个缴械投降,把尾巴垂
了下来。水泡干瘪了,干瘪的结成了痂。在不到几天的时间内,黑痂脱落,又恢
复了我原来手脚的面目。我伸出了自己的双手,看到细润光泽,心中如饮醍醐。”

  “奇迹终于出现了。我这一次总算是没有找错地方。常言道:‘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我心旷神怡,乐不可支。”

  以上是有关季老先生从发现到治疗天疱疮经历的一个摘录。季老先生的文字
是很生动的,有治疗经过的记载,有个人心情的叙述,有医院作风的评论,有对
朋友和大夫的感谢,有“医德、医术、医风”的种种议论。由于全文过长,只好
仅仅摘录了有关治疗过程的记载。从这里的摘录中,我们将不难得到如下的启示:

  1)天疱疮大约算不上什么疑难杂症。第一,它有确定的名称;第二,并没
有其它并发症;第三,只要用药正确,3~5天就好!关键在于能否得到科学的正
确的诊断。

  2)中医的最大弱点就在于难以对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这就不能不对
中医名为“整体”思维,实为“笼统”思维的质疑!

  3)毕竟天疱疮是“癣疥之疾”,连“癣疥之疾”都不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的中医,又怎能期望它能治疗急病、重病、大病?!

  4)必须痛斥“偏方治大病”这种害人不浅的说法。

  5)但是,我们也必须赞扬一下“在全国中医中广有名声”的西苑医院,要
赞扬一下西苑医院里“公认为皮肤科的权威”的邹铭西大夫,毕竟这一西苑医院
和在其中工作的邹铭西大夫有良好的医风、医德。一旦发现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出
现了问题,立刻建议“赶快到大医院去住院观察”。——很不幸,这并不是当前
中医界的主流!

  6)糟粕就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不能把精华说成是糟粕,更不能把糟粕
说成是精华!因为这要危害社会,危害人民!

Rank: 8Rank: 8

现金
9858 元 
精华
帖子
6742 
注册时间
2003-3-17 
最后登录
2010-11-18 

京津冀运动

3
发表于 2007-6-14 01:04

真是吃饱了撑着,就知道转这种帖子,不觉得讨人嫌吗?

多大岁数的人了,还那么无聊,吃了几年洋饭,就忘了自己祖宗是谁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3 12:07:29编辑过]

=============== ===水击石明,人击志宏=== ===============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4
发表于 2007-6-14 02:27

传世的主要中医典籍,多来自两汉无聊文人的胡扯。那些标以黄帝遄顼帝喾之名的,都是汉人

托名拟作。以文体来看,在汉朝这是很流行的,一时风气,不算作假,也没想去骗人——道理很简单,

汉朝人写的文章,即使托名古人,也绝不会被同时代的人误读——就像当今谁以苏东坡的名义出书,

无论古文水平多高,当代人也绝不会看成苏轼佚作。

托名拟作在汉朝是文人风气,不能当作造假。当然也没有任何严肃的古文献学者把这些三皇五帝的

署名当真。

汉文历来就以大赋为标榜,傍征博引,虚无缥缈,气势磅礴,飘逸空灵。。。

这都是汉赋为历代推崇的,赋体文章以两汉大赋居首,最为代表性。

作为一种文体,这是非常完美绝伦的艺术。但你不能拿这个当作纪实文学来读。看到子虚先生乌有先生,

不要去汉书史记里面查对姓子的和姓乌的。这是汉赋特色,稍微看过些赋的都很明白。

两汉文章深受大赋的影响,不能将那些艺术的想象当成纪实来读。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5
发表于 2007-6-14 02:31

所谓中华传统文化,四书五经,史记汉书,传习录日知录,上林赋两都赋,秦腔昆曲。。。

随便哪个都比下三滥的所谓中医更有代表性。为什么这些正宗的中华文化在现代人中从来不读不看,

却青眼独钟不上台盘的下九流中医?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现金
356 元 
精华
帖子
187 
注册时间
2004-12-26 
最后登录
2016-2-20 
6
发表于 2007-6-17 23: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现金
356 元 
精华
帖子
187 
注册时间
2004-12-26 
最后登录
2016-2-20 
7
发表于 2007-6-17 23: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8Rank: 8

现金
9858 元 
精华
帖子
6742 
注册时间
2003-3-17 
最后登录
2010-11-18 

京津冀运动

8
发表于 2007-6-18 00:08
以下是引用特深沉在2007-6-13 13:31:00的发言:

所谓中华传统文化,四书五经,史记汉书,传习录日知录,上林赋两都赋,秦腔昆曲。。。

随便哪个都比下三滥的所谓中医更有代表性。为什么这些正宗的中华文化在现代人中从来不读不看,

却青眼独钟不上台盘的下九流中医?

别拿着你所谓的布杜布坎来说事,医古文里有多少好东西,你则么也不看,下九流的中医,我看你人品才真是上不了台面的不入流。

=============== ===水击石明,人击志宏=== ===============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9
发表于 2007-6-18 00:17

医古文里有什么好东西?也可以与圣人文章相比?中医与剃头修脚一样,都是过去的旧手艺活,当然过去的小手工业者也是值得尊敬的,

但也不能把这些破烂玩意当作中华文化来对待。为圣人立言,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经典才是正途。

这些破烂医古文,无聊时候看看当作增长见识也可,孔子也说过: 虽小道,犹有可观者。不过,张口闭口波大精深,也太没眼界了。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10
发表于 2007-6-18 00:21

好歹我也看过几本黄帝内经这类的吹牛文章,很明显,文风前不过汉,后大概到魏晋。至于明清后的所谓“典籍”,更都是胡编乱造,读之莞尔。

不信你自己找本本草纲目看看。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16 08:00 , Processed in 0.02142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