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科普 存档 1 我写的一个说明乙肝和乙肝歧视的帖子,大家看看 ...
查看: 901|回复: 0

我写的一个说明乙肝和乙肝歧视的帖子,大家看看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530 元 
精华
帖子
21 
注册时间
2007-4-30 
最后登录
2008-5-20 
1
发表于 2007-5-30 07:21

    乙肝是近年来曝光率越来越高,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的名词。乙肝歧视与反歧视力量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不速之客。
    乙肝是属于一种具有双层外壳的病毒颗粒,由ccDNA做为病毒复制模版,主要居住在肝脏部分,通过体液的循环能够传播至身体各处。
    乙肝病毒一旦入侵体内,即会遭到人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击,能不能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也就完全看免疫系统的表现了。这时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三种情况:
a)激烈反应。这种情况是最好的情况,也是最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乙肝病毒多半会被彻底清除。
b)没有反应。这种情况病毒对人体不会产生什么伤害,于是就成了健康的乙肝携带者。这部分携带者有的乙肝病毒数很低,有的很高,要看具体的检测结果。
c)慢吞吞的反应。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慢性肝炎,病毒受到抑制,同时肝脏受伤害,肝功能不正常,这部分人需要进行抗病毒和保肝治疗。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乙肝在中国的流行状况。
    中国总人口约13亿,约有7亿的人曾经被乙肝病毒感染过,其中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约为1.2亿人,也就是说在中国,基本上三个人当中就有2个人曾经被乙肝感染过,这些人当中,十个就有一个因为不能彻底将病毒清除而成为携带者。
    再次,我们来看看乙肝的危害。
    乙肝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肝脏受损,肝功能破坏和肝硬化及肝癌。但在乙肝携带者当中,只有不到10%的人会患肝炎,不到百分之一的人会因此患上肝硬化和肝癌,也就是说因为乙肝不能正常终老的人在中国大约为几百万,携带乙肝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实际上,在我们体内有很多种细菌和病毒,绝对不只是乙肝病毒一种,大部分的微生物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乙肝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
    第四,我们来看看乙肝怎么传播的。
    正常人群乙肝发病率在千分之一左右,这样算来,全国有大约每年有120万人新患上乙肝,无法痊愈最后成为携带者的比例大约为12万,所以对正常人群而言,成为携带者的几率大约是万分之一,这部分人不能正常终老的比例在十万分之一,再按五十年的寿命计算,正常人群一生被乙肝缠上的几率为两百分之一,而不能正常终老的几率在两千分之一,相比一生中因为交通事故终结生命的几率为五百分之一。现在注射疫苗大约可以将感染率降低一百倍,在全国强制疫苗注射和实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正常人群一生被乙肝缠上的几率为两万分之一,而不能正常终老的几率为二十万分之一,比交通事故死亡率要小几百倍。同时,在乙肝携带者当中,有一部分是能够自然转阴的,这个比例大约为1%,所以每年大概有100万人能够摆脱乙肝的纠缠,这样进入乙肝携带者行列将少于离开乙肝携带者行列的人数,携带率将持续下降。在强制注射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停止针头重复使用后,携带者的数量每年将会少100万人以上,携带率降低0.1%以上,70年之后携带率将在1%以下。统计表明,1992年的时候我们还在9.7%左右,现在已经是9.0%左右了,而这几年正是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和使用一次性针头等工作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携带者的年龄在15-40岁之间,老年人的携带率并不高,不存在人口自然老化衰减的问题,这就反过来证明了我们的分析数据是真实可靠的,乙肝传播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992年3到14岁的儿童,乙肝病毒的携带率是将近12%,可是到了2002年这个携带率已经下降到不到5%。而且现在新生儿开始执行非常严格的免疫保护和母婴阻断,据卫生部官员预计,到2010年,5岁以下儿童携带率将降至1%以下,几十年之后,因为传染源的减少,全社会携带率将保持在1%以下。所以按照现在这个趋势走下去,1%以下携带率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如果按照现在的感染率水平千分之一、转化为携带者率万分之一,一生感染率为两百分之一来计算,达到稳定情况下正常的乙肝携带率不会超过1%,而现在的携带率高达9%,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一种主要的传播手段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那种对乙肝传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传播手段到底是什么。乙肝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但各地差异较大。如亚太地区,新加坡HBsAg携带率13.6%;菲律宾9.O%-15.0%;韩国12.3%;印度尼西亚5. 5%;澳大利亚2.5%;日本1.3%。1982年WHO将乙肝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状况划分为低、中、高三类流行区,我国为乙肝高发地区。1992年全国乙 型肝炎调查显示,HBsAg流行率平均为9.75%,各省之间差异很大,最高为广东省,达17.81%;最低为河北省,仅为4.94%;长江以南地区 (10.85%)高于以北地区(8.54%);东部沿海(11.12%)高于西部边疆(8.71%);中南和华东地区(12.75%)高于华北地区(5. 53%);农村(10.49%)高于城市(8.08%)。抗HBs和抗HBc流行率分别为27.42%和49.8l%,乙肝病毒总感染(HBVM)率 为57.63%。我们可以发现两点:
    第一、东南亚乙肝高发地中,独独日本的携带率很低;
    第二、在我国的情况看来,经济发达一点的地区比不发达地区高,但是农村却高于城市。
    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属于发达国家,而其他的几个亚洲四小龙是在60-80年代发的财。70年代乙肝曾经横扫台湾,也就是说,乙肝传播最厉害,携带者基数迅速扩大的时间就是70年代,由于成人感染乙肝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自愈,小孩子只有百分之十,所以最后的稳定的携带率就是10%左右,这就是乙肝被充分传染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除日本外,东南亚国家基本上都被充分传染了。60-70年代,这些国家都处在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医疗事业也是一样,人们以前没有医疗条件,后来改善了,有钱打针了,但是却没有富到或者没有意识到应该使用一次性针头,医源性感染成为最重要的感染源。据调查,这些国家确实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重复使用针头,而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这种原本就比较发达的国家比较少重复使用针头。报道称罗马尼亚孤儿院HBV感染率高达90%,HIV也呈高度流行,主要是所有孤儿都曾接受重复使用污染的针具多次注射。1977年台湾报道66%的乙肝病人由于不安全注射受染。1994年摩尔多瓦报道,由不安全注射受染发病的乙肝病例占全部乙肝病例的52%。广西壮族自治区0~10岁儿童由注射受染HBsAg阳性者占55%(还有一部分是母婴)。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国发达地区携带率高于不发达地区(因为条件好去医院去的太多了,或者体质不好去医院太多了),而农村地区高于城市是因为乡镇卫生所的消毒处理环节做的比城市更差,医疗服务的集中度更高。幸运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注射场合都是使用一次性针头,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曾经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已经被切断了,大家不必惊慌失措。
    我们再来看一下乙肝家庭聚集现象,应该承认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医学界一般认为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遗传因素,也就是母婴传播,现在也有人怀疑是不是某一部分人的DNA缺乏能够清除乙肝的基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乙肝家庭内部的密切接触,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对5年以上婚龄的乙肝携带者的配偶调查发现,携带率只有6.46%,如果二者没有相关性,那么这个比例应该在9%左右,如果会导致传染,这个比例应该在9%以上,而结果却比9%少一截,而且多数配偶都已经产生抗体,这一现象令人匪夷所思,一种解释是认为夫妻之间的性接触病毒量小,毒性弱,容易获得免疫力,而不像注射一样危险。但是乙肝家庭的小孩成为乙肝携带者的几率却比较高(77.5%),可能跟母婴传播和小孩子免疫系统不完善,父母抚养接触过于密切有关。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成人之间的一般接触并不可怕,倒是小孩子需要加强保护。
    所以,总结下来,正常人群一生被乙肝缠上的几率少于两百分之一,而不能正常终老的几率少于两千分之一,接受过乙肝疫苗并注意个人卫生之后,被乙肝缠上的几率少于两万分之一,而不能正常终老的几率少于二十万分之一。这个几率是什么概念,就是比你出现交通事故丧命的几率要小几百倍。需要再次确认的是,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血液、性接触和三分钟以内的创口感染,所以请注意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容易导致出血创口的器具,妥善处理伤口避免感染,避免不洁性接触和切断母婴传播,一般接触和共餐等不会传播乙肝(否则你早就完蛋了,携带率也不会逐年下降了,因为胃酸将会分解病毒蛋白质和DNA),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结论,人家可不受政府左右,没有隐瞒的必要。另外,为了您的健康,请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能够让90-95%的人产生抗体,且由于免疫系统的记忆特性,抗体消失后,一旦感染病毒,抗体含量会急速增加来杀灭病毒,从而获得终生保护。对于不能产生抗体的小部分人,目前也很难说疫苗没有作用,目前认为即使当时没有产生抗体,反病毒机制可能已经建立,也就是说也可能获得了免疫力,统计结果表明,注射疫苗后,可以将携带率降低约100倍。
    了解了以上的乙肝知识之后,我们将如何来看待乙肝歧视的问题。
    首先,应该明确,没有得乙肝的人群应该加强自我的保护意识,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危险性较大的接触,如性接触、共用注射、创口处理等。一般性接触是无法避免的,注意卫生,常洗手。
    其次,乙肝携带者应该加强锻炼身体,调整心态,尽量控制病毒,尽量避免病毒传播。
    第三,不应阻止乙肝携带者获得就业岗位。乙肝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你无法将乙肝病毒与你隔离,即使在公司内部没有一个乙肝携带者,你也多半会因为食堂买来的菜,办公室里购置的设施,你裤兜里的纸币、公司外公共场所以及来往的客户而沾染上乙肝病毒,所以除非你有本事将世界上的乙肝携带者(包括动物)全部消灭,否则公司对乙肝设限取得的效果将是微乎其微的。假如公司对乙肝不设限发病几率是千分之一,那么设限之后公司的发病几率也不会低于万分之九,连降低百分之十的发病率都办不到,也就是说公司对乙肝设限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因为在一般的公司,你在公司之外的活动将更加危险,特别是一些刷牙剃须、清理创口、美容美发、按摩、穿孔刺青、声色场所等。好,那让我们反过来看看公司设限对乙肝携带者意味着什么。乙肝携带者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5-40岁,正是人生最关键,压力最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他们是一个家庭的脊梁和希望,也是未来二十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没有特定的阶级和分层,完全是中国社会的十分之一的一个缩影,他们之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商人等等,跟他们有关联的家庭人数将达到3亿,1.2亿人失业将使几千万中国家庭陷入贫困,3亿家人的生活受到直接的影响,而间接的影响将是全国13亿人。这1.2亿人不是什么来自非洲的黑人,也不是什么外族人,她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是我们的同学,亲戚朋友,家人乃至最亲密的人,而这些你可能还不知情,你真的确定你想把他们逼上绝路吗?1.2亿人已经足够抵的上一个国家的人口,1.2亿人的力量足以让人恐惧,难道真要他们搞起自杀袭击,人体炸弹,搞得全国都人心惶惶你才觉得还是不要手足相残、给他们一条生路好一些?所以综合起来,取消对携带者设限,可能稍微牺牲了一点点安全性(这一点点安全性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补回和加强,通过强制注射疫苗和注意个人卫生可以比单纯拒绝录用乙肝携带者带来更高的安全性,疫苗可以将年发病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一的水平,降低一百倍),但是却换来了大得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携带者设限的作用微乎其微。当然你可能觉得跟一个乙肝携带者一起工作和学习心理上有负担,那我只能告诉你,这是没有必要的,你自己无谓的恐慌情绪不能对别人造成无谓的伤害,必须明白这一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找工作体检都不检查乙肝标志物的,并不是人家不在意乙肝,而是乙肝并不易传染,得了乙肝也不一定就会死掉,在公司内部歧视别人获得的利益远小于被歧视人的损失,是得远不偿失的,况且人家宪法都明确规定人人有平等的权利。
    第四、保护好下一代。统计结果表明,小孩子遭病毒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远大于成年人,现在大部分的携带者都是小时候染上的,而且小孩子身心未发育完全,为了保证小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对小孩子密切关注,阻断母婴传播,尽早打疫苗,注意个人卫生,让这个魔鬼远离我们的下一代,在不远的将来将其永久消灭。
    朋友们,如果社会没有一个开明的政策和环境,乙肝歧视和恐慌就不会消失;而乙肝歧视不消失,非乙肝们就会因为害怕得上乙肝被人歧视而恐慌,社会就会更加黑暗和混乱。这个闭环,需要我们来打破,病毒其实并不可怕(乙肝现在排名第五,比乙肝厉害的还有的是,对于正常人群,乙肝的危害至少排在10名之外),可怕的是歧视,给别人一条生路,也给自己一个解脱,何乐而不为呢?


问:弱弱的问一下,乙肝通过饮食会传染吗?
  好像会吧!
  ---------------------
  按照现在的发病率千分之一的水平,全社会乙肝携带率应该在0.5%左右,这个比例与采取严格阻断和疫苗保护后的儿童感染率相近,而且现在乙肝携带率水平正在平稳下降,如果饮食为主要的传播途径,那就不可能平稳下降了,新生儿也不会那么幸运了。一般认为饮食传播的概率与一般接触传播概率相差无几(胃酸可以消化病毒)都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现在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母婴、性传播、创口感染。要特别注意创口的处理,统计资料表明,三分钟以内的新鲜创口如果被乙肝病毒污染,有将近30%的感染几率。
   中国中长期乙肝防治目标中将乙肝携带率定在1%以下是有根据的,如果饮食能够传播,我看这个目标基本上不可能达到。


最后以《毕业歌》与大家共勉,战友们,行动起来
战友们,大家起来,担负起生存的希望;听吧,满耳是乙肝的恐慌;看吧,一个个工作的丢掉,我们是要选择生,还是死,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苟且而虚度一生,我们今天是前仆后继,明天是灿烂的未来,我们今天是团结在一起,明天要掀起战友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战友们,战友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生存的希望。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9 13:10 , Processed in 0.01540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