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精华资料 存档 1 脾与胃(张中惠)
查看: 1834|回复: 0

脾与胃(张中惠)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56 元 
精华
帖子
370 
注册时间
2001-8-16 
最后登录
2003-5-5 

荣誉之星

1
发表于 2001-10-8 09:49
脾与胃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同居中焦,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现将脾与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简述如下。



一、脾的生理病理



(一)脾主运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有以下三种含义。



1.运化水谷精微:《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其后再由脾气帮助使精气上归于肺,由肺到全身各部以滋养脏腑,器官,所以当脾气健运时人的消化功能就好,机体表现为肌肉丰富,精力充沛等。若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时就必然出现食少纳呆,食后腹胀等症状。久之则全身乏力,肌肉消瘦,精神不振等。



2.运化水湿、水液:《内经》说:“饮入于胃,经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段文不但说明了精微物质的运化过程,同时也明确指出在脾气的作用下水液运化的全过程。当脾气旺盛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时,饮入之水可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体内的水湿亦可正常的运化;当脾气虚或脾阳虚时,水湿运化失调可导致水湿停留。如停留于肌肤则产生水种;停留在肺则成痰饮;停留于体腔如胸腔、腹腔则出现胸水或腹水。因此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二)脾统血   统血是就指统摄控制血液的流行,使之循经脉正常运行。人体元气的生成主要是靠脾,脾气健运则元气充足,就能充分发挥“气能摄血”的作用。所以脾能统血与“气”能摄血的作用基本是一个含意。



当病态时,若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血失统摄,血溢脉外或流至体外就会出现尿血、便血、肌衄,崩漏等多种出血症。这种病理现象称为“脾不统血”。



(三)脾的特性



1.脾气宜升;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升清:即升精。“升”是指脾的运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由肺到心,以生化气血,营养脏腑。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的,故称“脾气宜升”。而上升的主要物质是水谷精微,所以又称“脾主升清”。



(2)升举:脾气健旺,升举内脏,维持脏腑的恒定位置及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就会出现脾气下陷的改变,如内脏下垂,脱肛,久泻不止,少气懒言,息短声低,自汗易感,排便无力等。



2.脾喜燥恶湿:《素问》说:“五脏所恶……脾恶湿”。脾属阴脏,性喜燥而恶湿。脾虚不运则易生湿;反之,湿盛极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造成“湿困脾”,出现头身沉重,四肢困顿,脘腹闷胀,食少纳呆等。故有“脾恶湿”之说。



(四)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人体肌肉之所以能强壮丰满,四肢活动有力,主要是依靠饮食所化的精气。这种气经脾转输以达四肢百骸。故脾气健运则机体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有力。脾气虚弱则四肢无力,肌肉消瘦、甚至萎软不用。所以说,脾主肌肉、四肢主要是指脾供给四肢、肌肉正常活动的营养。



《素问》又说:“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因为口纳五谷,先入于胃,胃为脾之腑,故口为脾之外窍。《灵枢》还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由此说明脾的精气通于口,脾气正常则口能辩味。病态时若脾气虚则口淡无味,唇色无华,脾有湿热时则口中粘腻、泛甜,甚者口唇红肿糜烂。



(五)脾与胃的关系   脾位于腹中,与胃以膜相连。二者经络上互为络属,构成表里;生理上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所以说脾与胃的关系极为密切. 但是两者又各有其特点,脾的主要特点是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因此脾虚失运则有湿困于脾,中气下陷病理改变;胃的主要特点是受纳水谷及水液,若胃气虚弱则出现胃纳不佳。胃气上逆等病理必变。



(六)脾与其他脏的关系   按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五脏之间均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1.脾与肾: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脾之运化功能必须有肾阳的推动,肾主水、藏精,又必须有脾运化之精微不断的滋养,若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脾阳不振,临床上则出现腹胀,纳呆,形寒肢冷,浮肿便溏等脾肾阳虚之症。当脾虚时则中阳不足,生化无权,致水谷精微难以化生人体之阴精,以致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出现未老先衰,齿摇发掊,腰膝酸软,不育不孕等。小儿则以发育不良为主要表现。



2.脾与肝



(1)肝藏血,   脾统血,主运化,以生化血液。若脾虚则运化失司,必然影响生血功能,则肝无血藏致肝血不足,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爪甲不荣,肢体麻木,耳鸣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少色淡或闭经等。



(2)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气的运化功能必须要肝气来协助输布。若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失常横逆犯脾临床称肝气犯脾,轻者称肝脾不和或肝旺脾弱。出现胁下、上腹闷痛,嗳气纳呆,腹痛泄泻等。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图5-5  脾与其分脏的关系示意图



二、胃的生理病理



(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如《内经》说;“胃为水谷之海”。“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故有“胃以降为顺”的说法。若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时,则出现恶心呕吐,胃脘疼痛等症。



胃之所以能受纳饮食与腐熟水谷,主要是依靠“胃气”的功能。胃气一般泛指胃的消化功能。《灵枢》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可见人以胃气为本。历代医学皆重视保护胃气。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述



(二)胃的特性



1.胃气宜降: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下行,故水谷下降,以便消化,吸收与排泄。它与脾气宜升的特点相反相成。如胃失和降则出现胃气上逆等病症。



2.喜润恶燥:胃属阳,喜润恶燥,与脾属阴,喜燥恶湿相反相成,以保持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临床多胃阴不足、胃热、胃火诸症,出现口干喜饮,舌干少津,饥不欲食等症。“胃阴”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胃汁”,由水谷化生而成。



三、脾病的辩证论治



(一)脾气虚弱



主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四肢浮肿,小便清长等,或见:脱肛,阴挺,内肘下垂,二便滑泄不禁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无力。



辩证: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胃气亦弱,腐熟不及,运化失健,不能升清降浊,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脾失健运,生化无源,精微失布,则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舌淡脉缓无力等,脾虚不运,水湿停聚则四肢浮肿,苔白等,脾虚中气下陷,升举不能,脏腑维系无力,故见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二便滑泄不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健脾汤化裁或补中益气汤化裁



黄芪、党参、炒白术、陈皮、山药、扁豆、茯苓、升麻、柴胡、当归、大枣等。



(二)脾不统血证



主证:多种出血如:崩漏、便血、尿血、肌衄等,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少气无力,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脉弱或沉缓。



辩证: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出血征象为主要临床特征。人体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虚衰,统摄无权,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见出血诸症,若渗于胃肠则便血、呕血;渗于膀胱则尿血;渗于肌肤则肌衄。妇女可因脾气虚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而致月经过多或崩漏。故有“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症”之说。脾气虚加之失血,故面色萎黄或苍白,脉弱或沉缓。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化裁



党参、黄芪、炒白术、大枣、炙草等



(三)寒湿困脾证



主证:脘腹胀闷,呕恶便溏,食少纳呆,舌淡粘腻,头身困沉,懒动懒言,脘腹隐痛,体虚浮肿,面色皮肤晦黄。白带过多。舌胖苔白滑腻。脉濡缓或细滑。



辩证:本证以寒湿内盛,中阳受困为主要临床特征。湿邪或寒湿之邪阻碍脾的正常气机,致使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又脾气虚,运化失司,湿自内生,致水湿停留。可见湿盛与脾虚互为因果,以致出现以上诸症。



治法:健脾燥湿



方药:香砂胃苓汤化裁



苍术、炒白术、厚朴、法夏、草叩、佩兰、茯苓、甘草等。



四、胃病的辩证论治:



(一)胃气虚寒



主证:多与脾阳虚证合并出现。胃纳减退,脘腹空痛、冷痛,得食、得暖、得按痛减,嗳气发凉,泛吐清水或清冷涎沫,口淡无味,大便稀溏。四肢欠温,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无力等。



辩证: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苦寒之剂消伐脾胃阳气,以致阳虚中寒,寒气凝滞故见脘腹冷痛、空痛、得食、得暧,得按痛减,舌润胖嫩,苔白,脉沉无力,大便稀溏,四肢欠温。寒饮不化而上逆故嗳气发凉,泛清水或清冷涎沫。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则口淡无味,食欲减退等。



治法:温胃益气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或附子理中汤加减。



炮姜,吴茱萸,肉桂,良姜,丁香,党参,黄芪,大枣等。



(二)胃阴不足



主证:唇舌干燥,或干呕呃逆,脘痞不畅,饥不欲食,便干溲短,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辩证:多因火热耗伤阴液所致,胃阴不足,津不上承,故唇干舌燥,光剥少津。阴虚生热扰于胃中。胃失津润,故脘痞不畅,饥不欲食,胃失和降则干呕呃逆;津伤胃燥而及于肠故便干溲短。



治法:益胃生津,兼清胃热



方药:益胃汤,麦门冬汤化裁



鲜石斛,鲜芦根,生地,西洋参,沙参,花粉,麦冬,元参,玉竹,梨汁,藕汁等。



(三)胃火炽盛



主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辩证:多因清志过急,化火或邪热犯胃,过食辛热之品而致。热邪郁胃,则胃脘灼痛。热郁气逆则吞酸嘈杂,火有消谷之力故消
和大家一起努力的药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4 15:15 , Processed in 0.01457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