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精华资料 存档 1 肝癌发生中乙肝病毒感染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的作用 ...
查看: 877|回复: 0

肝癌发生中乙肝病毒感染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的作用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56 元 
精华
帖子
370 
注册时间
2001-8-16 
最后登录
2003-5-5 

荣誉之星

1
发表于 2001-10-10 07:30
中华医学杂志 1998年第5期第78卷 临床研究



肝癌发生中乙肝病毒感染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的作用



陆培新 旷双远 王金兵 方晰 张启南 吴燕 陆振宏 钱耕荪

226200 江苏省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陆培新、王金兵、张启南、吴燕、陆振宏);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病因室(旷双远、方晰、钱耕荪)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癌发生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与黄曲霉毒素(AF)的作用。方法 在肝癌高发区,对73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699例HBsAg阴性人群进行了10年前瞻性研究,同时按1∶5的病例-对照模式,随机对队列中30例肝癌和相应的150例非肝癌人群进行血清中黄曲霉毒素B1-白蛋白加成物(AFB1-Alb)测定。结果 (1)HBsAg阳性组平均年肝癌发生率为824.13/10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10万,相对危险度(RR)为11.61,其他肿瘤发病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肝癌组人群血清中AFB1-Alb阳性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比值比(OR)为3.47,肝癌组人群血清中AFB1-Alb的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BV感染及AF暴露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因素,两者可能具有协同致癌作用。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aflatoxin expos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Lu Peixin*, Kuang Shuangyuan, Wang Jinbing, et al. * Qidong Liver Cancer Institute, Jiangsu 226200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nd aflatoxin (AF) expos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Methods  A 10-year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737 HBsAg carriers and 699 HBsAg negative cases, and the aflatoxin B1 albumin adducts (AFB1-Alb) were detected in the serum of the cohort including 30 HBsAg postive cases and 150 control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 case-control study model (ratio 1∶5) at random in the high prevalance area of PLC. Results  The average year-incide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BsAg postive group (824.13/100 000)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70.97/100 000, RR=11.6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other tum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serum positive rate of AFB1-Al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LC group (76.67%)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48.67%, OR=3.47), and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AFB1-Alb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LC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HBV infection and AF exposure are important etiologic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LC and both result in carcinogenic synergy.

  【Key words 】 Liver neoplasms  Hepatitis B Virus  Aflatoxin





(Natl Med J China, 1998, 78:340-342)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最常见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已占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1],其病因涉及多种因素,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及黄曲霉毒素(AF)是我国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因素。我们应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探讨HBV与AF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在肝癌高发的江苏省启东市某区七个乡内,对男性、年龄在20~60岁之间,曾患肝炎或体检、普查中发现HBsAg携带的1 238例患者进行采血检查,其中半年内连续2次检测HBsAg阳性的806例列为前瞻研究对象,同时配以性别相同,年龄相近(±5岁),居住相邻的800名HBsAg阴性人群为对照,进行前瞻观察。随访过程中,剔除一年内发生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及不足一年即因故死亡、失访者,因此,实际前瞻研究人数HBsAg阳性组737人,对照组699人。研究时间自1987年7月1日~1997年7月31日。

  二、方法

  1.前瞻观察:建立详细的个人健康及体检、血检档案,同时设立血清库,保留每个对象每次血检时的血清1 ml于-30℃冰柜中。随访每半年一次,除一般体检外,采血检测肝功能、HBsAg(Abbott试剂)、AFP(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提供)。

  2.病例对照研究:对HBsAg阳性的肝癌患者,按确诊的时间顺序予以排列编号,而后进行机械抽样,确定30例肝癌患者,每例配以年龄相近(±3岁)、居住相邻、HBV血清学标志均相同、肝功能检测结果一致的5例非肝癌对象为对照,组成1∶5的病例对照模式,检测血清中AFB1-Alb。检测用血清取自血清库,肝癌血清采用诊断前1年以上样品,相应的对照血清亦为同一时间内样品。

  AFB1-Alb检测按文献[2]的方法,血清白蛋白经Microcon-50(美国Amicon公司)浓缩纯化后,链霉蛋白酶(美国Calbiochem公司)酶解,丙酮提取,浓缩挥干,放射免疫法测定。

  3.统计学分析:发病(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度评估(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后)计算相对危险度(RR)、特异危险度(AR)及特异危险度的百分比(AR%)。AFB1-Alb检测结果,阳性率用比值比(OR)评价,浓度采用非参数中位数检验,计算P值。



结果





  一、肝癌发生率

  队列中总人数为1 436人,10年中死亡108人,继访1 328人。前瞻结果,在9 930人年中,发生肝癌50例,平均年肝癌发生率为503.53/10万,其中HBsAg阳性组平均年肝癌发生率为824.13/10万(47/5 703),对照组为70.97/10万(3/4 227),两组比较,RR为11.61,AR为753.16,AR%达91.39%。

  50例肝癌患者确诊时年龄自29~66岁不等,中位年龄47岁,平均年龄46岁。

  二、其他肿瘤发生与肝硬化死亡

  前瞻人群中发生肝癌以外的其他恶性肿瘤17例,两组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因患慢性肝炎、肝硬化死亡者18例,HBsAg阳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附表)。

  三、病例对照人群血清中AFB1-Alb检测结果

  180例病例对照人群血清AFB1-Alb检测结果,阳性96例,阳性率为53.33%(96/180),其中肝癌组阳性率为76.7%(2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73/150),OR为3.47。

  全部病例对照人群中,血清AFB1-Alb浓度最高为3.97 pmol/mg,中位值为0.99 pmol/mg,其中AFB1-Alb>0.99 pmol/mg共88例,肝癌组(30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为22例和66例;AFB1-Alb≤0.99 pmol/mg共92例,肝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例和8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96例AFB1-Alb阳性对象中,中位值为1.39 pmol/mg,其中AFB1-Alb>1.39 pmol/mg共42例,肝癌组(23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为18和24例,AFB1-Alb≤1.39 pmol/mg共54例,肝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例和49例,两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讨论





  近年来的肝癌病因研究结果表明,嗜肝病毒感染及AF摄入可被视为二种独立的高危因子。在嗜肝病毒中,HBV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在居民肝癌年发病率高达50/10万的江苏省启东地区,对1 436例肝癌高危人群进行了10年前瞻观察,结果发现,HBsAg阳性人群平均年肝癌发生率高达824.13/10万,显著高于HBsAg阴性组的70.97/10万(P<0.001),为当地同期内相同性别、同一年龄段自然人群肝癌发生率(145/10万)的5.68倍。危险性分析表明,感染HBV后发生肝癌的危险度为对照组的11.61倍。在HBV感染组肝癌发病率824.13/10万中,有753.16/10万归因于HBV感染,



附表 队列中其他肿瘤发生及肝硬化死亡情况





 



组别 人年 其他肿瘤 肝硬化死亡

例数 发病率(/10万) χ2值 P值 例数 死亡率(/10万) χ2值 P值

HBsAg(+) 5 703  7 122.74

1.84

>0.05 15 263.02

4.95

<0.05

HBsAg(-) 4 227 10 236.57      3  70.92

合  计 9 930 17 171.20     18 181.27





  

  因感染HBV造成的肝癌发病率占整个发病率的91.39%,而队列中其他肿瘤的发病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在肝癌的发生中,HBV感染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研究均证实,AFB1是一种强烈的致肝癌物质[3]。最近研究揭示,肝癌患者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起主导作用,而249密码子中第三碱基对上G→T的突变提示与AF暴露有关[4]。以往的纵向观察结果指出,HBV感染及AF摄入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5]。本研究随机取30例HBsAg阳性的肝癌患者血清,同时按1∶5选择条件均等或相近的非肝癌对象为对照,组成病例-对照研究模式,而后同时测定血清中AFB1-Alb。结果表明,HBsAg携带者中,暴露于AF的肝癌发生率高于非暴露组,危险度为3.47倍,且肝癌组暴露AF的量亦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了AF暴露与肝癌的发生相关,且HBV感染与AF暴露在肝癌的发生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这与一些报道[6,7]认为肝癌发病与摄入AF量呈等级相关关系及HBV与AF具有协同致癌作用的结论相一致。

  在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疾病病因的研究中,前瞻性调查如同“现场试验”,可确定因果关系[8]。在探讨AF与肝癌关系的研究中,本研究采用了测定血清AFB1-Alb的方法。由于血清AFB1-Albumin加成物半衰期较长[9],能反映一段时间内AF的暴露量,因此,本研究结果能更有力地说明HBV感染及AF暴露在肝癌发生中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预防HBV感染及阻断AF摄入,在肝癌的预防中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及长远的战略意义。

  志谢 本研究AFB1-Alb检测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完成,得到Groopman J D及Kensler T W教授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谨致谢意



本课题为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连弟,鲁凤珠,张思维,等.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9.

 2 Wang JS, Qian GS, Zarba A, et al. Temporal patterns of Aflatioxin-albumin adducts i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positive and antigen-negative residents of daxin, Q
和大家一起努力的药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3 00:43 , Processed in 0.01608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