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精华资料 存档 1 大部分肝切除后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作用的研 ...
查看: 937|回复: 0

大部分肝切除后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作用的研究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56 元 
精华
帖子
370 
注册时间
2001-8-16 
最后登录
2003-5-5 

荣誉之星

1
发表于 2001-10-11 10:49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第29卷第4期



大部分肝切除后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作用的研究



唐望先 王俊平 杜荔菁 张文英 杨镇



  摘  要:为了探讨肝切除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增 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制备大鼠肝切除后肝再生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 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HGF的分子形式及PCNA的表达。结果发现:HGF在肝切除后残存 的肝组织中的含量在12 h显著增加,是正常的14倍。增加的水平维持到24 h。但HGF的重链 带低于检测水平。PCNA在肝切除后残存的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于术后24 h达高峰。阳 性细胞高达54%。提示HGF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而PCNA可以作为一种肝细胞增生 的指标。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肝切除术;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肝细胞再生的研究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在肝切除中是否起重要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采用免疫印迹 分析法测定肝切除后不同时间HGF的分子形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通过对部分肝切 除后不同时间的冰冻新鲜肝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表达来观察肝细胞再生的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6-氮基-2-萘-对胍苯基二甲基磺酸盐(NM)购自Toril公司,苯甲基磺酰氟(PMSF)和 乙醇胺丙基二甲氨基丙磺酸盐(CHAPS)购自Sigma公司。Sp-Sepharose购自LKB生物技术中 心,HGF单克隆抗体由日本三菱公司提供。增殖细胞核抗原试剂盒由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 提供。

1.2 实验动物、分组及手术

  本研究所有实验采用Wistar大鼠(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体重在220~250 g,随 机分成2大组,即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包括正常、3、6、12及24 h。实验组按Higgins和 Anderson方法改良行肝大部分切除术。3%戊巴比妥钠麻醉(30 mg/Kg)后,上腹正中切口, 切除肝脏的中叶和左叶,关上腹腔。假手术组仅切开腹壁,然后关上腹腔。分别于手术后3 、6、12及24 h再次麻醉,下腔静脉抽血,取残存肝组织作相应的测定。

1.3 HGF分子形式的测定

1.3.1 大鼠组织中HGF粗提物的制备:根据Miyazawa所介绍的方法稍加改良。不同时间肝组织进行匀浆。每份标本加有4倍量含有Tris-HCl缓冲液(0.15mol/LNaCl,10mol/LEDTA,100mol/LNM,1mmol/LPMSF)。然后在4℃条件下,15000r/min中离心20min,上清4℃条件下,再次30000r/min中离心60min,80~150mg蛋白悬液用含有1ml/LChaps,0.15mol/LNaCl以及100μmol/LTris-HCl平衡。用0.15mol/LNaCl3ml以及0.4mol/LNaCl缓冲液8ml洗柱,用0.65mol/LNaCl缓冲液3ml提取HGF,提取液用浓缩器浓缩。最后的提取液补充4倍量pH6.8的含有0.1%ChapsTris-HCl。

1.3.2 免疫印迹分析:采用Laemmli法分析样品,经过7.5%的SDS-PAGE电泳后,蛋白质转印到聚偏二氟乙烯膜上。膜与单克隆抗体共孵育2h,然后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孵育2h,随后加ECL检测试剂。在X光片上爆光,结果用密度检测仪检测。

1.4 PCNA的检测

  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实验步骤:①取新鲜肝组织作冰冻切片,切片置于预先用poly-L-lysine处理过的载玻片上,丙酮固定10min。电吹风吹干备用;②3g/LH2O2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室温,30min;③PBS(0.01mol/LpH7.4)振洗2min×3;④加入鼠抗PCNA单抗(1∶50),湿盒中,37℃孵育2h。⑤PBS振洗2min×3;⑥加生物素羊抗鼠抗体,湿盒中,37℃60min;⑦加预先混合的ABC复合物,湿盒中,37℃20min;⑧加入临时配制的DAB显色液,显微镜下观察显色;⑨苏木素复染后,80、90、95ml/L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

  实验结果判定:PCNA阳性染色呈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核内。在显微镜下随机观察10个视野/只大鼠,100个细胞/个视野。按下列公式计算PCNA的指数:

PCNA指数=染色阳性细胞数×100%全部肝细胞数



2 结果



2.1 手术后不同时间的残存肝组织中HGF的分子形式

  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HGF的含量增加约两倍,但肝切除12h后,HGF的含量显著增加,是正常的14倍,含量增加维持到24h。但HGF的重链带低于检测水平,无水解活性。给予CCl4后的肝组织中的HGF作为阳性对照,可检测到有水解活性,见图1。







图1 肝大部分切除后不同时间残存肝组织的HGF形式的变化

N=正常 S=假手术 PH=肝大部分切除 CCl4=阳性对照



2.2 手术后不同时间的残存肝组织的PCNA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在术前大鼠肝组织内见少量的PCNA染色,但肝切除后12h肝组织内PCNA染色明显增多,24h达高峰。PCNA指数结果见图2。







图2 肝大部分切除后不同时间残存肝组织的PCNA指数的变化



3 讨论



  HGF对体外上皮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在胚胎期和成熟期的许多组织均有HGF基因及其 受体的表达。但是,体内HGF的生理学作用仍然未完全了解。以往的研究表明,在正常的情 况下HGF在组织中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无活性的HGF必须经蛋白水解后才能发挥其生物活性 。因此,阐明此种蛋白水解激活系统对了解HGF的生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Miyazawa等证实 了一种来自人血清的新型丝氨酸蛋白酶,后者使单链形式的HGF激活。他们把这种蛋白酶视 为HGF的激活剂。因此,HGF的激活需要首先诱导出激活剂活性。HGF的激活剂首先是作为一种无活性的酶原而产生的,这种酶原通过蛋白水解剪切而激活。凝血酶可能有这种激活作用。由CCl4所致肝损伤级联反应可能导致HGF的激活。而激活后的凝血 酶再将酶原形式的HGF激活剂转换成有活性的形式。与HGF激活有关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仅仅 存 在于损伤的肝脏中。肝再生时,激活的HGF对肝细胞可能发挥一种丝裂原性生理作用。本研 究为了探讨HGF在部分肝切除后的肝再生中的作用,检测了手术后不同时间肝组织中HGF 的分子形式及含量。结果表明:虽然HGF的含量在术后12 h显著增加,是正常的14倍,但活 性形式HGF的重链带低于检测的水平。因此,HGF在组织切除后的肝再生反应中的作用是微不 足道的。

  另有研究表明,在部分肝切除后的肝再生和单侧肾切除后残存的代偿性肥大中,HGF受体下 调。不过本研究表明,HGF在肝组织中仍然是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因此,HGF下调不是HGF 结合的结果。由于一种生长因子受体的下调可以是另外一种生长因子作用的结果,因此,HG F的下调可能受到了除HGF之外的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的调节(与肝再生有关者)。

  增殖细胞核抗原是DNA多聚酶的辅助蛋白,其合成与DNA的复制和细胞的增殖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肝脏PCNA的表达可以反映出肝细胞内DNA的合成及肝细胞增生的活性。我们通过对P CNA的免疫组化检测来观察肝细胞再生的情况。结果发现,在手术后12 h即有PCNA表达的升 高,于术后24 h达到高峰。提示PCNA可以作为一种肝细胞增生的指标。

  肝细胞再生过程是错综复杂的,它包括再生启动和再生停止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完成依赖于肝组织(包括肝细胞、肝间质及细胞外基质)及某些肝外组织来源的因子和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的激素亦是众多的,其中EGF、胰岛素和胰高糖素对培养肝细胞起直接的调控作用,但其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国家教委回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 [教外司留(No. 1995-135)]

唐望先,女,1953年生,主任技师

唐望先(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肝病研究所) 

王俊平(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肝病研究所) 

杜荔菁(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肝病研究所) 

张文英(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肝病研究所)

杨镇(外科,武汉 430030)



参考文献



1,Miyazawa K, Shimomura T, Naka D et al. Proteolytic activat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ractor in response to tissue injury. J Biol, Chem, 1994,269:8 966

2,Okajima A, Miyazawa K, Kitamura N. Primary structure of rat hepatocy te growth factor and induction of its mRNA during liver regeneration following h epatic injury. Eur J Biol Chem, 1990,193:375

3,Tashiro K, Hagiya M Nishizaqa T et al. Deduced primary structure of rat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expression of the mRNA in the tissue.Proc N atl Acad Sci USA, 1990,87:3200

4,Sonnenberg E, Meye D, Weidne K M et al.Scatterfactor/hepatocyte grow 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 the c-met tyrosine kinase, can mediate a signal exc hange between mesenchyme and epithelia during mouse development. J Cell Biol, 19 93,123:223

5,Miyazawa K, Shimomura T, Kitamura A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 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cDNA for a human serine protease responsible for acti vat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J Biol. Chem, 1993,268:10024

6,Tajima H, Higuchi O, Mizuno K et al. Tissue distribution of hepa 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its exclusive down-regulation in a regenerating organ after injury. J Biochem, 1992,111:401

7,Chijiiwa K, Nakano K, Kameoka N et al.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 r antigen, Plasma fibronectin and liver regeneration rate after seventy percent hepatectomy in normal and cirrhotic rats. Surgery, 1994,116:544

8,Bucher N L R. Liver regeneration: A overview. J Gastroenterol Hepato logy, 1991,6: 615



和大家一起努力的药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 23:55 , Processed in 0.01557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