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精华资料 存档 1 乙型肝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查看: 3252|回复: 8

乙型肝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1548 元 
精华
帖子
775 
注册时间
2001-12-19 
最后登录
2002-6-27 
1
发表于 2002-2-28 02:21
一、历史的回顾

  黄疸性肝炎流行的历史久远,流行性黄疸可追溯到公元前,绝大多数无疑是甲型肝炎。

1908-1944年期间,许多学者通过对“志愿者”的研究,确定肝炎最可能的病因是病毒。



1883年德国的1289名造船工人,接种了由人淋巴结制备的牛痘疫苗,数周至数月后有15%出现了黄疸。这可能是第一次记录到乙型肝炎的流行性。在20世纪的上半期,各地都发现了输血、血制品或接种疫苗后发生的“长潜伏期”肝炎,可能是由于血液中含有或注射用具污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根据流行病学的明显差别,40年代将病毒性肝炎分为两型:传染性肝炎和血清性(或同种血清性)肝炎,1974年将前者称为甲型肝炎,后者称为乙型肝炎。当时认为肠胃道外是乙型肝炎唯一的传播途径。



60年代的一些研究,发现乙型肝炎亦可经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而传播。



1965年Blumberg 等发现当时所谓的“澳大利亚抗原”(Blumberg BS ,et al.JAMA 1965;191:541),大量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与乙型肝炎的关系(Blumberg BS,et al.Ann Intern Med 1967;66:924)。1970年Dane等在电镜下鉴定了Dane颗粒,即HBV颗粒(Dane DS,et al.Lancet 1970;i:695)。并从而阐明了毒粒的表面成分HBsAg、核壳成分HBcAg和HBeAg。检测HBV感染的方法学迅速建立,又进而推动流行病学调查的广泛开展。



1970年曾以乙型肝炎病人血清,1:10稀释后煮沸1 min 灭活,含有大量耐热的HBsAg,具有免疫原性和部分保护作用(Krugman S,et al.JAMA 1971;217:41),从而发展了以后的血源性亚单位HB疫苗。同一时期,还研制了含高浓度抗HBs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并肯定其被动免疫的保护作用。



1973年Kaplan发现HBV毒粒中含有DNA聚合酶(DNAp,Kaplan PM,et al.JVirol 1973;12:995)。1978-1980年期间,利用DNAp的活性,陆续发现几种动物的DNA肝炎病毒,从而建立了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HBV的此科病毒的原型(Marion PL,Robinson WS.Curr TopMicrobiol Immunol 1983;105:99)。



分子病毒学的发展开始于1974年,Summers等利用限制酶切技术,对HBV基因组作了详尽的限制酶图谱分析(Summers J,et al.PNAS USA 1975;72:4597),也有人阐明了病毒的分子结构(Robinson WS,Greenman RL.J Virol 1974;14:384),1978年以来利用DNA重组技术,对HBV的主要亚型已克隆成功。1982年研究鸭肝炎病毒的复制机制,了解了嗜肝DNA病毒复制须经其独特的RNA中间体(Summers JA,Mason WS.Cell 1982;29:403)。至此HBV的基因结构、编码蛋白、合成途径及其装配分泌等问题已基本阐明。



1985年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迅速在乙型肝炎研究的许多方面广泛应用。更新了一些原有的概念,特别是促进了分子病毒学的更快发展。



现在可用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由于方法学的简化,1989年以后各地开展了许多HBV变异方面的研究,发现一些与病毒传播和疾病发展相关的变异位点。由于PCR和一些其它技术的应用,使乙型肝炎的免疫学、病理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也从而提高到分子水平。



1977年Rizzetto小组在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细胞核内,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抗原(delta或δ抗原),并在血清中检出其相应的抗体(Rizzetto M,et al.Gut 1977;18:997),5年后这一新发现的病毒被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HDV),HDV感染基本上是以与HBV混合感染的形式发生。此后各地的研究陆续阐明丁型肝炎的存在及其流行、HDV的特性及其与HBV的关系,以及混合感染的临床过程及其发展结局。



 



二、流行的现状



 



我国何时开始发生乙型肝炎流行,迄今尚无较确实的记载。



在60年代初期,我国曾发生全国性的饥荒,广大人群营养不良。此时无黄疸型肝炎流行,因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也难鉴别因饥饿合并的肝损害。发病慢、进展慢、恢复也慢,黄疸出现率低。这一流行状况延续迄今,其中的一些病例目前尚未痊愈,并已诊断为乙型肝炎或其相关的肝硬变。



乙型肝炎在我国流行可能已很久远,有据可查也有30余年。现状是慢性肝病逐渐累积;同时免疫人口也逐渐扩大。近年的大样本人群调查,HBsAg检出率约10%,包括抗HBs和抗HBc的HBV流行率50%-60%。由一些数据估计,我国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可能超过1.2亿人。现患乙型肝炎病人为2800万人,现患率约为2770/10万,年发病率约为230/10万。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流行率为0.1%-1%。累计现行的和既往的,我国已约有一半以上人口经受HBV感染。每年慢性HBsAg携带和清除均约0.24%,我国当前慢性HBV感染的发生和消失,可能已保持相对平衡。



AsC是我国HBV传播最重要的传播源。AsC孕妇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尤为重要。在我国,婴幼儿时期由AsC的母亲传播,是形成人群AsC和HBV贮存库的重要原因。母儿间的传播不仅限于围生期,还延伸至整个学龄前期。婴幼儿HBV水平感染可来自母亲、家庭成员、幼儿园或社会,但多数仍由母亲传染。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主要发生在家庭内或公共场所。许多体液中含有HBV,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非注射的和潜在的肠胃道外传播的广泛性,可以解释为何绝大多数有HBV血清标志物者,并无注射或输血的过去史。



据北京等大城市报道,由于在新生儿中广泛推行HB 疫苗接种,儿童中HBV感染的发生率开始有较大幅度下降。



控制HBV感染的曙光已经展现,但流行的现状仍是严峻的。



 



三、当前的认识



 



HBV属嗜肝DNA病毒。完全的病毒颗粒有脂蛋白外膜包裹核心,核心由核壳蛋白包裹环状的DNA分子。病毒基因组上已鉴定出至少有4个开放读架、2个增强子和一些其它调节序列。开放读架重叠、并内含调节序列,因而HBV基因组是短小而高效的。



HBV基因组可编码7种病毒蛋白:结构蛋白有装配毒粒的外膜抗原和核壳的HBcAg;功能蛋白有对病毒和细胞具广泛转式激活活性的X蛋白,参与病毒复制的P基因产物DNA聚合酶、核酸酶H和末端蛋白,另一种功能蛋白是分泌型的核壳蛋白HBeAg,可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



HBV具亲肝性,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其有限的泛嗜性允许其在一些其它组织中低水平复制。



HBV复制经RNA中间体反转录,有反转录活性的DNA聚合酶并无校正功能,HBV是一种易于变异的病毒。



HBV感染广泛的疾病谱是由其感染-免疫状态决定的。T细胞应答可清除感染病毒,也导致感染细胞的损伤。这一免疫过程有众多的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宿主的免疫状态既取决于本身的遗传素质,也与病毒的因素、尤其与病毒的异质性(变异)密切相关。病毒核壳抗原含免疫攻击的靶表位,相应的C基因区段即是变异的热点或聚集区。变异株免疫逃逸使感染持续,病变累积而加重。



近年来免疫学概念有重要进展。T淋巴细胞并不能识别完整的病毒抗原,仅能与提呈在HLA分子沟中的、8-16个氨基酸的短肽(表位)反应。从病毒感染至抗原提呈须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各个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有各自的、但相互协同的作用。T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可经细胞坏死功细胞凋亡两种机制,在乙型肝炎的不同时期,两者不同程度的同时参与病变的形成。另外,近年还发现内毒素-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网络,与乙型肝炎的肝细胞损伤密切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是网络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



我国育龄妇女有很高的HBeAg携带率,导致很高的母婴传播率,婴幼儿感染后有很高的慢性化率,从而形成为HBV感染的高地方流行区。广泛的实践已经证明,婴幼儿HB 疫苗接种是在我国控制HBV的最重要的措施。



HBV通过母婴、血液、性行为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复杂的传播机制使疫苗接种居于预防的首要地位。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免疫耐受的高复制期、同变活动的免疫清除期和复制病毒被清除后的持续稳定期。肝脏是一个表现“沉默”的器官,绝大多数AsC在“无症状”中完成了上述过程。有些病人病变活动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变和肝细胞癌,病变继续进展也常是“无症状”的,这就成为当前慢性乙型肝病流行的严峻的临床问题。



对血清标志物的认识仍在发展中,HBeAg(-)未必表示病毒复制终止;HBsAg(-)也未必能排除HBV感染。



HBeAg(-)的活动性病变大多由C基因前C区变异毒株引起,仍有持续的病毒复制。



我国人群中约有3%HBsAg(-)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对临床和流行病学带来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经HBsAg筛检后的供血仍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HB疫苗接种后有较高的无应答率,因相当多数的无应答者已是潜在的HBV感染者;我国似有较多的非甲-非戊肝炎,多数可能是漏检的HBV感染,HGV感染的流行情况尚未阐明。



PCR可以检出潜在的HBV血症,已证明HBeAg(-),甚至HBsAg(-)时可能仍存在病毒复制。PCR是分子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技术。



一些传统的肝功能试验仍较实用:血清转氨酶(ALT、AST)反映病变的活动性,白/球蛋白定量及其比率反映病变的慢性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则反映肝功能衰竭。目前开展的对纤维化的血清学试验,其灵敏性和特异性都较低,只可能有限的提示肝纤维化的动态发展。



国内肝穿刺开展很不普遍。只有肝活组织检查才能判定潜在的病变活动状态、才能适当评估肝纤维化、才能检出早期肝硬变,进行组织病毒方面的检查才能最后除外HBV感染;但病理检查并不能“一锤定音”,甚至有时不能鉴别急性与慢性肝炎。只有临床资料结合组织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慢性肝炎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影像学的进步已可检出1cm的癌变,手术学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当前确诊的70%以上的肝细胞癌,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时机和可能。显然,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手术以外的、更为重要的问题。



在慢性肝炎,感染-免疫状态决定病变的活动性,活动或静止是可以相互移行的时相;但也可以相当稳定,对病变发展的预期须有经常的随访观察。



病毒复制通过免疫机制激发病变活动。在慢性肝病,病毒常有变异,病毒复制水平常较低,病变活动常较潜隐,因有复杂的宿主的病生理机制参与,慢性肝病的进展常较难控制。



炎症-坏死继发纤维化,也主要因炎症-坏死诱发细胞的基因突变。炎症是病毒复制启动的

Rank: 4

现金
1548 元 
精华
帖子
775 
注册时间
2001-12-19 
最后登录
2002-6-27 
2
发表于 2002-2-28 02:23

Re:乙型肝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等待,为什么时时有人把HBV与HCV联系在一起?

Rank: 5Rank: 5

现金
2264 元 
精华
帖子
1138 
注册时间
2001-10-7 
最后登录
2008-6-27 
3
发表于 2002-2-28 02:54

Re:乙型肝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HCV和HBV很相似:传播途径、治疗难度、......

Rank: 4

现金
1548 元 
精华
帖子
775 
注册时间
2001-12-19 
最后登录
2002-6-27 
4
发表于 2002-2-28 02:58

Re:乙型肝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是不是只有死亡的长短有区别?

Rank: 4

现金
411 元 
精华
帖子
200 
注册时间
2001-12-11 
最后登录
2007-1-16 
5
发表于 2002-2-28 05:52

Re:乙型肝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为什么这几天老提到死,我可不认为我比健康人会死的早。毕竟携带者都没有什么感觉嘛。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543 元 
精华
帖子
2934 
注册时间
2001-10-26 
最后登录
2018-12-25 
6
发表于 2002-3-13 10:57

Re:乙型肝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我真希望明天就打干扰素,我是活动慢乙肝,疑早期硬化,肝功正常,如何办?
建议有实力的众筹基金会,十亿元级以上,真劝慰雷军、地产商、首富、百度,强生战略入股,全球重金悬赏求拜攻克乙肝的美国古巴专家英才及技术!!齐参与、正能量,或许好药就在转角间被发现,如果没有?就用真实去验证及考证中草药民间名医,延长寿命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

Rank: 2

现金
209 元 
精华
帖子
9 
注册时间
2005-6-7 
最后登录
2005-6-7 
7
发表于 2005-6-7 05:32
一切正常!我还是我!
****** Love me ****** ****** Love my liver ******

Rank: 4

现金
335 元 
精华
帖子
100 
注册时间
2005-6-23 
最后登录
2007-10-21 
8
发表于 2005-6-23 08:17

国内首家阿德福韦已经上市!

天津产,代丁

咨询022--23263818

Rank: 4

现金
335 元 
精华
帖子
100 
注册时间
2005-6-23 
最后登录
2007-10-21 
9
发表于 2005-6-23 08:22

国产首家阿德福韦已经上市了

天津生产,代丁

咨询:022--23263818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2 12:31 , Processed in 0.01658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