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公告]新乙肝疗法遭遇政策瓶颈推广难 专家吁政府扶持 ...
查看: 1455|回复: 7

[公告]新乙肝疗法遭遇政策瓶颈推广难 专家吁政府扶持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现金
4184 元 
精华
帖子
1827 
注册时间
2004-4-10 
最后登录
2011-7-24 

帅哥勋章 幸福风车

1
发表于 2006-12-12 03:15
新乙肝疗法遭遇政策瓶颈推广难 专家吁政府扶持
                                一种乙肝治疗新生物疗法——抗HBV(乙肝病毒)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历经8年在近100家医院临床验证有效率超过50%,其中临床观察病例8500余例,无严重不良反应。但该疗法却因为遭遇药监部门有关市场用药“组合包装”规定的政策瓶颈,无法上市推广。
                                日前,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田庚善、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朱立平等11位权威医学专家,呼吁有关部门重新审视并修正有关规定,同时,建议国家将该疗法作为有潜力的科研课题予以扶持。
                                卫生部认定安全有效的新生物疗法
                                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即指通过打破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的免疫耐受,激活、恢复人体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再配合抗病毒药物,达到抑制和清除乙肝病毒的治疗目的。
                                “它以现代免疫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富有前景的乙肝治疗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教授刘崇柏说,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患者3900万。现有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对慢性乙肝患者虽有一定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但存在停药复发率高及长期用药引发耐药性等问题。
                                该疗法发明人苏盛教授原为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炎的科研和临床,后在中关村高科园创立北京希波医学技术开发公司,专事乙肝免疫治疗的研究。从1998年起,在卫生部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组织指导下,选用我国自制上市的乙肝预防性疫苗和5种多细胞因子(佐剂)配套组合作为临床治疗用药,被肝病学界称为“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于2003年和2006年组织两次临床验证鉴定会,田庚善等组成的专家组肯定了该疗法。2003年12月,卫生部科教司发函确认:北京希波医学技术开发公司研发的“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是治疗慢性HBV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新生物疗法,同意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建“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协作网,扩大临床应用验证。
                                与现有抗病毒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刘崇柏教授参加了对该疗法的两次临床验证会。他表示,经8年临床验证,该疗法与目前现有抗病毒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疗效稳定。湖南长沙传染病医院等全国97家医院8年收集统计的病例显示,对现有抗病毒药治疗无效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明显疗效,60%的患者可打破免疫耐受;远期疗效好,停药后3至5年随访中,病毒载量逐年下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核心抗原阴转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安全性好,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三、治疗费用低,每人每年约5000元,广大患者易于接受;配合抗病毒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节约费用。对国家来说,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学意义。
                                四、所选组合用药均为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上市药品,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
                                五、施治面广,涵盖所有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以来,医疗界将乙肝病毒携带者排斥在临床治疗之外,认为可以不治疗,事实上40%的携带者如不有效治疗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朱立平研究员认为,这一疗法的出现不仅在慢性携带者以及慢性乙肝治疗领域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手段,而且通过与现有抗病毒药联合应用,可提高长期疗效以及明显治疗作用,降低医疗费用。
                                推广和后续研究亟待国家扶持
                                这一具独创性的组合用药于今年8月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批准。为保护专利和方便使用,组合用药被统一加以外包装组合。然而,这一外包装套盒形式(组合包装)在国家药监部门却难以获得批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强药品组合包装管理的通知》要求,“组合包装各制剂应是本生产企业生产”。这对于发明这一疗法的北京希波公司来说,包括一种预防性乙肝疫苗和5种细胞因子佐剂的组合药,根本无法满足上述条件。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前些年国内曾有不少药企通过“药物组合包装”变相“提高价格”,一度出现混乱局面。对此,药监部门出台上述规定,混乱现象虽然很快得到遏制,但对确有价值和需要的组合用药包装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门槛”。由于实际中药品研制生产的分散性,实质上基本断绝了“组合包装”这一用药形式在中国申报的可能性。
                                组合包装无法取得合法性,导致这一组合用药只能限于协作网内的医院,阻碍了这一“疗法”的推广使用,并存在组合用药随时被取缔的可能。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海林表示,中国是乙肝大国,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处于免疫耐受阶段,各种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这一疗法对我国的乙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药监部门重新审视有关“药物组合包装”的规定。
                                同时,专家认为这一疗法有希望发展成为“极有价值”的乙肝治疗性疫苗。苏盛表示,下一步课题组计划建立一套独特而精确的临床检测、临床评价指标体系,将现有的临床组合用药,以最佳的组合配比制备成疗效更好的复合生化药制剂(乙肝治疗性疫苗),但这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肝病学界的11位权威专家呼吁,给该疗法解除“组合包装”的“金箍咒”,使这一疗法惠及更多患者。同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一极富潜力和前景的课题予以扶持,并尽快对该疗法进行论证,进一步在医疗系统中推广,提升中国的乙肝治疗水平。(王淑军)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5567 元 
精华
帖子
3764 
注册时间
2004-6-9 
最后登录
2017-11-16 
2
发表于 2006-12-12 03:48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在吾国非好即坏,非左即右的传统思维统治下,真正的学者做事是很难的。

听过苏盛老师的课,感觉他是实在人,在踏踏实实做事。

要求原研?国家投入多少?那个局可不是吃素的,苏盛一个学者如何搞的定?money啊,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啊!

上班即在线但经常没空QQ515801715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9043 元 
精华
帖子
4485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8-8-18 
3
发表于 2006-12-12 07:34
很早之前,我分析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时候,我查过数据库,其中有希波的。

天坛苗,IL-2,GM-CSF,TT联合应用。

应该对打破免疫耐受有一定作用。

http://www.hbver.com/Article/yljz/xyyz/200208/1053.html

http://paper.people.com.cn/scb/html/2006-12/06/node_192.htm

http://paper.people.com.cn/scb/html/2006-12/06/content_12073857.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1 17:34:10编辑过]

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4
发表于 2006-12-13 02:45
假新闻,真广告。很多年前的死骗子。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0093 元 
精华
21 
帖子
6070 
注册时间
2003-4-20 
最后登录
2015-2-25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5
发表于 2006-12-13 06:01

扯什么鸟蛋,一些职业写手放的烟幕而已,动不动就拿刘崇柏田庚善唬人,其实人家本人都不知道这回事,以前田庚善还专门写了个声明,后来可能也是这类事情太多,声明也没工夫写了。

免役耐受不是随便可以打破的,打破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是随机的,不一定就他娘的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整一大堆疫苗还有什么因子进去,可能的确干扰了免役导致平衡解体,导致的后果可能是负面甚至灾难性的,当然也可以从骗子嘴里解释为“打破免役耐受”,这方面根本就他娘的没有确凿证据来证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和电线杆上的骗子只有大小之分无本质之异。

对于所谓的乙肝携带者,尤其是成年男性携带者来说,不论HBV DNA如何,“定期复查”是必要但可能不够的,经济能够持续保障的前提下,使用类核苷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是可以获得可见或潜在收益的,也是迄今为止最接近通途的一条艰路。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9043 元 
精华
帖子
4485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8-8-18 
6
发表于 2006-12-13 12:18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活动通知

 

(结束)第二届全国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二轮通知

生物技术是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生物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诊疗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目前,肿瘤、血液、肝病、神经、普外、骨科、妇科等十余个学科都已将生物技术用于临床诊疗;已有部分医院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治疗中心。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对开展医疗新技术有迫切的需求。为促进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交流和技术合作,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定于2004年11月26日至28日在浙江临海举办第二届全国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还将成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届时众多医药生物技术专家将会聚一堂,就生物治疗的研究、开发、应用现状、管理及发展前景进行研讨。本次会议授国家级一类继续教育学分五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内容:(一)专题演讲: 1、造血干细胞研究进展 军事医学科学院吴祖泽院士 2、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解放军总医院卢世璧院士 3、抗体药物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甄永苏院士 4、DNA测序后的医学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巴德年院士 5、肿瘤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天津肿瘤医院郝希山院士 6、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调查和分析报告 卫生部科教司于修成处长 7、新的免疫疗法在美国临床上的应用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 Tom Chin 8、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免疫疗法研究进展 北大医院 田庚善教授 9、生物人工肝的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专科医院王宇明院长 10、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北京希波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苏盛教授 11、肿瘤特异性识别杀伤基因的靶向治疗和产业化 广东药学院生物制药系 黄树林教授 12、自体细胞组织工程治疗技术 北京以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韩彬博士 13、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P53腺病毒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彭朝晖博士 14、新技术营销与医院的发展 北大 朱恒鑫MBA

(二)技术交流与合作:会议组织者将重点在肿瘤、肝病和医学美容三个方面组织技术交流和合作洽谈。

(三)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选举产生该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

二、会议日期:2004年11月26日—30日(26日全天报到,27——29会议,30日撤离。)

三、会议地点:浙江临海市远洲国际大酒店(地址:临海市崇和路238号)

四、费用:会务费680元(会员)780元(非会员)(含注册费、资料费、学分证书工本费,食宿由大会统一安排,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五、承办单位:浙江省台州医院

六、注意事项: 1、11月26日10:00—19:00,在杭州火车站广场设有接站,14点与20点有接站班车往临海市,请与会代表注意在上述时间段内购买到杭州的车机票;乘飞机的代表在机场乘坐民航大巴可到火车站;代表也可自乘大巴前往临海市(汽车站每30分钟有一趟班车发往临海,最晚18:30)。 2、如所在地有到浙江黄岩的航班,最好请购买到黄岩的机票。11月26日9:00—19:00在黄岩机场设有接站。 3、为了便于会议安排,请将回执于11月16日前用电子邮件、传真或邮寄至会议联系人。如需了解会议详细情况,请致电会务组。

联 系 人:文 勇 吴朝晖 常月芬 矫月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皂君庙乙七号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100081)联系电话:010—62115986 62126275 传真镇真:010—62115976 E-mail:[email protected]

承办单位联系人:蒋斌彪 联系地址:浙江省临海市西门街150号台州医院(317000)联系电话:0576-5311000 5112241转301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2004年10月12日

http://www.cmba.org.cn/content_detail.asp?conid=1&id=8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3 8:04:23编辑过]

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9043 元 
精华
帖子
4485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8-8-18 
7
发表于 2006-12-13 12:22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特别报道

 

2002全国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纪要

时间:2002年6月6日—9日

地点:重庆

参加人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吴祖泽院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生物制品处张秀兰副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刘海林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肖梓仁副理事长、江焕波副理事长、 重庆生物技术协会颜唯仁常务副秘书长、各地专家学者150余人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到会正式代表120余人,列席旁听30余人。与会专家就细胞与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行了相互交流。大会议程分为专题报告、学术交流、专家座谈三部分内容。

一、专题报告

军科院吴祖泽院士做了题为《造血干细胞研究回顾与展望》的专题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研究发展的历史及应用现状。目前造血干细胞的研究热点是:1.胚胎干细胞发育为造血干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发育为其它组织干细胞的调控;2.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造血干细胞移植、体外造血模型与产业化);3.造血干细胞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造血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可用于骨、软骨、腱、骨髓基质、肌肉的修复及再生;在细胞治疗中可促进骨髓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在基因治疗中可以作为携带目的基因的靶细胞。因此,应用范围广泛。报告最后建议,应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从学校教育入手,宣传本学科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引发思考;吸引相关学科专业人员的关心与参与;提供专项基金支持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科交叉项目。

中国医大附一院任常山教授做了《生物治疗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四军医大叶菁博士代导师隋延仿教授做了《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北京苏盛教授做了《抗HB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中山大学曾益新教授做了《E1 B缺陷病毒抗鼻咽癌作用实验研究》、兰州肝病临床生物治疗中心张建军教授做了《肿瘤特异性CTL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探讨》以及美国范清清博士做了《利用基因表达串联分析法研究癌变相关基因》等专题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生物治疗在我国各专科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认为对大多数中、晚期肿瘤,单一治疗往往难以完全奏效,因而强调多学科、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而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生物治疗应该与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有机结合,合理安排,方可发挥最佳效应。应当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正确评价生物治疗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生物反应调节涉及体内许多环节,各环节间的相互作用更是十分复杂。要想不断深入认识并掌握生物反应调节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借助于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药理学等各基础医学学科的知识。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发展,可以相信,临床肿瘤生物治疗水平将不断提高,其前景将更为诱人。

国家药监局张秀兰副处长做了题为《生物治疗审批标准程序及有关规定》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对于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申报、审批标准和程序,按照新修订的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细胞与基因治疗按一类新药的标准进行审批。目前,国家药监局生物制品处已受理了5项基因和体细胞治疗项目申报,并已经拿到了临床批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张处长号召与会代表应按照药监局规定,积极申报,以便于规范管理,合法开展临床研究。天津医科大学郝希山校长还做了题为《生物治疗中心建设与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天津肿瘤医院生物治疗中心的筹备、建设以及项目开展情况,为其他地区即将开展生物治疗的院校科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大会交流文章共14篇。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疫苗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CIK细胞治疗的机理及初步临床研究、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机理研究、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乙型肝炎的治疗性疫苗研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交流论文反映了生物治疗在各专科的研究现状。我国的生物治疗起步较晚,但在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肿瘤、血液、肝病、普外、神经、口腔、妇科等众多科室都先后开展了生物治疗的研究,尤其是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有的还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治疗中心。整个会议期间学术气氛浓厚,报告精彩,提问踊跃。与会代表认为这是一次有广泛代表性的一次会议,是一次难得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而且有机会能与主管部门领导座谈,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对今后继续开展临床研究有巨大帮助。代表们认为,类似会议应两年举办一次。

三、专家座谈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生物治疗规范管理座谈会”,军科院吴祖泽院士、药监局张秀兰副处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朝晖、著名肝病专家田庚善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曾益新院长以及各地生物治疗中心主任、专家共50余人参加。大家就如何规范管理生物治疗以及如何发挥协会及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秀兰副处长详细介绍了目前药监局对于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管理规定以及申报审批程序。与会代表认为,要使生物治疗技术在我国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要规范管理,严格制订准入制度及资格认定标准,并成立相关专家委员会,同协会一起起监督、协调作用。另一方面,应借鉴美国等地区成熟的管理经验,对一些经过审查的大型科研单位及科室,适当放宽对某些新技术、新方法上临床的审批要求,以便加速研究进度。协会下属应成立相关专业专家委员会,以促进地区间开展学术交流及合作,并协助进行从事生物治疗单位的资格审查,起到协助监督、规范管理的作用。鉴于与会代表普遍存在的对申报审批程序不了解、不熟悉的问题,协会已计划与药监局注册司生物制品处联系,组织相关培训,此项工作已纳入协会工作日程。

会议最后由肖梓仁副理事长作了会议总结,肖副理事长鼓励大家大力开展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共同促进生物技术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

该内容已被浏览589次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严禁镜像

http://www.cmba.org.cn/content_detail.asp?conid=0&id=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2 22:24:54编辑过]

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9043 元 
精华
帖子
4485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8-8-18 
8
发表于 2006-12-15 19:00

之前查胸腺肽的资料,无意中看到有苏盛的,调过来.---------MP4 FTTD

也谈谈胸腺肽与非典防治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郑昌学

  
    编者按 日前,信报健康专栏刊登了题为“胸腺肽抗非典只作安慰剂”一文,协会专家郑昌学教授有不同看长。为了澄清关于胸腺肽的一些概念,郑教授也写了一篇“也谈谈胸腺肽与非典防治”,现予全文发表,以供广大会员单位和各生化专家交流、切磋。
    非典肆虐,社会各界积极行动,防止病原体的扩散,控制疫情。同时强调每个人要加强保护意识,特别是要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已此各类免疫增强剂和调节剂一时成为市场的抢手货。特别是胸腺肽针剂和口服剂成为人们争相购买和使用的免疫调节剂。有些人不惜花高价打一针胸腺肽a1(商品名为日达仙)或胸腺五肽。但是也有人说“胸腺肽只不过是一种安慰剂”,“还不如吃好饭、睡好觉”。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胸腺肽”,成为公众心中的一个大问号。作为国内胸腺肽药物的发明人之一,我想有责任向公众说明一些情况,以澄清目前存在的一些模糊的概念,有利于与非典抗争。
    1、什么是胸腺肚?
    胸腺肽(或称胸腺因子或胸腺激素)是哺乳动物胸腺中存在的一类多肽化合物,它们是与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相关的分子。胸腺肽类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从小牛或猪胸腺中提取的天然多肽的混合物,含有40-50种多肽成分。国产胸腺肽是我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前所长、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免疫学家刘士廉教授与我本人共同经过九年的研究工作研制而成的。1984年胸腺肽冻干粉针被有关部门正式批准为“免疫凋节剂”,投入生产,并命名为胸腺肽(Thymopeptidine),以区别于国外的胸腺素(Thymosin)。1998年,胸腺肽片剂和胶囊也被卫生部批准生产。国外与我国胸腺肽类似的产品有德国的胸腺素(Thymus mulli Thymus mucosR),意大利的胸腺刺激素(Thymostimulin),俄国的胸腺素(Thymalinum),韩国的胸腺调节素(Thymomodulin)和美国的胸腺素组分5(TF5,此产品没有被 FDA批准生产);另一类胸腺肽类药物是胸腺中存在的单一组分的多肽。如美国 A.Goldstein1从 TF5中分离出的一个28肽,称为胸腺素。a1(Thymosina1),化学合成的a1已进入我国市场,即前面说过的日达仙,但美FD5没有批准生产。又如美国 G. Goldstein发现的一个胸腺五肽,称为Thymopentin(TPS).由于其人体内半衰期只有30秒,临床试验用量要50mg/次,美国FDA没有批准。国已生产上市。为了讨论方便,我用“胸腺肽”来代替这些因子。
    2、胸腺肽有何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参于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就像一个国家的国防军和公安部队,可以消灭来犯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外来病原体和清除肿瘤等突变了的自身细胞的作用,保护人体的健康。没有这样的一支部队,人类就会受到各种病原的侵入、破坏,以致死亡。
    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的大本营。来自骨髓的、幼稚的、没有功能的不成熟的T淋巴细胞(亦称前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分化为成熟的。有功能的T淋巴细胞,而后分布到全身。胸腺肽类因子是胸腺作用的主要物质,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的必需因子(或激素)。如果将胸腺比作培养有作战能力T淋巴细胞的大学校,胸腺肽则是这所学校的教员。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胸腺肽能纠正切除胸腺小鼠的一系列免疫缺损症,促其细胞免疫正常化。它们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和白介素2等细胞因子的能力,提高小鼠抗菌和抗感染的能力。因此胸腺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和增强剂。
    3、胸腺肽在临床上有哪些用途?
    经世界各国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研究证明,胸腺肽是一种治疗与免疫缺损相关疾病的有效药物,如肝炎、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带状疮疹,肿瘤放化疗引起的免疫缺损和继发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1996年5月,在德国召开了一次题为“作为免疫治疗新制剂的胸腺肽”的国际胸腺肽类因子临床应用讨论会,会议得到两条结论:(l)会议提供的数据和结果表明可以接受胸腺肽类药物作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等病的治疗剂的策略。(2)临床试验表明,胸腺提取物(即混合多肽,如我国的胸腺肽)比单组份有更好的效应。
二十多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利用胸腺肽(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乙型肝炎,特别是重症肝炎取得很好的疗效,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4、胸腺肽在疾病的预防中有何作用?
    人在出生时其胸腺约为10-15g,在青春期可达40g,人体成熟后,胸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与此相关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血液中胸腺激素的水平也逐渐降低。因此中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使用小剂量的胸腺肽,对维持和提高免疫功能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是有益的。德国将胸腺肽片剂作为抗衰老和免疫增强剂被广泛使用。我本人已66岁,长期服用胸腺肽片剂(每日5mg),维持良好的健康和充沛的精力,几乎不得病,连感冒也很少发生。我的一些亲属和朋友也有相同的感受和结果。另外,美国、德国等已有多种胸腺肽类保健品上市。
    5、胸腺肚能防治“非典”吗?
    非典是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一种经过试验证明防非典的药物和疫苗。因此也无证据证明胸腺肽有预防非典的作用。但是也不像有人说的胸腺肽只不过是一种安慰剂。根据前面所说,胸腺肽能促进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而T细胞是抗感染,特别是抗病毒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因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特别是胸腺已开始萎缩的中老年人,使用小剂量的胸腺肽,增强和调节自身的免疫功能,对疾病的预防和抵抗是有益的,说它是安慰剂也是没有根据的,未免太过分了。
另外,胸腺肽与丙种球蛋白不同,后者是免疫过继制剂。非典是一种新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从一般健康人血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不可能有抗非典病毒的特异性抗体(除非使用非典痊愈病人的血清或从这种血清制备的丙种球蛋白),而胸腺肽是增强T细胞的功能,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它是一种非特异的,是普遍适用的,二者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从过去二十多年的临床试用结果来看,胸腺肽是安全的,除极个别的人在使用注射胸腺肽时产生荨麻疹等过敏性反应外,没有发现其他的毒副反应。因此,过敏体质的人要慎用,特别是注射用胸腺肽。有胸腺肿瘤的人要禁用。使用胸腺肽作为增强免疫力的免疫制剂,建议最好用口服的片剂或胶囊,它的安全性更好,使用更方便。这里要说明目前全国有88家药厂生产胸腺肽,其质量差别很大。厂家应严格遵照SDA公布的国家标准进行生产。药检部门要严格监督胸腺肽的生产和质量,以保证用药安全,拒绝伪劣产品。
    6、胸腺肪在非典治疗中有用吗?
    因为非典是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没有用胸腺肽治疗非典的任何经验。但是从目前非典治疗的情况看,长期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来抑制炎症的同时,必须密切注意由激素带来的免疫抑制作用的危险。从联合国报告的非典病人的病死率的年龄分布可以看出,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我认为这与年龄增大,人体的应激能力减弱和免疫功能降低有密切关系。我国医务工作者崔振宇和苏盛教授等在肝炎,特别是重症肝炎和暴发性肝炎的治疗中,巧妙使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获得很好的结果,大大降低了病死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我认为在非典抗争中这是值得借鉴的。此意见只供医生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5 5:01:02编辑过]

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6 21:22 , Processed in 0.02033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