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诊断
一、诊断的新概念
在世界肝病学会年会(1994年,墨西哥、坎肯)上,专家小组提出的慢性肝炎(含肝硬化)诊断、分型、分期的建议中,把肝硬化作为慢性肝炎发展的最终阶段,对其诊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病因诊断 以病因为肝硬化诊断的依据,尤其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更应以相关性病毒性肝炎来命名,如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丁型肝炎肝硬化等。
2.形态学特征 以描述形态学特征命名的肝硬化,如小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混合性(大、小结节性)肝硬化的病理诊断,仍予保留,宜与病因诊断配合使用;病因不详时,则注明病因未明,例如大结节性肝硬化,乙型肝炎性或病因未明。
3.特殊类型 有些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豆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仍沿用原名。
4.应废弃的命名 如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Laennec肝硬化、营养性肝硬化。
二、临床诊断依据
肝硬化有典型临床表现时,诊断并不困难,隐匿性代偿性肝硬化,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有一定困难。临床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检、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进行特殊检查,包括肝活组织学检查,以资确诊。临床诊断依据如下:
1.肝脏质地与皮肤改变 肝脏质地改变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依据之一,扪诊时质地坚实或坚硬,边缘锐利不规则,表面不平有结节感。如肝脏难以触及时,肝面容对诊断亦具有重要意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肝硬化,偶可见于其他急、慢性肝病,对诊断具有相对参考意义。
2.侧支循环开放 脾脏肿大、侧支循环开放(腹壁静脉曲张及食管静脉曲张)及腹水是门脉高压症的三大征象,其中侧支循环开放对诊断门脉高压症具有特征性,腹水、脾大的原因很多,需排除其他疾病后,才具有诊断意义。
3.低白蛋白及高γ-球蛋白血症 是肝硬化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二者常同时存在,A/G比例倒置。
4.病因根据 如HBV、HCV、HDV感染史,长期酗酒史,药物中毒史,以及引起肝硬化的相关肝外疾病史(如心源性疾病)。
以上4项中,有任何3项条件者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三、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的诊断
(一)代偿性肝硬化
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sh A级。
1.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不全的表现。
2.肝脏储备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血清胆红素<2mg/dl(<35μmol/L),血清白蛋白正常或偏低但仍≥35g/L,凝血酶原活动度>60%。
3.可有门脉高压症: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
(二)失代偿性肝硬化
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
1.有明显失代偿症征。
2.肝脏储备功能异常:血清白蛋白<35g/L,A/G<1.0,血清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
3.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四、炎症活动性与静止性的诊断
1.活动性肝硬化 血清酶活性升高,特别是ALT、AST升高,升高的程度与炎症活动性呈正相关。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有些病例血清ALT、AST正常或轻度升高,但γ-谷氨酰转肽酶呈中度或明显升高,在排除其他原因(如胆道疾病、淤胆、肝癌等)后,亦提示慢性炎症活动性的持续存在。
2.静止性肝硬化 血清酶活性正常,特别是ALT、AST活性正常;一般无明显黄疸,γ-谷氨酰转肽酶亦正常(排除其他原因后)。
五、鉴别诊断
1.慢性肝炎 代偿性肝硬化宜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鉴别,代偿性肝硬化有一定程度的门脉高压症,慢性肝炎则否。影像学检查可协助鉴别诊断。
2.窦前性门脉高压 代偿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应与窦前性门脉高压症鉴别,肝内窦前性门脉高压症包括先天性肝纤维化,肝门脉硬化症,肝血吸虫病,再生性结节性增生,此类门脉高压症病人的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嵌塞肝静脉压不升高,藉此可与肝硬化窦后性门脉高压症鉴别,确定诊断需进行肝活组织学检查。肝外性门脉高压症如门脉血栓形成,超声影像学及CT等可测定血栓的部位、范围以及侧支循环的趋向,对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3.腹水 失代偿性肝硬化腹水应与Buddi-Chiari综合征、慢性肝小静脉闭塞病(chronicveno-occlusive disease;VOD)、缩窄性心包炎等循环障碍所致的腹水鉴别。Buddi-Chiari综合征、缩窄心包炎所致腹水,常误诊为肝硬化腹水,主要原因是在鉴别诊断时,未考虑这两种疾病,其实这两种疾病有其自身的特征表现,只要将二者纳入于鉴别诊断范围,诊断一般不难,VOD常见于骨髓移植、肝放射/化疗之后,确定诊断需肝活组织学检查鉴别。此外,肝硬化腹水的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1.1g/L,而循环障碍性腹水者<1.1g/L,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腹膜种植性转移癌所致的腹水性质多为渗出性、血性,其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亦<1.1g/L,腹水常规检查亦截然不同,这些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4.脾脏肿大 轻度肿大者,宜与慢性肝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溶血性贫血、霍奇金病及慢性感染性疾病鉴别;中度以上肿大者,宜与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慢性疟疾、戈谢(Gaucher)病、尼-皮(Niemann-Pick)病、血液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及骨髓纤维化鉴别。
5.肝肿大 首先应与原发性肝癌鉴别,此外还应与肝囊肿、肝血管瘤、结缔组织病、血液病以及循环障碍性肝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