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日志及申请版主 乙肝问题研究版 存档 1 HBV群体自杀率高于总人群自杀率
查看: 2233|回复: 17

HBV群体自杀率高于总人群自杀率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现金
4175 元 
精华
帖子
688 
注册时间
2006-1-22 
最后登录
2013-5-23 
1
发表于 2006-5-5 01:04

"每年中国25万人自杀,每天有684人自杀,按照11%的乙肝携带人口计算,每天有75名HBV自杀!不管有没有乙肝歧视没天也至少有70名HBV自杀
,这没什么可震惊也没什么可回避的,更不是拿来炒作的好材料。

肝胆相照论坛最近热炒一周内媒体报道的两位、三位战友自杀,未免还不够吸引眼球吧。"

我誓死捍卫唱片言论自由的权利。其他人用各种风格的言辞反对或者支持唱片的,我也誓死捍卫大家言论自由的权利。

我个人是反对唱片的观点,赞同铁血柔情。但我觉得铁血柔情的理由解释的不是很好,语言不够通俗,导致我看不明白。唱片的HBV自杀没有什
么大惊小怪的观点,来自于几个推理。第一,中国每年自杀25万人,这个姑且认为差不多(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数字是20万,不过差不多,这
里按唱片的数字计算);第二,中国HBV carrier的比例是11%,那么每年正常的HBV carrier自杀人数应该是25万*11% = 2.75万人,平均每天
应该有HBV carrier自杀27500 / 365 = 75人;第三,每周媒体报道2,3位HBV carrier自杀。唱片认为按照中国自杀总量和HBV carrier在人群
中的贡献程度,3人不足为奇,只是媒体的炒作行为。

这个推理中有一个地方有问题,那就是HBV Carrier对中国自杀总数的贡献率的假设。唱片认为应该使用11%的流行率数字。这也就是假设自杀
总数中也应该有11%的人是HBVer,也就是假设HBV携带不是自杀的原因。或者用一个公式说:

Si = a0 + a1 * hi + ui,其中Si = 1,若第i个人自杀;Si = 0,若第i个人不自杀;hi = 1,若第i个人是HBVer,hi = 0,若第i个人不是
HBVer。u是总体误差。这个自杀总体方程的回归方程为j(Si) = j(a0) + j(a1) * hi, 了解一元线性回归的人对这个方程一定非常熟悉。不熟
悉的人可以参考任何一本有关线性回归的入门书,都会有这种方程的介绍。唱片的假设是SIGMA(Si*hi)/SIGMA(Si) = SIGMA(hi)/n = 11%,其
中SIGMA表示对i的求和运算, i=1,2,...,n, n = 中国人口总数;j(.)表示是回归方程中的相应变量.

唱片的假设有两种表现形式:
1. HBVer自杀人数在总的自杀人数中所占比率 = HBVer在人群中所占比率.
2. HBVer的自杀率(HBVer自杀人数占HBVer总数的比例)= 总体人群的自杀率相同(总体自杀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这两个形式本质上是相同的。第一种形式的数学表达是SIGMA(Si*hi)/SIGMA(Si) = SIGMA(hi)/n. 第二种形式的数学表达是SIGMA
(Si*hi)/SIGMA(hi) = SIGMA(Si)/n。容易看出第二种形式是第一种形式的一个等价变换(第一个式子两边同时乘以SIGMA(Si)/SIGMA(hi)即可
)。

将回归方程代入得到HBVer自杀人数在总的自杀人数中所占比率 = SIGMA(j(Si)*hi)/SIGMA(j(Si)) = {[j(a0)+j(a1)]*average(hi)}/[j(a0)
+j(a1)*average(hi)],令其等于HBVer在人群中所占比率。

/*下述命题等价:
(1) 唱片的假设成立,HBVer自杀人数在总的自杀人数中所占比率 = HBVer在人群中所占比率。即SIGMA(Si*hi)/SIGMA(Si) = SIGMA(hi)/n =  
11%.
(2) j(a1) = 0,或者,average(hi) = 1.
*/


根据唱片的假设,HBVer的自杀率 = 总体人群的自杀率相同,都是25万/13亿 = 1.92*10^-8,即大约两千万人中有一个人自杀,这样将会得到
HBVer每年正常的自杀人数应该是2.75万人 ( = 25万人 * 0.11), 而每天HBVer正常的自杀人应该是75人 ( = 2.75*10^4人/365),那么每周正
常来说,应该有525 (= 75*7)个HBVer自杀。这样媒体每周报告500多人中的两个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唱片认为这是媒体的炒作,并且担心
关于HBVer自杀的报道将会在HBVer中产生示范效应,导致更多的HBVer自杀,从而危害HBVer的正常生活。因此唱片认为,媒体应该停止报道
HBVer自杀的消息。

首先我想说的是现在根本不存在HBVer的正常生活,如果在企业之外,HBVer就基本丧失了进入几乎任何一家企业的可能性,也就丧失了劳动的
可能性,也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收入;如果有幸已经在企业之内,那么HBVer对例行的体检提心吊胆,被发现携带HBV会被开除,而落入没有
收入的一群。可能还有个别企业不在意HBV携带情况,那么这种人非常幸运,不用担心被开除,但是同时也要保守自己HBVer的秘密,否则被同
事或朋友知道,同样面临失去工作或者失去朋友的危险。我理解那些自杀的HBVer,甚至自杀是每一个HBVer会认真掂量的选择之一。作为一个
HBVer没有了活下去的能力,那么为何不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这很合理。

再说唱片的观点。如果要推出唱片的结论,就必须承认他的假设,认为总体人群的自杀率和HBVer的自杀率是相同的。而根据上面的等价命题,
承认唱片的假设,就等于承认所有人都是HBVer(即average(hi) = 1)或者认为HBV携带与否不影响一个人自杀的概率j(a1) = 0,这等价于一个
HBVer不会因为自己是HBVer而自杀,而是别的什么原因,就像总体人群中HBV non-carrier的其他原因一样,这等于说HBVer不会因为HBV携带而
遭到歧视。这是荒谬的。因此唱片的结论是错的。

我们现在的HBV维权实际就是因为HBV携带已经影响了我们的就业,生活和生命的方方面面。而媒体的报道就是告诉我们j(a1)不等于0,告诉我
们有些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是HBVer,而选择了自杀,这反映了HBVer受到歧视的现实。论坛上多少因为HBV携带而受到歧视的案例,这表明j(a1)
不等于0。问任何一个公司的HR会不会录用HBVer,曾经有一个调查。10个公司,有7家明确表示不会录用HBVer,有2个表示会考虑,有1个明确
表示HBV携带不会对录用造成不利影响。试问,现在中国哪一种歧视有这么厉害,年龄,性别,地域?都没有。考虑到占中国总体人数的比例,
HBV歧视是中国目前最残酷的歧视。没有哪一种歧视涉及如此大的人群,还有如此强烈的歧视。在我的另一篇反对乙肝歧视网的文章《就业中的
乙肝歧视对社会系统的危害及其消除》,分析了HBV歧视对中国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我的结论是根据不同假设,对社会的损失在500亿到
5000亿人民币之间。我们也希望唱片是对的,因为唱片的结论与HBVer不受歧视等价。可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下面我们看一看HBVer真正的自杀率是多少。根据一元回归分析的OLS方法(即最小二乘法,这个公式可以在任何一个介绍统计学的书中看到)
,j(a1) = [SIGMA(hi*Si)-(1/n)*SIGMA(hi)*SIGMA(Si)]/SIGMA(hi) = SIGMA(hi*Si)/SIGMA(hi) - (1/n)*SIGMA(Si) = Rs - average(Si),
那么Rs = average(Si) + j(a1). 其中Rs是HBVer的自杀率;average(Si)是Si的样本均值,其含义是总人群的自杀率;j(a1)同上。这就是说,
HBVer的自杀率 = 总人群的自杀率 + HBV携带的歧视程度。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我们刚才命题的正确性,如果HBV携带不受歧视,即j(a1)  
= 0, 那么HBVer的自杀率 = 总人群的自杀率. 如果j(a1) > 0, 那么HBVer的自杀率 > 总人群的自杀率,并且增加的程度恰好是j(a1)。也就是
说,如果我们要估计HBVer的自杀率比总人群的自杀率高多少,那么只要知道j(a1)就好了。

事实上,上面的算法是利用了HBV歧视程度与HBVer自杀率的线性关系。用HBV歧视程度推算HBVer的自杀率。而计算HBVer真正的自杀率最简单的
办法是直接计算它。HBVer自杀率 = SIGMA(hi*Si)/SIGMA(hi). 一般认为我国有10%的HBVer,这样SIGMA(hi) = 10% * n. 我们只需要知道SIGMA(hi*Si),也就是必须知道在每一个自杀的人是否是HBVer。这个工作应该由政府进行展开。建议政府处理自杀事件的部门,可能是公安局,对每一个自杀者的血液进行HBV鉴定,这样可以得到SIGMA(hi*Si).

这个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知道了这个信息就知道了:
1. HBVer的自杀率Rs;
2. HBV歧视的程度j(a1).

假设每一次HBV检测的成本是50元,那么每年25万人,都进行检查的成本就是25*50 = 1250万元。这个成本是非常低的。卫生部可以考虑做这个工作。这个信息对于政府《就业促进法》的制定是非常有用的信息。政府是否立法取消HBV检测,规定到什么程度,如何操作,HBV歧视的社会成本收益如何?都可以从这个HBVer自杀率Rs的信息中得到答案。

或者对所有自杀的人进行抽样,看是否是HBV携带者,也能得到很好的估计。有一个医学领域或者说社会学领域,是研究人们自杀的原因。遗憾的是,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少有的几篇研究文章,还是把身体健康问题归为一类,而没有把HBV单独拿出来。这样的情况与尸检的程序有关,即公安局的尸检部门不会进行HBV检测。这导致目前没有相关数据,而这又是政府的内部信息。我们很难接近自杀者尸体,对尸体进行HBV检测也是不允许的。因此,我们只需相信HBV群体自杀率高于总人群自杀率,这个99%正确的信念就足够了。

这个信念,等价于HBV群体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岌岌可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0 2:10:38编辑过]

流浪的春天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6-5-5 04: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流浪的春天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6-5-5 04: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4

现金
1119 元 
精华
帖子
308 
注册时间
2005-7-17 
最后登录
2011-2-17 
4
发表于 2006-5-5 04:21
我数学不好,一大堆看不懂啊。不过我觉的自杀率和我们HBVER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吧?这个好像不能用数学方法平均数的
我奶奶现在还在农村。自打我考上大学以后,每次回去奶奶总对我说:“家里那几块地,还有这个院子,这些鸡啊猪啊的,都是给你留着的”。当时我笑奶奶老糊涂。可是看到今年的就业形势和满大街的研究生,博士生,我才终于体会到了奶奶的高瞻远瞩和良苦用心……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5143 元 
精华
帖子
4173 
注册时间
2004-4-17 
最后登录
2007-7-22 
5
发表于 2006-5-5 04:44

看了都烦啊~~~我不去想!

维权除了理性以外,我们更要有激进的斗争心理。我们需要打人权牌,必须以强烈有效的方法去打,能给敌人一针见血。 我的QQ:82520116,真诚交友!

Rank: 5Rank: 5

现金
4175 元 
精华
帖子
688 
注册时间
2006-1-22 
最后登录
2013-5-23 
6
发表于 2006-5-6 06:42
其实数学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让我自己相信,也让大家相信,这个推理是正确的,这就足够了。我认为HBV携带这个因素对一个人自杀的选择是非常有影响的,也就是说,一个HBVer比健康人自杀的可能性大得多。这样政府就应该立法减少HBV的歧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0 4:20:36编辑过]


Rank: 4

现金
997 元 
精华
帖子
299 
注册时间
2003-1-6 
最后登录
2006-5-22 
7
发表于 2006-5-8 20:32
谢谢你的反驳,至少你是这个论坛上少有的用自己的脑袋想问题的人。

你怎么知道我对回归拟合和C语言恰好都明白一点?

不过你应该也知道一点英语里的虚拟语气吧。

另外,建议你完善一下你的数学分析,能否去掉每个人自杀都是独立事件这个假设,计算一下如果一个有50%概率自杀的人看了论坛及通过媒体通过大肆宣扬的HBV自杀事件后的概率变化和自杀人数的变化?


Rank: 6Rank: 6

现金
4078 元 
精华
帖子
1019 
注册时间
2005-5-18 
最后登录
2017-11-16 
8
发表于 2006-7-30 09:44

假设每一次HBV检测的成本是50元,那么每年25万人,都进行检查的成本就是25*50 = 1250万元。

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事实上最直观的印象是假如一家学校有一千个学生,每年抽血体检一次,每人次收费50元。医院每年就能增加收入5万元。每个镇单位体检,招工体检,驾驶证体检,所有体检加起来估计不少于100万。假设一个镇级医院一百个医生,每个医生平均能分得10000元。

歧视不除,何以为家? 今天不付出代价消除乙肝歧视,我们将会付出下半生痛苦的代价。 勇者无惧。 QQ:251315408 战群:15500110

Rank: 5Rank: 5

现金
4175 元 
精华
帖子
688 
注册时间
2006-1-22 
最后登录
2013-5-23 
9
发表于 2006-7-30 17:03
或者不要对所有的25万人都进行血液检查,可以对其中的部分,进行随机抽样,这样可以获得总体的无偏估计。成本可以低的多。

Rank: 5Rank: 5

现金
4175 元 
精华
帖子
688 
注册时间
2006-1-22 
最后登录
2013-5-23 
10
发表于 2006-7-30 17:23

我指的成本是政府部门对自杀者进行HBV调查的成本,而不是从整个经济体系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毕竟政府机构直接关心的是自己的预算问题。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5 11:32 , Processed in 0.01698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