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原创]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1
查看: 992|回复: 0

[原创]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1 [复制链接]

Rank: 2

现金
373 元 
精华
帖子
17 
注册时间
2005-10-31 
最后登录
2006-6-22 
1
发表于 2005-11-4 02:51

乙型肝炎病毒的包膜蛋白称为HBsAg,是决定病毒吸附至易感细胞受体的成分,编码包膜蛋白的基因可分为SPre-S1Pre-S2(传统上HBsAg常指由S基因编码的蛋白),包膜蛋白由三种蛋白组成:

1、小蛋白(S蛋白),由S基因编码;

2、中蛋白(M蛋白),由SPre-S2基因区编码;

3、大蛋白(L蛋白),由SPre-S1Pre-S2基因区编码。

HBV感染者血清中有3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管状颗粒(直径22nm、长度100-1000nm)、Dane颗粒,不存在单独的前S1蛋白或前S2蛋白。

小蛋白(S)、中蛋白(M)以及大蛋白(L)这3种蛋白在不同颗粒表面存在的情况不同,乙肝感染者中,在感染者的病人血流中最大多数为22nm的小球颗粒,仅由小蛋白或同时有约5%的中蛋白组成;病毒复制期病人同时有少数长短不一、直径22nm的管型颗粒,由小蛋白、2%-5%中蛋白和5%-10%大蛋白组成。在病毒非复制期,大蛋白在血清中很低或无,大量滞留在肝细胞中。因此可以根据检测血液中大蛋白的有无,来判断病毒携带者肝内的HBV病毒是否在进行复制。

HBsAg

Dane颗粒

管形颗粒

球形颗粒

血液中的分布

大蛋白(L

存在

存在

不含

仅病毒复制期存在

中蛋白(M

存在

存在

1%含量

存在,非复制期少

小蛋白(S

存在

存在

存在

存在

大蛋白的产生同步于HBV DNA和小蛋白(S蛋白),涵盖了HBeAg,与肝内病毒复制一致,而稍晚于血液内DNA消退,在病毒颗粒的组装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鸭乙肝模型研究表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大蛋白的拓扑结构前S具有反式激活作用,研究还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独特的拓扑结构决定其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因此少数血液中HBV DNA阴性的慢性肝炎患者,如果大蛋白持续阳性仍然需要特别注意预后,延长治疗疗程。

血流中不存在单独的S1抗原,只有曝露在病毒外壳表面呈三级拓扑结构的前S区,而这种结构是依赖于前S1和前S2共同折叠而成,也就是用化学合成的多肽只有线性表位,是无法模拟这样的天然结构,研制不出高敏感性的单克隆抗体。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前S1和前S2与HBV DNA符合率低的原因,因为这两种试剂所包被的单抗是针对线性标位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7 09:18 , Processed in 0.01405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