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方米里“一人打天下”
深圳特区第一位劳动监察信访员李景悟至今仍活跃在劳动监察工作第一线
“你好,欢迎使用深圳市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热线。”现在,深圳市民不管在一天中的哪个时刻,都可以随时拿起电话,拨打“12333”,咨询相关的劳动政策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深圳企业构成和劳动力结构的特点,我市劳动信访量占到了全市信访总量的60%以上。为了“倾听群众呼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市劳动信访办现在每天都要安排30多位工作人员、15条专线接受市民的咨询和投诉。
而在1992年,作为全国首个劳动行政执法机构—深圳市劳动监察大队第一次在全国率先尝试设立信访室时,全市的劳动信访都集中在一个不到5平方米的小房间。在这个狭窄的小屋里,没有电脑,没有空调,只有李景悟一个劳动信访员,靠着一台电话,一本记录簿,一支笔完成全市的劳动信访工作。让电话“打通”维权路—就是这间小小的劳动信访室为深圳乃至全国解决日益复杂的劳资矛盾提供有益借鉴。
相关链接
深圳劳动信访的昨天与今天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访办公室成立于2001年11月,其前身为深圳市劳动监察大队下设的信访室,主要负责处理劳动保障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来信、来访和来电;负责信访统计分析工作;检查、指导和协调各区劳动保障信访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实行分级与分类管理,龙岗、宝安二区实行属地管理,全市三级立体劳动信访网络现已逐步形成。2004年4月,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专用号码“12333”正式启用。
工作繁琐
接访记录协调“一肩挑”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深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创造了一个“打工经济”的洪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圳特有的外来工占主体的劳动力结构,使劳资纠纷的数量急速上升,特别是广大劳务工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为维护深圳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秩序,深圳劳动部门早在1989年,就借鉴国际惯例,率全国之先成立了劳动监察大队,并建立起一套市、区、镇(街道)三级监察队伍网络,保护广大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在加强劳动监察的同时,1992年,深圳市劳动监察大队在全国率先尝试设立信访室,让“打工者第一次有了个说理的地方”。为了寻找深圳的第一位劳动信访员,记者专程到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调查,没想到深圳的第一位劳动信访员如今仍然工作在劳动监察的第一线。
“我还在干老本行。”李景悟笑着对记者说。这位走进劳动信访室的第一人,也是我市劳动监察大队当年惟一的信访工作人员,接访、记录、协调一人“一肩挑”,工作十分繁琐。谈起当年在劳动信访室“一人打天下”的经历,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李景悟感触很多。
据李景悟回忆,当年的劳动信访室只是一个不到5平方米的小房间。在这狭窄的小屋里,没有电脑,没有空调,只能放下一张桌子,一张板凳,一张沙发。“沙发是专门给来访的群众坐的,我们坐板凳。因为领导考虑到,来访群众一般都有很大的疾苦,让他们坐舒服一点,心里也好受一点。”李景悟说。虽然条件艰苦,但这个不到5平方米的小房间,用李景悟的话来说却是一个“神奇的房间”,“面积不大,作用不小”。
成立首年
记录簿就用掉半人高
劳动信访室成立之初,许多人都不明白是干什么的。李景悟就写了一篇题为《要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去》的文章,在当时的《劳动时报》上发表了,社会反响强烈。信访室的门口一时间排起了长龙,来访者一个接一个。“那时候真是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中午十一点半下班,来访的人坐在办公室不走,经常一拖就拖到一点钟都吃不到饭。”李景悟回忆道。
李景悟告诉记者,当年的劳动信访工作就是一部电话、一本记录簿、一支笔,先将群众的来访来电详细记录下来,再打电话给用人单位,让他们派人来协调处理。“第一年,光是记录簿就用掉了半人高的,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至少有2000宗。”李景悟说。
特区成立之初,劳资矛盾还是“新生事物”,深圳乃至全国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还不很健全,调解工作全靠一张嘴。“就是磨嘴皮子!但好在当时的企业还是很配合的,打个电话就来人,一般的劳资纠纷双方协调都能处理,不像现在这样复杂!”李景悟笑道。
来访众多
回想当年至今感慨多
回想当年,李景悟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接访是一位“头烂脚烂“的打工仔。“当时,他一进办公室,整个屋子都是一股恶臭,房间本来就小,熏得我睁不开眼睛。”据李景悟回忆,那位打工仔是在建筑工地上班时出了意外,而老板又不给医药费。无钱医治、伤口已经开始腐烂的他走投无路,只好到劳动信访室投诉。忍着恶臭,李景悟耐心地接待了这位打工仔,并联系到包工头,替这位打工仔要回了医药费。
信访室里常有像这样形形色色的打工者来求救,特别是乙肝患者。很多打工仔在体检中被检查出了乙肝,被单位辞退,到劳动信访室投诉。“那时,信访室只有一部电话,做调解工作时,明知可能被传染,还是常常需要和来访者共用一部电话。”李景悟说。
虽然大部分投诉都可以在信访室里解决,但遇到一些“硬骨头”李景悟还是不得不上门去调解处理,碰到不讲理的人是家常便饭。虽然,很多事情经过协调后来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但想起当年的情景,李景悟至今还是感慨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