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两广版 存档 1 [转帖]身边的故事——佛山
查看: 357|回复: 5

[转帖]身边的故事——佛山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635 元 
精华
帖子
169 
注册时间
2005-6-5 
最后登录
2005-6-18 
1
发表于 2005-6-6 22:55
   [转帖]【南方日报采风】我们的城市为什么叫佛山
  2004-11-05 10:59:13 来源:南方日报 姚艺曲 莫伟浓 蒲荔子
  
        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年轻的佛山人,可能有很多不知道佛山为什么叫佛山。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塔坡庙和古井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诏毁寺观,塔坡寺未能幸免。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乡人商议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房聚居,已经没有大块空地修建佛寺。于是,寺庙被迁往万寿坊(现佛山地委党校校址的一部分)重建,名为“塔坡禅寺”。而该旧址则建为“塔坡庙”,供奉东岳大帝神像。
    清光绪年间,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得御赐佛经一批,勤安于是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寺内增建了藏经楼,用以贮藏御赐佛经。因此,“塔坡禅寺”又称为“经堂古寺”。
    年代日久,塔坡庙渐渐破败,人们也渐渐忘记了这片佛山初地。为了保存先民记忆,乡人重修塔坡庙,并在庙前嵌上两块石块,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
    而庙前的水井,泉水清洌,永不枯竭。乡人在水井边上,安下一块石碑,刻上“佛山、贞观二年”等字样,以此纪念佛山的诞生。
    这些石刻的历史文物,解放后被佛山市博物馆移去祖庙,妥善保存下来。
除了祝福,仍然是祝福

Rank: 4

现金
635 元 
精华
帖子
169 
注册时间
2005-6-5 
最后登录
2005-6-18 
2
发表于 2005-6-6 22:56
  塔坡牧唱       “塔坡岗上,塔坡牧唱”。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     相传,明洪武二十四年,塔坡寺被毁,僧众逃散。后来,山冈荒芜,草木丛生,成为附近乡村牧童放牛的场所。每当有余闲的时候,牧童们就吹起了笛子,唱起当地的民谣山歌。牧笛悠扬,歌声清越,远近相闻,吸引了不少过路的人们。久而久之,附近村民都知道了这件事,并给它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就是“塔坡牧唱”。后来,“塔坡牧唱”被列为佛山古八景之一。       庙·井·人        我们来到禅城区普君街道办京果街1号。塔坡庙和井就在这里,像一枚古代钱币,铜锈渐深,却愈显珍贵。     墙上一块石牌写着: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井边一块半米高的石碑,刻着“民国三十七年”等字样。这是最近一次修缮的记录。     塔坡庙和塔坡井的小,在不曾亲见之前,我们想象不到。井口直径仅40厘米左右,井腹呈瓮形。这样的设置,据说可以防止外界污物雨水流入井中。而塔坡庙大门深锁,朱漆剥落,香断火灭,只有两扇门上的门神,双眼历经风霜依然炯炯。     以庙和井为中心,是两条青石铺路的长街。长街两旁,屋舍相对,青砖墙、陶制瓦,几处檐墙上累积着苔藓的暗绿。我们不知道,是否一切已经改变,历史只保存于典籍。昔日的生活可能已被时间带走。     黄昏时,我们走进那条窄巷。头顶的天光,被两边屋檐遮住,喧嚣突然消失。眼前是紧闭着的朱红大门,我们站在原地不知该敲哪一扇门,好向他打听。          最年长的邻居已80多岁              想了个办法。在庙和井旁边有一家小卖铺,铺主是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人。我们买了两根冰棍,装作是顺便的样子,问她。她不但回答了,还一直在笑。     “您在这住了多少年了?”     “60多年了。”     她知无不言。可能上了年纪记性不好,有时一件年代久远一点的事情,她要偏头想上很久。     她告诉我们,远亲不如近邻。小卖铺门前紧挨庙和井的塔坡公园,四五年前,还住着30几户人家,后来统一拆迁,栽种树木花草。留在这里的30来户人家,入夜后在公园散步、聊家常,还会说起多年前的老邻居。他们曾在这里住过,就有人记得他们。     这里依然保存着串门的老习惯,邻居之间,互知家世,互问寒暖。老人跟我们说起邻里的种种旧闻趣事。紧挨着塔坡井的那栋小楼,住着她最老的邻居,一位80多岁的阿婆。     “这位阿婆小时候也住在井水边,和她丈夫喝同一口井的水长大,后来就嫁给了他。”老人又笑了。原来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并白头偕老,并不是小说里、电影中才有的事。              井水和人一样清澈              为老人的热情和慈祥所鼓舞,我们去敲那家阿婆的门。     透过门栏,我们看到阿婆坐在老式木椅上看电视。开门的应该是她的儿子。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一个劲地比划,指着自己的嘴巴、不停地摆手。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他开门出来了,走到离我们差不多10米的地方,大声地说,我不方便说话。他指着自己的嘴巴。我们有点明白了,猜测他大概是刚好患病。他又指着先前我们去过的那家小卖铺,一边笑一边点头,意思是:她知道!呵呵。我们说:“谢谢。”谢谢他的指引,也谢谢他让我们又一次遇见了真正的善良人。     我们向他借了水桶,打了一桶井水,装了一瓶在矿泉水瓶子里,看不到一丝杂质,喝一口,确实很甜。          老军人天天用井水冲凉              恰好这时有一位大伯过来打水。我们追上他,他站在门槛上和我们说话,竟然有点害羞。他说,他姓邱,家中虽然有自来水,但他更愿意喝塔坡井水,用井水洗菜、做饭、冲凉,“从小就喝这水,老习惯了,改不掉”。     他说,没有装自来水的时候,这附近几十户人家喝的用的水都靠这口井。由于人多水少,往往要排队等到下午才能打上一担水,但却从来没有谁因为这而起过口角。     现在,这里几户上年纪的人,还是天天喝井水。斜对面的那家,是个60多岁的退伍军人,他每天晚上会到井里打水,天黑的时候,在公园冲凉,长年不断。“不知今天怎么没来”。而平时,谁家里有个装修,也可以从井里抽水使用。邻里之间和睦礼让的习惯,和井水一样千年不断。     正在说话的时候,他的邻居回家了,打开大门,大家笑着打了个招呼。     天已经黑了。巷道里亮起路灯。是黄色的灯光,隔很远才有一盏。走过塔坡公园,走过几十米的距离,世界突然亮堂堂:商铺前人们在忙碌,电视屏幕变换莫测,车辆川流不息。 这似乎是另一个佛山,更年轻、更生动。塔坡庙、塔坡井,连同周围善良真诚的人们,他们在闹市中心的安然生活,如同“塔坡牧唱”一般,日渐远去,但不会消失。
除了祝福,仍然是祝福

Rank: 4

现金
635 元 
精华
帖子
169 
注册时间
2005-6-5 
最后登录
2005-6-18 
3
发表于 2005-6-6 23:00

因为这篇文章,我特地去寻找塔坡井,原来在小区的里面,倒也不难找。

只是,实际中的塔坡井,说特别也没有特别的地方,感觉很朴素的地方。

它旁边就是一个庙宇,那天,我竟然忘记去看这个庙宇了。

发几张我在那里拍的照片,与有兴趣的战友分享。

除了祝福,仍然是祝福

Rank: 4

现金
635 元 
精华
帖子
169 
注册时间
2005-6-5 
最后登录
2005-6-18 
4
发表于 2005-6-6 23:01
除了祝福,仍然是祝福

Rank: 4

现金
635 元 
精华
帖子
169 
注册时间
2005-6-5 
最后登录
2005-6-18 
5
发表于 2005-6-6 23:02
除了祝福,仍然是祝福

Rank: 2

现金
252 元 
精华
帖子
8 
注册时间
2005-5-27 
最后登录
2005-6-10 
6
发表于 2005-6-7 05:09

有机会我一定去那里看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3 20:23 , Processed in 0.01477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