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三十以后 存档 1 读书与人生及读书人的人生
查看: 416|回复: 4

读书与人生及读书人的人生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现金
2178 元 
精华
帖子
500 
注册时间
2004-7-6 
最后登录
2008-2-23 
1
发表于 2005-3-17 08:28

读书与人生及读书人的人生——读论文集《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有感 文章提交者:西楚猿 加贴在 原创基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学人们感于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中的困惑与失落,在文坛上发起了一场关于知识分子的作用与使命的大讨论。讨论兼及学术尊严、人格异化和人文精神等问题,虽说大家观点各异,终未分胜负。但大讨论却打破了自八十年代末起文化思想界死水一团的局面,活跃了学术气氛,使中国的学人们在心理与思想上更趋成熟,比较地清楚了自己的社会历史定位。 由学人们的浮躁,我想到了世纪之交众多的俗人,如工人、农民和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公职文职人员。他们在所谓社会转型期里又何尝不困惑不浮躁呢?可以说,浮躁是现今中国人的通病。何谓浮躁?我想大约是在外界强刺激和强对比之下人心的焦虑与失衡。工人下岗、农民失地带给他们的生存危机且不说,就是衣食不愁、生活相对稳定的所谓皇粮阶层们,眼见私营化进程日趋加快,商界大贾和影视歌明星们大捞钞票,都市之中的灯红酒绿与名车美女,又怎能不心怀惶恐、心生羡妒呢?情急之下,先是人人经商的下海大潮,然而一番打拼之后,少有人学会游泳;大多数胆小者和在商海中铩羽而归的人,思量再三,终于动起了利用职权捞钱的心思。于是腐败之风日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造假贩假、坑蒙拐骗、买官卖官、卖淫嫖娼,种种丑恶现象不一而足。究其根源,都是浮躁惹的祸,又岂是“浮躁”二字可以了得? 圣雄甘地曾列举出七种可使人毁灭的东西: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不道德的生意,没有人性的科学和没有牺牲的信仰。对比时下中国人的言行,我们不能不为哲人的睿智和道德认知所折服,亦不能不为国人的种种浅陋与浮躁的言行而汗颜。 时下,年轻的一代崇尚个性张扬与自我表现,我以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剂医治浮躁的良药。但前提应该是以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为目的。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应该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迫于环境和机遇,人有时也不能选择职业,但完全可以在职业之余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做到了前者,就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到了后者,你也算在为社会尽职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两者居其一,你都算拥有了一个完美而幸福的人生,而不必非去当明星做老板。说句玩笑话,整日里忙于人际应酬,赴盛宴、坐名车、拥美女,想来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据说会透支人的生命。 在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生的定位是离不开学习的。首先,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和知识化,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个人潜在的兴趣和才能也驱使我们必须学习,才能满足我们非生理的如艺术、审美、良知和德性等诸多需求。可见,读书并非是专家学者们的专利。读书于我们普通人,也不唯有利于增强职业能力和培养个人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辩能力和道德认知,使我们自觉抵制低级趣味的影响与侵蚀,在种种社会势力的不公正与非人道行为面前,不畏强暴,拥有话语的勇气和能力,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公民权益。 我说读书,自然是指读好书。除专业书籍外,我们普通人都应该读点儿哲学的、历史的、文学的和艺术的书籍。至于好书,很难仔细界定,但有一个原则,即不可以意识形态为判别标准。一般而论,原创的、有独到见解和语言特色的书,我认为是值得去读的。而时下充斥市场的诸如猎艳猎奇的、相互抄袭的、今天教你如何成功、明天教你怎样致富的书,我以为大都是文化贩子们整出的垃圾,是不屑一顾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求共鸣。简言之,只要选择得当,读书之于人生,开卷有益,应该是无庸置疑的事情。 到这里让我们谈谈另一个话题,即读书人的人生。这本题为《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的论文集,由中国多个著名文人学者的文章汇编而成。“五四”时代旗手级人物如鲁迅、胡适和李大钊且不谈,当代的有知名学府的教授陈平原和许纪霖,台湾学者金耀基,知名作家王小波和刘心武,还有在所谓新时期一路顺风成长起来且学贯中西谓之“新文人”的如祝勇、李书磊和陈思和,更有思想界大名如雷贯耳的可畏后生摩罗和余杰。由这些思想文化界重量级人物来讨论知识分子问题,其学术的权威性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学人们观点不一当属正常,梳理下来,大致有三派。而说到论理,也恰如汉末纷争,可谓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阅读之中,我先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读书人并非就是知识分子。那怕你是硕士、博士乃至专家学者,知识分子的桂冠是决不敢贸然顶戴的。何谓也?因知识分子一词是舶来品,依照西方学人的阐释——如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认为,知识分子必须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他们的公共活动“既不遵循预定的方案,也不能被强迫顺从某种口号、正统的党的路线或一成不变的教条”。在对待社会公正问题上,知识分子应该超越民族、国家和信仰而坚持共同的“真理标准”,应当“质疑爱国的民族主义、集团思想,以及任何阶级、种族和性别特权的意识”,而“不怕被烧死在火刑堆上,不怕被孤立或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是“有倔强性格的彻底的个人,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处在几乎随时与现存秩序相对立的状态”(见张隆溪:《赛义德笔下的知识分子》)。继而,赛义德又温和地给知识分子以如下定义:“知识分子是有能力向公众以及为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迅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人”。赛义德反对知识分子退缩到狭窄的专业领域里“为学术而学术”,认为当今对知识分子的极大威胁之一就是知识本身的专业化。因为专业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诱使他们远离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的责任。鉴于赛义德的知识分子论,无怪乎金耀基慨叹:“在整个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知识分子才符合这个形象,没有了他们,知识分子这个词片将暗淡无光”(见《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角色》)。我们的青年思想者摩罗比较了建国以来许多大学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卖友求荣的种种劣迹之后,也不禁悲叹道:“我曾抱有过天真的幻想,以为我们这一代人正在向知识分子的神话趋近。可是这个神话已经飘得无限遥远。同时我也明白:不是这个神话背叛了我们,而是我们一次次背叛了这个神话”(见《知识分子:若隐若现的神话》)。如此痛彻心肺的诉说,使我们不禁要问:在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谁堪为这个神话的主人公呢?据我所知,大抵只有三人,那就是红卫兵小将遇罗克,共产党女杰张志新和非党人士顾准。可悲的是,他们曾经一是“黑五类”子女,一是现行反革命,一是右派分子。这样的结论,使我们在面对知识分子这一沉重话题时,真是既“惶惶然”又“慽慽然”矣! 所幸还有个心肠冷漠的学人王小波,他那富于黑色幽默和喜剧色彩的述说,多少使我们的阅读变得轻松。这位仁兄对知识分子的定义虽不苛刻,却对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及好为人师冷嘲热讽,对所谓弘扬民族文化的国学也嗤之以鼻。以他的曾当过校长的世伯为例,这位老先生总爱用二十四孝的例子教育学生,直把孩子们听得毛骨悚然,他还洋洋自得。谁知“文革”一来,学生们把他赶到结冰的河面上,要他为治父病表演“卧冰求鱼”,把个老先生冻得落下了终身病根。王小波称其伯父的遭遇是“自己屙屎自己吃”。想想古往今来,中国学人们为臣为官效忠君王权贵,最终落得“请君入瓮”下场的例子真是屡见不鲜的。王小波自称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彻底到不相信世上的任何信仰。在他看来,信仰这个东西极具排他性,又极易受热膨化,一旦膨胀到狂热和盲从的地步,就会变成“打人的棒子,迫害别人的工具”。据此,王小波宣称他发现了一条“经得起全球知识分子的质疑”的公理,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见《知识分子的不幸》)。回想哥白尼之囚,布鲁诺之死,德国的纳粹运动,中国秦代的“焚书坑儒”和现代的“反右”与“文革”,谁能质疑这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王氏公理呢? 所幸我们还有位为人厚道的学者陈平原,他的具有“中庸”色彩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三点。即他认为读书人完全可以“为学术而学术”。这点对于当今中国的学人尤为重要,因为目前中国有世界级研究成果的学人实在太少。可见浮躁也是中国学人的通病。其次,做学问就要遵循学术的标准或游戏规则,不要借学术隐喻或抒发意识形态的东西,达到所谓教化道德人心的目的。这样做其实是两相为害的。最后,陈平原说:“我个人更倾向于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保持一种人间情怀”(见《学者的人间情怀》)。当然,两件事要分开来做,不能混为一谈。 读完这部论文集,我感到受益菲浅,也隐约有些遗憾。总觉得学人们说理的支架是舶来的,话语的材料是过去的,而论说的宗旨最终却是务虚的。这就仿佛我们听一个童话大师讲故事:他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图景(当然是异域的),接着便痛斥妖魔们的恶行(当然是故事中的),然后在悲愤的呜咽中蓦然中止了叙述。让我们在茫然中既不知怎样达到那梦幻般的天国,又不知如何摆脱那臆想中的妖魔。我的总体感觉是,我们的大学人们在评击过去时可以畅所欲言,可以义愤填膺,讴歌捐躯者的壮举,拷问叛卖者的灵魂。然而在面对当今的时事政治时,竟然是整体划一的安静。我们今天的社会与过去相比无疑有巨大的进步,但还远不是完美无缺。既如此,我想问题大约出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我们专家学者们自身的人格品质需要自我拷问;另一方面,我们社会的话语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对学人而言,致力于学术的同时,要保持对社会或人间的审视,坚持质疑与批评;对政府而言,则应该有意识地创造多元化的语言环境,让民间多几面镜子。不如此,要想构建一个民主、自由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恐怕就会是一个神话。 如此看来,专家学者也罢,我们普通人也罢,读书与做人都是同等重要的事情。读书要做到诸子与百家兼收,致用与致理并重;做人要做到有情有义,有识有德,有智有勇。真如此,知识分子之于国人,就不再是一个神话。 这是我的一点感受,或许才真是神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7 10:59:17编辑过]

路遥归梦,往事如烟.... gandanxiangzhao.blogchina.com

Rank: 6Rank: 6

现金
3240 元 
精华
帖子
1180 
注册时间
2004-3-9 
最后登录
2017-12-7 
2
发表于 2005-3-17 08:51
读书越来越少了。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灌水三千里

Rank: 6Rank: 6

现金
2178 元 
精华
帖子
500 
注册时间
2004-7-6 
最后登录
2008-2-23 
3
发表于 2005-3-17 09:07
给读书一个理由

小涛
  近年来,北京的书市越开越多,越开越火。众读书人无不欣欣前往,无不满载而归。笔者亦爱看书。可也许是由于工作的繁忙,也许是由于自身的懒惰,读书的进度往往赶不上买书的速度。每每从书市归来,看着超负荷承载的书柜,新书不知该放于何处。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到《黄生借书说》中那句著名的开篇语——“书非借不
能读也”。文章通过谈论“借书”“买书”的不同,引出逆境能激发上进的深意。且不管其他,我们仅从读书角度来看,看借来的书是有理由的,因为“虑人逼取”;而买来的书不着急看也是有理由的,即可以留着以后再看。当可以看书的时候,累了、困了、没时间等等,却都成为响当当的不读书的理由。于是有人认为,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细想一下,人们为什么总是给自己找出那么多不读书的借口呢?为什么不踏下心来给自己找一个读书的理由呢?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其中列举了读书的100个理由,当然有很多理由是牵强附会的。比如“我无聊,所以读书”、“我怕世界末日,所以读书”。理由虽然近乎调侃,但其想读书的初衷总是好的。其实,读书的理由身边就有。


  1、我要升职,所以读书这样的理由最为现实。人在职场,谁不想有个出头之日。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唯有做到理论与经验的完美结合,才能超越平凡的界限。不读书,哪里来的理论;不读书,你又有多少时间去积累经验。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积累升职的本钱,难道你会允许自己寻找不读书的理由吗?


  2、开阔眼界,所以读书人生在世百年,认知总是有限的。如果总是满足于关注身边的日常琐事,难免让自己的认知途径变得更为狭窄有限。当然,仅有少数人有机会周游世界,仅有极少数人能够关注世间的众生万千。但是读书却可以让你放眼世界,将无限广阔的空间陈列在你的眼前。可以说读书,正是一条开阔眼界的捷径。


  3、积累谈资,所以读书有人天生不爱说话,也有人苦于不知道说什么。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谈资成为人们永远不嫌多的财富。无论历史现实,无论事件因果,书中总会有所记载。想想看,当友人们谈论一场战争的时候,你能道出冲突的历史根源;当人们谈论一场电影的时候,你能够讲解影片中不曾表述的细节,这将是一种无比美妙的感觉。


  4、修身养性,所以读书为生计也好,为事业也好,我们每天疲于奔波。各种烦事、喜事、愁事、操心事如潮水一样袭来,以至于我们的心情也呈现出变幻莫测的态势。我们可望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我们渴望在闹市中寻求心灵的净化。读书吧,古代圣贤的哲理可以涤荡你的内心世界,现代伟人的论述也会为你点明生命的真谛。


  5、填充思想,所以读书人云亦云的事,很多人不愿意做。拥有独到的见解,才能让人刮目相看。总之,有思想的人,才能处处得到人们的重视。思想从何而来?读书自然是您不二的选择。


  6、节省经费,所以读书这里节省的是你居家过日子的经费。当你想逛商场购物的时候,当你想去卡拉OK唱歌的时候,当你想去酒吧消费的时候,先从书架上找本书来翻翻。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华美讲究的修辞艺术,怎能不把你牢牢地吸引住。一盏台灯、一杯清茶、一本好书的意境,定会让你沉浸于其中。消费的乐趣,怎能与之相比。


  7、节省体力,所以读书此时读书一不需要跋山涉水,二不需要彻夜不眠。忙完一天的工作,只需手捧书卷,或躺或坐细细阅读,去体会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远离劳力之苦。即便读到困倦之时昏昏睡去,不也是一种极乐般的享受吗?


  8、消遣娱乐,所以读书谁说读书只能是正襟危坐,谁说读书必须是经典长篇。一本笑话集锦,一部趣味题库,稍稍开动脑筋,即可换取哈哈一笑。或是三五亲朋聚在一处,将谜语书上的题目一一猜透,不也可消除烦恼,娱乐身心吗?


  9、识文断字,所以读书工作以来,作文章必是电脑,敲汉字总用拼音,忽然发现好多汉字变得如此陌生。想多认识些汉字,难道也像学英语那样背单词表吗?不必!只需找一本厚厚中文书来,管他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从头开始细细读来。别忘了,旁边放上一本《新华字典》,一旦遇到生字,速速翻查。待书看完,生字也已牢记在胸了。


  10、消磨时光,所以读书这也许是最无奈的理由了。如果你真的整天无所事事,百无聊赖,那么读书吧。只要拿起书本,时间便会不知不觉地在字里行间溜走。你再也不会感到时间过得缓慢,再不会觉得生活空虚。有图书为伴,你就不会百无聊赖。只要你愿意,读书是不需要理由的。每个人都会有读书的愿望,只是忙碌的现代生活让我们渐渐远离了书本。我们读书不需要理由,需要的是推翻那些不读书的理由。有这样一首歪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了秋天又冬至,收拾书箱过新年。”这说的是少年不求学上进,而作为成年人,不读书的理由不也是层出不穷吗?什么房间太冷,光线太强,声音太吵,蚊子太多等等。曾国藩曾经在一封家书里写道:“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总之,读书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赶快把那些“高束焉,庋藏焉”的书籍拿出来,享受读书的乐趣吧!

(来源: 北京日报)
路遥归梦,往事如烟.... gandanxiangzhao.blogchina.com

Rank: 6Rank: 6

现金
3240 元 
精华
帖子
1180 
注册时间
2004-3-9 
最后登录
2017-12-7 
4
发表于 2005-3-17 22:0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交万个友。

[em02]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灌水三千里

Rank: 6Rank: 6

现金
3653 元 
精华
帖子
1312 
注册时间
2003-12-30 
最后登录
2011-3-3 
5
发表于 2005-3-19 02:58

现代人读书的浮躁身有感触。

以前上学,和刚刚毕业的时候,如厕总是拿本《读者》、《计算机世界》或者报纸,那时候这就算闲书啊,平常时间是不看的,只有在这等琐碎的时间消遣一下。总是看得入迷了,读者要看完半本,报纸都读完了才肯施施然站起来。起来总要奋力拼搏半天,不是屁股坐酸了就是腿已经蹲麻了。所以时时批判:厕上读书,根本不是节约时间,反而是浪费时间。

现在好了,根本没有读书的时间了,整天就是缩在床上,转几圈电视频道都可以消磨半天;灌几篇水就到了下一顿饭。枕边堆积的专业书,总是在如厕的时候才捎上一本。这正反的比例恰好反了,不过还值得庆幸的是,也总是奋力拼搏半天才能够仪态万方地踱出洗手间。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2-5 11:52 , Processed in 0.01779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