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日志及申请版主 存档 1 《新周刊》:为乙肝患者的生存境遇呐喊 ...
查看: 948|回复: 3

《新周刊》:为乙肝患者的生存境遇呐喊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25967 元 
精华
帖子
11078 
注册时间
2003-4-14 
最后登录
2018-3-24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1
发表于 2005-3-2 00:41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 height=20>2005年2月17日09:29  来源:<FONT color=#000099>新周刊</FONT>   作者:<FONT color=#000099>胡赳赳</FONT>  阅读910次</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height=40>  </TD></TR>
<TR>
<TD ><FONT>
<>
  艺术家上场,社会学家表态,拥有1.2亿乙肝疾患人口的中国,与乙肝有关的事件还远远不会结束,但向好的方向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P>
<>  文/胡赳赳 </P>
<>  《我没有太多的东西要说》,这尊雕像孤零零地摆在北京798艺术新区最东南端的仓库里。雕像上的这个人戴着脚铐、右手攥着一张撕碎的纸,由于艺术家有意识地将人体比例缩小一倍,使雕像看起来是个有亲和力的“小”人物。此外,艺术家还故意将其面部处理得模糊,雕像仿佛正在睁开蒙昧之眼。最令人称奇的是,艺术家大胆地将雕像的腰部缩掉了两个骨节,使其看起来充满来自文明之外的力量。</P>
<>  “他叫周一超。”2005年1月26日,创作者吴晓军指着雕塑说,“我要把这个作品送给他的母亲。”</P>
<>  寻找“周妈妈”</P>
<>  周一超是个刺客。两年前的今天,大学生周一超报考了公务员,他考过了但未接到录用通知,经询问被告知体检不合格:结果显示“小三阳”。</P>
<P>  在刺客文化中,刺客和被刺者都已经符号化了,无论是蓄谋良久还是意气用事,都各自能够代表着两个利益集团——个体变成了利益集团的刀锋和盾牌。在所有人都愿意与“乙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群体采取的统称)划清界限时,周一超用一把小小的水果刀刺向了在他看来代表着“不公”的经办人,造成一死一伤,舆论一时哗然。</P>
<P>  一年后,周一超因故意杀人罪被执行死刑。很快,有人以《纪念死难者周一超》为题发表文章,将他的死视为“遇难”,将他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视作是1.2亿“乙人”都会遭遇到的“歧视”苦恼,将他的刺杀行为视作反歧视的总爆发。</P>
<P>  1.2亿!乙肝疾患将中国人分成两大阵营:一般人和乙人,比例是9:1。“乙人”,这称呼虽然是乙肝疾患者的自嘲,但也能体味出“低人一等”的滋味来。“幽暗国度”——伟大的作品最后都会变成绝对意象,在人们的脑海里浮现并被反复引用。</P>
<P>  马丁·路德说:“我有一个梦想,消灭世界所有的不公正,……让所有的人都拥有工作和劳动的权力。”吴晓军在创作札记中写道:“这是多么伟大的梦想,多么善良的谎言!它欺骗了上帝,却感动了世界。公平、公正,这对流言就像许诺周一超的两股赌注,一注丢掉了性命,另一注似乎逮住了尊严?”</P>
<P>  激发吴晓军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是,他在一本新闻杂志上看到了周一超在法庭里接受最后审判的图片,他撕碎了审判书,“我没有太多的东西要说。”这是周一超面对法庭的最后陈述。</P>
<P>  这张侧面拍摄的新闻图片后来成为吴晓军创作的唯一参考模本,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更大的困难是,跟他一起制作的工人提醒他说,“这尊雕像要摆在哪里呢?”</P>
<P>  吴晓军困惑了,雕像制成后他搁在工作室里一进门的地方,午后的阳光经常会穿过窗子投影在雕像上,半年来虽然伴随着吴晓军的进进出出,却跟他的思索一样停摆在那里。</P>
<P>  直到看到新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出台,吴晓军兴奋地打来电话说:“周一超的死终于有价值了。”社会学家毛寿龙向本刊表示:“社会的进步加快不应以牺牲个人为基础。”但艺术家显然考虑的角度不一样,吴晓军终于想好了,这个作品应该送给周一超的母亲,为此他拒绝了有博物馆要收藏的邀请,他甚至想好了怎么样安慰“周妈妈”。</P>
<P>  但周妈妈在哪里呢?周一超在少年时父亲便去世了,入狱后又央求母亲变卖唯一的房产以补偿自己的“罪过”。周妈妈也许正过着平静而不愿被打扰的生活,“我想通过媒体的力量找到周妈妈。”吴晓军说,“希望看到这个作品时她能感到欣慰。” </P>
<P> 新周刊:为乙肝患者的生存境遇呐喊(2) </P>
<P>--------------------------------------------------------------------------------

<a href="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http://www.sina.com.cn</A> 2005年02月16日15:45 新周刊
</P>
<P>  制度性伤害及弥补</P>
<P>  社会学家能包治百病吗?艺术家关怀了又如何?</P>
<P>


   


  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规则是“预警制”而不是“追罚制”。尽管社会学家忠告社会进步不能以牺牲个人为基础,但对于充满制度性缺憾的现状来说,常常是以牺牲个体为基础的——通过牺牲个体而引起社会的大讨论,从而促进相关部门的警醒,进行制度建设和改善,这是“追罚制”的体现之一。</P>
<P>  周一超、孙志刚及民工跳楼事件等等都是如此,这便引申出了一个问题:你不知道下一个受伤的人是谁,在哪里?但这个人肯定存在。尚未发生的事情既是个偶然事件也是个必然事件。</P>
<P>  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向本刊表示,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就必须平衡阶层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而歧视乙肝疾患者则是对“1/10的国民不公”。他将议论生发到正在发生的铁路春运涨价上:“提价是没有道理的,春运期间服务质量下降了还提价,这简直是敲竹杠。”</P>
<P>  制度与观念在互相交锋,当不合理的制度被提出时,它必须面对观念的质疑,曾经有地方政策规定女性报考公务员的体检标准必须是“乳房对称”,很快便在一片“声讨”中悄无声息;而最近北京的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北京人口控制对外地人实行“准入制”,也激起了大众的反对。在不好的制度诞生之前或未造成恶劣影响之前进行反击,便成为避免制度性伤害的权宜之计。</P>
<P>  不合理的制度成本往往是最低的,“见效”却是最快的,它用“一刀切”的方式而能很快分类实施,而不用考虑到个体生命的感受和生存质量。</P>
<P>  弥补不合理制度所造成的伤害却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它甚至是社会体系变得脆弱的根源。</P>
<P>  “公务员体检新标准的颁布,说政府要求社会不歧视乙肝病原携带者,从集体意义上来讲,为社会作出了示范效应,这也是对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社会学家毛寿龙认为制度的合理性演变需要一个过程:“革命年代时需要拼命才能完成执政事业,为了宏观发展,需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牺牲个体到以人为本,是制度伤害向制度弥补的转变,不能再强调为公共财产牺牲个人生命了,同样不能为了整个社会的进程加快而以牺牲个人为基础。”</P>
<P>  乙肝歧视的新变种</P>
<P>  令中国人民大学一位研究生倍感欣慰的是,他在去年报考研究生时,体检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为阳性,导师却为他争取了一次复检机会,说,只要不处在传染期,不影响你自己的学习和他人的生活,就可以考虑录取你。经复查之后,他终于被录取了。</P>
<P>  像他这样幸运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乙肝疾患者在升学、就业、人际交往上,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仔细回想一下,你身边肯定碰到过这样的人,他可能是你的朋友、亲人和同学。</P>
<P>  “我不想再抽朋友的血了。”一位化名“阿满”的大学毕业生说,他应聘了一家大型公司。很快,笔试、面试都顺利通过,只等体检了。阿满手里拿着公司开出的体检介绍信,感觉沉甸甸的。他犹豫了很久,最终找了个朋友替他去体检。阿满说,看到朋友为他抽了那么多血,心里很过意不去,实在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同时,阿满还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在所报考职位中他的笔试成绩第一,被通知进入面试,但他很担心体检的时候会被发现,而他“不想再抽朋友的血了”。</P>
<P>  庞大的“乙人”群体因为“同病相怜”而形成了天然的盟友,他们在网上成立的最著名的网上社区叫“肝胆相照”,在审判周一超案时,就有“肝胆相照”的网友到场旁听,他们告诉到场的媒体:许多像周一超一样的人面对着不平等的待遇,其中一些人差点就走上周一超的道路!该网站将代表中国1.2亿“乙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了建议书,要求对公务员招考中的限制规定进行违宪审查。此次公务员新体检标准的出台他们功不可没。</P>
<P>  除此之外,肝胆相照社区及网友编写了两本书《战胜乙肝》和《乙肝日记》,为“乙人”的生存境遇鼓与呼。</P>
<P>  这正是“乙肝歧视”所造成的新变种:因为不能分解融入到社会团体中去,他们不得不退守到网络一角,抱成一团。他们狂呼:“体检对我们来说不是福利,而是剥夺我们工作的工具。”他们将媒体有关歧视乙肝的报道详细归档、分类,粘贴在网上,这些本应该给大众学习的资料,变成了乙人互相慰藉的“手帕”。</P>
<P>  歧视案例部分(入学受歧视、就业受歧视、婚恋歧视、家人歧视、医护人员歧视)、医疗及经济损失部分、专家论述部分……这些归类的资料看起来就是无言的“控诉”。</P>
<P>  “在大环境改善之前,我们每个个人都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对于世界,个人微不足道,对于个人, 我们是自己父母、爱人、亲友的中心。”一位网友感慨地说道。</P>
<P>  即便是登陆网站交流时,他们也有着登陆成人网站一样的担心,有网友提醒说:“为了您个人的工作顺利, 生活安全,心情愉快,请您务必在网络上保护好您的个人隐私。在单位尽量不要上网,尽量清除好浏览记录,在论坛上尽量不要留下您的个人资料。”</P>
<P>  “乙人”群体的出现,使个体的生理病上升到集体的社会病,无怪乎有学者呼吁,要尽快出台一部《乙肝疾患者权益保障法》。</P>
<P>  2005年1月19日,中华医学会首次发布了中国乙肝患者生存和治疗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发现,约有60%的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后,原先的生活习惯彻底改变了。</P>
<P>  其中,分别有59%和61%的患者认为乙肝对自己与子女的关系、自己与伴侣的关系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其不能正常承担家庭中的角色。同时,由于担心自己会发展成肝癌,很多患者的心理状况受到严重影响。40%的患者感受到周围人们对其态度变得冷淡,48%的患者在被诊断为乙肝后经常缺勤,52%的乙肝患者因为乙肝丢掉了理想的工作和学习机会。</P>
<P>  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例,实际上他们大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却正在转入“隐性”和“地下”,谁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乙肝事件发生。 </P></FONT></TD></TR></TABLE></TD></TR></TABLE><a href="http://www.hbver.com/ReadNews.asp?NewsID=3523&amp;BigClassName=精华推荐&amp;SmallClassName=乙肝歧视&amp;SpecialID=0" target="_blank" >http://www.hbver.com/ReadNews.asp?NewsID=3523&amp;BigClassName=精华推荐&amp;SmallClassName=乙肝歧视&amp;SpecialID=0</A>

换大米喽,谁要换大米?

Rank: 4

现金
573 元 
精华
帖子
105 
注册时间
2005-3-8 
最后登录
2005-5-21 
2
发表于 2005-3-14 04:07
感谢为我们呐喊的媒体!

Rank: 4

现金
579 元 
精华
帖子
48 
注册时间
2005-3-16 
最后登录
2017-11-16 
3
发表于 2005-3-23 11:31
<DIV class=quote> 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例,实际上他们大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DIV>
<>没给个合适宽松环境,让这个群体人低迷做事才是乙肝给中国造成的最重大最为惨痛的损失!

<>阻止这种损失继续下去应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2 21:34:26编辑过]


我能并愿意为您解答肝炎预防控制方面的问题 网络疾控天下第一平台:http://www.cdcman.com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27853 元 
精华
12 
帖子
17943 
注册时间
2005-2-23 
最后登录
2013-10-20 

开心乐园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4
发表于 2005-3-26 08:1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illme9391</I>在2005-3-13 14:07:18的发言:</B>
感谢为我们呐喊的媒体!</DIV>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5 03:41 , Processed in 0.01667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