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推荐】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药物治疗进展 ...
查看: 473|回复: 0

【推荐】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药物治疗进展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现金
4865 元 
精华
帖子
1027 
注册时间
2004-11-2 
最后登录
2020-4-2 
1
发表于 2004-11-20 01:18
近十年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的药物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干扰素治疗已日渐成熟,其适应症、剂量、疗程和疗效基本上取得了共识。抗乙肝病毒的新药开发,如雨后春笋,已有多种进入临床试验。
乙型肝炎
干扰素: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已基本肯定,根据国外文献汇集分析资料,应用IFN-α治疗4-6月,25%-40%病人可获得长期缓解,即HBeAg阴转,抗HBe阳转(称为:HBeAg/抗HBe血清转换),HBV-DNA持久阴性(<1.0-5.0pg/ml)。这些病人经过长期随访,约1/3病人可出现 HBsAg阴转,血清HBV-DNA PCR法变阴性。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在围产期或新生儿期感染,对HBV有免疫耐受性,所以对IFN-α的疗效较差。但如严格选择适应症,我国慢乙肝用IFN-α治疗的疗效可与西方国家报告接近。
适应症: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增高、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肝活检有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慢性乙肝病人。肝活检很重要,以确定诊断,了解病变的程度(Grade)和分期(Stage),要除外: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剂量和疗程:国外推荐5MU,1次/日或者10MU,3次/周。近期疗效40-50%,远期疗效30-33%。国内建议5MU,3次/周,皮下或肌注。疗程4-6个月。近期疗效小于40%,远期疗效小于30%。
治疗中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应每2-4周测HBsAg、HBeAg、抗HBe、HBV-DNA和肝功能,以及血液和肾脏功能。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及时作出减量或停药的决定。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ALT增高,以后往往伴有HBeAg的消失,提示为干扰素诱导免疫系统清除HBV。一般来说ALT增高,不需停药。但如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黄疸,白蛋白和凝血酶元活力降低,需及时停药,并作适当处理。
疗效的预测因素:
凡病程短,血清ALT水平高。HBV-DNA水平低、肝组织学有活动性慢性炎症(可伴有纤维化)、HBV为野生株、无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疗效较好。
核苷类药物
80年代曾进行试验的阿糖腺苷、磷酸阿糖腺苷、阿昔洛韦、齐多夫定因疗效不佳,毒性反应大,在国外已不再用于治疗乙肝。近几年开发了多种核苷类药物,对HB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拉米夫定(lamivudine)
泛昔洛韦(famciclovir)
洛布卡韦(lobucavir)
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il)
FTC(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
FMAU(氟甲阿糖尿嘧啶)
FDDC(氟二脱氧胞嘧啶)
BMS 200475(环氧羟碳脱氧鸟苷)
这些药物具有下列共同点:1.均为核苷类的衍生物,分别为胞嘧啶,尿嘧啶,鸟嘧啶或嘌呤化合物。2.在体外或体内实验中,对HIV、HBV或HCV等病毒有抑制作用。3.其作用机制为进入细胞内成为三磷酸化合物,通过底物的竞争,对病毒的聚合酶或反转录酶抑制,最终抑制病毒DNA的合成、病毒的增殖。4.经过长期的治疗后,病毒可能出现变异和耐受性。5.需长期用药,因短期应用仅有暂时效果。5.如与其他不同作用靶点的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发生。
拉米夫定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拉米夫定,迄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有2000余例进行了Ⅱ期和期临床试验,其中最大系列、服药最长是在我国大陆(429例)和香港、台湾、新加坡(358例),服药达1-2年以上。香港等地的研究对治疗前后作了肝活检。总的来说,服用拉米夫定100mg/d,于2-4周时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12周时HBVDNA累计阴转率达90%以上,52周时持续HBV-DNA阴转率为80%,ALT持续复常率为60%,HBeAg/抗HBe 转换率为5-8%。在第52周时肝活检复查,肝脏坏死炎症程度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进展也比安慰组为少。
不良反应:一般较轻,与安慰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也未发生明显骨髓抑制,血清胰酶和肌酶增高的现象。个别病人于停药后可见病情恶化,肝功能异常。迄今已有2例于停药数月后死亡,尚不能确定与药物有直接关系。
病毒变异:应用拉米夫定超过6个月后,HBV会出现YMDD变异。是HBV聚合酶P基因第741位核苷酸点突变,其相应的第552位氨基酸由缬氨酸或异亮氨酸所替代。出现对拉米夫定的耐药,部分病人的HBV-DNA转阳,ALT上升。
泛昔洛韦
泛昔洛韦系喷昔洛韦(penciclovir,PCV)的6-脱氧衍生物的二乙基酰脂,分子式为C14H19N5O4 ,生物利用度高,故替代喷昔洛韦。
药理作用:FCV的抗病毒作用系进入人体内后迅速转变成PCV,后者具有明显的抗DNA病毒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PCV对HSV-1,2;VZV,E-EV和鸭肝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PCV可被病毒编码的胸苷激酶磷酸化成OCV单磷酸,再经宿主的磷酸化成为PCV三磷酸盐,后者对HBV-DNA聚合酶有明显抑制作用。
药动学:口服FCV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77%,在体内很快转达变为PCV,T1/2约为2h,约60-65%经肾排出。
对乙肝的作用:以双肓随机研究结果表明,口服FCV使血清HBV-DNA下降达90%,但停药后又可上升。目前报告以预防和治疗肝移植的HBV感染,可使病人较不用FCV者明显减少HBV感染,延长病人生存期。有效剂量125-500mg/日。
洛布卡韦(lobucavir)
洛布卡韦(BMS-180194)系核苷类抗病毒药,目前对于治疗慢性乙肝在进入期临床试验阶段。
药理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洛布卡韦对多种DNA病毒,如HSV-1,2;VZV,CMV,HBV,以及HIV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土拨鼠肝炎和鸭肝炎病毒感染的动物,可降低血清和肝脏内病毒DNA的水平。洛布卡韦在细胞内经磷酸化,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抑制病毒的聚合酶和反转录酶,从而阻断DNA的合成。
药动学:口服洛布卡韦胶囊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85%,T1/2约为2h-3h,主要由肾脏排泄。
临床疗效:比较口服洛布卡韦200mg,400mg,和800mg,治疗慢性乙肝病人有明显抑制血清内HBV-DNA的作用,明显优于安慰剂组。连续服用12周后,29例中18例HBV-DNA水平降低至测不出的水平,<2.5pg/ml),但停药后,又见回升。目前拟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为200-400mg/日。
丙型肝炎
α干扰素为目前对丙型肝炎有效的药物,近年来着重研究最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疗效的预测因素,与其他抗病毒药的联合应用。
适应症:急性丙型肝炎现认为属于治疗对象,及时治疗可防止慢性化。所有慢性丙肝病人,最好都有治疗的机会,但目前只有一部分经过选择的才适合干扰素治疗。主要的适应症是易发展的肝硬化的高危病人,临床上ALT持续或反复增高、HCV-RNA阳性、肝活检有汇管区或桥转纤维化、或至少有中等程度炎症和坏死。另一组ALT增高,肝活检仅有轻度坏死炎症,没有纤维化的病人,是否应立即治疗,还不清楚,或许可以追踪观察,每隔3-5年再作一次肝活检后决定。小于18岁和大于60岁的病人,不推荐用干扰素治疗。对于ALT正常的HCV感染病人,现有资料并不证明干扰素有好处,反而可引起ALT增高,故暂不予治疗。有吸毒或酗洒者,需停止吸毒或禁洒6个月后才可进行治疗。慢性丙肝合并HIV感染者,如病情稳定,临床和免疫功能良好者,可按照上述的剂量和疗程用干扰素治疗。病人如有严重忧郁症的病史、血细胞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移植和自身免疫病,均应作为禁忌症。
疗效评估:
根据ALT复常、HCV-RNA阴转、肝活检改善三方面综合评估。至少应包括ALT和HCV-RNA。分别评估:近期疗效(ESR)和远期疗效(SR)。在治疗过程出现反跳,称为突破。停药后反跳称为复发。
干扰素对丙肝的疗效:
急性丙肝:IFN对急性丙肝的疗效较好,及时应用IFN可预防急性肝为发展为慢性肝炎,根据8个随机对照研究,用IFN3MU,一周三次,疗程3个月,较未治疗组有很高的ETR和SR。在停药12个月后,IFN治疗组的病毒阴转率为41%。而示治疗组仅为4%。
慢性丙肝:在欧美IFN已普遍地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1249名美国的消化科和肝科医师调查,凡ALT增高的慢性丙肝病人90%进行肝活检,60%接受IFN治疗。综合文献的报告,应用IFN3MU,一周三次,6个月,肝脏生化功能(ALT)ESR为35%-50%,SR6为8%-21%。病毒标志ESR为27%-35%,SR6为8%-12%。如果将疗程延长到12个月,ETR与6个月疗程无明显差别,但复发率显著降低,SR6提高近一倍,为19%-42%。比较不同类型IFN之间的疗效,虽然各报告疗效之间差别较大,通过汇集分析,IFN-α2b、IFNα2a IFNα-nl和CIFN之间的疗效基本相同。比较不同疗程,认为12个月的疗程较好,如增加剂量,亦可适当增加ETR和SR。比较IFN-α2b 6MU治疗6个月的疗效,ETR分别为61%和52%,SR6分别为28%和18%。IFN-α2a 6MU治疗6个月,其STR和SR6分别为22%-64%和6%-33%。用IFN-αnl 6MU 治疗12个月,ETR和SR分别为26%和16%。所以单增加剂量所得到的好处不大,但不良反应相应增加。因此NIN的共认会议推荐在一般情况下用3MU, 每周三次,疗程12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18-24个月。对于初治早期疗效不好或复发病人,可增加剂量。
复发和无效病人再治疗的结果:对复发的病人,应用原来剂量或增加剂量再治疗12个月,ETR可达到79%-85%,SR为51%。对初治无效的病人,再治疗的效果差,ETR为14%-30%,SR低于10%。
持续疗效的临床意义:对达到SR病人长期随访,约90%ALT维持正常,HCV-RNA阴性,肝活检组织学明显改善,部分病人的肝脏恢复正常。这种病人可认为基本治愈。
影响疗效的因素 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影响IFN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以治疗前病毒的负荷量治疗过程中病毒的降低水平、病毒的基因型和肝组织学改变最为重要,其次与病程、病人年龄、肝脏内含铁量等有关。在治疗前了解这些预测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HCV-RNA和ALT改变的时相,有助于规划和改变治疗方案的决策。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7 19:16 , Processed in 0.01341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