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心灵港湾 存档 1 钱理群在北大讲座:鲁迅的命运 (听众笔记整理集) ...
查看: 351|回复: 7

钱理群在北大讲座:鲁迅的命运 (听众笔记整理集)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3809 元 
精华
帖子
884 
注册时间
2002-10-3 
最后登录
2011-6-9 

荣誉之星

1
发表于 2004-9-19 09:40

钱理群:原北大中文系教授,国内首屈一指的鲁迅研究专家
       现代文学方向博士生导师。著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等。


发信人: but (土人牛二), 信区: PKU
标  题: 钱理群讲座:鲁迅的命运(一)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Thu Dec 12 23:40:38 2002), 本站(ytht.net)

这个讲座是今天晚上在英杰交流中心作的,场面非常火爆,因为人太多,临时改到了
一楼的大厅举行。讲座题为“鲁迅的命运”,但听了之后,感觉题目改为“毛泽东与鲁
迅的两次相遇”也许更恰当一些。下面是我的讲座笔记,也许有舛误之处。


如果鲁迅不是在1936年去世,会怎么样?罗稷南回忆与毛泽东谈话时毛对鲁迅命运的
回答:一是关在监狱里不再写作,一是顾全大局不再说话。另有黄宗英、王元化的证明。
钱认为这个回答可以当作真实的。鲁迅本人对这样的命运也有预见。1936年鲁迅刚去世
时李霁野撰文回忆鲁迅与冯雪峰的谈话,说将来你们(指中共)到来时,我将要逃亡,
因为你们来了之后首先要杀我。毛泽东对鲁迅命运的回答可以看作两人在冥冥中的对话,
两人是真正彼此了解对方的。鲁迅和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两人的关
系十分耐人寻味。

毛泽东一生与鲁迅有两次相遇:

第一次是在1934年前后。1931年毛泽东被排挤出中共领导层,无人登门,在孤独寂寞
中与鲁迅相遇。1934年冯雪峰从上海来到瑞金,与毛泽东住邻居,两人接触很多,经常
在一起谈话,毛数次对冯谈到鲁迅,如把鲁请到苏区没用,不如在上海发挥的作用大,
如中共不应该随便给鲁布置任务。冯雪峰是中共派到鲁迅身边的联络员,性情有浙北人的
执拗,鲁迅对其颇为赞赏。

为什么鲁迅在30年代愿意与中共合作?因为鲁迅的特点是对事物的认识主要凭借对周围
人和事的观察,因此对中共的认识就主要来自对身边中共党员的认识,如冯雪峰,如柔石
。鲁对柔石的评价很高:“无论是新道德还是旧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背起来。
”冯雪峰代鲁迅写的《答托派的信》(钱认为这篇文章虽由冯代笔,但收入了鲁迅全集,
基本可视为鲁迅自己的想法)中将为当下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奋斗,脚踏实地,切实做事
作为衡量的标准,认为当时的中共符合这一标准,奋起反抗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这也是
鲁迅和中共合作的信念基础。

鲁迅的文化选择:认为中国要建立现代文明,物质富裕、科学、民主都不够,关键在于人
的个体精神自由。而这一点无论是中国的封建传统还是西方文明都不能提供,后者已经出
现了现代文明病,包括物欲横流、科学主义、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等等。鲁迅对西方现
代化道路表示疑虑和失望,同时对中国的封建传统亦不认同,因此将眼光转向第三条道路
——共产主义,这也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许多优秀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

鲁迅在为一个工人撰写的记叙十月革命经历的《苏联见闻录》作的序言中提到希望建立一
种崭新、空前的社会制度,使几万万普通人民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因而鲁迅和中共合作
是自觉的选择,是出于其的自身理想,这是他合作态度的前提。

但鲁迅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者,不会美化任何东西。和中共,他一边合作,一边也进行冷静
观察,不久矛盾就出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上海地下党提出发展“国防文学”的口号,鲁
迅不赞同,主张以“民族革命战争时代的大众文学”代替,担心过分强调统一战线会伤害
普通工农的利益。而中共认为鲁迅另提口号是和党唱对台戏,给鲁戴上不懂党的政策的大
帽子。

因此问题在于,对中共的支持是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还是对中共无条件的服从?这里郭
沫若的态度可以作为对观。他起先也不赞成国防文学的口号,但后来得知这一口号是中共
提出的,便表态说:“我放弃自己的意见,我要做党的喇叭。”

在与中共合作后,能否保持个人的独立思考?鲁迅曾在一篇文章中将中共的领导人比作
革命的工头,奴隶总管,认识到这些革命者以反抗压迫、反抗奴役作为自己的理想,但一
旦拥有某种权威后就反过来进入新的奴役和压迫中,这是可悲的历史循环。但当时中共是
中国唯一反抗国民党政权的力量,因此鲁迅一方面认清了奴隶总管们的本质,一方面又继
续支持中共反对国民党。

冯雪峰在上海时曾经拿一首毛泽东诗词给鲁迅看,鲁迅说,这是一个山大王啊。冯将
鲁的评价转达给毛,毛非常高兴,因为他自己一直以山大王自居,比如在上井冈山之
前的演讲中就表示要做革命的山大王。

而鲁迅本人如何看待山大王呢?在鲁迅和现代评论派论战时,鲁被对方称为学匪,而
鲁慨然承认,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绿林书房,说明他自己对匪有相当的亲切感。原
因有三:一是匪来自民间,来自底层;二是匪是反抗的;三是因为匪身上无拘无束的
野气。

然而,也不能就此将鲁迅与匪的关系扩大化,鲁对匪的同情也只限于这三点。在《学
界三种魂》中,鲁提出了官魂、匪魂、民魂的说法,对匪魂有深刻批判。认为匪就是
农民革命军,而中国的农民革命不推翻皇帝,而是自己要过皇帝的瘾。中国最有利的
买卖就是造反。虽然造反是反抗,但却不是要结束奴役,而是阿Q做梦式的造反,目
的是金钱、女人、权势。鲁迅逝世前三个月在致友人的信中沉痛的说,阿Q正传的本
意无人了解,其实他想说的不是辛亥革命,而是二十年后的造反,鲁担心中国最后还
是走不出农民造反当皇帝的老路。

鲁迅的遗言“我死了,把我埋掉,忘掉我”自有深意在其中,但人们却无法忘记,而
另一个人——毛泽东也在始终密切关注鲁迅。

在鲁迅逝世后毛泽东一直没有发言,尽管他被秘密列入了鲁迅治丧委员会的名单。直
到1937年10月19日,他在延安陕北公学发表《论鲁迅》的演讲,第一次公开评价
鲁迅。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中共领袖,不再是当年那个孤独失意的毛泽东了。

毛泽东在演讲中对鲁迅做出两个评价:一是现代中国的圣人,这一点鲁迅完全不能接
受。鲁迅曾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称孔子为摩登圣人,对其十分反感,根本
不可能自己想做圣人。那么毛出于何种动机将鲁称为圣人?这来源于毛本人的心理。
毛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宏志,将强人分为豪杰和圣人,前者是某一方面有突出成就,而
后者则关注宇宙的大本大源,立足传教,超越世功,影响人的灵魂。他一直有教主情
结和圣人情结。当时尽管毛泽东已成为中共领袖,但自知影响尚不够当圣人,因而要
利用鲁迅的影响。这是非常高明的一着,使得原本崇敬鲁迅的一批人从此倒向毛,如胡
风就是一个例子,他至死不反毛,并以第一个发表毛《论鲁迅》的文章而引以为傲。

毛泽东对鲁迅的第二个评价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称鲁在思想、行动上都是马克思主义
的。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将鲁称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这一点涉及对五四运
动的评价问题。起初国共两党对五四都不感兴趣,如瞿秋白就认为中共应该搞无产阶级
的五四,钱认为他们都不懂政治。毛泽东高明的接过了五四的大旗,成为五四精神的合
法继承人,契合了中国根深蒂固的道统、法统观念。这对日后确立中共在思想文化界的
主导地位起了决定作用,将受五四精神感染的一批人都吸引了过来。

同时,毛还评价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将鲁迅英雄化。认为鲁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人民最宝贵的财富,没有半点奴颜媚骨的确是对鲁迅的深刻理解,但将鲁迅捧的过高
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当时延安来了大批知识分子,许多是鲁迅的私淑弟子,他们看到鲁
迅在延安的地位如此之高,兴奋之余更加用鲁迅的批判眼光来看延安,结果就发现许多
问题。典型的就是王实味,他在文章中说,不仅要看到旧中国的黑暗,也要看到新中国
的黑暗,要彻底的改造思想。同时他还使用了毛泽东的语言来号召人们检查自己的骨头,
看是否有勇气反对革命大人物,这一点让毛更加不能容忍。据说毛一天晚上骑马提灯看
壁报,看到王实味的文章后指出,思想斗争有了新目标,现在是王实味挂帅了,不是马
克思主义挂帅了。这句话的实质是领导权问题。王实味的背后就是鲁迅,鲁迅和毛泽东
争夺领导权,这是毛无法容忍的。当时炮制出笼的对王实味的批判文章非常耐人寻味,
既要批王实味,又不能点鲁迅的名,非常难做,但终于还是给做出来了。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新民主主义论》相比,有很微妙的差别。
毛暗示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鲁迅的时代了,不能再使用鲁迅那样的杂文笔法,否则就
会成为敌人。

王实味遭到重点批判的文章《政治家与文学家》的主要观点都来自鲁迅,认为政治家
和文学家在反抗压迫时一致,但政治家一旦掌权就要求稳定,对继续批判的人就要下
手了。两者的斗争是一场权力和思想的搏斗,而结果是权力杀害了思想。王实味是第
一个继承鲁迅精神而付出生命代价的知识分子,他跟随鲁迅远去。

而胡风却一直坚信毛泽东对鲁迅的圣人评价。在1948年共和国成立之前,按谁的思
想来指导新中国文化就成了一个问题,是鲁迅还是毛泽东?共和国的建立是毛泽东达
到其圣人理想的第一步。毛要当圣人,鲁迅怎么办?不能有两个圣人。当时胡风不识
相,继续大讲鲁迅。毛遂请出中共的一个理论家胡绳,撰《论鲁迅思想的发展道路》
一文,将鲁迅的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认为鲁迅前期的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肯
定的独立思考、怀疑精神等)是有局限性的,在当时尚可理解,但如果现在还要坚持,
就是小资产阶级的做法。鲁迅的可贵之处在于后期的转变,自觉站到中共一边。

在共和国成立后,胡风和郭沫若同时发表《鲁迅笑了》之类的文章,认为鲁迅如果活
到现在,一定非常高兴,这话也不是全无道理。但胡风太兴奋,忽略了本不该忽略的
事情。周扬已经在第一次文联代表大会上发出警告:除了毛泽东的延安讲话,中国的
新文化没有其他方向,这个信息十分明确,但胡风却忘记了,为此他将付出沉重代价。
如何用毛泽东思想来改造鲁迅?当时有两种做法,一是将鲁迅阐释为思想改造的鲁迅,
二是对待一定要坚持鲁原来的道路的人毫不客气的镇压。这是对历史的重新书写。

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一文中,以诗人的语言这样写道:(此处一些煽情的描写恕不
转述,我也没有记下来)“……鲁迅说,我想,我做一个小兵还是胜任的,用笔。”这
句话姑且可认为是鲁迅的原话,因为前有邹容的“革命军中马前卒”,符合那一代人
的思想逻辑。但冯据此得出了两个大结论:一是鲁迅完全信任接受党的领导,二是鲁
迅后期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制造了“党的小兵”的鲁迅形象。
这种中共、毛泽东、鲁迅三位一体的观念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

当时中共将编写《鲁迅全集》作为一种政治性的行为来对待,垄断了鲁迅作品的出版
和发行,使其成为一种国家行为。鲁迅的作品也被选入大、中学课本,意图用鲁迅的
思想来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当时对鲁迅思想的方针是利用、限制、改造,因而
鲁迅的作品得以畅通无阻。但因为鲁迅的著作本身具有逻辑力量,读多了就会意识到
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一代人也因此从读鲁迅开始觉醒,心灵的迷失也伴随着心灵的
觉醒。

下面是讲座的第二部分,讲述毛泽东和鲁迅在文革前后的第二次相遇。要熄灯了,没有
时间写完,明天补上。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3809 元 
精华
帖子
884 
注册时间
2002-10-3 
最后登录
2011-6-9 

荣誉之星

2
发表于 2004-9-19 09:42
毛泽东和鲁迅的第二次相遇是在文革前后。

1961年前后毛泽东面临严重困境。国际上苏联开始对华封锁,国内大跃进失败,受到
党内的强烈抵制,内外交困。鲁迅诞生80周年时毛连续写了两首悼诗,当时并未发
表,因而可以视为流露了毛的真实心声。他还将鲁迅的诗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
声处听惊雷”抄写给一位日本友人。“听惊雷”预言了文革最早的声音。当时毛尽管
身居高位,但内心十分孤独,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在这种情境下他又一次接近了鲁
迅。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革?在林彪炮制出的那四个“伟大”中,毛只接受了一个,即
“伟大导师”,这仍然体现出他的圣人情结。发动文革是毛泽东走向圣人的决定性一
步。他提出要将全国办成一所“大学校”(也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要从“灵魂
深处爆发革命“,雄心改造全世界人民的灵魂。毛的雄心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他的
内心是孤独的。当时他曾写下“一阵风雷惊世界”、“凭栏静听潇潇雨”的诗句,两个
反差强烈的意象暗示出他的内在矛盾。在写给江青的一封信中,他引用了阮籍的“世
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并自言与鲁迅心灵相通,都是解剖自己远比他人严格。可惜
他的胸怀无人理解。

标准的政治家是在革命胜利后追求和平,而毛泽东却是虎气、猴气并存,骨子里不安
定,天生要造反,甚至把自己一手创立的国家自己搞的乱七八糟,内心有不断破坏,
不断创造的欲望。

毛泽东选择了借鲁迅来打鬼。第一个被打的是周扬。周被安上了反对鲁迅的罪名,此
举吸引了鲁迅拥护者们的支持。1966年10月19日,在鲁迅逝世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
郭沫若发言,称要发扬鲁迅的造反精神,但造反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许广平也
做了煞费苦心的发言,表示鲁迅是毛泽东的小兵,鲁迅将毛泽东看成心中最红的太阳。
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剧。

鲁迅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扭曲:一是将鲁迅的批判和战斗精神纳入毛泽东思想体系下,
实为跪着造反。二是将鲁迅的怀疑和否定精神推到极端,革命一来,一切非革命者都
得死。三是将鲁迅思想权力化。鲁迅作为独立知识分子,向来反对和权力绑在一起。
鲁迅曾经刻薄的骂梁实秋是资本家的乏走狗,但背景是此前梁称鲁迅是拿俄国卢布的,
这是非常严重的指责。鲁迅一向反对在思想斗争中用权力来压制对方,但在文革中,
鲁迅曾经的论敌们全部遭了殃,被权力一一打倒。四是将鲁迅思想唯一化。鲁迅的思
想是和同时代的其他人,如胡适、周作人等共同存在的,他的价值正是体现在和其他
人的比较选择中。当只剩下一个鲁迅的时候,就很成问题了。

鲁迅的思想在文革中经历了浩劫。一方面是对鲁迅的歪曲,一方面又是对其的空前普
及。文革后期,中国的年轻人又一次获得了和鲁迅相遇的机会。在毛发动的实质为反
智主义行为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无数青年来到社会底层,和农民有了直接接触,有了
深切体验,由此更加理解了鲁迅,因为鲁迅生命的根就是扎在中国社会的,和社会底
层有着血肉联系。

林彪事件使得许多人开始怀疑,因为毛泽东亲自指定的接班人竟然是叛徒。因而人们
开始了探索,出现了许多民间思想群落。钱当时在贵州也和身边的一些朋友一起冒着
风险组织读书讨论活动,讨论诸如“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大问题。
此时鲁迅已经从中共的、毛泽东的鲁迅中走出来,产生了对鲁迅的新的认识。在当时
的知青书信和日记中就有人认为中国需要新的思想启蒙运动,要求重新认识鲁迅。这
也是八十年代思想启蒙的先声。鲁迅又一次回到了中国青年之中。

在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大病一场,陷入不可解的孤独、无奈中。此刻他又一次想到了
鲁迅。他特意命人将《鲁迅全集》排成线装大字本,认真的重读并批注。1971年11
月,即林彪事件发生两个月后,毛泽东在武汉接见军区领导人的时候说:“劝大家再
看看鲁迅全集,他的书不好懂,看上四五遍就懂了。鲁迅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中国
的第一等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是圣人的学生。”毛自己终于在死前承认他
不是圣人,承认他做了一生的梦破灭了,这是意味深长的,也是悲凉的。

以上是对鲁迅和毛泽东关系的纵向比较,下面是对二人关系的横向比较。

毛泽东晚年一再说“我的心是和鲁迅相通的”,这句话有一定真实性。他们在至少三
方面是相通的:

第一, 他们都有不安分的灵魂,都有不断破坏、不断创造的内心冲动。鲁迅在《真的
知识阶级》一文中写道:真的知识阶级对于世界永远不满意,有彼岸的理想,志在用
彼岸来照亮此岸,做永远的批判者。永远的批判者即为永远的革命者,鲁迅称赞孙中
山就是这样的人。

第二, 他们都永远能感受到平民的痛苦,能够为平民说话。就像鲁迅喜爱的俄国版画
家珂罗维支那样,是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说话。毛泽东主观上也认为自己的行为是
为平民谋利益的。

第三, 他们都立足于中国这块土地,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他们的思想都
具有原创性。

但毛泽东比鲁迅多了两点:

一是圣人情结。鲁迅最讨厌当导师,生平唯一一次在文章中用脏字就是劝青年人不要
做“乌烟瘴气的屌导师”。而毛泽东则立足于改造人的思想,控制人的精神。在对中国
人思想的影响上,鲁迅的影响其实很小,至多局限在知识分子中,而毛泽东却相当深
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每一个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人都深受毛泽东的影响,更可
怕的是毛隐性的影响,即使是在当代,也处处可以感受到毛思想方式。因此要考察当
代中国的思想和国民性,就必须注意到当今中国是受了毛泽东改造后的中国。

二是帝王情结。毛泽东自称是“秦始皇加马克思”,这通常被解释为是他当山大王的后
果,但钱理群认为这并不准确,毛的行为不是简单的现代农民起义。毛泽东对中国的
现代化想象基于落后国家的民族危机感和屈辱感,具有一种赶超情结。他将赶超作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如针对赫鲁晓夫提出的十五年内赶上美国的口号,提出了
十五年内赶上英国的大跃进口号。当时包括钱在内的大学生们对这样的口号都由衷拥
护,因为他们有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内在要求,是一种民族情绪的要求。

那么,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赶超发达国家?毛泽东选择用政治强权将中国人民组织起
来,以便集中力量办事,这是秦始皇式的中央集权和苏联式的一党专制体制的结合,
是所谓开明专制下富国强兵的国家主义现代化道路。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要牺牲个人的
独立和自由,这与鲁迅的思想是从根本上矛盾对立的。毛泽东和鲁迅为中国设计了两
条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最终实现的是毛式的道路,而鲁迅的设想仅仅是一个设想。

鲁迅走第三条道路的设想更深刻的思想动因是源于对西方文明病和对中国封建传统的
双重疑惧,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也有类似的疑惧。尤其是在他领导中共反抗国民党的
一党专制时,多次表达了对西方民主、自由观念的认同。但共和国一成立,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全面封锁,这使得毛泽东心里更加产生对西方文明弊端的认
识,因此更促使他设计了一条反西方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同时,对和平演变的警惕也导致了毛泽东对西方民主自由观念的全面拒斥。他用以与
之对抗的是平等的价值观念。毛在对中国未来的设计中,以消灭体脑劳动差别、消灭
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做为现代化的目标,实质是追求政治上的绝对平等,经济上的绝
对平均,打破社会分工。这样一种社会理想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然而现实却并不
理想。平等的结果不是把低的往上拔,而是把高的往下压,造成社会总体水平下降。
并且在消灭旧的不平等的同时又制造了新的不平等。

毛泽东自认自己这个皇帝是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代表构成中国社会被压抑的大多
数。毛让他们翻身解放的目标充满了历史的正义感,得到了怀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
的支持。毛那一代的革命者宣布工农解放并不是批判性的宣传,而是认认真真的执行。
当时整个国家的政策向工农倾斜,这是有目共睹的。毛泽东认为一党专政的群众基础
是工农等下层人民,他发动变革的一个重要动因是发现了党和国家正在滑向官僚化。
因此他要扫荡中间阶层,建立皇帝和群众直接专政的全新权力模式。

但问题在于,毛为使工农获得权力,在理论上提出了“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的口号,意在剥夺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力。但这一观点发展到极端就成为了反知识、反
文化的文化革命。毛企图将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解放
工农的同时,对另一部分人实行专政,但这另一部分被打击的人的范围却越来越大。尤
其是后期抛出的血统论,更加导致了新的不平等,是变相的封建等级制度。在这样的
等级制度下,工农获得的解放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农民。中国的现代化实质就是以牺牲
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据说毛泽东听到农民吃不上饭时失声痛哭,这是可信的,说明事物
发展的逻辑是其始作俑者所无法控制的。文革正是在亿万农民土地承包的欢呼声中被
埋葬,这实在是对毛泽东本人的巨大嘲笑。

毛泽东是一个历史的大悲剧,是罕见的乌托邦思想家和独裁者的结合。他是一笔丰富
却又难啃的遗产。

在研究中国时,人们常常忽略20世纪的中国经验。在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两
次世界大战、第三世界兴起、共产主义运动等等中,中国的经验非常丰富,但这些经
验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一是认为中国的
问题在于割裂传统,即新儒家的观点,一是主张全盘西化,都恰恰忽略了20世纪的中
国。

因此应该广泛吸收思想资源,20世纪中国自己的经验非常重要。应该抓住20世纪几
个关键人物的思想,如孙中山、毛泽东、鲁迅。无论作何评价,他们都是绕不过去的
强大存在。他们是最重要的思想遗产,不应被忽略和遗忘。应科学的总结20世纪的
中国经验。

现在思想文化界对毛泽东的两种态度都存在误区。一是将毛妖魔化,视为罪恶的堆砌。
钱认为毛固然给他们的家庭、个人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学者们不应沉浸在个人的痛苦
回忆中。二是面临当下中国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的确方便的让人联想到毛泽东时
代),将毛时代理想化,甚至将文革理想化。

最后,钱呼吁大家去读孙中山、毛泽东、鲁迅的原著(强调原著),不要只看二手的
分析,要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Rank: 6Rank: 6

现金
3915 元 
精华
帖子
1250 
注册时间
2003-5-14 
最后登录
2014-11-24 
3
发表于 2004-9-21 09:16
不错,对鲁迅和老毛的分析比较都很在理,比教科书上看到的真实百倍了
往往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但是,总有些人能够改变些事情。 白玫瑰:1943年的鲜血

Rank: 6Rank: 6

现金
3915 元 
精华
帖子
1250 
注册时间
2003-5-14 
最后登录
2014-11-24 
4
发表于 2004-9-21 12:52
呵呵,建议yuer也来从专业角度剖析剖析鲁迅和老毛的心理
往往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但是,总有些人能够改变些事情。 白玫瑰:1943年的鲜血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7781 元 
精华
52 
帖子
8741 
注册时间
2004-7-27 
最后登录
2012-11-10 

荣誉之星 有声有色

5
发表于 2004-9-21 12:56
崇拜钱理群,因为他的学生是孔庆东和余杰
为了能有这样的老师,得努力让自己混到北大去才好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8581 元 
精华
帖子
4331 
注册时间
2004-5-11 
最后登录
2010-7-6 
6
发表于 2004-9-21 23:12
要魯迅活到解放后﹐他會死得很慘。
罪過﹐又說了假如的話。
做不了頂天立地的大柱子﹐就讓我做鋪路石吧。

Rank: 4

现金
1114 元 
精华
帖子
269 
注册时间
2004-7-21 
最后登录
2005-3-24 
7
发表于 2004-9-22 03:38
这种政治性和争议性太强的帖子,还是不宜放在这个版面吧。如果引来一帮不同政见者的争论,这个就和心灵港湾的气氛不合了。建议斑竹转到开心乐园或者其他版面,可能更合适些。
宝贝的猪猪爱宝贝,猪猪的宝贝爱猪猪。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2001 元 
精华
76 
帖子
8457 
注册时间
2002-8-30 
最后登录
2010-2-5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心灵港湾

8
发表于 2004-9-22 05:14
与版面宗旨不符,锁定。
请楼主见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10 21:01 , Processed in 0.01957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