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弗洛姆简介
既然我说了上面那句标题的话,那么我就应叫大家知道,弗洛姆的为人、主要著作!下面的文章你将对他有个全面的了解!埃利希·弗洛姆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二十世纪的同龄人,早年曾先后在海德堡、法兰克福、慕尼黑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并在慕尼黑和柏林受过精神分析训练,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三十年代后迁居美国居住。在弗洛姆漫长的著述生涯中,他的思维对象几乎包揽了从宏观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到微观的个人心理、行为、情感、品格、气质、特性等绝大部分主题,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西方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人的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促使思想家们对这些问题做出探讨和说明。弗洛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为自己的人》一书。他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提出并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就是要倡导一种“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思想体系,促成一个“健全的社会”的形成。
出版于1947年的《为自己的人》一书,正是弗洛姆这种人道主义伦理学思想的最集中、最系统的理论表述。在弗洛姆看来,“人道主义伦理学”和“健全的社会”乃是互为手段、互为目的的相辅相成关系,“人道主义伦理学”既是促成“健全的社会”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衡量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标准;或者说,只有在一种“健全的社会”中,“人道主义伦理”关系也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不仅是他的一种伦理观,而且同时也是他的哲学观和社会改造方案。
从弗洛姆的哲学观来看,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名重要成员,弗洛姆的理论明显带有“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因而他的伦理学也是始终与社会批判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他既要从正面展示“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条件,又要从反面揭示那些阻碍“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在早于该书出版的《逃避自由》(1941年)一书中,弗洛姆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既向往自由又逃避自由的尴尬的生存境况。本书则是试图以人道主义伦理学为解决方法来治疗现代社会的这种症状。因此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就首先指出:“本书在许多方面是《逃避自由》一书的继续。”同样,在此书之后出版的《健全的社会》(1955年)一书,也可看作是本书的继续。
弗洛姆后期的许多著作,基本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这三本书基本思想的更具体、更详细地展开。其中比较著名的主要是姐妹篇《爱的艺术》(1956年)和《人心》(1964年),以及《超越幻想的锁链》、《弗洛伊德的使命》、《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人的破坏性之剖析》、《生存与占有》等等。
《自为的人》一书是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西方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扛鼎之作。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是一门以心理分析为理论基础的“生活艺术之应用科学”的道德实践科学体系。他明确地将“人学”或“人的科学”作为人道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以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新的伦理学方法”,把伦理学与心理分析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全书共分五章,分别论述了弗洛姆关于人性、人格、良心、快乐、幸福、价值、信念与道德判断等一系列重大伦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并提出了作者新颖独特、极富启发性的“品格学”理论体系。
弗洛姆把精神分析学说和伦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探索了伦理学研究的新的方法,这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伦理学和心理学关系的深入研究,弗洛姆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条运用人道主义伦理原则解决当今道德问题的方法,借以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自我并发展真正的自我,这就把精神分析学说的视角发展到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把精神分析学从原先的主要是一种“个体心理学”改造发展为一种“社会心理学”,从而使这部著作也成为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作之一。此外,弗洛姆在本书中还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许多道德现象进行了批判,这又使它成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一部代表作之一,增加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价值。
本书有两个中文版本。除万俊人翻译的名为《自为的人》外,还有孙依依翻译的定名为《为自己的人》,收入三联书店编辑出版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于1988年出版。后一版本还以附录的形式收入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一书。建议读者可对照两个版本来阅读,以便准确地理解原著。
QQ:35740674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5 11:24:22编辑过]
|